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0年代小學語文課本重印受追捧 插圖每幅40元

2021-01-09 中國教育在線

  80後語文書變身親子版

  16K,彩圖,打開《而立萌童—80後親子版小學語文課本》盒裝珍藏版,已經34歲的廖志軍就忍不住尖叫起來。「就是我們小時候用的課本。」說著,便抱著書走向收銀臺。

  廖志軍告訴早報記者,這是上海一期課改的教材,賣的是S版,以前還有H版,比這版要大。「我到現在還記得課本裡《笨獅子》的篇章。一隻獅子被好多蚊子咬得受不了,就聽信蚊子的謊言,把青蛙、蛇等吃蚊子的動物都吃了,後來蚊子還要它把燕子也吃了。獅子傻傻地想吃又吃不到,然後被燕子嘲笑說:『你把吃蚊子的動物都吃了,蚊子更要咬你了。』以前上課的時候我們還表演過,我演那隻笨獅子,到現在都還記得那時候全班同學笑得前俯後仰的樣子。」

  上海教育出版社負責人介紹,《而立萌童》是一套親子版老課本。全套書選取上世紀90年代上海一期課改小學語文課本加以影印,含小學1-5年級語文課本共10本書。這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套傾力於撥亂反正、回歸語文最初功能的教科書。書的序言寫道:當初的80後頑童,已進入而立之年,大多已養育了下一代,他們比自己的父輩更加重視子女的成長與教育,更加願意和子女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講述自己的求學故事。拿什麼與子女分享?老照片?舊玩具?這套老課本再合適不過了。讓25-35歲的父母與自己的萌童共同閱讀、比較(與現行教材)、切磋自己在萌童時讀過的教材,是十分有意思的。

  據悉,該套《而立萌童》首印1000冊,購買的多是80後90後年輕人。去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已推出《花甲蒙童》50後珍藏版小學語文課本(實木盒裝版)。今後,該社還將推出「60年相伴三代人」課本系列,激發讀者追憶「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老課文」,關心下一代青少年的閱讀與成長。

  經典插圖做成相框

  在展位靠牆處,早報記者看到,除老課本結集出版外,一些經典的課本插圖(包括1950年代到1980年代)也製作成相框出售。比如《燕子來了》、《翠鳥》、《趙州橋》、《白求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每幅插圖都用實木框裝裱,雖然40元/幅的價格並不便宜,不過在展會上大受歡迎。《燕子來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插圖昨日已售完。

