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先漢字後拼音」更需「去英語」-漢語,母語,英語,拼音...

2020-12-05 東方網

  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詩文篇幅,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8月20日《法制晚報》)

  不可否認,將於今年9月啟用的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實行「先漢字後拼音」,是一次重大改革,對於強化母語教學,傳承和發揚漢字文化,具有積極意義。然而,必須正視的是,儘管根據國家課程計劃,英語從小學三年級開設,一、二年級不作要求,各個學校根據各自情況開設。但是,現實情況卻是,一些地方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有的甚至從幼兒園階段,便開始英語教學,嚴重影響了小學一年級漢字和拼音教學。

  基於此,長期以來,要求取消小學英語教育的呼聲,一直不絕於耳。全國政協常委楊維剛曾強烈建議教育部門取消小學英語教學以及初中的英語考試。眾所周知,小學教育的根本,是引導孩子健康自由地發展。在小學教育階段,應取消英語教學,以傳統文化教育為主,增進孩子對祖國的熱愛,樹立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然而,專家的呼聲,未能阻止英語教育小學化和低年級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世界更像一個地球村。為適應這一國際形勢,教育部門加強了外語教學,尤以英語為先。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4億多人在學英語,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3。專家預測,再過幾年,中國學英語的人數將超過英語母語國家的人口總數。目前大部分地區都是從小學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也有的地區是從一年級開始。除此之外,很多幼兒園往往也開設英語課。更有甚者,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之餘,還花大把的錢送孩子到各種英語培訓班「進補」英語,這一做法被名其名曰「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然而,《中國青年報》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認為當前社會存在漢語應用能力危機的佔80.8%,認為造成漢語應用能力危機的原因在於「很多人重視外語學習,輕視漢語學習」的佔52.0%。現在,到了初、高中階段,甚至大學,學生的漢語水平之低令人震驚,許多並不冷僻的字不認識,許多經常用到的詞語不懂意思,錯別字比比皆是,病句泛濫成災。這其中固然有母語教學自身的問題,但漢語學習受到了英語學習的衝擊,卻是不爭的事實。一個人學習語言的黃金階段在小學和初中,特別是小學啟蒙階段。學習英語不僅擠佔學習漢語的時間,還會干擾學習漢語。比如,漢語拼音和英語混淆、漢語語法和英語語法混淆,漢語語感明顯受到英語語感的幹擾等,這些都令人深感憂慮。

