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港臺小學語文教什麼

2020-12-05 參考消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在臺北一家書店拍攝的臺灣小學語文參考書,書中有唐詩賞析的內容。(攝影 王慶欽)

臺灣:中華傳統文化從小傳承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兩次談到語文教育不能「去中國化」,強調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引發大陸文化教育界強烈震蕩與反思。

作為中華文化同根同源的寶島臺灣,小學課本中關於傳統文化和民族經典是如何教學和傳承的?圍繞這一話題,記者採訪了島內教育主管部門、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力求客觀呈現臺灣地區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狀況。

一年級學習「朋友」和「遊戲」

臺灣實施「九年一貫」義務教育,將臺灣島內小學與中學兩學校層級課程中的科學與內容,以教科書為主軸來做九年一貫的銜接,其目的在於學生能獲得連續且統合的學習與知識。

大陸一些地方新學期進行教材革新,為了給孩子減輕識字和背誦的壓力,讓古詩詞從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中「退役」。那麼,臺灣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設置和教育理念是什麼樣的呢?記者採訪中發現,臺灣小學一年級上學期的國文課本目錄,共8課,只有兩個單元——「朋友」和「遊戲」。「朋友」部分是要向孩子傳達友善待人、融入群體的思想;「遊戲」部分則針對此年齡段愛玩仍然是孩子天性的特點,在玩中獲得快樂。文章大多選取生活化的簡易小品。

臺灣知名小學新生小學的教務主任廖大炯說,上了小學以後,小朋友們首先要意識到進入了一個群體裡,應該學習在群體裡面怎樣生活,怎樣待人友善,與人友好相處。所以,一年級首先要接受這樣的教育。同時,廖大炯也表示,傳統文化的教育貫穿始終,班級裡會不定期推出一些閱讀經典的活動,學校也有部門與教師不遺餘力地推動經典教學。

臺北市民焦鈞介紹說,臺灣的教材是一綱多本,教育局定大綱,民間出版社編印,學校自行選用。他女兒就讀的臺北實驗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專門的古典詩詞補充教材,選用的都是適宜兒童簡易上口的詩句。此外還有一本「課外選讀」,其中收錄了一些中華傳統成語故事等。

位於孔廟附近的臺北大龍小學是臺北歷史最悠久的小學之一,以傳統經典文化教學獨樹一幟。這裡的孩子每年都會參加祭孔大典的演出。一二年級學習《弟子規》,三四年級學習《三字經》,五六年級學習《論語》,國學教育貫穿小學教育全階段,是備受臺灣家長推崇的一所小學。

語文課包含國語和國學

記者發現,重工具,也重人文,是臺灣語文教學的核心思想。臺灣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對語文課程的性質作了這樣的表述:語文課程旨在增進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提升文學作品的鑑賞程度,兼顧人格與情意的陶冶,加強文化素養的培養,以開闊學生的胸襟。

臺北市教育局主任秘書陳順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經典詩詞是人類文化瑰寶,傳承優秀的中華語言和培養人文素養價值很重要,這一點臺灣家長非常認同。不少家庭讓小朋友從幼兒園階段就開始接觸古典詩詞,學習經典詩詞在臺灣可以說是蔚然成風。

陳順和說:「重視中華文化,是使命也是責任。」在實際的教學體系中,臺北市教育局在制訂中小學教學大綱時,都會注重考慮中華文化經典的內容。學校教材與補充教材在選文上都會作適當的安排和突出。小學階段低年級主要學習認字,然後逐漸學誦讀《三字經》、儒家經典和其他一些古詩詞讀本。中學階段則通過設置一些必修的課程,推動傳統文化教學。

敦化中學資深語文教師吳忠泰說,臺灣的中學課程中都會有關於《論語》、《孟子》、《史記》、唐宋詩詞、古代散文方面的教學,這些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介紹說,臺灣的中文課其實包含國語和國學兩個範疇,中華文化的傳承一直沒有斷裂過。

從1954年開始,臺灣地區高中課程就安排有必修科目《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內容都選自《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期望引導學生學習和傳承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使其成長為具有民族情懷與世界眼光的人。民進黨上臺後將科目改為選修,國民黨重新執政後,面對臺灣文化教育界的呼籲,於2012年將該科目又改為必選。段心儀說,這套教材2013年還被大陸引進,被大陸近30所中學採用,廣受好評。

民進黨「去中國化」不得人心

事實上,臺灣的中華傳統教學也遭遇過阻礙波折。臺灣李登輝、陳水扁當政時期,一度推行「去中國化」教育,修改歷史和語文教科書,試圖切割傳統與民族教育,這一行徑引發民眾強烈不滿。

