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識字、數學,以後這些幼兒園都不教了,吃虧的是誰?

2020-12-03 米粒媽頻道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頻道)

「親愛的,這可真叫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來啊!「

星期天一大早,閨蜜來了一通電話。

原來她看到了教育部發文治理幼兒園小學化,規定幼兒園不能教小學內容了,什麼拼音、計算、識字統統都不許教了,感到很不爽。

在電話那頭,她用一種炸裂的聲調告訴我:他們家小寶馬上就要入園了,大寶念幼兒園的時候什麼都學了,可上了小學還是連滾帶爬的,可把他們整慘了。

現在大兒子二年級,好不容易感覺捋順了,小的再不敢掉以輕心,結果又來這一出。

「唉,沒法兒活了,學渣自掛東南枝吧!」 閨蜜說。

「哈哈哈,你太逗了,笑死我了,大牙齦子獻給你!「

「你還笑,敢情你家米粒已經上學了,什麼人品?「

「你也不想想,你們老大在幼兒園倒是什麼都學了,可上了一年級不也照樣不會嗎,這是你自己說的。這不就說明幼兒園學的沒啥用嗎?「

「呸!我是說,學了都這樣,不學就更慘了。什麼邏輯?!「

……

我倆就像兩個槓精一樣頂來頂去。

新政策來了,以後拼音、計算、認字這些幼兒園統統不教了。

這也不學那也不學,如果大家都一樣那也行,可是要是一年級時別人都會,就我孩子不會,你說冤不冤?

把幼兒園這頭堵死了,可小學那頭根本不是零起點呀,一上學就是大片的生字、課文,一道數學題好幾行字,這不是一上學就完蛋的節奏嗎?

更別提,多數私立小學還有入學測試加面試,零起點你都不好意思去報名!

看來,這事兒還真得槓一槓。

治理幼兒園小學化是什麼都不讓學嗎

我記得米粒上大班時,幼兒園還真是正經教過拼音和認字。

幼兒園還怕教得不專業,老師是專門從外面請的退休小學教師,每個小朋友還有一本教材和一套練習冊。

估計這應該算是小學化了,擱現在要被治理。

米粒就這麼跟著學了一年,我以為學了一年,就是個傻子也記住了吧。可是一年級學拼音時,還是崩壞!

別人連鼻韻母的拼讀都朗朗上口了,他聲母表還都背不下來呢!語文老師在群裡點我名,接著曬出米粒同學的辣雞作業辣我眼睛。

大家還記得,我為此專門寫過一篇怎麼教拼音的文,這都是被孩子的學習給逼的。

本來我此生只打算當個安靜的美少女,沒想到還是得拼才華。

很多孩子和米粒一樣,在幼兒園也學了,學前班也學了,結果上了小學還是一頭霧水。我閨蜜家的老大也是這樣。

教了不代表孩子就學到了,如果教的方法不科學,教了也白教,甚至還有害。

相比較起來,米粒在幼兒園學的算數就比較靠譜。

為什麼拼音、數學都學了,一個學得很管用,一個跟沒學似的?

原因就在於「小學化」。

米粒幼兒園數學的教法就和拼音完全不同。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公開課上,老師拿了一面小鼓,她先敲了兩下,讓孩子們記在心裡;又敲了三下,問小朋友們一共敲了幾下?

再請答對的小朋友上來,自己用小鼓把答案敲出來。

然後遊戲升級,請小朋友一個個上來,蒙上眼睛,聽鼓點學計算。臺上臺下的小朋友都興致勃勃,我來我來,小手舉得像一片小樹林。

幼兒園平時還有好多數學教具可以玩,老師都很擅長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的方式教孩子們數學計算。

在幼兒園學數學,沒有教學大綱,也不布置家庭作業。老師在一個個遊戲、和教具中,讓孩子自己去感覺和體驗數字規律。

這是蒙氏數學教育常用的方法。可惜的是,蒙氏是義大利人,她壓根兒不知道我國拼音是個什麼東東,要不然像數學一樣研究一套蒙氏拼音教學法就好了。

幼兒園老師自認為不會教拼音,於是就請來了小學老師。

可是小學老師教的那套,米粒根本都沒學進去,最後還是在小學裡學會的。

所以幼兒園的孩子學還是不學,關鍵還要看教育方法。方法不對,你教的再認真他也學不進去,如果強制去學對孩子的思維還是一種破壞。

教育部發文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反對的就是這種違反幼兒天性,在幼兒園階段像小學那樣去教知識,叫停的是不科學的教育方式,並非什麼都不學。

如果米粒上幼兒園時,沒有上這種小學式的拼音課,而是把這個時間用來做他感興趣的事兒,他自己就能學到很多東西。原來那樣學拼音是浪費時間。

國家其實想說的是:老鄉們,都8102年了,幼兒教育得講科學,講專業,不是不讓學,而是要以最適合兒童的方式來啟蒙。

所以,政策沒毛病。

幼兒園不教了,咱們就得零起點入學嗎?

