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2021-01-09 觀察者網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

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變化:教材教輔齊瘦身 古詩從教材中消失

悅悅開學就將進入閔行區平陽小學就讀一年級,悅悅媽聽說今年秋季上海小學生一年級語文課本將「大變身」,昨天一早就來到廣東路某教材書店買來課本「先睹為快」,發現果然從課文量到認字量都大幅減少。

悅悅媽實際比對了新舊兩版小學一年級第一冊語文課本,發現最明顯的是,新教材刪去了原先最後一章節的5篇篇幅長、內容深的課文,包括《小溪生病了》、《會說話的燈》、《小海馬》等,僅這一項改變,小學生就能少學38個詞語,識字量降低39個、寫字量降低20個。

此外,新教材刪除了每個章節後的「古詩誦讀」部分,共有《畫》、《草》、《登鸛雀樓》、《尋隱者不遇》、《憫農兩首(其二)》、《夜宿山寺》、《江雪》、《梅花》等8篇古詩被刪去;原先的「筆畫名稱表」被刪去;《識字表》與《寫字表》合併為《識字寫字表》,既方便學生查找,也便於複習鞏固。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封面

悅悅媽進一步詳細比較發現,整本教材中的識字量從350個左右降低至296個,寫字量也減少到118個,如「浪、烏、話、夜、看、意」等字都已不作寫字要求。一些比較複雜的詞語如「亮晶晶」、「年紀」、「空著手」等也從詞語表上被刪去。

此外,部分筆畫複雜的字詞也在新教材中作了替換或刪除。比如,《看馬戲》中,原先的「八哥報幕、黑熊敬禮」被刪除;《三隻猴子》中最後一句,原先是「痛得小猴哇哇叫」,現在將「痛」改為「咬」,而「咬」不是生字;《轟隆隆》中,原句是「喊醒小青蛙」,現在將「喊醒」改為「叫來」。

在練習上,新教材也有一些調整。如原先要求將拼音字母按順序聯線,新教材裡僅要求認讀;而一些讀繞口令、兒歌的內容也被刪除;《李白思鄉》等較長的閱讀文章也被刪除。

經過這一修訂,小一新生的認字壓力大大減輕,這也讓悅悅媽鬆了一口氣。

記者發現,針對教材的變化,相關的教輔書也開始「瘦身」。華東師大出版社教輔類編輯徐平透露,最新版的《一課一練》正在印刷中,已根據教材變化進行了相應的內容刪減,為學生減負。

兒童作家:花更多時間讀「美國加州小學語文教材」

記者發現,教材「瘦身」後,不少家長的共識是「小朋友認字壓力小了,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進行鞏固複習,回家就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拓展興趣閱讀。」

對此,《收穫》雜誌副編審、作家葉開在日前的「語文教育路在何方」論壇上就表示,「現行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是有不少無趣的內容,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需要閱讀的動物題材小說卻一篇都沒有」。

兒童財商作家鄭曉舟也認為,最近在微信上大熱的「美國加州小學語文教材」,乍看起來體量很大,光一年級就有5冊書,但以精美的繪本形式為主,由淺入深,選篇也非常有趣優美,自然能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相比之下,我們一年級課本中部分兒歌體裁的課文,既無美感又缺乏童趣,像打油詩。」在她看來,教材「減負」正是為小學生廣泛閱讀各種優秀的文學作品和興趣讀物留出了時間。

上海楊浦區語文教研員蓋敏則認為,教材修訂是減負的重要舉措,也建議家長放平心態,「不要因為教材薄了而給孩子額外加壓或提前學習,一年級第一學期最重要的是培養對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基礎打好,後面知識點的掌握會很快。」

