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術不是數學啟蒙,請幫助孩子愛上真正的數學,現在開始還不晚!

2021-01-11 寶媽講育兒知識

有專家做過一項統計,大概有40%以上的人是不喜歡數學的,甚至提起數學就充滿厭惡和恐懼;可是又有一部分人一生痴迷數學,認為數學才是美的代言,是科學之王。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極端的情況呢,其實數學的魅力是毋庸置疑且深不可測的,不喜歡數學的人主要是因為沒有正確認識數學。

他們對數學的記憶停留在了枯燥的公式和繁瑣的定理中,因此對數學產生了很深的誤會。

有家長曾經有過這樣的吐槽,自家的孩子在幼兒園直到小學一二年級時數學成績都很好,幾乎每次都能考滿分,可是為什麼一到高年級就突然感到吃力甚至一落千丈了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低年級的時候孩子對數學的學習更多的停留在記憶層面,只是記住了簡單的算術和公式,其實並沒有建立真正的數學思維,沒有真正理解數學的內涵。

而數學啟蒙的意義,就是幫助孩子們擺脫簡單的記憶層面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擁有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和想像力,以此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從而真正愛上數學。

一.你眼裡的數學啟蒙是什麼樣子?

對於數學啟蒙,家長們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可能都是不甚正確的,以下幾種,請千萬要避免:

1.會算術就等於會數學

85後普通寶媽阿梅,從女兒1歲後就買了很多數數的玩具和繪本,很早就開始培養女兒的算術能力。在女兒2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從1數到100。家裡人一致認為這個孩子很聰明,將來數學一定會學好。

可是沒想到的是,女兒上了小學之後,數學成績並沒有非常突出,甚至連普通都算不上。

阿梅的誤區在於,認為孩子會數數,會加減乘除,就等於會數學了,其實並不是的。

專家研究表明,在孩子5歲之前是難以建立抽象思維的,只能依賴形象來進行思考。

因此,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會算術絕不等於會數學,數學啟蒙也不是簡單的會算術就足夠了。

2. 數學思維假大空,不如學點實用技能

一個時尚的90後辣媽,從小就非常重視孩子興趣的培養,只要孩子對某事表現出熱情或者提出要求,她都會盡力去滿足,孩子未上小學就參加美術、鋼琴、音樂、戲劇等眾多興趣班。

有朋友向她提起關於數學思維的培訓,她卻並不重視,覺得這個概念又大又空,不如具體的技能更實用。

幾年後的事實證明,雖然她的孩子能歌善舞,邏輯思維卻非常欠缺。

3.數學就是靜態的學習

比起會算術會計算,數學啟蒙其實更需要的是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和想像力,而這些能力的獲得需要的是多接觸多體驗,也就是多玩,並且盡力玩出花樣。

但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學習就是坐在桌子邊埋頭在書本裡,在題海中遨遊,自以為這樣就是數學思維的啟蒙了,殊不知孩子即便對書本上的知識點答如流也可能只是生硬地復刻,思維是沒有真正地拓展和開發的。

4.孩子擅長理科就專攻理科

如今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觀察孩子文理科的天賦,一旦有所確定就會側重培養一方面。

這就導致很多被家長定義為擅長「理科」的孩子,做題的時候連題目都難以理解,自然也就無法作答。這種從小的偏科教育是不可取的。

誤區是人造的,也是可以人為改變的,家長們務必只有躲開誤區才能更好地進行孩子的數學啟蒙。先來重新認識一下數學這件事:

二.先來重新認識一下數學的魅力:

1. 生活離不開數學

眾所周知,數學是教育學的四大學科之一,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不管孩子將來從事什麼樣的職業,也不管去到世界哪一個角落,處處都需要用到數學。

不要說現在手機計算器有多實用多便捷,那不是真正的數學能力,只是一種低級的動手能力罷了。孩子需要的是真正能印刻在腦海中並受益終身的思維能力。

2. 數學啟蒙的黃金期並不長

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曾歷時十幾年調查研究,發現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只有2~6歲這幾年。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更擅長模仿,且記憶力超強。

美國哈佛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也指出,幼兒思維能力發展的高峰期就是在兒童6歲之前。

如果錯過了這個黃金期,以後再用十倍百倍的努力來培養,都可能再難達到高峰。

3. 數學啟蒙有益於綜合思維能力的鍛鍊

我們常說要重視思維訓練,殊不知數學啟蒙才是最佳途徑。

數學對兒童思維方式的訓練是其它任何的方式都不具備的,如果數學啟蒙沒有做好,就去灌輸其他的技能,也只會得到表面的成功,內在思維的鍛鍊其實是空缺的。

三.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其實並不難

1. 在生活中教育,讓數字具像化

數學離不開生活,引導孩子的時候不能只關注數字本身,而是應該更加具像化。

比如帶孩子購物的時候,可以特意讓孩子比較價格,或者計算差價;又比如外出遊玩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數臺階,這些生活化的教育都可以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數學。

