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娃念「123」不科學?陪孩子「玩」數字,才是真正的數學啟蒙

2020-12-04 龍龍媽媽說育兒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可見不管古今,學好數學對一個人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但在數學啟蒙上,家長們都存在一個誤區:孩子2、3歲就能從1數到100,肯定是天才。卻很少有家長考慮過,孩子是否真正會運用數字。

而數學是一門不能靠死記硬背,需要孩子靈活思考的學科。

這就導致現在孩子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

能從1數到100,但拿出4個蘋果問他:「這是幾個?」,孩子答不出來是多少,只能靠猜。猜不出來就順著數字一直往下數。

絕大多數孩子,都只是機械地背數字,並不理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也就是說,教孩子數123的數學啟蒙方法,並不科學。

為什麼教孩子數「123」不科學?

提到數學啟蒙,不得不提「數感」一詞。

數感指的是,孩子能理解數字是一種計數工具,並用多種方式來表示數字。比如在實際生活中,用不同的物品對應數字。

經實驗證實,6歲前孩子以具象思維為主,很難理解抽象的數字。

簡單來說,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數字對孩子來說只是一堆符號,並沒有實際意義。

這是因為6歲前,孩子判斷多少主要取決於視覺。

曾有研究人員為了測試孩子的數感,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研究人員先是將6個瓶子和6個罐子擺在一起,然後問孩子哪個多?孩子回答「一樣多」。緊接著,研究人員將罐子之間的距離拉大,而數量並未改變,再問同樣的問題,大多數孩子則回答「罐子多」。

也就是說,孩子對數字的感覺來自於視覺,無法從本質上分清多少的概念。這就需要父母根據孩子的思維特徵進行數學啟蒙。

幼兒數學啟蒙家長該怎麼做?

1、幫孩子建立數的概念

孩子能數數,不代表孩子理解了數字的順序、概念以及含義。

檢查孩子是否真的懂了數字的含義,家長可以從實際生活中檢驗。比如分別拿出3個橘子、3個蘋果,先讓孩子分別數數;然後把橘子和蘋果混在一起讓孩子數;最後,將橘子和蘋果的順序反覆打亂,讓孩子數。

這樣做可以避免孩子將數字定義到某一個物品上,而是真正理解數字的實際數量。

2、建立序數的概念

根據孩子掌握數字的程度,準備不同難度的數字軸,比如20數字軸、50數字軸等等。

這樣可以讓孩子直觀的感受到數字的前後順序,然後讓孩子反覆順數、倒數,或者每隔兩個、三個數字數數。也可以在實際生活中,讓孩子用數字表示次序,比如第一個人、第二個人等等。

3、數學與遊戲結合

數學學習是非常容易感到枯燥的,為了激發孩子的數學學習興趣,在數學啟蒙時,完全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入到遊戲中。而且,孩子6歲前認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就是遊戲,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來說更容易。

在孩子剛接觸數學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樂趣。

比如孩子拍球的時候,可以讓孩子一邊拍球,一邊數數;如果中途球掉了,讓孩子接著數或者重新數都是可以的。當孩子對所掌握的數字相對熟悉時,就讓孩子接著往下數數,每次以10為單位,循序漸進地增加數字。

同樣的數字遊戲有很多,家長們都可以在實際生活中發掘。

不會自己設計遊戲的家長也可以直接採用專門的數學啟蒙遊戲書,現在市面上的數學啟蒙遊戲更符合孩子的思維特徵,相對更科學。比如我給孩子用的《德國好奇狗 數學啟蒙遊戲》。

這套遊戲書在德國已經暢銷了30年,13冊遊戲書,難度、融合的知識點也是循序漸進。比如第一冊蘊含的知識只是簡單的數數,教孩子理解數字的概念;然後介紹加減法背後的原理,幫孩子掌握四則運算。

這些知識都結合在遊戲中,孩子玩著玩著就掌握了。難度逐漸增加,到4、5冊時教孩子掌握乘除法、四則混合運算等等。提高孩子的分類、歸納、總結、圖形、思維、空間感等數學必備能力。

