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你5種方法,幫孩子學透數學

2020-12-05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對數學啟蒙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數學啟蒙就是認識數字、學習算數。其實,真正的數學啟蒙重點應該在於培養數學思維。

只有有了數學思維的孩子,在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數學問題時才不容易落入圈套。

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周川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數學思維是指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合理運用能力。數學思維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能力。

既然是數學思維是一種能力,那麼光靠死記硬背肯定是不行的,還需要不斷的應用、訓練才可以。

但是,具體要怎麼做呢?

如何培養數學思維?

1、唱兒歌培養數感

兒歌不僅很受孩子的歡迎,兒歌強烈的旋律可以幫孩子快速的記憶數字,在一遍一遍唱有關數字的兒歌后,孩子可以快速達到數量使用數字的程度。孩子對數字的敏感度也會更好。

2、聊天中幫孩子理解數學

從2歲左右孩子可以和家長溝通開始,家長就可以有意無意的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數學內容。像比較大小、高矮;數字的大小、數量的多少;方向;時間……

孩子一開始可能聽不懂,但隨著語言能力的不斷進步,孩子對數學方面的理解會進一步加深。

3、用遊戲學數學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過「玩中學,學中玩」的理念我一直比較認同,尤其是在學齡前階段,孩子會將一切有趣的事情看作是在玩,所以將數學融合進遊戲中,孩子會更喜歡、效果也更好。

和數學有關的遊戲其實非常多,像積木、七巧板就可以用來學形狀、數數……

4、用手指或教具理解數字

根據皮亞傑提出的兒童認知發展規律來看,孩子的認知發展是從具象逐漸轉為抽象的,所以在7歲之前孩子通常需要用手指或其他教具來理解數字和其加減法。

因此,家長給孩子做數學啟蒙的時候,不要阻止孩子掰手指數數,還可以多用一些木棍、積木等其他教具幫孩子理解數字。

5、數學閱讀

蘇聯數學教育家斯託利亞爾認為:「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

其實,看起來數學和語言好像一個屬於理科一個屬於文科,但實際上數學和語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數學和語言都需要思維做基礎,數學和語言都需要強大的理解能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道計算十分簡單的數學題,有一個非常複雜的題目,閱讀理解能力好的孩子可能看一遍就明白了,但閱讀能力不好的孩子卻容易落入題目設下的圈套。

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就一定要多給孩子閱讀一些數學類的繪本,增加數學知識的同時也熟悉各種表達數學的方法。

給大家分享一套數學啟蒙繪本——《可愛的數學》。

這套繪本以對比、加法、圖形、加法、減法、長短、時間、規律這8個數學方面的知識為主題。將數學中需要孩子初步掌握的概念更生活化、更童趣的方式出來。

像大家都很熟悉的《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故事就被改編成了一個幫孩子認識時間的小故事。

