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小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插圖,出版者會根據文章內容,為書本繪製相關的圖片,增加畫面感。語文老師們在上課的時候,有時會根據圖片內容為大家講解,對於學生來說,圖片比純文字更容易讓人理解。今天就帶大家重溫一下語文課本中的這些插圖,能認出8個以上的,當年一定是學霸!
第一幅插圖,大家應該不陌生,這是少年閏土。《少年閏土》這篇文章選自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在文章中,他是一個聰明勇敢、有見識的形象,魯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作對比,突出了人物形象,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創作背景來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農村,所以當中的悲涼壓抑氣息濃重。
這幅插圖記得的人應該不多,它是小學三年級《不懂就要問》裡面的圖片。課文講述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為了弄明白書中道理,主動向老師請教的故事,內容上進勵志。
這是一副山水畫風景圖,出自語文四年級教材《桂林山水》,它是陳淼創作的一篇遊記散文,在學這篇文章的時候,很多學生都記住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文章把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描述的詳細透徹。
看到這個人物,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國的總理周恩來先生。這幅插圖來自語文六年級教材《一夜的工作》,講述的是周總理為了工作不辭辛苦,愛崗敬業的故事,表達了對總理的愛戴和敬佩之情。
這個小男孩大家認得出來是誰嗎?在專心的研究化學物品,這個小孩就是愛迪生。小時候很多家長還為孩子買了《愛迪生》這本書,故事內容講述了他從少年到成年的成長過程,雖然吃了不少苦,但最後苦盡甘來,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
這幅插圖對於很多人來說,會有點陌生。它是小學語文三年級課文《科利亞的木匣》中的插圖,能夠認出來的,當年一定是學霸!以下這幅插圖大家應該很熟悉,它是課文《將相和》中廉頗負荊請罪的一個畫面。
這個小男孩和軍官的插圖是課文《倔強的小紅軍》中的,下面這幅插圖是課文《蜜蜂引路》裡的,大家還有印象嗎?
最後一張插圖是陳毅吃墨水,語文課本中的這些插圖,能認出8個以上的,當年一定是學霸!在學習上花費了功夫的,這裡面承載了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你能認出多少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