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小學,孩子拼命補拼音識字數學?有遠見的媽媽這樣做

2020-12-06 Mia媽媽愛學習

9月份孩子要上小學了,閨蜜苦口婆心地對我說:「親愛的 ,你一定要讓孩子提前學好拼音。我孩子去年上的一年級,別的孩子不但會識字速算,會拼音英語,寫得還賊快!我孩子現在周末都在補習拼音,補英語,我每天陪他做作業到晚上11點!快一年了,我兒子才勉強跟上,但是我兒子自信心大打折扣,目測未來是學渣無疑了!」

面對閨蜜的「恐嚇」,我真的有點心驚,然後又諮詢了一下女兒同學的媽媽,對方淡定地回復我:「我女兒已經開始背初中的英文單詞了。現在正好幼兒園長假,她一三五識字練字,二四六英語數學,每天都練習跳繩。

我突然想起我的小學時期。當時我念書一級棒,但最羨慕的還是那些能彈出優美旋律,小發明得一等獎,隨便問點「十萬個為什麼」,都能說出個一二三,老師問個上聯自己能對出下聯的孩子。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對自己的成績有深深的懷疑。我很清楚,我雖然拿了第一名,但我不如他們。

後來,我的優秀的成績只能支撐到初中,到了高中,我變成了比較一般的孩子,填自願的時候,對那些亂七八糟的什麼「生物科技、國際金融、土木工程、應用心理學、應用數學」等亂七八糟的名字,一竅不通,感到莫名心煩,我不知道自己要報什麼專業,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興趣,就隨便寫了個自己還算能理解的「教育專業」。

現在年過30,知道的多了,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學什麼。想努力,但養兒育女的壓力,讓你不敢從頭再來。我突然覺得,比起學什麼,難道不是知道「為什麼學」更重要嗎?我轉頭看著翻著一本介紹名畫的繪本,看得不亦樂乎的女兒,被動搖的心神立刻歸位。

沒錯,比起學什麼,知道為什麼學更重要。

升小學,不要誇大幼小銜接的作用

超前學習真的那麼神奇嗎?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Peter Gray在《今日心理學》上發表過一篇名為《早期教育帶來長期傷害》的文章,Gray教授提到了德國和美國的兩次教育實驗——遊戲型幼兒園畢業的孩子與學術型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在小學表現的橫向對比,結果讓人心驚:一開始,學術型的孩子的確佔優勢,但是4年級以後,這些孩子竟然「全面變差」了!不但閱讀、數學表現不佳,而且社交和情緒管理能力明顯落後!

這給我們一個提醒,超前教育不會讓你實現彎道超車,反而可能會彎道翻車。

而在中國,幼小銜接會有什麼效果呢?當然有,調查發現,這些孩子在小學一年級都會比較優秀,但是然後呢?我曾經問過一個朋友,她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小學的培訓班那是馬不停蹄。

我:參加了那麼多培訓班,感覺安心多了嗎?孩子媽媽:安心多了。我:感覺贏了嗎?她笑了一下。我:能一直贏下去嗎?她不說話了。

沒錯,你可以通過幼小銜接,讓孩子儘快熟悉小學生活,讓孩子上小學輕鬆一點,但也僅僅是如此而已。當孩子到了二年級,甚至是一年級下半學期,他的學習優勢就很快消耗殆盡,變成一個追著成績跑的,普通的學生。沒錯,孩子現在每天做著練習題,背著拼音、乘法數學口訣表,大量的小學詩詞,為的只是確定能成為一個普通人而已。

嗚呼哀哉!

很多家長開始焦慮了,那不進行幼小銜接,不學拼音認字,不學數學,該這麼辦呢?讓孩子繼續玩?到了小學自動淪為差生?不是。我的建議是,幫孩子搭建知識框架。

幫助孩子搭建知識框架,讓孩子成為知識的主人。

因為應試教育的原因,很多家長進入了一個教育的誤區,教學大綱是什麼,父母就提前教什麼。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現在的知識體系,永遠沒辦法幫孩子解決未來的問題。

《王冠》是一部講述伊莉莎白二世登基以來,一步步從一名懵懂少女成長為成熟的英國女王的故事。有一集講述到伊莉莎白成為女王后,發現自己因為缺乏科學知識,導致自己在和政客的相處中,總是很被動。她請了一位老師教她通識科學,老師初步評估伊莉莎白的知識水平,竟然還不如初中生。伊莉莎白責備母親:「你怎麼能讓我這麼沒用?」母親回答:「作為一個女王,不需要學這些知識,只需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沉默」。