民進黨當政時期,教育事務主管部門曾主導通過島內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修訂」中的「國語文」等領域課綱草案,其中把「中國文字」改稱「漢字」,「國語文」、「中文」改稱「華語文」,「鄉土語言」改稱「本土語言」。

對於這一「去中國化」伎倆,島內專家、教育工作者及媒體紛紛提出批評。著名詩人、「臺灣搶救國文聯盟」發起人余光中表示,語文要如何演變,應順其自然,民進黨當局的「去中國化」手段終將徒勞無功,無法戰勝中華文化傳承,因為只有「文化傳統才是永久的」。

最終,「去中國化」因不得人心而無疾而終。

段心儀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很有現實意義,無論是古典詩詞還是古代散文,都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史、哲知識,其精華部分更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生活方式、道德規範、審美情操的集中反映,其中賦予的美育和德育作用更為明顯,有利於文化基因的傳承和培育。

段心儀退休後在臺北第一女子高中擔任兼課老師,還擔任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資源中心的研發教師。段心儀認為,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階段,兩岸都應該注重傳統經典教育,主動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前進的力量,夯實經濟發展的文化基礎。兩岸教育界可以在中華文化傳統教學上加強合作,臺灣有經典教學的經驗可以供大陸學界分享。

如今兩岸交流日趨頻繁熱絡,臺灣的語文教材發展也日益多元,大陸教材中為很多人所熟悉的《狐假虎威》、《完璧歸趙》等古代故事也同樣被臺灣教材收錄。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一年級26個拼音字母表讀法,教孩子學拼音的最好方法!
    在小學階段抓好基礎很關鍵,特別是語數外這三大科。小學語文的重要基礎,便非要屬漢語拼音、漢字字形字音的考核。但是,值得注意一點的是,剛剛步入小學的很多小同學都覺得拼音學不懂!大熊不得不強調一點的是,很多家長估計早已經將小學拼音知識點忘得差不多了,該如何來輔導孩子呢?建議家長重新拾起小學課本,在學一遍。接下來,大熊將整理好的,小學語文:一年級26個拼音字母表讀法,教孩子學拼音的最好方法!分享出來,家長記得教孩子學好拼音!
  • 小學語文:滿分作文寫景開頭、結尾方法,教小同學寫出高分作文!
    一直以來,寫作文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重點與難點。在傳統教育觀念的長期影響下,小學生寫作方法比較枯燥,致使小同學將寫作當沉重的「壓力」,害怕看到寫作,害怕聽到寫作,就算寫也只是應付老師也是「慘不忍睹」。
  • 臺北市小學語文檢測:小六生不知「令堂」是指誰
    中新網10月17日電 臺北市小六生不知道「令堂」是什麼意思?「吝嗇」可以用「一毛不拔」來形容,但有些人也不清楚。而學生所用的小六課本只介紹篆、楷體,一碰到行書、草書,學生只能對著看不懂的字體發呆。老師發現,如果上課不加補充教材,學生參加小學基本檢測會很吃力。
  • 臺灣小學語文教科書歌頌奢華被要求重編
    東方網10月8日消息: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近日,臺灣小學語文教科書還沒發行,就被臺灣小學語文教科書審定委員、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廖玉蕙要求打回重編。廖玉蕙表示,有些教科書的內容太過歌頌時下豪奢,有教小學生向錢看,做發財夢的傾向。
  • 小學語文怎麼教識字
    「教是為了不教」,葉聖陶先生的這句名言,早就是眾口傳誦。要實現「不教」的目的, 「教」什麼就是一個核心的問題。 完成各年段規定的識字量,只是識字教學最基本的任務。在一個人漫長的學習生活中, 總會不斷遇到不認識的字,這時候該怎麼辦?
  • 語文學科知識備考:小學語文知識教學策略
    語文學科知識備考:小學語文知識教學策略 http://www.hteacher.net 2017-02-08 14:3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臺灣學者王財貴稱小學語文課本都是垃圾
    臺灣學者王財貴稱小學語文課本都是垃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8日 03:06 來源:新快報     王財貴    新快報4月28日報導 「小學語文課本都是垃圾,你的小孩成不了天才,就是因為你沒有教他聽古樂、誦古書。」
  • 爸爸教(四十)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猜字謎》預習
    爸爸教四十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猜字謎》預習猜字謎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字遊戲,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語言文化現象。六、反義詞涼——熱喜歡——討厭七、預習作業1、看拼音寫詞語2、猜字謎,寫漢字"爸爸教"
  • 九江小學攜手九江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幫扶都昌縣太陽村
    數名九江小學黨員志願者和九江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在九江小學校長、九江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領銜人趙湧的帶領下,來到都昌縣太陽村鄱陽湖兒童救助中心,開展志願幫扶活動。九江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徐莉莉老師為太陽村的二、三年級孩子們帶來一節精彩的閱讀整本書導讀課《弗朗茲的故事》。課堂上,徐老師娓娓道來,輕鬆活潑地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了弗朗茲成長過程中幾個有趣的故事。
  • 溫儒敏全面解讀統編《語文》小學教材!老師...