幼兒園叫停小學化教學,是好事,大家不吃虧,但這絕不代表就不用學了。

相反方法得當,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家裡,都應該做好啟蒙教育。

大道理我就不講了,這個問題我們寫過好多文了。今天我就從一個家長的體會來講講,光從孩子一進校的現實情況來看,零起點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數學問題還不大。

數學是一種客觀性很強的知識,1+1=2,1米=100釐米,再沒有第二種可能了,孩子容易理解。即使一開始落後,只要他肯做題,堅持刷題,很快成績就提上去了。

可語文靠刷題就不靈了。

語文是一種更加靈活的,沒有統一標準,而且內容極為繁雜的學科。

它沒有1+1=2那種標準可依,同樣的詞,不同的組合意思可以是千差萬別的。

「我為爺爺跳了一支孔雀舞」,這是個正常的句子。

「爺爺為我跳了一支孔雀舞」,這就是個笑話啊。

做語文試題需要孩子對文字、邏輯、甚至生活環境都有合情合理的把握。而語文沒有簡單明了的規律可遁,越往後學內容越繁複,主觀性越強,靠得是理解力和感受力。

學好語文需要一種綜合能力,這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難點。

這些能力是從小一點一滴,通過無數個繪本,無數個故事,邊讀邊聯想,邊讀邊與大人交流的閱讀體驗中來的,沒聽說過誰能靠刷題,半個月就把語文學好的。

閱讀底子好,學語文就很輕鬆,甚至考前都不用怎麼複習。底子不好,複習了都沒用,因為內容太多了,複習效果不明顯。

而且現在語文要求又特別高,一年級就要求會認300個生字,還要學拼音、寫字、背古詩、能寫完整的看圖說話,二年級就要求能寫一篇文通句順的日記。

我有一個死黨,孩子作文不好,讓我給輔導一下。我拿過來一看,頭都炸了。

一個看圖說話,孩子一共寫了三句話,先不說寫的怎麼樣。一句和一句都不挨著,我你他人稱代詞亂用,三句話有兩句都沒寫完整。

感覺我看到的是一個外星人在用中文寫句子,我都給他氣笑了。

還有個例子更搞笑。

「儘管司馬遷多次遭受宮刑,但他忍住了一次又一次的痛苦。」

這是中考作文中出現的奇葩句子。媽呀,司馬遷和你有多大仇啊,要讓他多次受宮刑?

沒有閱讀量,肚子裡沒有儲備,又缺乏常識,不知道宮刑是什麼,就亂編一氣,寫出如此魔性的作文來。

再怎麼零起點,閱讀能力也不能為零,良好的語文水平就是從大量閱讀中來的,上了學再補至少還要兩、三年的功夫。

而且,你想孩子成績拔尖的話,語文就一定要強。

米粒班上考試,數學、英語100,99每回都是一大把,但語文能上95的卻沒幾個。

最後大家的分數是靠語文拉開的。

超前學了,孩子會上課不專心,反而不好好學習了。

這話讓好多人深信不疑,沒上學前我也有點擔心。米粒把7本《哈利波特》都看完了,語文課他會不會不聽啊?養成上課不專心的習慣就完蛋了。

讓我意外的是,完全沒有,雖然他識字不少,可還是個文盲,因為不會寫呀!

會寫了吧又寫不標準,不是這兒少一筆就是那兒多一點什麼的,還倒筆畫。

好不容易都正確了,老師又要求你書寫美觀。

反正光寫字就夠他忙乎了,還要學拼音,標點符號,背誦,學查字典……,孩子要學的東西多了。

數學也是一樣啊,你以為光會二十以內的加減就夠了嗎?學校還要求計算速度,書寫還要漂亮;光會算還不行,還要會規範地書面表達出運算過程來……

學校教學的內容,比我們認為的要完整,規範的多,不可能說孩子提前學了一點東西,到學校就沒得學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來,一點不學極有可能是應付不過來的。

米粒進校前是學了一點,上學以後,孩子自己再努把力,才可以夠得到學校的標準。期末門門都優,他自己也很高興,愛上學。

我作為一個家長的感覺是,既不輕鬆也不吃力,剛剛好。

「提前學,都會了,小孩上學就不肯認真學習了」,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道理,其實是不了解情況的主觀想像。