《小公主薩利》則通過小公主薩利對蛋糕提出的要求幫孩子認識各種形狀,像長方形像是一個箱子,就形象地描繪出了長方形。

孩子一邊聽這些有趣的故事,一邊就能學到相應的數學知識,而且不是通過背誦而是真的一邊聽一邊看的理解了數學。

無論是故事的內容還是還是書中的畫風,都完美貼合孩子的喜好,真正的做到了幫助孩子在生活中做好數學啟蒙。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孩子愛上數學,培養數學思維,計算思維幾何思維測量思維
    ,學習數學思維。研究發現早期數學能力越好的孩子,識字能力也會更好。美國很多幼兒園意識到學數學的重要性,已經推行了針對幼兒的數學教育。中國很多家長的對數學的理解還是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印象,除了背公式,就是做習題。 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數算思維、幾何思維、測量思維。
  • 如何給孩子做數學思維啟蒙?
    看起來同樣是5歲的倆孩子沒有什麼差別,但裡歐在面對他媽媽拋出的數學問題都能很快接住,而我家蘋果還處於懵懵的狀態,於是,我問了問表姐,她說她很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在美國小學是非常注重「數感」的培養。  我連忙問,什麼是數學思維,怎麼樣才算數學思維啟蒙,數感又是怎麼回事。表姐跟我說,數感字面意思就是對數字的感知能力。
  • 爸媽數學不好,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用對3招事半功倍
    家長用對3招,孩子學習數學能省下一半力氣和時間1.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遠離數學焦慮家長們的數學焦慮是學生時代留下的病根,由於數學不好,家長們害怕甚至討厭數學,產生了數學焦慮。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玩中學」是學習數學的最佳方法。家長們可以給孩子挑選合適並有趣的數學啟蒙繪本或書籍,和孩子一起在數學的海洋中暢遊,研究有趣的數學題能激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覺得數學不再難!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DK超級數學小玩家》來幫忙
    記得小時候,大人們總覺得兩三歲的小孩數數到100,會很厲害,其實這中間有誤會,會數不代表孩子真的懂。魏坤琳在《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一書中,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他遇到一個小孩數數很溜,結果讓孩子擺幾粒瓜子,那個孩子卻不會。魏坤琳教自己女兒數數的口訣是「數到幾,就是幾」。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數學思維課的興趣?
    其實大部分家長在孩子真正入學以前都以為孩子會順其自然的適應小學的生活,但現實是孩子並不能一下子適應,對於突然而來的學習壓力也不知道怎麼應付,再加上急於求成的引導方式,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想要讓孩子學習數學思維課,就得先讓孩子產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培養了學習的興趣,才能談學習效果。那麼,如何激發孩子對學習數學思維課的求知慾呢?
  • 數學啟蒙就是教孩子加減法嗎?打好數學基礎,要靠這4個方法
    如果孩子不理解數學本身的邏輯,沒有形成數學思維,那麼僅僅會數數、會加減法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數學啟蒙就是要抓住孩子的數學敏感期,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激發孩子的數學天分、培養數學思維、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
  • 數學太抽象?用這個方法幫孩子培養形象化思維,提升學習力
    今天是《6歲前這樣教數學,小學不吃力》專欄的第十節課,我們來講解一個很特別的數學概念:統計。很少有家長會教孩子什麼是統計。它不像數字、形狀那樣,看起來和數學那麼相關,但卻是培養數學思維,提升孩子學習能力的不二法寶。
  • 計算思維≠編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是理解問題的過程,並且要把你對問題的理解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這個就是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也是編程的過程。這很關鍵,數學模型的好壞意味著你對問題的理解程度夠不夠深,而且數學模型還說明了在這個問題中,哪些東西可以計算以及如何進行計算,這可以說是計算思維裡最最核心的東西了。這個關鍵過程需要的核心能力就是抽象能力以及一定的數學基礎。
  • 如何系統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一篇文章說透
    04  生活中培養數學思維的具體方法  數學思維很重要,可怎麼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覺得和自己有關,而且很好玩呢?事物之間的聯繫有很多種,比如時間順序,因果關係,類比關係,人物關係等。  在聯繫的基礎上,區分相關和因果是特別重要的,不是有聯繫的事物就一定有因果關係。理解什麼是因,什麼是果,什麼是毫無因果關係的事情,對於孩子思維培養特別重要,對於我們日常甄別信息也很重要。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教孩子原因和結果,只是自己沒察覺。譬如,媽媽們恐怕都對孩子說過「好好走別跑,會摔倒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這幾件事情你必須知道!
