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太抽象?用這個方法幫孩子培養形象化思維,提升學習力

2020-12-03 媽媽沒時間

今天是《6歲前這樣教數學,小學不吃力》專欄的第十節課,我們來講解一個很特別的數學概念:統計

很少有家長會教孩子什麼是統計。它不像數字、形狀那樣,看起來和數學那麼相關,但卻是培養數學思維,提升孩子學習能力的不二法寶。

統計不僅和數學相關,也是一種整理信息的方式,能夠把雜亂的信息、數據變得簡單而直觀,給人一目了然的感覺。

給大家舉個例子,爸爸從超市買了3個蘋果,4個桃子,媽媽從水果店買了3個桃子,5根香蕉,當我們直接面對這一堆數字時,是沒有太直觀的感覺的。

但如果把這些數字整理一下,做成圖表,就像下圖這樣,哪種水果多,哪種水果少就一目了然了。

為什麼我們在看文字、數字的時候感覺那麼費力,看圖表的時候卻這麼輕鬆,很容易就抓住其中的重點呢?這其實和人類的進化有關。

我們人類的歷史已經有幾百萬年了,但是文字和數學的歷史卻都只有短短幾千年。

在文字和數學產生之前,人類要生存、交流、記錄信息,靠的都是對圖像的識別和處理。幾百萬年的時間,使我們進化出了超強的圖像處理和記憶能力。可惜大部分人都忽略了自己的這項「超能力」。

假如孩子在學習數學時,能夠藉助圖表這類工具把抽象的數學關係形象化,很多看似燒腦的難題就能迎刃而解。

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也曾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怎麼把統計的思想融入到孩子的數學學習中,幫助他培養數學思維。

01 我是天氣記錄員

先來看第一個活動:我是天氣記錄員。

簡單來說,就是每天和孩子觀察天氣,看看今天是晴天,還是雨天。然後把觀察到的結果記錄下來,最後整理成圖表的過程。

這不僅是一項自然科學活動,可以培養孩子觀察周圍世界,以及堅持記錄的習慣,也包含了計數、統計等數學內容。

小樣媽給大家準備了英文版的「天氣卡片素材」。列印並裁剪好後,可以在每天起床後(或孩子下午放學時),和他一起談論今天的天氣。

如果開太陽了,那就是「晴天」。如果天空陰陰的,看不到太陽,那就是「陰天」,要是下雨了,那就是「雨天」。

確定當天的天氣後,請孩子把對應的卡片挑出來,貼在我們的一周天氣記錄表上。

如果僅僅是記錄天氣,那麼一個月後,我們並不能精確地知道這個月哪種天氣出現得最多,哪種天氣出現得最少。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藉助表格,來把記錄結果做一下整理

把配套素材裡的統計表列印出來後,孩子可以用打鉤,或者在方格裡塗色的方式,表示某一天對應的天氣。

全部統計完後,只需要觀察每種天氣塗色的格數,就可以直觀地看到哪種天氣最多,哪種天氣最少。

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動手數一數,每種天氣對應的數量,把它寫在表格下方,做計數的練習。