  可見,小學一年級「先漢字後拼音」,更需「去英語」。讓漢語拼音和英語字母在孩童的腦海裡「掐架」,折騰的不僅是孩子,更是母語教育的悲哀。長此以往,我們的下一代還能否保住中國語言漢字自己的「根」?要知道,英語再重要,也僅是「點心」,漢語才是中國人的「正餐」,不可讓孩子們自小就養成了「偏食」的壞習慣。因此,僅一二年級不設英語課還不夠,取消小學的英語教育,才是治本之策。同時,更要叫停幼兒英語教學,以及五花八門的「雙語幼託」。畢竟,對於國人來說,英語僅是個工具,等需要這工具了,再學也為時不晚。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是謠言 拼音教改緣何屢被「誤讀」
    在兒子上幼兒園中班時就聽人說一定要去報名上拼音班,否則一年級肯定跟不上。後來,她在一家商務樓裡報了一個培訓機構的學前班,專學拼音,一個學期下來雖然會寫字母也會讀拼音了,但要真正按拼音去獨立識字,好像還是不太行。結果進了小學才知道,老師竟然也是從拼音教起的,好像還教得更科學,孩子也更易接受。」
  • 孩子同時學習英語和拼音會不會混淆?
    自然拼讀自然拼讀法(Phonics)是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讀音與拼寫、增進閱讀能力與理解力的教學法;同時,也是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初學者學習發音規則與拼讀技巧的教學方法。自然拼讀法通過直接學習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建立字母及字母組合與發音的感知,了解和學習英語字母組合的奧妙,掌握英語拼讀規律。
  • 一年級期末複習:看圖寫拼音、看拼音寫詞語、漢字注音練習匯總
    一年級拼音是學好漢語的基礎,有不少孩子因為漢語拼音學得不好,直接影響了學習成績。一年級的孩子剛學拼音,難度很大,既要記音,又要記形,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家長不要著急。學習漢語拼音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主要還是靠孩子平時多讀多練,熟能生巧。
  • 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記憶口訣,讓孩子迅速掌握技巧,趕緊收藏
    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記憶口訣,讓孩子迅速掌握技巧,趕緊收藏,漢語拼音是學國語的基礎,可以說是學好拼音就是學好了漢字,任何不認識的漢字,我們通過拼音我們可以把他的讀法拼起來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可以學習漢語拼音,但是孩子們可以不理解它的意思,但是到了一年級裡,通過對拼音的學習,老師就會要求從簡單的拼讀開始
  • 孩子學拼音,對幼升小和小學真那麼重要嗎?你對拼音可能存在誤解
    99%的家長會說拼音,拼音似乎是幼升小孩子必備的技能。不少私立幼兒園把拼音教學當成教學,還有公立幼兒園的學生家長,讓孩子直接從大班退學,去校外上專門的幼小銜接學拼音,拼音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但拼音對4-6歲的孩子來說,實在是有點雞肋,學拼音比學英語都費勁。雖說都是字母的排列組合,但英語單詞學會了可以直接用。
  • 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英語?還是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英語?
    一、像學母語一樣學習英語?這話沒說清楚。我們應該如何學好英語呢?是該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好英語?還是應該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好英語?這話聽起來有點繞,其實是針對「要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這個話題展開的。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從小學英語,學了十幾年,還是學不好。於是為了解決中國人學不好英語的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是操碎了心。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變化:入學先認字再學拼音 總課量有所減少   此次部編版教材更加強調4個標準,即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和時代性。以變化較大的語文科目為例,據語文一年級上下冊、七年級上下冊主編、北大語文研究所所長溫儒敏介紹,一年級語文把拼音學習推後,先認漢字,再學拼音,而且邊學拼音邊認字。
  • 漢語拼音的26個字母,和英語很像,真是抄襲嗎?作為中國人要知道
    a o e i u ü b p m f……認識漢字之前,首先要認識的是漢語拼音,因為只有認識了漢語拼音,才知道這個字怎麼讀。每個人上小學的時候,都背過漢語拼音字母表:a o e i u ü b p m f……不知道幾十年過去了,大家還能不能背誦了。漢語拼音中有26個字母,他們分別組成了生母和韻母,然後這些聲母和韻母再組成拼音字母,就成了某個漢字的發音,這樣就能認識漢字了。
  • 算術、詩歌、拼音+英語 小學招生面試難倒萌娃
    原標題:算術、詩歌、拼音+英語 小學招生面試難倒萌娃    近段時間,東莞18所高收費民辦學校陸續進行了小學一年級招生據部分家長反映,學校的面談考題中,有考拼音讀漢字的,也有考算術應用,還有考英文單詞……這樣的考題讓「準小學生」們都暈了。   對此,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教育局要求民辦小學嚴禁筆試,面試則不能涉及小學知識例如寫字算術等。