伊莉莎白質疑母親的教育理念

伊莉莎白的母親認為,伊莉莎白只要學習女王該學的知識就行,但伊莉莎白卻發現,缺乏某些「不重要」的知識,讓自己變得無能。

孩子其實也一樣。現在的知識,不能解決孩子未來的問題。最簡單的,高考選什麼專業?如果孩子沒有完整的知識架構,怎麼可能從一堆「人類學」、「民族學」、「國際貿易」、「投資學」、「生物技術」、「土木工程」、「應用數學」選出自己喜歡的?可能最後只是按照當時的熱門專業,或者父母的建議報,然後學著學著發現自己不喜歡,甚至人到中年才知道自己喜歡的專業?

作為父母,提早幫孩子搭建知識框架勢在必行。什麼是知識框架?其實就是儘量讓孩子初步接觸各類學科,幫助孩子搭建知識的脈絡,知識系譜,可以說是啟蒙版的「通識教育」。

有了知識框架的孩子,因為知道得足夠多,足夠廣,就有很大的機會發現自己的興趣。而孩子產生興趣,就是最好的學習內驅力。

作者葉萱說:學習這件事情,不是刻苦就可以,走得遠的孩子多是因為熱愛。

課堂上的知識,很多時候因為晦澀難懂,或者實用性不強,很難喚醒孩子對學科的熱愛,甚至是讓孩子對這門學科有了天然的厭惡。首次印象是很重要的,因為很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如果一個學科讓孩子覺得枯燥難懂,那往後也很難讓孩子愛上。但如果孩子有機會以更有趣的方式接觸,卻很大機會讓他們愛上,例如讓無數人聞之喪膽的——物理。

知乎上有個問題很有趣,「你是在哪一瞬間喜歡上物理的?」答案五花八門,但基本上都是無意間與科普知識的邂逅,而不是因為上了物理課

「某位大牛對相對論的科普文,讓我喜歡上了物理學史。」「大概是看比克曼的科學世界和500個科學故事的時候。」「一年級的時候看一本書,了解到浮力是什麼。我做了十幾次實驗(玩水),終於明白了『排開液體質量』是什麼意思,從此就愛上了。」「讀小學的時候,媽媽帶我去朋友家做客,他們打麻將,我就逛到了他們家書房,看到了原子與分子的介紹,發現原來我們能聞到花的氣味,是因為花的分子傳播到我們的鼻子,那一天我一直看到很晚,媽媽還以為我不見了,找了很久。從那一晚,我愛上了物理。」所以,如果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給孩子足夠多的科學知識啟蒙,其中涉及到物理、化學、植物、生物、微生物、天文等等,孩子是不是更容易對這些學科感興趣?

擁有知識框架的孩子,不但知識結構相對完整,也容易因為興趣產生內驅力,因此,也更有機會成為真正的學霸。曾經看過一位資深老師的分享,他這樣形容不同階段的學生:

小學上課,老師教學生擀皮,課後作業就是擀皮,考試就考擀皮;初中上課,老師教學生擀皮,課後作業變成拌餡,考試變成包餃子;高中上課,老師教學生包餃子,課後作業變成包包子,考試變成烙餡餅。

什麼意思呢?小學的時候,孩子認真聽課,認真完成作業,基本考試得優沒問題;初中的時候,知識相對還是比較容易理解,學生再努力一點,或者參加個課外輔導班,瘋狂刷題,基本也可以得優;但是到了高中,單單靠努力,靠補習班已經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這個學生除了努力,還得有自己的學習方法,還得有自驅力。

而擁有知識框架的孩子,正是這樣的後勁十足的黑馬。

如何幫孩子搭建知識框架?