2. 打破思維慣性

不止是大人,很多時候孩子也對數字產生慣性。比如總是用相同的物件舉例,孩子就容易停留在這一件物品上,一旦換了物品就會反應不過來,所以家長需要常常改編舉例的物品,讓孩子對數字的概念可以得到延展。

3. 千萬不要強迫孩子

有很多沒有耐心的家長常會把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放在一起比較,如果別的孩子能數到100,自家孩子只能到50就會變得非常著急。

其實每個孩子對數字的敏感期是不同的,只要孩子是在進步的,就不要過於著急,要學會放平心態等待孩子的成長,以免引發孩子的厭學情緒。

數學啟蒙對家長來說不是易事,但只要遵循科學正確的方法,其實你也可以做到!各位家長還有哪些更寶貴的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數學啟蒙很難?柚小萌玩具城推薦3款玩具讓孩子愛上數學!
    數學啟蒙一直是家長最擔心的難題,因此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寶寶進行數學啟蒙教育,而孩子的天性是玩,那麼怎麼才能通過寶寶的玩具,來引導寶寶進行數學啟蒙。現在柚小萌玩具城為大家推薦四款玩具,讓你的孩子愛上數學吧!數學啟蒙應該怎麼做?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數學啟蒙應該怎麼做?
  • 《給孩子的數學四書》:孩子數學成績差,關鍵點在這裡
    2020年創造了一個歷史,最晚開學期,在家裡面呆了足足兩個月的孩子們雖然有上網課,但網授和面授所形成的教學效果差距也是明顯的。特別是像數學這樣的科目,一不小心就落下了,想要補起來非常困難。看著孩子的數學成績越來越差,許多寶媽寶爸們滿頭焦慮。家長們無法迴避一件事,那就是孩子大部分成績被拖下,主要就是數學成績不理想。
  • 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不是死記硬背公式,培養這2項能力很重要
    數學學得好的孩子,會普遍認為這孩子聰明,似乎數學就屬於天才學科,並不是誰都能學得好。但是史丹福大學教育學院的數學教授Jo Boale卻不這樣認為,她曾說過:「當老師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好數學時,學生的數學成績就會有所提高」。
  • 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從1數到100,學習有效的數學啟蒙
    理由二: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其他家庭的孩子在學習1234,我們家的孩子不能落後,我們家的孩子比他們的孩子多。這就是數學啟蒙的意義嗎?我們只是想炫耀一下嗎?不,我們的目標是為孩子們的未來學習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我們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的未來之路更加平坦。如果你也是為了這樣的目的跑來教孩子數數,那聽我說,從1數到100不是數學啟蒙教育的唯一途徑,更不是最好的方法。
  • 如何給孩子做數學思維啟蒙?
    看起來同樣是5歲的倆孩子沒有什麼差別,但裡歐在面對他媽媽拋出的數學問題都能很快接住,而我家蘋果還處於懵懵的狀態,於是,我問了問表姐,她說她很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在美國小學是非常注重「數感」的培養。  我連忙問,什麼是數學思維,怎麼樣才算數學思維啟蒙,數感又是怎麼回事。表姐跟我說,數感字面意思就是對數字的感知能力。
  • 教娃念「123」不科學?陪孩子「玩」數字,才是真正的數學啟蒙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可見不管古今,學好數學對一個人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但在數學啟蒙上,家長們都存在一個誤區:孩子2、3歲就能從1數到100,肯定是天才。卻很少有家長考慮過,孩子是否真正會運用數字。而數學是一門不能靠死記硬背,需要孩子靈活思考的學科。
  • 如何系統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一篇文章說透
    因此,數學啟蒙並不是簡單讓孩子學會算術,而是一種系統思維的能力培養:根據孩子大腦發育的特點以及現有能力,鍛鍊他們冷靜、系統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周朝的故事裡就可以看出,早在三千多年前,古人已經知道如何在生活中運用數學。這並不是因為數學多簡單,而是數學的根源是生活。  同樣,哪怕現在已經是2020年,但數學思維的根基仍然不會變。對幼兒來說,同樣需要鼓勵孩子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學好數學思維:  1.
  • 理察·費曼的成功,離不開兒時父親給他的數學啟蒙方式
    腦科學以及教育學的研究表明:兒童在4-6歲間的邏輯推理能力得到了迅猛發展,也因此在這個時期兒童的科學、數學思維的啟蒙非常重要和關鍵。數學思維的啟蒙並不是在學齡後才開始的事情,家長要在孩子學齡前就開始對其進行相應的培養。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開啟孩子的數學啟蒙之路呢?
  • 讓孩子愛上數學:從數學家的故事開始
    原標題:讓孩子愛上數學:從數學家的故事開始 很多偉大的數學家有一些傳奇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不是無意義的瑣碎,也不是一些讓人盲目追求的癖好。而且一些高貴的品質和令人稱豔的能力,讓我們對其敬仰,這些偉人也會因此成為我們的偶像,讓孩子有一個追逐的目標。
  • 數學啟蒙就是教孩子加減法嗎?打好數學基礎,要靠這4個方法
