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像學母語一樣學習英語?這話沒說清楚。
我們應該如何學好英語呢?是該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好英語?還是應該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好英語?這話聽起來有點繞,其實是針對「要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這個話題展開的。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從小學英語,學了十幾年,還是學不好。於是為了解決中國人學不好英語的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是操碎了心。有人提出,應該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你看我們每個人都把母語掌握得這麼好,那如果是當作母語學,一定沒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當作誰的母語學?普遍的理解肯定是,既然是英語,既然是美國人的母語,那就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地學唄。
但是真的應該這樣學嗎?我不同意。
任何語言能力健全的人,都能學好自己的母語,因為他們處在母語環境中,受到耳濡目染的影響,和溝通需求的刺激,所以能夠慢慢地習得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哪怕有的人不會讀、不會寫,是所謂的「文盲「,但是他們也會說。
但是生長在中國大地上的人們,身邊的人不說英語,我們沒有耳濡目染,我們沒有使用需求,我們必須說漢語才能跟周邊的世界很好地交流。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像美國人一樣學英語呢?
所以,就剩下第二個選項,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好英語。
有人可能會質疑,漢語、英語完全不同,都不是一個語系,怎麼相提並論呢?但我覺得,語言的本質都是相同的,有時還能互相幫助。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我們是如何學習漢語的。
二、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是如何學漢語的
作為一個從小長在中國的中國人,我是這樣學中文的。
咿呀學語時,家長教我說話,從媽媽、爸爸、姥姥開始學。稍大一點後,自己重複別人說的話。再大一點,就可以自己較為清楚地表達很多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了。
上學後,先學拼音,學會了拼音,就可以自己看著拼音讀出很多漢字,甚至是讀一本書。讀書時,有的字我知道是什麼意思,有的不知道,但是沒關係,如果我讀得很通順,就會得到表揚。
拼音能讓我知道字怎麼讀,但是我還必須要知道字怎麼寫才行,通常我會把字寫很多遍,才能記住它的樣子,然後讓媽媽幫我聽寫,媽媽念字,我來寫。有趣的是,我慢慢發現有好多字發音一樣,所以在聽寫時媽媽會告訴我這個字在什麼詞組中出現。
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每天的語文課都會聽寫字和詞,所以我都將這些字詞記住了,不用拼音也會讀了,好像寫書的人也知道我已經記住了似的,書上沒有那麼多的拼音了,只有特別難的字才會有。
我不僅能讀、能寫很多字詞,而且還知道了它們的意思,因為我經常用它們造句,經常在書裡讀到它們,有時還會在生活中聽到別人說。
沒過幾年,我就成了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語文課變得越來越簡單了,絕大多數的字詞我都認識,會寫、會造句,我還能自己寫作文。我每天學課文,課文變得越來越文鄒鄒,不像低年級學的那麼可愛了,甚至還要學文言文。
初中和高中的語文課,對我來說都還算簡單,我覺得我們每天說的就是漢語,語文課上學的也是漢語,這比數學、物理要簡單。我感覺自己認識差不多所有的字,只是有時碰到長得像的會有點難以分辨,不過見多了就好了,每天看那麼多字,有時也難免會亂。
我還是學很多課文,這些課文有的好、有的不好,有的在議論一件事,這讓我也想跟著討論討論,有的在描寫風景,我覺得作者很會寫,寫出了很美的感覺,有的則比較無聊。
我唯一不喜歡語文的地方,是我們經常被問道作者是怎麼想的,我就想:「天啊,我怎麼知道他怎麼想,我都不認識他!」有的作者會在文章中直接寫出來自己的想法,有的不會,我當然是喜歡那些直接寫出來的,但其實我自己偶爾也不想把話說得太直白,我也會想用個暗喻之類的。
大學二年級開始,我有了自己的第一臺筆記本電腦,從那以後,我拿筆寫字的機會就越來越少,很多時候,我會提筆忘字。我也不再像以前一樣需要每天讀課文,做閱讀理解。大學時我看了很多小說,畢業後看書就比較少了。
近兩年,有時會覺得自己的詞彙量變得好少,看到美麗的景色,看到動人的故事,都不會去形容了。偶爾看看文學大家之作,也覺得好像不會欣賞和分析了。有時會下決心,要多動腦看書,多提筆寫字,當然了,我也總是覺得自己沒時間。
大家大概都是這樣學語文的,有的人語文考試成績好,有的人不好,但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漢語都沒有問題,這或許不是語文課的功勞,但是那些語文成績好的人寫出的句子和文章確實更具文採一些。
三、如何按照學漢語的模式去學英語?