提前學不會破壞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咱們認為的會和學校的標準還差著一大截呢。相反零基礎的孩子,他一開始肯定會比較難。

工作太忙,幼兒園又不教了,我們該怎麼辦

最後,如果你真的天天忙到飛起,幼兒園教的也不夠專業,沒關係,那就做好一件事吧——親子閱讀。

我周圍有很多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3歲就找外教學英語,5歲就上學而思,再學點音樂、繪畫、體育項目,把和孩子相處的寶貴時間都花在路上了,每天半小時的親子閱讀都做不到。

這就是不好好吃主食,把大魚大肉當飯,難消化啊。

學習這件事兒,靠得是一種能力,把學習能力培養出來才是抓學習的根本問題。

在家庭環境中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親子閱讀,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品味,就等於承包了孩子的專注力、邏輯思維、理解力、想像力。

比較好的閱讀能力就代表了孩子良好的學習能力,是他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潛力。

凡是親子閱讀做的好的,一般到了五六歲孩子就會出現識字敏感期,根本不用教,識字就像認得回家的路一樣自然而然。

孩子上一二年級的時候,看著成片的課文和好幾行字的數學題就不會犯怵。

有些孩子數學考試最後幾道題都做不完,不是不會做,而是讀不懂題。

老師說讀不懂題的,不光是生字的問題,也是因為沒閱讀習慣,孩子做不到集中注意力去把題讀下來,所以就讀得特別慢。

培養閱讀這件事,既能提高成績又能形成強大的學習能力,不管你有沒有時間都要做。

還有一件事提醒大家,也很重要,就是幼兒園作業一定要重視。

從幼兒園大班就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不管多麼幼稚的作業,父母每一次都要認認真真地陪孩子一起完成,不是要做得很完美,而是認真和按時。

到了上學時,孩子就很自然地會重視老師布置的作業。即使一開始作業做得不夠好,但他每次都能認真完成,有錯認真地改,很快成績就上去了,學習有效率。

有一次,我送米粒上學,在路上看到一家四個大人蹲在地上,頭挨著頭正在拼一幅七巧板主題的作業,孩子站在一邊啃早點。

爸爸媽媽肯定還心急如焚地要趕去上班,也許為了孩子的作業都沒來得及吃早飯,真是忙成狗,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唉,真是替他們捉急,現在忙成這樣,早幹嘛去了?能蹲在學校門口趕作業,卻不能早點培養孩子自主學習。

今天這篇內容有點多哈,沒辦法米粒媽就是這樣沉溺學習無法自拔,一說起來就摟不住。能堅持讀到這的都是學霸,我再給大家劃下重點

1. 治理幼兒園小學化,要改的是不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是不讓學。大家應該儘量選擇更專業、更有經驗的幼兒教育,選擇那些關注幼兒能力和自主性培養的幼兒園和學校。

2. 從學校現狀來說,零起點不可取。特別是閱讀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千萬不要讓孩子零起點。

3. 只要方法得當,提前學不會破壞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4. 學習能力從良好的閱讀習慣中來,家長不管有沒有時間都要從小做好親子閱讀。

其實抓孩子學習,只要抓住根本問題,路就會越走越順,沒有那麼難,別怕。

怕就怕,一開始不管,等學習出了問題又亂管一氣,孩子受傷大人心痛。老人再護著孩子,不讓你管,根本沒法兒弄。

我們大人要做的就是搞好統一戰線,從思想到態度都一致了,沒有分歧了,家裡的氛圍是平和的,孩子的心才能踏實下來放到學習上。

一句話,大人沒有問題,孩子就沒什麼可擔心的!

米粒媽有話說:

上周好幾位媽媽問我,如何看待教育部發文治理幼兒園小學化,拼音、計算、識字統統都不許教這件事。

答應了大家要寫一篇文章,現在就來交「作業」啦!

另外,向大家匯報一下,前兩天我倡議疫苗立法的事情,我正在積極跟進中。

特別感激的是,《疫苗!疫苗!現在養一個孩子,等於過去養五個孩子》一文一發,就得到了大家積極的響應、支持和鼓勵。後臺收到六百多條留言,也得到十幾名來自法律從業人員、藥監局等工作人員的積極支持和援助。