  • 採秣小學微山校區開展一年級漢語拼音過關檢測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採秣小學微山校區於11月組織一年級全體學生進行了漢語拼音過關檢測。12月1日上午,學校對本次檢測過關的同學進行了表彰,給每個過關的學生頒發了過關證書。採秣小學教育集團每年都會在一年級開展拼音過關測試,不僅可以讓老師了解、掌握學生拼音學習情況,總結得與失,更重要的是通過活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拼音的興趣,鼓勵學生藉助拼音識字、閱讀,為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潘晨晨 審核:羅德壽) 【來源:市教育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中文拼音」英語應該怎麼表達?
    我已經學習中文漢字幾個月了。character一般指漢字,而由漢字組成的詞彙,才叫做word;其實反推回英語也是一樣,character能表示字母的意思,而由字母組成的詞彙,就叫做word/vocabulary.二.中文拼音又怎麼翻譯呢?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
  • 一年級孩子學英語不會跟拼音混淆
    通訊員 楊驪 記者 鄒瀅君    本報訊 位於拱墅區的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去年開始在小學一年級開設英語課,每周5節,讓孩子強化學英語。推行這種教學改革,家長們也有擔心:一年級的孩子學英語,會不會跟拼音混淆?英語提前學,有沒有必要?  小學一般都是在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的。
  • 人民路小學蕎麥園校區:拼音大闖關 萌娃來挑戰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尹智慧)「我們要學好拼音,讀準拼音,會拼讀音節……」11月30日,益陽市人民路小學蕎麥園校區的一年級新生們端坐在教室裡,豎起一雙雙小耳朵,認真聆聽校長夏念紅在廣播室宣讀拼音過關測試規則,生怕漏聽了過關要求。
  • 8套拼音測試題助力一年級孩子們在拼音上更上一層樓
    一年級的孩子們開學也有一段時間了,也一直在學習拼音。漢語拼音是幫助孩子們認讀漢字,學習母語的必備工具。很多家長說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學習過了,但從孩子們最近學習呈現出來的效果看,並不是十分理想。和孩子們聊天時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機會,生活到處是道具,家裡隨處可見的電器,家具可以隨機指給孩子們拼讀,孩子們也喜歡這樣的「遊戲」,既娛樂又提高了孩子們學習拼音的積極性。三、養成愛閱讀的習慣。每天給孩子固定的閱讀時間,看帶拼音的書籍。
  • 如何幫助一年級學生學好漢語拼音
    馨雅爸爸越著急她越容易拼錯,無奈,馨雅爸爸只好讓馨雅先把b、d分清,暫時不管p、q。看來今天有必要搜集一些如何幫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漢語拼音的方法啦。小孩進入小學學習語文,首先接觸的便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學習漢語的奠基工程,學好拼音對以後學習語文有很大影響。但漢語拼音又是那樣的抽象和枯燥,對於剛入學的兒童來說,要掌握這一工具的確比較困難。
  • 突出拼音學習的工具價值
    打開統編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一個最直觀的發現是開篇先識字再學拼音。教師讓學生先認一些字再學拼音,而且是邊識字邊學拼音,這其實是一種傳統語文教育理念的回歸。學生如果剛入學就學拼音,抽象的拼音字母對學生來說難度很大,且容易與英語字母相混淆,極易引發學生的畏難情緒,進而影響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但統編教材以識字單元為開篇,以國畫為背景,展現了「天、地、人、你、我、他」6個漢字,接下來是「金、木、水、火、土」。目的是讓學生對語文的第一印象是漢字「天地人」,而不是抽象的字母。
  • 漢語拼音60年|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的地名拼音
    經常坐火車飛機的讀者或許會留意到,如果要去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火車票和機場顯示屏上的地名拼音往往並不會是Wulumuqi、Lasa、Huhehaote,而是Urumqi、Lhasa、Hohhot。眾所周知,中國的地名拉丁轉寫以漢語拼音為規範,但是這些地名長得卻和漢字對應的拼音不太相似。
  • 一年級語文期中考試拼音複習,老師:拼音這關必須過
    一年級語文在這段時間學習的主要內容就是拼音,所以在本次的期中考試中拼音所佔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因此,要在本次的語文考試中奪得高分,拼音這關是必須要過的,語文老師表示:得拼音者才能拿高分。那麼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拼音到底學了些什麼呢?同學們有沒有自己去總結出拼音的內容呢?
  • 教育部介紹《漢語拼音方案》50周年紀念活動等
    所有這些標識實際上都應該使用漢語拼音方案等等。有關這些問題,今天我們和大家作一個討論和交流。    在討論和交流之前,我們首先給大家播放一段電視專題片《漢語拼音50年》,請大家先有一個感官的認識。    看了這樣一個短片,我相信與會的各位記者朋友可能有許多問題,有很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