相關焦點

  • 別再逼孩子數123了,數學啟蒙這樣做才最有用!
    原標題:別再逼孩子數123了,數學啟蒙這樣做才最有用! 今天我們先來回想一下高中生涯。 語數英、政史地、物化生……最讓你崩潰的是哪門課? 然後就開始教寶寶:「來寶寶,跟媽媽念,1、2、3……」 你真的以為,教孩子學會數1~100,他將來數學就會好? 太天真了啊!
  • 數學啟蒙很難?柚小萌玩具城推薦3款玩具讓孩子愛上數學!
    數學啟蒙一直是家長最擔心的難題,因此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寶寶進行數學啟蒙教育,而孩子的天性是玩,那麼怎麼才能通過寶寶的玩具,來引導寶寶進行數學啟蒙。現在柚小萌玩具城為大家推薦四款玩具,讓你的孩子愛上數學吧!數學啟蒙應該怎麼做?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數學啟蒙應該怎麼做?
  • 數學啟蒙就是教孩子加減法嗎?打好數學基礎,要靠這4個方法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說到數學啟蒙,大部分家長都覺得是要讓孩子學數數、學加減法,但實際上認識數字和加減法只是數學啟蒙中的一小部分。如果孩子不理解數學本身的邏輯,沒有形成數學思維,那麼僅僅會數數、會加減法是遠遠不夠的。
  • 不一樣的學數學:一個猜數字的小遊戲,讓孩子走入二進位的大門
    在家要學和學校不一樣的東西在家裡推動孩子的數學學習,儘量不要用學校的方式,除非孩子自己要求。比如,學校老師會布置做練習題,反覆的練習同一個概念,以求達到熟練的程度。重複做一樣東西誰都會厭。這樣的方式,在家裡,就最好別用了。在家要用不一樣的方式,學不一樣的東西。目的是打開視野,增長見識,鍛鍊邏輯思維能力。
  • 算術不是數學啟蒙,請幫助孩子愛上真正的數學,現在開始還不晚!
    有專家做過一項統計,大概有40%以上的人是不喜歡數學的,甚至提起數學就充滿厭惡和恐懼;可是又有一部分人一生痴迷數學,認為數學才是美的代言,是科學之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極端的情況呢,其實數學的魅力是毋庸置疑且深不可測的,不喜歡數學的人主要是因為沒有正確認識數學。他們對數學的記憶停留在了枯燥的公式和繁瑣的定理中,因此對數學產生了很深的誤會。
  • 理察·費曼的成功,離不開兒時父親給他的數學啟蒙方式
    腦科學以及教育學的研究表明:兒童在4-6歲間的邏輯推理能力得到了迅猛發展,也因此在這個時期兒童的科學、數學思維的啟蒙非常重要和關鍵。數學思維的啟蒙並不是在學齡後才開始的事情,家長要在孩子學齡前就開始對其進行相應的培養。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開啟孩子的數學啟蒙之路呢?
  • 如何給孩子做數學思維啟蒙?
    看起來同樣是5歲的倆孩子沒有什麼差別,但裡歐在面對他媽媽拋出的數學問題都能很快接住,而我家蘋果還處於懵懵的狀態,於是,我問了問表姐,她說她很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在美國小學是非常注重「數感」的培養。  我連忙問,什麼是數學思維,怎麼樣才算數學思維啟蒙,數感又是怎麼回事。表姐跟我說,數感字面意思就是對數字的感知能力。
  • 斯坦福教授:想給孩子做好數學啟蒙,「數感」能力培養是基礎
    文|穎媽談育兒如今數學啟蒙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但數學的範圍何其廣大,有些家長覺得自己讀書時數學就不好,該怎麼教孩子呢?還有人覺得,數學啟蒙不就是學會「1+1=2」這種運算和規律唄,如果是這樣,那讓孩子背會乘法口訣、加減法口訣不就就夠了。
  • 幼兒園不教知識,孩子上小學跟不上咋辦?快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
    幼兒園不教知識,孩子上小學跟不上咋辦?>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你5種方法,幫孩子學透數學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對數學啟蒙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數學啟蒙就是認識數字、學習算數。其實,真正的數學啟蒙重點應該在於培養數學思維。只有有了數學思維的孩子,在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數學問題時才不容易落入圈套。
  • 這些現象表明,孩子數學敏感期到了,這幾個益智小遊戲娃愛玩
    那哪些遊戲活動既有趣,又能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呢?以下是沛沛愛玩的遊戲,分享給家有學齡前寶寶的家長。玩撲克牌我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講了在家和沛沛玩撲克牌,對他進行數學啟蒙教育。那段時間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正是各地封城,百姓足不出戶,居家防控的時期。那段時間,撲克牌成了我和孩子每天最重要的親子活動。因為孩子才一歲半,我教他認數字、抓牌、插牌。
