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遇到煩心事、疑難事,請登錄全媒體維權平臺「荔枝監督」,我們將為您排憂解難!爆料維權僅需三步:下載荔枝新聞客戶端---點擊監督板塊---寫下您的投訴!全媒體記者將為您全程維權!)
近日,荔枝網記者接到常州市民丁先生打來的電話。丁先生反映,他的孩子即將就讀天寧區清涼小學,但目前清涼小學正在開展教育試點,入學新生沒有拼音課程。這讓丁先生覺得很困惑:不教拼音,自己的孩子豈不是「輸在了起跑線上」嗎?
家長質疑:小學不教拼音,真的行嗎?學校回應:分段教學可行!
丁先生家的孩子今年9月即將到常州市天寧區清涼小學就讀。但是近日,丁先生和幼兒園的其他學生家長交流時得知,清涼小學目前新入學的孩子不再有拼音教學,這讓經歷過傳統教育模式的丁先生不能接受。
「現在的小學不像以前一樣教拼音,幼兒園也不教拼音,公辦的(幼兒園)也不教,私人辦的反而教拼音。我就想問一下,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也不教拼音,都不教拼音,我們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帶著部分家長的疑惑和不滿,3月6號,記者來到常州市清涼小學,已經有近20年的教學經驗的教師宋妍表示,所謂「不教拼音」是清涼小學正在進行的一項「全課程」教育試點內容之一。音節拼讀是學習拼音的難點,需要經歷較長一段時間的練習。而將拼音教學前置很容易讓新入學的孩子產生牴觸情緒。目前正在試點的新教學方式就是將練習時間延長,讓孩子容易接受。宋妍老師:「開學第一天(孩子)朝氣蓬勃非常嚮往的來的。但是一個月的拼音教學結束後,把這個孩子所有的天真,天性,童性全部都磨掉了,好像他就不愛學習了,不愛到學校裡來了,不符合孩子天性的發展。引進全課程之後,幼小銜接的時期拉長,我們把這個拼音(教學)的時間拉長到了整整一個學期,不是說我在一個時間段中把這個拼音完整熟練的掌握。」
學校不教拼音,孩子課外補習忙
宋老師的說法得到了部分家長的認可,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接送孩子的學生家長,他們表示,現在低年級學生入學確實沒有系統的教授拼音課程,但家長對此卻並不擔心。家長:「開學不教,開始是學繪本,後面慢慢就教了,也不是絕對的不教。」
「我家的孩子現在學的也挺好的啊,我們一年級不是學的也是繪本嗎,不要多花錢去外面學(拼音)。(記者:因為外面有拼音課,不是聽說清涼小學不教拼音嗎?)不需要的不需要的。」
儘管如此,但丁先生表示,不少孩子即將入學的學生家長為了避免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是堅持入學前抓緊帶孩子去校外的辦學點補習拼音,對此,他很疑惑:這樣的試點真的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長嗎?
「它不教拼音我們家長只好在外面找一些補習班。這種改革試點到後面假如成功了,成功的功勞要歸功於教育改革的成功呢,還是家長帶孩子在外面上(拼音)補習班呢?」
對此,清涼小學校長劉參回應,2013年9月起,常州天寧區的5所小學開展了「全課程」教育實驗,一、二年級作為「全課程」的整體實施年級,將不同的課程融合在一本「繪本」教材中對孩子進行教學。這樣試點並不意味著孩子不學拼音,而是採取先認字,再結合讀音的方式,在孩子入學一段時間後,逐漸建立起字和音之間的聯繫,努力實現「寓教於樂」。關於家長們對於孩子拼音學習進度的擔憂,劉參表示,經過幾年的試點發現,學習「全課程」的孩子的語文水平甚至超出了現行的語文課程標準,家長們不必擔心,劉參:「一年級下學期我們孩子的平均識字量已經達到1500左右,孩子在一下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無障礙的閱讀。但是拼音還是我們課標的要求,所以我們還是在不斷的化整為零。」
圖片來自網絡
心理專家:複雜技能學習分散較好,課外補習拼音無必要
那麼,在孩子升入小學前,是否需要在課外補習拼音課程呢?實際上,這個問題早已進入教育研究者的視線。去年6月,上海市教委開展的相關調研發現,對於那些學前學過漢語拼音或課外參加漢語拼音補習的學生而言,在入學初期對測試成績稍有影響,這種影響到二年級期末趨於消失。學前階段是否早學拼音、課外是否補習拼音,對孩子小學階段尤其是中高年級語文學習沒有顯著影響。參與此項調研的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院長龐維國:
「集中這種教法在心理學上來講對孩子來說肯定不是很好的。量太大,集中這樣教肯定會很累,影響他的學習動機。這樣的複雜技能學習還是可以分開教的,他們的結論是這樣子的,用分散的教法,二年級的孩子即使補課也是沒什麼優勢,換句話說你提前學拼音,還是在課外補習拼音,這都沒有一個很明顯的效果。」
常州天寧區教育局教育科科長周莉告訴記者,保證教學質量、達到課標要求是課程改革的前提基礎,希望家長放心。
「我們會有教育質量的調研,不管你做怎麼樣的教育改革,都不會犧牲教育教學的質量的。家長完全沒必要去擔心。每一個階段的孩子都有這個階段的特點,遵循教育的規律,孩子會發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