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怎麼教識字

2020-12-06 人民網教育

「教是為了不教」,葉聖陶先生的這句名言,早就是眾口傳誦。要實現「不教」的目的, 「教」什麼就是一個核心的問題。

完成各年段規定的識字量,只是識字教學最基本的任務。在一個人漫長的學習生活中, 總會不斷遇到不認識的字,這時候該怎麼辦? 所以教科書編排不能簡單地以學習的結果——認識漢字為終極目標,而應在「授人以魚」的同時,更要注意「授人以漁」。

下面是統編教材所提示我們的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幾個「密碼」,也是老師們使用教材進行教學的幾大重點,可一定得收好了:

密碼一:拼音和插圖

拼音,是起步階段學生識字量不足的情況下自主識字的重要工具。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準確定位拼音的學習功能,強調拼音的工具價值, 在一年級上冊集中編排漢語拼音,以拼音學習的規律為主要線索安排學習內容,短時間內集中解決問題。此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課後練習、語文園地中的《字詞句運用》欄目,在後續教材中加以不斷複習和鞏固。

為了讓學生牢固掌握拼音這個工具,教材從一年級上冊到二年級上冊,除了個別特殊課文,其他都採取了全文注音的方式,助學系統則採取難字注音的方式,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認識漢字。

插圖也是學生自主識字的一個重要資源。「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是低段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低年段課文一般都配有生動的插圖,教師可以通過插圖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引導他們自主識字。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從一年級上冊開始創設的一種全新的課文形式——連環畫課文,文中的圖畫和文字緊密配合,每幅圖畫下面有兩三句話,類似常見的連環畫。課文不再全文注音,只給少量難字注音,「難字」指的是不要求認讀的生字以及要求 讀、但學生無法猜讀出來的字。

如《小蝸牛》 一課,「住、孩」等字學生還無法猜讀,就還是通過拼音標註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識字。

連環畫課文在學習要求上,與其他全文注音的課文沒有區別:同樣擔負著識字寫字、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詞句的任務,但因為只是難字注音,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學生必須藉助其他線索來猜讀生字。

通過連環畫課文的學習,學生感受到,可以藉助拼音自主識字,也可以不藉助拼音自主識字,自主識字的途徑原來是多方面的,這為今後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發展奠基了基礎。

密碼二:漢字的構字規律

面對不認識的字,一個人藉助的外力越少, 說明這個人的識字能力越強。比如,不請教別人、不藉助拼音、不利用語境和生活經驗、不利用工具書,僅憑這個字自身的構字特點就能猜出其大致的意思,應該是自主識字最核心、 最關鍵的能力。漢字的構字規律就是建構這種能力的基礎,學生對漢字的構字規律認識得越充分、越深入,其自主識字的能力就越強。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特別重視漢字構字規律知識的傳授,而老師在教學中應該著重強調這一點。例如,識字課的編排重視字理識字,如一年級上冊《日月水火》利用象形字識字,《日月明》利用會意字識字;一年級下冊 《 小 青 蛙 》《 猜 字 謎 》《 動 物 兒 歌 》《 操 場 上 》 以 及二年級上冊《樹之歌》利用形聲字識字,引導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現漢字象形、會意和形聲的構字規律,體會其音、形、義之間的有機聯繫,感受漢字的魅力。

除了識字課的編排,還可以通過《我的發現》欄目,不斷強化漢字的構字規律,讓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從感性提升到理性,形成對漢字構字規律的一個系統認識。

在搭建了學生對漢字構字規律認識的基礎 上,就可以配合教材,開始積極地引導學生自主識字。例如,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的練習設計。

可以發現,教材有意呈現學生不認識的字,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思考如何才能猜讀出這些不認識的字。學生藉助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通過這些字共有的偏旁——口字旁,就知道這些字表示的意思應該與聲音有關,而這些字的右半部分都是學生學過的字,作為聲旁它們很可能是在提示這些字的讀音。學生根據這樣的線索不僅猜出生字的意思還猜出其讀音,結合句子,它們也就能猜出這些詞語運用的具體語境。

又如,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中《識字加油站》的編排。

同樣是不認識的字,在上面這道題中,學生依然可以藉助形旁表義的構字規律來判斷生字的意思。

這樣一來,面對不認識的字,學生藉助漢字構字規律方面的基礎知識,就能進行大膽的猜讀,隨著學生對漢字構字規律認識的深入,他們自主識字的能力就會更強了。學習上的成功體驗給學生帶來的成就感,將進一步調動他們的識字熱情,使他們能更加主動地去自主識字。