通過這樣的統計活動,孩子會發現,原來用表格整理數據是一件很方便的事,就像我們整理玩具、衣服一樣,能夠讓一切變得整齊、清楚。

小樣媽給大家準備了幾個不同版本的天氣記錄和統計素材。購買課程的小夥伴記得【私信】或在【文末回復1】領取。

02 這樣數,更清楚

除了統計天氣,我們還可以和孩子玩其他類型的統計遊戲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你5種方法,幫孩子學透數學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對數學啟蒙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數學啟蒙就是認識數字、學習算數。其實,真正的數學啟蒙重點應該在於培養數學思維。只有有了數學思維的孩子,在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數學問題時才不容易落入圈套。
  • 孩子學習間的差距,都是怎麼拉開的?「放養」也要用科學方法
    「輔導孩子數學,我已經快要吐血了!」群裡一位媽媽吐槽道:「一道數學題,我給孩子又是畫圖又是引導,孩子楞是沒學會。孩子爸又過來講了半個小時,孩子依然懵圈……」大家紛紛幫著出主意,可很顯然,如果孩子不開竅,不管怎麼教都還是學不會。這個時候,估計很多爸媽都會羨慕起「別人家的孩子」。
  • 計算思維≠編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想要理解抽象和自動化之於計算思維的重要性,我們先來看下運用計算思維進行問題求解的關鍵路徑:(1)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並建模,即將人對問題的理解用數學語言描述出來(2)進行映射,把數學模型中的變量等用特定的符號代替,即用符號一一對應數學模型中的變量和規則等(3)通過編程把解決問題的邏輯分析過程寫成算法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數學思維課的興趣?
    其實大部分家長在孩子真正入學以前都以為孩子會順其自然的適應小學的生活,但現實是孩子並不能一下子適應,對於突然而來的學習壓力也不知道怎麼應付,再加上急於求成的引導方式,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想要讓孩子學習數學思維課,就得先讓孩子產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培養了學習的興趣,才能談學習效果。那麼,如何激發孩子對學習數學思維課的求知慾呢?
  • 爸媽數學不好,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用對3招事半功倍
    家長用對3招,孩子學習數學能省下一半力氣和時間1.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遠離數學焦慮家長們的數學焦慮是學生時代留下的病根,由於數學不好,家長們害怕甚至討厭數學,產生了數學焦慮。在培養自己的孩子時,家長們會無意識地把自身對數學的焦慮帶到孩子身上,總是覺得孩子學數學很難,擔心孩子學不好。這樣的消極想法會直接影響孩子對數學學習的態度,如有這種情況的家長就要改了!
  • 小學數學各年級學習規劃以及重點
    一年級:興趣培養階段 小學一年級的學習應以培養興趣為主,只有在低年級時培養起良好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才能夠在以後的學習中取得更快的進步。這個階段孩子需要積累的是,簡單的運算知識和規律,簡單圖形的認識和分析能力,找規律,讓孩子學會一種嘗試的方法,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力。
  • 這個國家不出數學大師,卻以數學教育享譽全球!
    新加坡數學基礎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了「P-形象化」這個過程,也就是通過繪畫建模。將複雜的數學問題抽象為簡單的數學圖形,方便孩子理解記憶。注重結果的同時注重過程,將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解題思路! 在國內的數學基礎學習中,對心算能力非常重視 (比如強調乘法口訣),而西方教學更多地是調查探索。
  • 孩子能從1數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不要死記硬背
    其實,陽陽這種情況在小孩子中很常見,數字對孩子來說太抽象,他們只學了從1數到10、到100,但卻不明白3可以表示3顆糖的含義,這也說明孩子還沒有建立起數學思維。孩子沒有數學思維的表現1、 不會數物對應孩子在活動中做不到點、數一致,特別是在做卡片式問答的填寫時,孩子不會在下面正確填寫相對應的數字,就像陽陽的問題,都是對數的概念理解得不夠好。
  • 孩子學習沒動力,運用NLP思維邏輯層次思維,提升孩子學習力
    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的學習都需要一個目標激勵,而自學更考驗孩子的學習自覺,這一點家長們看孩子一段時間的網課狀態下來心裡多少也有數。訓練孩子學習能力日常化的方法,今天和大家介紹在職場員工培訓中會接觸到的NLP思維,將認知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孩子學習不再被動,主動學習才能形成持久的學習力。
  • 用思維和創意讓孩子發現數學之美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   數學是一門抽象且邏輯性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正處於由具體形象思維邁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需要教育者提供適當的學習機制和素材,以便在《數學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培養數學解題能力,提升數學素養。
  • 蟲洞好課 | 英文數學,提升英語能力,培養數學思維,效果槓槓滴