    溫儒敏全面解讀統編《語文》小學教材!老師、家長應該看看!如何教?不少老師心裡還是有困惑的。 我們整理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對於統編小學《語文》教材11個方面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與各位老師分享! 本文將提出以下11個教學問題並給出相應解決方法: 1.一年級為何先認字再學拼音?
  • 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是謠言 拼音教改緣何屢被「誤讀」
    結果進了小學才知道,老師竟然也是從拼音教起的,好像還教得更科學,孩子也更易接受。」  記者從市教育部門獲悉,上海的一期課改時,小學語文第一學期會拿出前9周時間,集中進行漢語拼音教學,要求孩子熟練拼讀音節,正確書寫拼音,並且能掌握拼音術語。但實踐發現,很多剛剛背上書包的孩子覺得這樣的集中學習重複枯燥,花大半個學期天天「a、o、e、i」,孩子學得無趣,老師上課也沒啥新意。
  • 小學語文教材被指失實:愛迪生救母親純屬虛構
    李玉龍供圖  10月12日、13日,作家葉開在其個人博客上發表日誌,以其女兒的小學語文課本中《鳥的天堂》和《一顆小豌豆》為例,比對分析了原作和被改寫後的小學語文課文之間的差別。而此前,今年9月,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一書也將矛頭對準了小學語文教材。
  • 「延小年級教科研」延安實驗小學四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記延安實驗小學四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在這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日子裡,延安實驗小學四年級語文組如期召開了教研組活動。為了全面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努力打造有效課堂,促進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4月10日下午語文組教師齊聚一堂,開啟了又一次學習和進步的教研活動。參與此次活動的領導還有我校教學處副主任景強老師和來自延安市各縣區跟崗學習的領導。
  • 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普羅米修斯》的語文考點
    #小學語文3、第六和第七段的受罰過程說明了什麼?答:一方面,說明了普羅米修斯的受罰的艱辛和本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宙斯的殘忍和無情。4、「火」對於人類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盤古開天地》中的語文考點
  •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文《趙州橋》中的語文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來談一談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趙州橋》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小學三年級語文學習#2、第二段中的「這種設計」指的是什麼?答:指趙州橋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的橋梁設計。3、第二段為什麼說「趙州橋的設計是一個創舉」?
  • 英語崗:普通話一級,語文崗:英語四級!教招各區各崗英語要求
    2020年天津教招各區各崗位對英語水平的要求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匯總了,天津2020年教招各區各崗位對英語水平的要求。一般教招普通話水平要求是二級甲等,這個水平其實很好考,但一級確確實實不容易,一級甲等可以說屬於優秀的播音主持學生了。並且注意,南開區只有小學英語老師要求普通話一級,中學英語老師不要求普通話一級!二級甲等即可。(不過,小學要求本科,中學要求研究生學歷,這一點也不能忽略)。
  • 小學語文課本越來越美,70、80、90後的小學語文課本長啥樣?
    這個時候,相信很多小學生都已拿到了新的語文課本。面對新的語文課本,學生們個個都是愁眉苦臉,而家長卻陷入了回憶。為什麼?熊孩子們的愁眉苦臉是因為他們又要進入到學習狀態,而新的語文課本都堪稱高顏值,這也讓家長們都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學語文課本越來越美,70、80、90後的小學語文課本長啥樣?70年代,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
  •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大變臉:「胖」了一圈,有A4紙大小
    假如本月要評選暢銷書,一定有這本書的一席之地——此前熱傳已久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終於露面了。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馬上看出兩者的區別,新版「胖」了一圈,有A4紙大小。總體來看,新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跟舊版相比主要有四個變化。
  • 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
    往年科學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才有,從本學期開始,科學課與語文、數學一樣,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成為基礎課程,教育部對科學課的重視程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新學期已經開始,南京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低年齡的孩子們對這門新增的課程興趣如何?紫金山記者昨日上午走進南京外國語學校青奧村小學,跟一(6)班的孩子們一起坐在教室裡,上了他們班的第一節科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