為了將疫苗立法提案儘可能的完善和規範化,我一直在查資料,和身邊從業朋友及志願者們做商榷和溝通。

假疫苗事件的熱點在逐步消散,但如果我們每一個人不盡己之力,改變現狀,假疫苗問題只會愈演愈烈。

明天我會在公號上發疫苗立法倡議書,我需要你們的加入!懇請大家及時關注,一起來為孩子做點事,這一次,我們要用實際行動。

作者簡介@米粒媽頻道(點擊關注哦),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3-10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3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相關焦點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的幼兒園教學內容差別還是挺大,聽說洋洋所在幼兒園都已經在學拼音了。我問洋洋的媽媽,孩子喜歡學拼音嗎?學得怎麼樣?洋洋的媽媽回答說,她家洋洋根本就不會,教了拼音怎麼寫還是不會!我當時就告訴她,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寫拼音那才奇了怪了!不會讀、寫拼音很正常,本來這就是超綱內容。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堅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自從幼兒園不能教拼音之後,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跟不上。因為只有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會教,還有一些孩子會上拼音補習班。
  • 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是謠言 拼音教改緣何屢被「誤讀」
    圖片來源:東方IC  「拼音,不就是一個識字、讀字的工具嗎?怎麼會被炒熱?誰說我們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那種說法其實都是源於家長的焦慮。」上海日新實驗小學副校長徐為說,完全可以負責任地說,沒有學過一點拼音的孩子,進入上海的任何小學,都能順利學習拼音。
  • 瀋陽王德雷老師:如何玩轉識字、拼音、心算!——東北育才幼兒園...
    瀋陽東北育才幼兒學園誠邀專注於識字、拼音、快速心算研究十餘年的王德雷老師為一線教師和家長們進行了專題講座。  隨著幼小銜接的穩步推進,入學準備工作逐漸成為幼兒園教師和家長們心中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拼音、識字和數學知識方面的準備更是急需解決的三大難題。  本次活動由學園唐老師主持,在講座中,王德雷老師以風趣、幽默的授課風格感染著現場的每一位聽眾。
  • 升小學,孩子拼命補拼音識字數學?有遠見的媽媽這樣做
    9月份孩子要上小學了,閨蜜苦口婆心地對我說:「親愛的 ,你一定要讓孩子提前學好拼音。我孩子去年上的一年級,別的孩子不但會識字速算,會拼音英語,寫得還賊快!我孩子現在周末都在補習拼音,補英語,我每天陪他做作業到晚上11點!快一年了,我兒子才勉強跟上,但是我兒子自信心大打折扣,目測未來是學渣無疑了!」
  • 拼音沒學完,數學老師不讀題了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7歲入學,上一年級。由於零起點入學,孩子們在幼兒園不允許學任何東西,幼兒園的老師也不允許教任何東西。結果一到一年級,老師和孩子,全都「傻」掉了!孩子難以適應快節奏的一年級生活,沒上過學前班,沒接受過幼小銜接教育,啥也不會,拼音沒基礎,生字沒基礎,寫字沒姿勢,習慣沒養好……再加上現在的一年級語文數學教材,不斷在變難!以前的小學三、四年級課文,都給放到一年級的教材當中了。先別說漢語拼音能不能過關,那些比較長比較難的課文,結結巴巴讀下來都做不到!
  •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超前教育危害,三年級爆發
    就在前不久,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針對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數學計算等小學的課程內容,要堅決的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銜接為名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各地要結合校外的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 幼兒園不教知識,孩子上小學跟不上咋辦?快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
    幼兒園不教知識,孩子上小學跟不上咋辦?
  • 小學霸:幼兒園不學拼音不寫字,這試卷能考100分嗎?
    這是一張一年級小朋友的試卷,考了100分,所考的內容基本都是拼音知識,這一面相對簡單點,後面的更難。你也許認為,一年級考滿分不是很正常嗎?這樣的試卷可真不容易。還是看試卷說明吧對於普遍的一年級孩子來說,這一面沒有太難的地方,所考的都是聲母、韻母及幾個簡單的漢字。難點是第二題。按要求分類,要分出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再看第2面第六題、第七題都不是太難。第八題,這裡考了字詞,如果識字量不足或對詞語掌握不好,做這種題目就很容易出錯。