  據悉,今後,出版社還將考慮把插圖做成筆記本封面。

相關焦點

  • 90年代語文課本重印受追捧 插圖每幅售40元
    年代上海一期課改小學語文課本加以影印,含小學1-5年級語文課本共10本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文插圖東方早報報導:《翠鳥》、《燕子來了》……《而立萌童》是一套親子版老課本,全套書選取上世紀90年代上海一期課改小學語文課本加以影印,含小學1-5年級語文課本共10本書。另外,課本中的一些經典插圖也製作成相框出售。
  • 90年代小學語文課本插圖和文章,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真要落淚了
    老語文課本充滿了八九零後年代的特殊回憶,對於八九零後來說印象特別深刻。小學時代是個懵懂的年代,課本插圖帶來那個時代特殊的感動,溢滿了濃濃的追憶。漢語拼音,我們就是從這而開始學習語文,形象的插圖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
  • 泛黃的記憶:80年代小學語文課本插圖
    泛黃的記憶:80年代小學語文課本插圖
  • 小學語文課本越來越美,70、80、90後的小學語文課本長啥樣?
    新學期,新課本。這個時候,相信很多小學生都已拿到了新的語文課本。面對新的語文課本,學生們個個都是愁眉苦臉,而家長卻陷入了回憶。為什麼?熊孩子們的愁眉苦臉是因為他們又要進入到學習狀態,而新的語文課本都堪稱高顏值,這也讓家長們都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學語文課本越來越美,70、80、90後的小學語文課本長啥樣?70年代,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
  • 語文課本中的這些插圖,能認出8個以上的,當年一定是學霸!
    上中小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插圖,出版者會根據文章內容,為書本繪製相關的圖片,增加畫面感。語文老師們在上課的時候,有時會根據圖片內容為大家講解,對於學生來說,圖片比純文字更容易讓人理解。今天就帶大家重溫一下語文課本中的這些插圖,能認出8個以上的,當年一定是學霸!
  • 一組90年代的小學課本插圖:除了《將相和》,你還能認出哪些?
    一組90年代的小學課本插圖:除了《將相和》,你還能認出哪些?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 懷舊80後 小學語文課本插圖精選
    懷舊80後 小學語文課本插圖精選 來源:騰訊教育 2011-10-31 10:55:58 標籤:80後 童年   80後的同學們大多已經走上了社會,面對遠去的童年時光,熟悉的老課文,你還記得這些圖片嗎?讓我們一起來懷念吧!
  • 記憶中的老課本——90年代小學語文課本回顧(二)
    這是屬於80、90後一代的回憶,當時的很多小學都只開設語文、數學兩門課程,語文課本中很多都是一些簡單的故事、詩詞。20多年過去了,你還記得當時老師讓你背過的課文嗎?現在一提到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稻殼張總是想到趙麗蓉老師的小品,緬懷這位老藝術家。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這些小學語文課本上插圖你還能認識幾個?
    小學、初中的我們,除了玩人家00後淘汰了的跳皮筋、抓石子、翻花繩等「中老年強身健體」遊戲之外,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樂趣——就是在課堂上看(wan)課文插圖,然後自己個兒編故事,最後成功睡著……還記得這些像班主任的講課一樣讓我們
  • 曾經的小學語文課文你還記得多少呢?這些小學課本你還有印象嗎?
    70後、80後和90後上過的小學語文課以及曾經用過的課本,你還有多少印象?每中國把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僅僅是科技在革新,就連學生的課本也在不斷改版。如果一直使用一個版本,恐怕學生是很難學到新的知識,並且,這個國家也很難跟緊時代的潮流。
  • 回憶90年代小學課本,全部認識就是學霸,一個不認識你就是學渣
    滿滿的童年回憶,你還記得小時候上課時用過的課本嗎?90年代的語文課本,一去二三裡, 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你還記得嗎?小學課上教室裡總會傳來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這些課本90年代的數學課本,一一得一,二二得二,三三得九,背的滾瓜爛熟的乘法口訣,每次新書發下來,都要包一個最喜歡的書皮,淚流滿面,滿滿的童年回憶啊!
  • 上世紀50到80年代小學課本的封面是這樣的,看完讓人懷念學生時代
    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以前的課本仍留在這裡,今天我帶大家一起看一下上世紀5080年代小學課本和教材的封面,感受一下時間的魅力,懷念一下這已經逝去了的時光。
  • "文革"時小學語文第一課大部分為"毛主席萬歲"(圖)
    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套近代意義上的小學國文教科書,共十冊,由吳眺、張元濟、高風謙、蔣維喬等當時最有名的出版家和教育家編輯。  為了編好這套教材,他們經常圍坐在一起討論,在編寫學童入門的第一冊時,往往「為一課書,共同討論,反覆修改,費時恆至一二日。每課設生字四至五個,取筆畫簡單,使兒童腦力不傷;每課皆附插圖,增加兒童興趣」。
  • 追憶八十、九十年代小學語文教材 第一冊
    再回憶起童年,在老師的指導下,稚嫩的讀書聲似乎伴隨著我們每一堂語文課,還記得語文課本中的故事和插圖、歌曲和古詩嗎?這個系列就是整理出90年代小學語文教材,一起重溫經典,或許哪一篇讓你沉思,哪一篇讓你溼了眼眶……九十年代小學語文教材 第一冊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紅葉紅滿天。
  • 打開80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本,是書香油墨和快樂幸福
    搭上時光的列車,回到80年代。那是沒有補習班,興趣班的年代;因此田間地頭多了些瘋鬧、湛藍天空下多了些奇形怪狀的風箏;那是沒有微信、qq的年代,因此鄉間小路多了些歡歌笑語。打開屬於那個時代的小學語文課本,滿眼的書香油墨,童真稚氣,感受那時孩子學習的歡樂,現在卻感慨良多。80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本姐姐的膽子真大,敢從天上跳下!
  • 抗戰時期的小學課本,你見過嗎?
    1906年張之洞興辦兩湖師範學堂附屬小學。1912年此冊初版於辛亥革命後八個月,半年後民國成立,現代教育隨之奠基。1912年1月19日中國有了第一個學校課程標準,確立男女同校、小學廢除讀經和廢止獎勵出身等十四條。1914年8月15日,清華學校首批選派留美學生在上海登上「中國」號客輪出洋。
  • 小學生為何喜歡民國的語文課本
    南都周刊記者_黃修毅 實習生 郜藝 攝影 劉林由葉聖陶主文、豐子愷插畫的《開明國語課本》意象優美,對現在的小學生吸引力絲毫不減。20個一線語文教師組成的「第一線教育研究小組」關於現行語文教材批判的新書上月出版,很快也引起教育界以及人文學者、媒體以及更多是家長們的廣泛討論。
  • 80年代的味道——有沒有你學過的小學課本?
    我對自己小學時代的課本印象最深的是兒歌《春雨》。  高中時代曾經找當時的小學課本來看,《春雨》依然在下。  去年突然有種懷舊的願望,想看看自己小學時代的語文課本,看看那些曾經熟悉的文章。  其實我早就忘記了課本的封面是什麼樣子的了,只是對一二年級的課本封面還稍微有點印象。  於是我買了五年制小學語文課本,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
  • 語文書上的插圖,原來是他們畫的……
    例如飛奪瀘定橋、狼牙山五壯士、周總理的睡衣……每一幅都讓人記憶猶深。你知道這些經典的插圖都是誰畫的嗎?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197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從事美術工作,1985年轉業到廣州畫院。劉國樞 《飛奪瀘定橋》除了這幅畫之外,還有另外一幅比較知名的《飛奪瀘定橋》。這幅畫誕生時間更早,由中國第二代油畫家劉國樞於1957年創作,現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