如果按照學漢語的方式去學習英語,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很小的時候,你就學一些簡單的單詞,mummy、daddy、kitten、puppy,你只需要指著能說出來就行,不需要寫。
大一點了,你每天都聽同一首英文兒歌,這首歌旋律活潑,每次聽的時候,媽媽都會陪著一起跳舞,你每天都恨不得一直跳,2個星期後,你自己都會唱這首歌了。一年後,你會唱好多首英文歌,有的歌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因為唱歌的時候電視裡面還有動畫,你能看懂。有的歌你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甚至有些歌詞其實你根本不知道怎麼唱,但是你會糊弄過去,反正無論怎樣,大家都誇你很棒。
上了小學,你學了拼讀法,它就好像漢語拼音一樣,你知道要先把單詞分成幾塊,然後好多地方就像聲母韻母一樣去拼讀就行,最後按照老師教的規則數一數,就知道單詞怎麼讀了,比漢語拼音複雜點,但是因為反正就那一個規則,所以用了很多次以後,也就會了。
會了拼讀,你可以自己拿著書讀,你不知道單詞的意思,但是你讀得很好聽,感覺也挺過癮的,而且好多故事書是有圖畫的,你看圖也能看懂。有時你會拿著書讀給別人聽,然後再結合你看到的圖畫給別人講故事,你感覺自己像個老師一樣,有意思極了。
老師開始要求你寫單詞,你發現,單詞比漢字好寫,漢字由比劃構成,但是橫豎撇捺的每一個組合發音都不一樣,偶爾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但是老師判分時可不會給你個八九不離十的分數,你必須一個一個記準確。但是英文單詞就不同了,ar永遠發這個音,只要你聽到單詞裡面有這個音,你就寫上ar,準沒錯。
然而英文單詞的缺點是,它的意思不好記,有時看著很像的兩個詞,意思卻完全不一樣,有時發音一樣的詞,意思也不一樣。這就不像漢字,有時看著字,都能猜出個大概意思。記英文單詞的意思稍微有點麻煩,需要用詞造句,然後讀一讀課文,看看這些詞在裡面是怎麼用的。不過好在每次學的新課文裡面新單詞不多,有很多都是以前學過的,你會覺得跟它們越來越熟悉,同時每次還會學些新的來挑戰自己。
初中高中的英語讓你覺得都差不多,就是每堂課都學些新的單詞的使用方法,你會把課文讀熟,跟之前學過的內容越來越熟,跟新學的內容也慢慢混熟。有時你會覺得這比語文簡單些,因為英文的課文沒有那麼難,通常比較直白,不會問特別深奧的問題。
上了大學,你留給英語的時間變少了很多,以至於很多人都說四級就是高考英語的水平,但是你仍然擔心自己過不了。
畢業後,你的工作跟英語無關,你幾乎不再使用英語,有一天逛街時遇到一個外國人用英語跟你問路,你聽懂了他問的「 Excuse me, do you know where is this place?」,但是你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
四、像學漢語一樣學英語的好處
我們先忽略結尾處的悲傷故事,先說前面,從英語啟蒙到高中,如果我們能像學漢語一樣地去學英語,那會有哪些好處。
第一, 我們小時候都會學漢語詞彙、兒歌、唐詩,形成良好的語感,但是英語沒有,很多家長覺得太早了,很多家長覺得自己不會,不敢教。其實,找一些英文兒歌、動畫給孩子看就可以了,同一個內容看很多遍,看很久,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吸收很多,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英文語感。