1、閱讀的範圍要廣。美國大學的教育體系,可以分成8個小類,包括本國文化研究、東西方文化研究、寫作、專業寫作、人文與藝術(物理科學、生命科學、天文地理、音樂、繪畫)、社會與行為科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數理邏輯推理、外語。從這個體系看來,我們給孩子的全科啟蒙,除了寫作難度太高,其他的學科都是可以的。

現在很多家長開始進行外語、邏輯思維、數學的繪本閱讀。我們可以給孩子增加科學類的繪本學習。例如物理、化學、動物、植物、宇宙、財商、生命科學(關於生寶寶類的繪本)、甚至是兒童心理學。其實現在市面上這類的繪本也很多。例如DK系列的,例如老狼老狼幾點了數學物理全集等等。

2、藝術類要抓。孩子是一定要有藝術類的啟蒙的,不是為了成為畫家、歌唱家,而是因為藝術類的學科特別開發孩子的右腦,有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

心理學家通過大量實驗表明,兒童通過早期繪畫所獲得的知識與經驗,可以把智商提高30%。

另外,藝術和科學的完美結合是不少學霸的學習秘籍。就像達文西,他不但是個著名的畫家,他的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廣為流傳,同時他也是古生物、植物、建築學的鼻祖。最出名的除了他的畫,就是他的筆記。他的筆記精彩絕倫,被許多學者研究學習,用以破解他這麼擅長學習的密碼。

有人說,達文西這種圖文並茂的筆記的同時點燃了左右大腦,調動了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將藝術和科學完美結合起來,就是達文西學習這麼高效的秘密所在。突然想起曾經熱門一時的浙江大學的學霸筆記,他們的筆記也想一副藝術作品一樣,看來藝術和科學的跨學科應用,儼然成為學霸無師自通的學習秘訣。

3、被動接受,坦然面對。很多父母說,我認同孩子全面學習,搭建知識框架的好處,但是,現在學校就是考背誦,就是考加減乘除,就是考拼音。如果我不提前學習,孩子甚至沒有機會讀到好的學校,不能分到好的班級,老師也不會給予好臉色。現在這些教學資源短缺,我們不爭,就永遠沒有了,怎麼辦?

說的很對!優勢學習資源的短缺會一直存在。對此,建議是幼小銜接可以,但不需要用力過猛。不需要每天都花大量的時間練習算術,認字寫字,拼音。說實話,以小孩子的記憶力,讓他們試幾個APP,自己每天花15分鐘學習,你什麼也不管,一個月也能學個大概了。上小學了還會學是不是?有基礎了就不會差。

這個方法我試過。例如識字,我讓孩子試了3款APP,然後她自己選了1款。現在自己每天學15分鐘,基本每天能學5個生字。我考過她,還真的記得不錯。同理,如果擔心孩子拼音跟不上,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讓孩子有一定的拼音基礎。

要孩子真正的學有所成,最考驗的其實家長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因為孩子在剛入學,因為表現得沒有其他超前學習的孩子好,而去責備他,或者責備你自己。

我們要知道,既然我們和孩子都身在這樣的教育體系,就只能接受它的考核和考核的方法,但是我們也要學會坦然面對結果,不要過分焦慮。想想看,單單拼音而言,難道高考會考嗎?

我們會相信,因為我們孩子已經具備了自己的優勢,因此他一定是一匹黑馬,能贏在最後。當然,我們也要知道,考試它是單一的,而人生是多元的。孩子未來的人生,一定是無數種可能性構成的。