    如果孩子不理解數學本身的邏輯,沒有形成數學思維,那麼僅僅會數數、會加減法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數學啟蒙就是要抓住孩子的數學敏感期,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激發孩子的數學天分、培養數學思維、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
  • 為何孩子會數數,但不識數?了解孩子的左右腦,進行高效數學啟蒙
    數學啟蒙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學前教育專家們曾對此進行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在幼兒時期就有良好的數學意識,對數學原理有基本了解的孩子,未來不僅在數學方面更加出眾,而且思維邏輯能力也會優於常人。 已經播出了三季的兒童綜藝節目《了不起的孩子》,這檔節目被譽為《最強大腦》的兒童版,節目邀請了各領域能力優異的一群孩子。
  • 升小學,孩子拼命補拼音識字數學?有遠見的媽媽這樣做
    很多家長開始焦慮了,那不進行幼小銜接,不學拼音認字,不學數學,該這麼辦呢?讓孩子繼續玩?到了小學自動淪為差生?不是。我的建議是,幫孩子搭建知識框架。幫助孩子搭建知識框架,讓孩子成為知識的主人。因為應試教育的原因,很多家長進入了一個教育的誤區,教學大綱是什麼,父母就提前教什麼。
  • 別再逼孩子數123了,數學啟蒙這樣做才最有用!
    然後就開始教寶寶:「來寶寶,跟媽媽念,1、2、3……」 你真的以為,教孩子學會數1~100,他將來數學就會好? 太天真了啊! 有時候過度學習,拔苗助長,反而會導致孩子在學齡前就對數學產生厭煩情緒,不利於孩子上學後的學習。 真正的數學啟蒙,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學習的是邏輯能力,對空間、分類、順序、位置、時間等邏輯推理的能力。
  • 數學啟蒙關鍵在「數感」,別總逼孩子背口訣
    從小學到大學,孩子都要學習的一門學科就是數學。而且數學作為考試中的主課,作為家長,當然是想為孩子儘早打下堅持的基礎,在之後的學習生涯中,能學習的更遊刃有餘一些。所以對給孩子數學啟蒙這件事情,家長向來是放在重中之重的。但是!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數學啟蒙的時候其實都容易陷入一個誤區中。其實都是死記硬背而已,孩子根本沒有理解這些數字所代表的真正含義。
  • 斯坦福教授:想給孩子做好數學啟蒙,「數感」能力培養是基礎
    文|穎媽談育兒如今數學啟蒙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但數學的範圍何其廣大,有些家長覺得自己讀書時數學就不好,該怎麼教孩子呢?還有人覺得,數學啟蒙不就是學會「1+1=2」這種運算和規律唄,如果是這樣,那讓孩子背會乘法口訣、加減法口訣不就就夠了。
  • 漲知識 | 30部趣味數學影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原標題:漲知識 | 30部趣味數學影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看似抽象的數學,散布在大自然的角落之中。本片從極富趣味的細節切入,帶觀眾接觸最可愛的數學,如果您家孩子以為數學是門枯燥的學科,不願意學,那更要陪他一起觀看此片,來一次別開生面的數學啟蒙了。
  • 提高孩子數學計算效率,加減法的巧妙算法很關鍵,讓孩子愛上數學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當中,計算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只有掌握了計算,才有可能保證數學計算題目的正確率。對於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有這兩類現象,一種是會做題,但是手和腦不配合,雖然把題目算對了,但是寫錯了。還有一類是因為眼和腦不配合,計算正確,可是卻看錯了題目。這兩種現象都嚴重的影響了數學的成績,阻礙了學生數學成績的進步與提高。
  • 玩轉數學啟蒙,你只需要撲克牌和A4紙!
    跟大家分享一個八卦,我家倆孩子迷上撲克牌好多年了,現在在家裡,有空就一起組隊玩撲克,別看兩個孩子年紀小,玩起來可非常認真。 說起數學啟蒙,大家第一反應的大概就是「數數、做加減法」,其實這種「算術」能力正隨著計算器的應用,越來越不重要。真正決定一個人數學能力高低的,是數學思維。 啟蒙階段,需要什麼樣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 30部趣味數學影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如果您家孩子不喜歡數學,不妨和他一起看看,為什麼歷史上最聰明的人,卻對數學如此上癮? 紀錄片共四集,前兩集講述數學的起源,主要是各文明古國的先輩們在生產生活中的發明和創造。第三集主要介紹自希臘帝國滅亡之後、工業革命之前的數學世界,第四集是最近300年的演變歷史。通過這四集,給孩子展現數學的迷人之處。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你5種方法,幫孩子學透數學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對數學啟蒙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數學啟蒙就是認識數字、學習算數。其實,真正的數學啟蒙重點應該在於培養數學思維。只有有了數學思維的孩子,在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數學問題時才不容易落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