語文課本上的「江雪」

教師:會把古文作拓展閱讀

蓋敏表示,教材變化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讓師生有了更充裕的時間鞏固課堂內容。「以前一篇課文平均用兩到三課時,有些課文有近十個生字,老師的教學任務很重,不少學生在課堂上字都讀不通順,回去要花大量時間複習。現在教材刪減內容後,每篇課文平均能有三到四課時,也就是總體多出兩星期的課時,教師能在課堂上把知識點教紮實,並且當堂鞏固複習、檢查每個學生的掌握情況。」蓋敏認為,修訂教材之舉不僅為學生減負,也為教師減壓。

而張江高科實驗小學語文老師江曉雪則認為,刪除5篇長課文對學生減負的效果會非常明顯。「原先教學進度很緊,即便這5篇長課文是一天一篇,如果不認真預習,孩子上新課也會非常吃力。」江曉雪透露,現在小一新生的基礎差別非常大,有些家長讓孩子超前學習了小學第一學年的內容,學習這些長課文自然輕鬆,但相比之下「零基礎」的孩子就會感覺吃虧。而刪除長難課文、放慢教學進度,有助於「零基礎」的學生掌握知識。

但記者也發現,不少家長、老師甚至教研員都認為,此次被刪除的8篇古文誦讀並不難,讀來朗朗上口很受學生歡迎,也會不佔用太多課時,「我們或許會把一些簡單優美的古文作為拓展閱讀。」一位語文老師表示。

有家長認為「矯枉過正」

《東方早報》記者採訪發現,雖然家長對市教委向教材「開刀」的減負措施表示歡迎,但部分家長仍有疑慮。今年開學孩子就將升入幼兒園大班的寶山一位家長顧先生告訴早報記者:「我的孩子通過培訓班和自己家中教,已經學過十幾首古詩,也能背出兩三首。我身邊的家長有90%都在升一年級前把孩子送進了培訓班,80%的孩子都學過古詩。我覺得一年級語文課本的8首古詩對這些孩子來說難度不大,大多都已經學過,沒有刪除的必要。」

另外,顧先生也認為從8首古詩到一首不剩,有些矯枉過正了,「古詩是很好的文學形式,如果能保留一兩首,讓孩子適當學習,並不會增加多少負擔。」

顧先生表示,之所以要讓孩子提前學習古詩是因為聽說考民辦小學有可能要考古詩,「沒辦法,民辦小學競爭太激烈,等孩子上了大班,我還會讓他學拼音。」

另外,顧先生也認為,一年級減負了,但如果高年級整個教學、考試的要求不變,那麼等於一年級減掉的「負擔」還得在高年級再「背上去」,起到的效果有限。

對此,靜教院附校一年級年級組長、語文老師吳聆聆表示,一年級語文課本「瘦身」好處不少,原來8首古詩需要花8個課時,5篇課文則需花上10個課時,因此一個學期下來就多出了18個課時。「原來一周要上三四篇新課文,拼音也是邊學課文邊教,感覺進度非常趕,孩子們學得也累,而且古詩是要求必須背誦的,『零起點』的孩子會比較吃力。現在多出了18個課時,孩子們的拼音可以學得更加紮實,多出的時間還可以用在閱讀、寫字上,我們有自己的圖書館,會建議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繪本,當然對古詩有興趣的也可以看《唐詩三百首》這樣的書。」

對於古詩全部被刪除,吳聆聆也略覺遺憾,她認為可以適當保留一兩首,以讓孩子們體驗古詩詞的形式,她希望一年級下學期的古詩詞能得以適當保留,「為了彌補損失,我們在今後教學拓展課中也可能會開展一些古詩詞誦讀。」

對此,市教委教研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新版本教材刪除了8首古詩,但並不能說古詩就退出了一年級上學期的語文課本,「我們在聽力材料中依然保留了這8首古詩,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體驗古詩的美妙,但卻無需背誦識字。"