謝謝您看到這裡。我是Mia媽媽愛學習,一個有態度的二胎寶媽,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關注、分享哦!再次謝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我當時就告訴她,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寫拼音那才奇了怪了!不會讀、寫拼音很正常,本來這就是超綱內容。不過,不少家長認為幼兒園沒學什麼內容,每天就是陪孩子玩,還不如提前學點東西,反正小學也得學。所以不少家長強烈建議幼兒園學校應該讓孩子提前學一些小學的知識,比如數學、語文、英語等基礎知識。
  • 拼音、識字、數學,以後這些幼兒園都不教了,吃虧的是誰?
    原來她看到了教育部發文治理幼兒園小學化,規定幼兒園不能教小學內容了,什麼拼音、計算、識字統統都不許教了,感到很不爽。在電話那頭,她用一種炸裂的聲調告訴我:他們家小寶馬上就要入園了,大寶念幼兒園的時候什麼都學了,可上了小學還是連滾帶爬的,可把他們整慘了。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有些家長覺得很好,小孩子就應該有小孩子的樣子,不用急著長大,填鴨式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筋疲力盡且受益甚微;另一些家長覺得此舉很不妥:幼兒園不教這些小學知識,孩子過得很輕鬆愉快。問題是:上了小學,孩子要在小學短短的一個半月內掌握拼音,萬一孩子進度跟不上,孩子容易產生厭學心理不說,家長不也得為孩子的事忙得累死累活?
  • 學齡前的孩子提前學拼音,有必要嗎?這4點知識你了解了嗎
    於是,玲玲的媽媽很擔心這樣下去,孩子會跟不上學習進度,她在猶豫要不要在外面給孩子報個班,讓孩子提前學習一下拼音和數學。蕭蕭媽媽卻不這麼認為,她覺得這些東西等孩子進了小學自然會學,還是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活動,提高社交能力和學習思維能力的好。
  • 孩子升入小學,拼音是基礎,快速掌握單韻母a、o、e
    漢語拼音是語文的標誌,漢語拼音是中國人的基礎,漢語拼音也是孩子們識字的工具。孩子在升入小學之前,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拼音基礎薄弱無法適應小學階段的拼音教學部分。今天我們就來帶領大家一同學習漢語拼音。在學習漢語拼音之前,大家要搞清楚拼音主要分為韻母、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三個部分,而韻母包含比較多,又分為單韻母、複韻母、前鼻韻母和後鼻韻母。看到這裡,估計已經有家長著急了,孩子一個學期學習這麼多內容呀!別擔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韻母中單韻母。第一、單韻母有六個,分別是a、o、e、i、u、ü。
  • 沒讀過學前班的一年級孩子有多難?拼音沒學完,數學老師不讀題了
    孩子難以適應快節奏的一年級生活,沒上過學前班,沒接受過幼小銜接教育,啥也不會,拼音沒基礎,生字沒基礎,寫字沒姿勢,習慣沒養好……再加上現在的一年級語文數學教材,不斷在變難!以前的小學三、四年級課文,都給放到一年級的教材當中了。先別說漢語拼音能不能過關,那些比較長比較難的課文,結結巴巴讀下來都做不到!
  • 孩子在上小學前,要讓孩子提前學習拼音知識嗎,這裡有答案
    有的家長認為這是很必要的,因為在小學一年級時候,孩子主要學的就是拼音,如果在升小學之前,孩子沒有提前去學拼音,孩子的成績可能比不上班級上其他孩子,或者說跟不上一年級的學習進度。但是也有的家長說,孩子在升小學之前不必去學拼音知識,因為在小學中老師會有一套系統的教學方式,會慢慢去引導孩子去學習拼音知識,雖然剛開始會有點難,但是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孩子的拼音知識會有很大的提升。媚籽認為,兩邊的家長們都有自己的道理,而且說法也是很合理的,那問題還是在這,小學之前到底要不要去學拼音呢。
  • 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是謠言 拼音教改緣何屢被「誤讀」
    圖片來源:東方IC  「拼音,不就是一個識字、讀字的工具嗎?怎麼會被炒熱?誰說我們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那種說法其實都是源於家長的焦慮。」上海日新實驗小學副校長徐為說,完全可以負責任地說,沒有學過一點拼音的孩子,進入上海的任何小學,都能順利學習拼音。
  • 幼兒銜接是讀寫拼音加減法嗎?如果父母是這樣做,那是在拖延孩子
    有的父母甚至直接跳過幼兒園大班,給孩子報學前班,為的就是做好「幼兒期的銜接」,不讓小學傷害孩子。本人也是大班孩子的家長,聽到周圍家長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孩子學了多少漢字,會不會二十個以內的加減法,以及下學期要不要從大班轉到校外幼兒園,提前學一些內容。好像在進小學之前就進了班,多識一些字,學會拼音和加減法,就算是「幼小銜接」了。事實上,如果父母只把這些當重點,反而會耽誤孩子。
  • 拼音怎麼在家教?小學語文老師有話說
    今日作者:三表妹,跨界早教的媒體人,六歲男娃的職場媽媽01我家娃的老父親,是開幼兒培訓學校的,六年的從業時間裡,他總結的最到位經驗是:六歲前孩子需要的大部分能力,大部分家長在家都能教。可當他自信滿滿,打算親自教我們今年 9 月要上小學的兒子拼音時,我趕忙攔住:使不得、使不得……無奈,人家不聽。
