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蘋果5歲的時候我帶著蘋果去住在美國的表姐家玩,我發現表姐家有很多很多小教具,表姐每天15-30分鐘陪著裡歐玩玩具,看似是玩,其實認真觀察下來都有很多知識在裡面。看起來同樣是5歲的倆孩子沒有什麼差別,但裡歐在面對他媽媽拋出的數學問題都能很快接住,而我家蘋果還處於懵懵的狀態,於是,我問了問表姐,她說她很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在美國小學是非常注重「數感」的培養。
我連忙問,什麼是數學思維,怎麼樣才算數學思維啟蒙,數感又是怎麼回事。表姐跟我說,數感字面意思就是對數字的感知能力。裡歐第一次上幼兒園接觸數學的時候,他們老師會直接告訴孩子這是1,這是2,這是3,還會讓孩子通過各種各樣具象的形式,比如擺玩具,總之探尋數字與數量之間的關係。這個也就在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過程。我回想起我家蘋果的幼兒園,每天不是回家寫數字就是回家練加減,毫無樂趣可言,怪不得蘋果做完作業就跑開了。
在表姐家,我學到了好幾種適合給孩子數學思維啟蒙的方法——
要注重運算的過程,而非結果。這也就是當我們教孩子學習3+6=?的時候,不要急於告訴她答案,而是讓孩子用身邊的玩具擺出公式去理解加法的含義;而7-2=?,我們要先明確減法的本質是拿走,所以在培養孩子數感的時候,可以先拿出7個小物件,再拿走2個,剩下的就是差。這個過程就是在培養孩子主動求知的過程,既動手又動腦,慢慢讓孩子get加減的原理。
讓孩子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孩子明白數學不是一門冰冷的科目,而是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各種的問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鍛鍊孩子數與數量的關係應用,小到可以讓孩子幫忙拿東西,比如我經常會叫蘋果幫我拿9顆葡萄,拿5個橘子,拿一雙拖鞋......
與孩子一起玩有趣好玩的數感小遊戲,這也是表姐強推給我的數學思維啟蒙的好方法。用樂高將數字排序,孩子一邊數數,一邊感受數字的順序和大小。用「百數表」建立數感,先讓孩子熟悉百位數數字之間的關係,再遮住部分數字,讓孩子自行寫下。
給孩子找一個系統培養數學思維的學習平臺,像蘋果上的豌豆思維就很好,上課有趣,課程內容都很生活化,課後還有很多教具,每天做完作業後都要自己玩上一陣子。而且最棒的不僅僅是蘋果數學成績在提高,蘋果的口語表達能力也逐漸變好。
綜合以上,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要落地於生活中進行,讓孩子享受數學的樂趣,從而get無限知識。
免責聲明:本文為網絡轉載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