密碼三:語境和生活

當一個字難以通過構字特點來猜測其意義的時候,把這個字或詞放在語境中,或者利用生活經驗去理解,也是自主識字中很重要的方法。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認為,詞語要嵌在上下文裡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語境,提供了了解這個字和詞的諸多線索。教師要重視利用教材、引導學生利用語境去了解生字和詞語的意思。例如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和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將「聯繫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作為單元的語文要素,並通過學習夥伴的示範引導,讓學生學習這一重要的方法。例如,一年級下冊《樹和喜鵲》要求學生通過課文第一自然段,了解「孤單」的意思; 二年級上冊《葡萄溝》引導學生聯繫上文,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大禹治水》引導學生聯繫「大水淹沒了田地,衝毀了房屋」等語句, 猜測「泛濫」的意思;等等。

此外,還應該重視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猜測字或詞的意思。如,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中的「陡峭」一詞,單純講這個詞語的意 思「山勢坡度很大,直上直下」,二年級學生理解有難度。但如果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讓他們想想自己爬過的高山,喚起學生頭腦中與陡峭相關的表象和情感體驗,學生就能心生頓悟,猜出這個生詞的大致意思。

除了課文的引導,教師還可以從課後練習及語文園地中的《字詞句運用》欄目,強化聯繫上下文和生活經驗了解詞語意思的意識,引導學生不斷運用這樣的方法來猜讀生字和詞語。

如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的練習設計:

利用漢字的構字規律、利用語境和生活經驗猜測字和詞的意思,拓寬了學生自主識字的途徑,學生自主識字能力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密碼四:工具書

字典,是學生最基本的工具書。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十分重視工具書的使用,分別在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三》和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 設置《查字典》欄目,引導學生學習運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認識的字。教材不僅詳細介紹了這兩種方法的查找要領,還將學習和運用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運用查字典的方法查找不認識的字,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為了讓學生熟練使用工具書,教材從多個角度編排了查字典方面的鞏固練習。例如,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比比誰最快」的查字 典練習,目的在於提升學生用音序查字典查找生字的速度;二年級上冊培養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先猜一猜,再查字典進行驗證」的意識。如《大禹治水》一課的練習設計。

為了提升學生運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能力,教材還針對一些較難查找的生字進行專門的練習。

例如,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有關獨體字的查找練習。

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字典是無聲的老師,學生具備了查字典的能力,識字就可以進入到一個更自主、更獨立的狀態,這是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一個飛躍。 至此,二年級上冊編排全文不注音的課文《紙 船和風箏》《風娃娃》,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 的方法來猜讀生字。如《紙船和風箏》一課的練習設計。

「風箏、松鼠、抓住、祝你幸福、願意、哭」等加點的生字和詞語,學生依然可以藉助插圖、上下文、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形聲字的構字規律等方法來進行猜讀。與一年級不同的是,一些藉助已有知識經驗無法猜讀的生字,如「哭」字,學生就可以藉助查字典的方法來認讀。也就是說,從這個階段開始,學生已經掌握了較全面的自主識字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自主識字的能力。

(本文作者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編輯室資深編輯鄭宇) 

(責編:李依環、熊旭)