  • 幼兒園娃娃負擔重不重?僅兩成家長堅持「零起點」?
    認字、寫字、數學、拼音、跳繩……都寫進了這份「計劃」中。「我們不想搶跑,但是也不能落後。」小西媽媽向學堂君吐槽,他們早早買下名校的學區房,但「過來人」家長的「現身說法」讓她無法再淡定。「大家都學了,我們不學,就會墊底!」她說,這一份幼小銜接計劃,也是無奈之舉。
  • 荔枝監督:常州小學新生不教拼音?教育部門作出回應
    但是近日,丁先生和幼兒園的其他學生家長交流時得知,清涼小學目前新入學的孩子不再有拼音教學,這讓經歷過傳統教育模式的丁先生不能接受。   「現在的小學不像以前一樣教拼音,幼兒園也不教拼音,公辦的(幼兒園)也不教,私人辦的反而教拼音。我就想問一下,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也不教拼音,都不教拼音,我們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 對於幼兒園不教拼音,小學捎帶而過,家長蜂擁補習,你怎麼看?
    分享一些個人觀點看法:一、簡單介紹一下我的情況:1、我是漢語老師,教外國人說漢語,拼音也屬於零起點留學生漢語教學的一個教學內容,我對拼音的熟悉程度較好;2、我的孩子今年幼兒園畢業,9月即將面臨小學入學,一直就讀公立幼兒園,疫情開始一直在家,6月份幼兒園復學,7月的第一周就放假了。3、孩子對標小學對拼音的考核和要求並不高,但是教學時間確實比較短,總體只有兩到三周的時間。
  • 為啥幼兒園不教拼音?這是我聽過的最專業回答,你還沒被說服嗎?
    趕緊打電話給教小學語文的閨蜜,得知他們會打破幼兒園的教學習慣,給孩子們從新灌輸新的拼音知識後,我這才把心放在肚子裡,我的女兒所在的幼兒園是不教孩子這些的,可是你不教不代表別的幼兒園不教,參差不齊的水平就會誤導孩子和老師,造成進度過快的局面。為什麼不建議幼兒園教拼音呢?這是我當初選擇幼兒園的園長回答,個人感覺最專業,現在拿出來供大家分析。
  • 鼓浪嶼拼音小道,一條影響所有人讀書識字的小道
    今天要說的拼音小道,應該是鼓浪嶼紀念一個傑出人物手筆第四大的。拼音小道是紀念誰呢?紀念我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先驅盧戇章先生。鼓浪嶼鼓聲路的鼓浪石附近,樹立著一尊盧戇章的雕像,介紹是這樣寫的:「盧戇章(1854-1928),廈門同安人,居住鼓浪嶼,語言學家。
  • 學齡前孩子學習拼音用這些書,邊看邊玩邊學拼音
    昨天子玲給大家分享了孩子學習英語的免費網站資源,今天子玲接著來和大家聊孩子學習的事兒,今日主題:學習拼音。孩子很快就要上小學了,拼音的學習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很重要,但是幼兒園不教,小學老師又教的很快,怎麼辦?
  • 拼音+數學全搞定,輕鬆過渡幼小銜接!
    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身心發展特徵,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一直是父母們都非常關注的話題,市面上流通著各種幼小銜接試題:但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過早給他們一些過於抽象、過於正規沒有趣味的內容,這不僅沒能讓孩子很好地適應小學生活,更有可能會讓他們產生厭學的心理。
  • 古代還沒拼音的時候,是怎麼教人識字發音的?我們有自己的辦法
    隨著我國在國際上地位的逐步回升,漢文化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有不少外國人想要學習漢語,作為我們最傳統的文化之一,雖然說內容比較複雜難懂,但是我們也在後來發展出了拼音供大家方便學習,這也是我們和國際接軌的一個方式。
  • 孩子學拼音太難了?那是因為沒有找對學拼音的APP
    許多孩子在小學入學前都沒有拼音的基礎,導致入學後常常出現學習能力慢,跟不上學習節奏,識字能力也受到影響,逐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前幾天,大學班級群裡的一位老同學在群裡吐槽道:「最近在教我家孩子學拼音,我快要吐血了!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有些家長覺得很好,小孩子就應該有小孩子的樣子,不用急著長大,填鴨式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筋疲力盡且受益甚微;另一些家長覺得此舉很不妥:幼兒園不教這些小學知識,孩子過得很輕鬆愉快。問題是:上了小學,孩子要在小學短短的一個半月內掌握拼音,萬一孩子進度跟不上,孩子容易產生厭學心理不說,家長不也得為孩子的事忙得累死累活?
  • 幼兒園階段即開始瘋狂培訓 誰製造了家長的教育焦慮
    製圖/高嶽  調查動機  你能夠想像上幼兒園的孩子學拼音、學數學、學英語嗎?你能夠想像這些超負荷的補習都是家長硬加在孩子身上的嗎?梓萱的媽媽告訴記者,幼兒園一放假,她與相熟的幾個家長一起報了名,「報了班之後,我才發現,原來以為給孩子教了100多個字已經很多了,沒想到與『啟蒙班』的家長一交流,竟然有識字四五百個的孩子。這樣的『學霸』娃娃都在啟蒙,像女兒這樣的『白紙』孩子必須得加油了」。  梓萱媽媽說到這裡,記者又從她的口中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詞彙——「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