    其實,數學作為一門學科,有其獨特的學科思維方式,那就是數學化的思維。數學思維是一種模式化的思維方式,數學就是關於「模式」的科學。數學知識是一種抽象的邏輯知識,數學與抽象思維密不可分。孩子獲得數學知識的過程就是思維抽象化的過程。  孩子幼兒時期,真正需要的,是數學思維的啟蒙和鍛鍊。如果很早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讓孩子養成了不錯的數學思維,也就不會出現「梯次掉隊」的現象。  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嗎?2-8歲是數學思維的黃金啟蒙期,需要對孩子進行成功的數學啟蒙。
  • 培養孩子「計算思維」至關重要,你Get到了嗎?
    於是,我就開始研究、琢磨,自學scratch寫了5~6個小遊戲(大魚吃小魚、貓捉老鼠等等)」 王奕霏說上述故事的時候,還笑著望了一下站在不遠處幫她拿著書包的媽媽。       起初,爸爸媽媽對王奕霏的編程也沒有太在意,表示「現在孩子都太聰明了,根本管不住。我和她爸爸想盡各種辦法都沒有奏效。刪遊戲讓她自己編程,其實是想唬住她。結果,這無心插柳的舉動反倒『逼』她學會了編程」。
  • 最好的兒童數學思維啟蒙方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每個小孩從出生起就會擁有思維能力,但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升。一開始大家都是藉助觸摸、擺弄物體等實際操作來進行思維活動的,再慢慢的從動作思維過渡到形象思維,再進入到抽象邏輯思維階段……但如果不在兒童數學思維啟蒙的黃金期加以引導或訓練,有的小孩子的思維能力就很容易停止在依靠實物思考的階段。
  • 學好初中數學,請培養孩子這四方面的學習方法!
    如果你想成為工程師那麼測量、演算、繪圖等是你的必修課;如果你想成為警察,那麼資料的收集,案件的分析,邏輯推理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是你的必修課;如果你想當科學家,數學是你解決問題必不可少的工具。那麼,我們如何學好初中數學?不少家長為了孩子贏在起跑線,不惜花錢給孩子報奧數班、培優班,通過各種渠道尋訪名師。這是緣木求魚,不僅不會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還可能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喜歡數學?
    另外數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進步反饋不明顯,且成階梯性發展,不像語文和英語,隨著每學會一個漢字或者單詞,學習的效果會成坡度的持續提升。但是數學不一樣,數學的進步像是走階梯,你可能一直在做題,但是很長時間並沒有顯著效果,直到積累到一定程度,數學能力突然就提高了一個層次,而在小學階段的孩子耐性不夠,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反饋,很容易因為動力不足而懈怠,甚至產生排斥心理。
  • 如何系統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一篇文章說透
    04  生活中培養數學思維的具體方法  數學思維很重要,可怎麼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覺得和自己有關,而且很好玩呢?  提升抽象思維能力的親子遊戲推薦  抽象能力,實際是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符號意識和數感:理解並且運用符號表述數、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  培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最重要的是通過生活中大量豐富真切的感性認識,讓孩子在千萬次的重複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數的概念,並逐漸形成歸納的、概括的初步能力。
  • 生活中啟蒙孩子學習數學死亡六個方法
    教孩子們學數學其實很簡單,關鍵是在日常生活中讓他們感知數學,並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以下六個快速簡便的方法旨在通過點滴的日常活動啟蒙孩子的數學基本知識,將抽象的數字轉變成具體生動的物品。從數數開始數學教學從孩子了解數字開始。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DK超級數學小玩家》來幫忙
    孩子會數數,不等於真的明白「數」的概念。孩子對事物的理解,都是從「概念」開始,那麼如何理解概念?童書閱讀,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建立於1974年的英國DK公司,他們製作的圖書,秉承著讓每一位讀者能夠清晰理解主題,又有所收穫。《DK超級數學小玩家:玩轉測量》就用充滿想像力的方式,展示了長度、重量等度量衡的概念。用孩子喜歡的方式,通過閱讀,理解相應的概念。
  • 如何更好輔導孩子學習一年級數學
    而根據編者的意圖,老師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把孩子的生活經驗轉化成數學知識,讓孩子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看生活,用科學、規範的數學語言來表達生活經驗,同時還要通過課堂教學提升孩子的思維水平,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比如:認識鐘錶,我們在課堂上,會讓孩子用數學語言來表達,你怎麼知道現在是3時?讓孩子撥一撥時刻、按照一定的規律畫時刻。
  • 極客晨星少兒編程培養孩子計算思維和創新思維
    少兒編程教育並不是像很多人固化思維裡的教孩子像大人一樣敲代碼,而是通過編程遊戲的啟蒙和可視化圖形編程等課程,培養孩子計算思維和創新思維,激發孩子對網際網路程序的熱愛和能力的培養。  那麼少兒編程對孩子來說有什麼用呢? 1、少兒編程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     對於許多孩子來說,很多概念太抽象,不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