相關焦點

  • ...識字研花開——《統編教材小學語文第一學段識字教學策略研究...
    小寒雖料峭,識字研花開——《統編教材小學語文第一學段識字教學策略研究》開題報告會 2021年01月07日 16:16:23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莫宇)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原則與策略
    當前,學生語文基礎比較薄弱,生活中缺少漢字學習環境,且家長無法提供足夠的學習支持,是「三區三州」語文教師在工作中普遍面臨的實際困難。教師不僅要解決語文課程將口語轉換為書面語的問題,還要幫助學生實現由少數民族語言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思維的轉化。[1]「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
  • ...統編教材小學語文第一學段識字教學策略研究》開題報告會
    小寒雖料峭,識字研花開——《統編教材小學語文第一學段識字教學策略研究》開題報告會 2021年01月07日 16:16:23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莫宇)
  • 洪恩識字和悟空識字怎麼樣?你家孩子識字為什麼總是落後於人?
    在很多家長中我經常能聽到:我們家孩子三歲識字就超過1000個了,也有:我們家孩子認字總是記不住,怎麼教也沒用。同一個年齡段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難道真的是因為你家孩子比比別人家的笨嗎?當然不是,每個孩子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他們的思維成長規律,這是我一直強調的。今天我就給大家對比分析兩款識字app,看看他們是如何教孩子們記住那麼多字的。
  • 語文學科知識備考:小學語文知識教學策略
    語文學科知識備考:小學語文知識教學策略 http://www.hteacher.net 2017-02-08 14:3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語文學科專家黃亢美來津生動演繹字理識字課堂教學
    記者 高再波 攝    江津網10月14日訊(記者 高再波)語文教學的「根」是什麼?如何讓枯燥的識字教學生動有趣?今日,國家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語文學科專家、全國字理教學研究中心理事長黃亢美來到江津區四牌坊小學,採用析形索義、因義記形的教學新思路,生動演繹了一堂語文識字教學課。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安徽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生開設《科學》課
    今年起,我省一年級小學生發到手的《語文》教材將迎來「大變臉」,由往年的「蘇教版」換為「部編本」教材,與此同時,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8月30日下午,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提前看到「胖了一圈」的語文教材,由以前的「先拼音後識字」變為「先識字後拼音」。
  •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大變臉:「胖」了一圈,有A4紙大小
    假如本月要評選暢銷書,一定有這本書的一席之地——此前熱傳已久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終於露面了。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馬上看出兩者的區別,新版「胖」了一圈,有A4紙大小。總體來看,新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跟舊版相比主要有四個變化。
  • 識字中的深度學習
    識字教學作為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必要前提,能幫助低年級學生夯實基本功,掃清閱讀障礙。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在識字編排上體現了合理有序、學法靈活、貼近生活的特點,教師應結合教材特點,科學設計,做到多元化識字,達到優化識字教學的過程,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識字編排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學法靈活。「識字具體是指了解字義,讀準字音,辨清字形。同時建立音、形、義之間的聯繫,實現三者的統一」。
  • 第6課《比尾巴》一線老師說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這樣學很高效
    第6課《比尾巴》是部編版義務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課文,這篇課文以兒歌的形式介紹了6種動物的尾巴,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動物們的尾巴各有什麼特點吧!第6課《比尾巴》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01字詞梳理本課一共要學習會認的字11個,會寫的字4個,課文中還出現了幾個多音字
  •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大自然的聲音》知識點梳理
    一、識字表。nán)偉(wěi)擊(jī)匯(huì)喳(zhā)識字表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習作《這兒真美》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語文園地知識梳理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知識點梳理
  • 全國2018年4月自考小學語文教學論考試真題
    點擊查看:2018年4月自學考試真題及答案|全國2018年4月自考小學語文教學論真題答案及評分參考全國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語文教學論試題課程代碼:00410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 樂陵市小學語文拓展課程課例觀摩研討會成功舉辦
    樂陵官方微信:china-laoling 訂閱微信名:【樂陵】 為推動小學課程體系建設向縱深發展,提升小學語文拓展課程開設質量
  • 全國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語文教學論真題
    1.小學語文基本功訓練主要包括觀察、理解、表達和( )A.記憶 B.注意 C.想像 D.思維 2.小學生階段,兒童的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開始過渡到( )A.直觀動作思維 B.多元思維 C.抽象邏輯思維 D.抽象複雜思維 3.葉聖陶先生在論述「語文」學科定名時提出
  • 「同步課堂」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5:動物兒歌
    我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每天我都會分享一些語文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在這個同步課堂這個小欄目中,我會同步在學校的進度,歸納整理重要的知識點,乾貨滿滿。希望這裡可以成為大家語文學習的沃土,從此愛上語文學習。《動物兒歌》是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開篇第一課。本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兒歌寫的是六種小動物在夏天裡活動的情形。這些小動物大都是昆蟲。
  • 拼音、識字、數學,以後這些幼兒園都不教了,吃虧的是誰?
    原來她看到了教育部發文治理幼兒園小學化,規定幼兒園不能教小學內容了,什麼拼音、計算、識字統統都不許教了,感到很不爽。在電話那頭,她用一種炸裂的聲調告訴我:他們家小寶馬上就要入園了,大寶念幼兒園的時候什麼都學了,可上了小學還是連滾帶爬的,可把他們整慘了。
  • 字理識字樂趣多 熱愛生活樂表達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教學生學習祖國的語言,而學好語言的兩個關鍵,一是先要打好識字的基礎。二是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小學低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築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 獨家報導:港臺小學語文教什麼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在臺北一家書店拍攝的臺灣小學語文參考書,書中有唐詩賞析的內容。作為中華文化同根同源的寶島臺灣,小學課本中關於傳統文化和民族經典是如何教學和傳承的?圍繞這一話題,記者採訪了島內教育主管部門、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力求客觀呈現臺灣地區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狀況。
  • "文革"時小學語文第一課大部分為"毛主席萬歲"(圖)
    有別於傳統私塾教育的「頌弟子規、行開筆禮」,如何上好第一堂啟蒙課,特別是承載著根基教育的語文第一課,就成為歷代教育家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標。畢竟,第一課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和發展都極為重要——那些貌似淺顯、簡單的文字,其實是奠定人生基礎的最重要篇章。  110年來,我國的小學語文教科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印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