第二, 學完漢語拼音後,學習Wonder Spelling拼讀法,孩子有了拼音的基礎,對兩個音拼讀在一起發一個音這件事會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它們就會覺得讀單詞跟拼音差不多,稍微複雜一點點而已。然後孩子們就可以自己捧著英文書,有模有樣地去讀了,孩子會充滿自豪感。
第三, 學單詞的意思的時候,孩子會覺得有點煩,但是每次只留很少量的新知識要學,大部分都是以前學過的,這樣不會嚇到孩子,又會讓孩子覺得具有一定挑戰性。
第四, 學語文時,老師會要求我們把每篇課文讀熟,甚至是背下來。學英語時雖然老師也會要求,但是有一個客觀問題是,很多同學不會讀。但是如果學了拼讀法,那90%以上的單詞都能讀了,就可以流利地讀課文了。
很多人說要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英語才會好,但是往往都是借鑑的英語國家人如何學母語。英語國家人學母語,有很強的環境因素在影響,它不適合搬到我們國家來用。
我們應該像我們如何學漢語一樣的,來學習英語,利用我們學母語的特點,利用我們已有的語言特點,來學習英語。這也是一種語言在幫助學習另一種語言。
比如我們的漢語拼音就是可以用來幫助學英語的強大武器,我們知道「媽=ma」,那英文「mar」也是可以用m和ar拼讀而來,在後面加個k就是單詞mark,加個t就是單詞mart。這是只有我們才具備的特點,英語國家的人不會,因為他們不學拼音。
英語國家英語啟蒙時會學自然拼讀,但是他們學的自然拼讀是學每個字母的發音,因為他們不會拼音,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就是m-ar-k,他們會反覆去發這三個音,直到說快了就連起來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利用我們自身的特點,去因地制宜地學英語。
五、為什麼你學了十幾年英語但還是不會用?
其實前面的兩段故事都有一個悲傷的結尾,一個是成年人們都在使用手機、電腦,越來越少動筆,會提筆忘字,會詞彙量匱乏。一個是英語學習者們,往往從大學開始,就會減少與英語的接觸,當然了英語專業的除外。
小學、初中、高中,幾乎每天都有英語課,同時我們迫於作業壓力,迫於考試壓力,每天都要寫英語作業,幾乎每天都在接觸英語。但是除英語專業外的大學生,從大學起,就不是每天學英語了,英語考試的壓力也沒有高考時那麼嚴峻了,期末考試及格就行,無所謂高不高分,四級也是通過就行,實在不行多考幾次唄。
等到畢業後,如果工作跟英語無關的話,那就更是不會去主動接觸了。
要知道,如果把你一個人關在一個地方一段時間,沒人跟你說話,放出來的時候你可能就不太會說話了。
所以無論什麼語言,都是要去用的。很多人經常說英語難,英語不好學,說自己從小到大學,到頭來還是不會。您不會是正常的呀,您都多長時間不用、不接觸了。
原本遊泳很好的人,如果幾年不遊泳,剛下水也會陌生的。
六、如何學好英語?
像你學漢語一樣的去學英語,每個人的學習歷程不是完全一樣,回憶一下你是如何學漢語的,即便你語文考試總是不及格也沒關係,因為你是能說漢語的。
回憶一下你學漢語新詞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比如之前很火的生僻字之歌,煢煢孑立、沆瀣一氣。
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
第二點是要持續接觸,我知道我們很難做到每天都跟別人說英語,但是我們可以每天接觸英語,自己讀一讀、練一練也是可以的嘛。當量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有質的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