綜合《新聞晨報》、《東方早報》報導

相關焦點

  • 北京小學一年級《語文》古典詩詞將增至22篇
    今天是第三十個教師節,今天上午,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她非常贊同習主席「要把經典詩詞嵌在學生腦子裡」的觀點。從明年9月起,由她負責主編的北京市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中,小學一年級《語文》的古典詩詞,將由現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個小學階段不少於100篇。
  • 安徽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生開設《科學》課
    【語文】小學一年級的課本「胖了一圈」  今年秋季開學,對於全市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蘇教版語文教材已經告別歷史,再有一天,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將和新語文教材「見面」。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臨泉路第二小學,副校長陳慧從教務處拿出一本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  「看起來,比以前的教材要胖一圈。」
  •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大變臉:「胖」了一圈,有A4紙大小
    假如本月要評選暢銷書,一定有這本書的一席之地——此前熱傳已久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終於露面了。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馬上看出兩者的區別,新版「胖」了一圈,有A4紙大小。總體來看,新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跟舊版相比主要有四個變化。
  • 小學語文課本越來越美,70、80、90後的小學語文課本長啥樣?
    新學期,新課本。這個時候,相信很多小學生都已拿到了新的語文課本。面對新的語文課本,學生們個個都是愁眉苦臉,而家長卻陷入了回憶。為什麼?熊孩子們的愁眉苦臉是因為他們又要進入到學習狀態,而新的語文課本都堪稱高顏值,這也讓家長們都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學語文課本越來越美,70、80、90後的小學語文課本長啥樣?70年代,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
  • 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
    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如此規定,首先受影響的便是學校教學——不僅要面臨近40%的全新教學內容,教材中更有一項近乎專為教學設定,那便是:要在教學中落實名著導讀。記者上周調查了解到,今年西安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初一新生的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將全部使用教育部編寫的教材。
  • 小學一年級語文,學好了這些內容,孩子的語文成績絕對會不一般!
    現在的小學語文課本(人教版)裡面有一個「語文園地」,在這個「語文園地」欄目下專門有一個「日積月累」。我收集整理了一下,這個日積月累裡面的內容,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有古詩、諺語警句、成語、歇後語等。這對培養孩子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具有很好的啟蒙作用,每次所選內容不多,便於學生記憶,以達到日積月累、聚少成多,最終收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 記憶中的老課本——90年代小學語文課本回顧(二)
    這是屬於80、90後一代的回憶,當時的很多小學都只開設語文、數學兩門課程,語文課本中很多都是一些簡單的故事、詩詞。20多年過去了,你還記得當時老師讓你背過的課文嗎?現在一提到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稻殼張總是想到趙麗蓉老師的小品,緬懷這位老藝術家。
  • 小學語文:一年級26個拼音字母表讀法,教孩子學拼音的最好方法!
    在小學階段抓好基礎很關鍵,特別是語數外這三大科。小學語文的重要基礎,便非要屬漢語拼音、漢字字形字音的考核。但是,值得注意一點的是,剛剛步入小學的很多小同學都覺得拼音學不懂!大熊不得不強調一點的是,很多家長估計早已經將小學拼音知識點忘得差不多了,該如何來輔導孩子呢?建議家長重新拾起小學課本,在學一遍。接下來,大熊將整理好的,小學語文:一年級26個拼音字母表讀法,教孩子學拼音的最好方法!分享出來,家長記得教孩子學好拼音!
  • 幾張小學語文課本封面,半部青春史,80後、90後網友表示:淚目
    幾乎人人都上過小學,小學的學習基本上是一年級到五年級或六年級。80後、90後的小學已經過去差不多20年了,那時的青春歲月如此短暫,如同白駒過隙。那書聲琅琅的晨讀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久久陪伴著我們的人生。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以變化較大的語文科目為例,據語文一年級上下冊、七年級上下冊主編、北大語文研究所所長溫儒敏介紹,一年級語文把拼音學習推後,先認漢字,再學拼音,而且邊學拼音邊認字。   入學教育以後,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個楷體大字,接下來是「金、木、水、火、土」,「雲對雨 ,雪對風」。