  • 數學啟蒙關鍵在「數感」,別總逼孩子背口訣
    從小學到大學,孩子都要學習的一門學科就是數學。而且數學作為考試中的主課,作為家長,當然是想為孩子儘早打下堅持的基礎,在之後的學習生涯中,能學習的更遊刃有餘一些。所以對給孩子數學啟蒙這件事情,家長向來是放在重中之重的。但是!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數學啟蒙的時候其實都容易陷入一個誤區中。其實都是死記硬背而已,孩子根本沒有理解這些數字所代表的真正含義。
  • 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並非是背乘法口訣,而是培養這種「思維」
    史丹福大學數學教育學教授喬·博勒(Jo Boaler)曾說:並沒有什麼天生的「數學腦」,我們後天所見到的很多孩子對數學的敏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利用好了孩子最重要的數學啟蒙階段。提到數學啟蒙,很多父母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教孩子數數、背乘法口訣,或者讓孩子們多做數學題,提高孩子的計算水平,殊不知這種死記硬背的計算能力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特別的作用。
  • 生活中啟蒙孩子學習數學死亡六個方法
    教孩子們學數學其實很簡單,關鍵是在日常生活中讓他們感知數學,並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以下六個快速簡便的方法旨在通過點滴的日常活動啟蒙孩子的數學基本知識,將抽象的數字轉變成具體生動的物品。從數數開始數學教學從孩子了解數字開始。
  • 在家就能做的7個數學小遊戲,適合3-6歲寶寶,「玩」出高智商
    數學是多門應用科學的基礎學科,數學學得好的孩子,不但學習成績不用擔心,還讓人覺得特別「聰明」。數學如此重要,但提到數學啟蒙,不少家長都「望而卻步」,不知道怎麼下手,怕教不好孩子。其實,對幼兒來說,只要方法得當,數學也可以變成充滿趣味的遊戲活動,學起來一點都不困難。
  • 兒童數學啟蒙—數字&數感
    感謝您的繼續關注,讓我們繼續「伴孩子終身成長」!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兒童的數學啟蒙知識:數字 與 數感。今天不是詳細講解如何一步一步怎麼做,我把給自己孩子編寫的一個「數字&數感」的培養提綱內容貼出來,和大家分享。提起數學,可能很多人還會頭疼:「我學生時代最怕上的課就是數學課」,「解析幾何能把我的大腦搞成一團漿糊」,... ...。
  • 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不是死記硬背公式,培養這2項能力很重要
    數學學得好的孩子,會普遍認為這孩子聰明,似乎數學就屬於天才學科,並不是誰都能學得好。但是史丹福大學教育學院的數學教授Jo Boale卻不這樣認為,她曾說過:「當老師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好數學時,學生的數學成績就會有所提高」。
  • 洪恩數學VS悟空數學 哪個才是最合適0基礎娃的數學啟蒙神器?
    隨著科學早教方式的普及、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製作精良且價格親民的教育啟蒙類APP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它作為家庭教育的另一種學習手段,確實為家長們提供了相對的便利。孩子無法避免不去使用他們,但作為父母的我們,卻有為他們選擇更為優質APP啟蒙產品的必要。
  • 林志穎2歲兒子會算乘法:抓住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原來這麼重要
    如果一旦錯過,就相當於錯過一次讓孩子學好數學的機會。孩子處於「數字敏感期」,家長可以使用這些方法幫助孩子提升能力1、教孩子認識數字想讓孩子學好數學,讓孩子認識數字是最重要的。讓孩子認識數字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利用電話號碼、車牌號、門牌號等,讓孩子認讀數字。然後再教孩子數字的意義,可以拿糖果作為工具,讓孩子明確數量的意義。
  • 我用一套磁力片,把小學數學的基本概念都教給娃了!
    而且除了專門的教具,很少有玩具可以像磁力片數學啟蒙這麼逆天。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磁力片數學啟蒙可以怎麼玩。形狀識別磁力片最基礎的數學玩法就是形狀識別。因為它本身就有不同的形狀部件。像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