  • 看完小學一年級的教材,我決定自己給娃辦個幼小銜接班
    我一直都是一個秉持著要給孩子一個完美童年的教育理念的娘,自然沒有在上小學前做過多準備。而且幼兒園也不教小學知識,造成我家孩子在知識方面確確實實仿佛一張白紙。但是前段時間的一件事兒改變了我悠閒的心態,我有一個朋友,她家孩子也是9月份上小學,她總是想給孩子找幼小銜接班,但是趕上疫情,教育機構統統沒開門,只能讓她自己親自上陣。每天下班就開始給孩子「補課」,連著好幾個月了!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堅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自從幼兒園不能教拼音之後,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跟不上。因為只有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會教,還有一些孩子會上拼音補習班。
  • 瀋陽王德雷老師:如何玩轉識字、拼音、心算!——東北育才幼兒園...
    瀋陽東北育才幼兒學園誠邀專注於識字、拼音、快速心算研究十餘年的王德雷老師為一線教師和家長們進行了專題講座。  隨著幼小銜接的穩步推進,入學準備工作逐漸成為幼兒園教師和家長們心中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拼音、識字和數學知識方面的準備更是急需解決的三大難題。  本次活動由學園唐老師主持,在講座中,王德雷老師以風趣、幽默的授課風格感染著現場的每一位聽眾。
  • 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對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有好處嗎?是否像某些家長擔心的,沒有學過拼音、複式運算,孩子上小學會跟不上進度?幼小銜接究竟應該重視什麼?就家長關心的內容,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採訪。家長疑問幼兒園升小學,孩子需不需要上銜接班?李女士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大如今上高中,老二今年幼兒園畢業。
  • 小學語文怎麼教識字
    下面是統編教材所提示我們的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幾個「密碼」,也是老師們使用教材進行教學的幾大重點,可一定得收好了: 密碼一:拼音和插圖 拼音,是起步階段學生識字量不足的情況下自主識字的重要工具。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準確定位拼音的學習功能,強調拼音的工具價值, 在一年級上冊集中編排漢語拼音,以拼音學習的規律為主要線索安排學習內容,短時間內集中解決問題。此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課後練習、語文園地中的《字詞句運用》欄目,在後續教材中加以不斷複習和鞏固。
  • 荔枝監督:常州小學新生不教拼音?教育部門作出回應
    但是近日,丁先生和幼兒園的其他學生家長交流時得知,清涼小學目前新入學的孩子不再有拼音教學,這讓經歷過傳統教育模式的丁先生不能接受。   「現在的小學不像以前一樣教拼音,幼兒園也不教拼音,公辦的(幼兒園)也不教,私人辦的反而教拼音。我就想問一下,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也不教拼音,都不教拼音,我們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 堅持親子共讀的好處有很多,閱讀會讓孩子在求學階段更加輕鬆
    ,」孩子說「媽媽,我們老師說能講就行,」我說「不,我要求按拼音讀,我們是在練習讀拼音!」有時我也會發火,一個拼音糾結一晚上,我還要邊看著老二,邊和老大讀!剛開始讀那會,我家孩子放學,我們做完作業吃飯,然後讀故事,然後洗漱睡覺!孩子連玩的時間都沒有,孩子爸爸奶奶姥姥都說我!我就堅持我自己的原則,我問孩子「你願意和媽媽一起堅持嗎?」孩子說「願意」我們就這樣堅持到現在49天,我們現在一頁故事只需要十分鐘就可以,我們的拼音讀得很順了!
  • 學齡前孩子學習拼音用這些書,邊看邊玩邊學拼音
    昨天子玲給大家分享了孩子學習英語的免費網站資源,今天子玲接著來和大家聊孩子學習的事兒,今日主題:學習拼音。孩子很快就要上小學了,拼音的學習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很重要,但是幼兒園不教,小學老師又教的很快,怎麼辦?
  • 孩子學拼音難讓你頭疼吧?學會這4招,孩子學拼音變得輕鬆紮實
    家長監督孩子每天至少讀5遍。隨著內容學習的增加,不斷編排。一個月下來,班裡的孩子幾乎每人都會讀了。然後在讀的基礎上,讓孩子每天適量聽寫5個音節,老師讀詞語音節,孩子聽寫。這樣就熟能生巧,堅持一個月下來,全班孩子基本上能夠讀寫過關。
  • 孩子學拼音,對幼升小和小學真那麼重要嗎?你對拼音可能存在誤解
    小學一年級就要學拼音,為了幼小銜接,很多孩子從幼兒園中班大班就開始學。作為家長,在孩子不得不學拼音的過程中,我們能做些什麼呢?退一萬步講,就算孩子在小學一年級沒有學好拼音,也不會太影響語文學習,最多就是語文成績不好一兩年。而且拼音就是一些規則,等孩子大一些理解能力強了,很容易就學會了。當然這並不是說家長可以對孩子學拼音放任不管,理解孩子學習的難處,就能夠用更平和的心態幫助孩子,度過拼音這道坎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