    經常會有孩子的家長提出疑問,孩子的數學為什麼總是學得不好,數學的思維應該如何培養?這成為了讓多數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可是,家長們總是注重結果,卻忽視掉了培養的方法。比如說對最基礎的數數到運算的過渡了解程度,是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的基礎,只要培養的好,基礎就能打好,以後再運算時就會更加靈活,更容易運算各種策略,實現運算的「快、準、狠!」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總結一下,孩子從數數到運算的四大步驟,家長們可以參考一下。
  • 孩子能從1數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不要死記硬背
    家長一般都喜歡教孩子數數、識字、拼音之類的小知識,鄰居家的爺爺一有空就抱著孫子教數數,孫子陽陽兩歲零10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從1數到100了。不過,孩子雖然會數數,但卻不會用,給陽陽3顆糖讓他數一數,他就直接1、2、3、4、5……只會數數卻不會數糖有幾顆。
  •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喜歡數學?
    另外數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進步反饋不明顯,且成階梯性發展,不像語文和英語,隨著每學會一個漢字或者單詞,學習的效果會成坡度的持續提升。但是數學不一樣,數學的進步像是走階梯,你可能一直在做題,但是很長時間並沒有顯著效果,直到積累到一定程度,數學能力突然就提高了一個層次,而在小學階段的孩子耐性不夠,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反饋,很容易因為動力不足而懈怠,甚至產生排斥心理。
  • 生活中啟蒙孩子學習數學死亡六個方法
    教孩子們學數學其實很簡單,關鍵是在日常生活中讓他們感知數學,並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以下六個快速簡便的方法旨在通過點滴的日常活動啟蒙孩子的數學基本知識,將抽象的數字轉變成具體生動的物品。從數數開始數學教學從孩子了解數字開始。
  • 如何培養少兒的數學思維能力?
    其實,數學並不完全等於我們在學校裡做的數學題,它更多的是以一種思維方式貫穿在我們生活,是幫我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小到給東西分類,大到把火箭送上天,都需要運用到數學思維。3-10歲是建立孩子數學思維的黃金期,如果在這個時期能夠用符合少兒思維發展規律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數學的核心概念,利用系統的教學促進他們數學的邏輯思維發展,就能為孩子未來解決更複雜的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6歲前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今天是《6歲前這樣教數學,小學不吃力》專欄的第五節課,我們來聊一聊怎麼教孩子「排序」的概念。預告一下,今天的最後一項活動能幫孩子提升左右腦的聯結,讓大腦更靈活、更高效,一定要看到最後哦。 排序是什麼意思呢?
  • 數學思維有多重要?憑藉三個方法,讓孩子的數學成績逆風「翻盤」
    如何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呢?我們都知道「玩數學」的孩子,數學不會差。特別是在初中、高中階段,學生的數學成績會有出現明顯的分層,背後的因素就在於有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數學思維。中小學階段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至關重要,會直接影響孩子今後在數學上的學習能力。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 如何更好輔導孩子學習一年級數學
    孩子有了這樣的經驗,就能比較輕鬆的理解1元—5角=5角。再比如:一張10元可以換幾張1元,換幾張2元,幾張5元,如果孩子從來沒有接觸過人民幣,學起來就會非常困難。我想講到這兒,我們家長可能已經明白了,一年級的小朋友學數學生活經驗和體驗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你要想讓孩子學好數學,首先就要不斷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 數學思維構建之一:構建數字空間立體形象記憶,讓孩子玩轉數學
    從今天開始,寒石冷月老師將就數學思維構建開始分篇講解,以滿足家長們學習和輔導孩子的需求。在這裡有必要做出說明,我所講的每一篇主題,都是數學思維構建最基礎的內容。就如同我們蓋房子打地基一樣,地基深埋於地下你可能看不到,但是卻為一棟房子的穩固提供堅強的支撐。
  • 用數學解決問題——關於數學思維,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我們總是頻繁聽到『數學思維』這個詞,卻又說不出它具體是什麼,好在哪裡,更別提有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了。別急,今天小麥老師就為大家慢慢道來,一層一層揭開數學思維的神秘面紗。1.什麼是數學思維為了更好地了解這個概念,我們先來看一個場景:家長問孩子:「你現在有一個橘子,我再給你兩個橘子之後,你手裡有幾個橘子?」孩子:「不知道,在學校我們都是用蘋果數數的。」
  • 學好初中數學,請培養孩子這四方面的學習方法!
    如果你想成為工程師那麼測量、演算、繪圖等是你的必修課;如果你想成為警察,那麼資料的收集,案件的分析,邏輯推理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是你的必修課;如果你想當科學家,數學是你解決問題必不可少的工具。那麼,我們如何學好初中數學?不少家長為了孩子贏在起跑線,不惜花錢給孩子報奧數班、培優班,通過各種渠道尋訪名師。這是緣木求魚,不僅不會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還可能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