  • 周杰倫《蝸牛》或入選小學語文 出版社稱新教材脫胎換骨
    東方網6月16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最新修訂的語文出版社版(下稱語文版)小學語文課本中,臺灣著名歌手周杰倫的勵志歌曲《蝸牛》有望被收錄進三年級的延伸閱讀,而大陸著名歌手韓紅演唱的《天路》則以詩歌的形式被選入二年級上冊第二課。
  • 上海:90年代小學語文課本重印受追捧 插圖每幅40元
    80後語文書變身親子版  16K,彩圖,打開《而立萌童—80後親子版小學語文課本》盒裝珍藏版,已經34歲的廖志軍就忍不住尖叫起來。「就是我們小時候用的課本。」說著,便抱著書走向收銀臺。
  • 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北師大與師生交流時說,不贊成把古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這一番話引發大陸文化教育界的深思,使在當代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海峽兩岸共同傳承著中華文化,在寶島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是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的?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歷時5年編寫完成 新教材9月開學啟用 今年6月,教育部下發《關於2017年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以變化較大的語文科目為例,據語文一年級上下冊、七年級上下冊主編、北大語文研究所所長溫儒敏介紹,一年級語文把拼音學習推後,先認漢字,再學拼音,而且邊學拼音邊認字。 入學教育以後,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個楷體大字,接下來是「金、木、水、火、土」,「雲對雨 ,雪對風」。
  • 教育部最新通知:一大波小學教材要更換!拿到新課本,家長這樣輔導更...
    小猿學數學專注數學思維訓練2018年,全國中小學這些教材將發生新變化:小學:語文、道德與法治、科學;中學: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而「統編版」教材的推行,計劃分為三個步驟:2017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也就是說,今年也只是全國統編教材推進中的一步。
  • 小學一年級新生將迎科學課 不少教材大變樣
      杭州路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到第一天上了一堂科學課。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魏海洋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報導  半島都市報8月25日訊 今年新學期開始後,青島小學一年級將新增一門科學課。從原來的小學三年級開始授課,提前到一年級每周開設一節,並被列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如此備受重視的科學課到底上些什麼呢?8月25日,青島杭州路小學新生報到後,老師就帶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趣味科學課,讓小豆丁們感受到知識的樂趣和無窮奧秘。  8月25日上午,位於瑞昌路135號的青島杭州路小學開始熱鬧起來。
  • 小學第一課代代各不同 60年來課本變遷(圖)
    建國初期的語文課本不同時期的小學課本,反映不同的時代精神那時的小學語文課文很簡單,常常開篇就是毛主席祝詞,課本內容中關於毛主席的很多,如《八角樓上》、《毛主席在花山》、《毛主席尊敬老師》、《毛主席小時候是怎樣學習的》。 由於當時處於新舊兩時代交接時期,教材形式上還有著舊的特色。比如課本自左向右翻閱,採用舊時的豎行排版方式,印刷為繁體字。 50年代後期的課本文章不多,許多課文分成幾課講述,選材多從政治角度考慮。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全冊生字生詞全歸納,暑期預習
    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由於年級比較小、玩心比較重,暑假玩了一個多月之後,早就把學習拋到腦後了,那還會有主動看書做題的心思呢?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督促和陪伴了。尤其是小學語文的學習,很容易被家長和孩子忽略,導致一個假期都不看一頁書、不做一道題!很多語文老師在談到班裡語文成績優秀的孩子時,都會提到他們對語文的學習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那麼,學習的興趣從哪裡來?
  • 小學一年級語文常用的生字組詞再造句,這種方式讓學習語文更容易
    各位正在小學一年級學習的小學生們、家長們大家好,今天內容匠人來給大家分享一份非常有用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的常用字組詞造句,這是內容匠人的朱老師辛苦為大家整理,用歸納的方法讓孩子們更好的將生字、生詞、造句匹配小學生們在進入小學一年級語文的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