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英語滬語孩子學話無所適從 漢語不難學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普通話英語滬語孩子學話無所適從 漢語不難學


2008年10月29日 10:50 來源:解放網-新聞晨報

發表評論

  孩子學習說話本來是件簡單的事情,但時下卻讓不少年輕父母發愁。孩子該什麼時候學英語?不會講上海話怎麼辦?同時學說英語、普通話和上海話,將來會不會讓孩子講出來的話變成不倫不類的「洋涇浜」?

  圍繞著一大堆問題,多位語言學和教育學專家指出:學語言要循序漸進,創造學習環境、讓孩子耳濡目染是一個捷徑。值得重視的是,學好規範的普通話非常重要,會讓孩子一輩子受益。

  【學漢語】

  誤區一:「滬語盲」影響交流

  「現在的孩子開口閉口都是普通話,反而不會講上海話了。硬逼著冒出來的幾句都夾雜著普通話的詞彙,各位爸爸媽媽有沒有同感?」在某知名育兒論壇上,關於「上海小孩不會講上海話」的討論一直比較熱烈,現實生活中的家長圈子裡也對這個問題討論不少。許多家長擔心不會講上海話的孩子以後和別人打交道會有「障礙」。

  著名教育家於漪認為,孩子學好普通話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並不排斥學習方言。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學會講上海話是迎刃而解的問題。上海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人際之間實現順暢交流的最重要工具是普通話。學好普通話,對於每個孩子來說,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大有好處。

  誤區二:漢語難學

  據原北京語言大學校長、世界漢語教學專家呂必松分析,時下有一種觀點認為,與拼音文字相比,漢語非常難學。持這種觀點的人中,既有外國人也有中國人。其實,這是對漢語的不了解所致的誤解。我們生活中的常用漢字大約2500個。認識了這2500個漢字,看書報應沒有太大問題,覆蓋率可達99%以上,而漢字又都是由偏旁部首組成的,至於拼音文字,雖然字母個數有限,但是組合起來的變化卻是非常多的。此外,漢字中還有表音、象形等現象,給學習也帶來一些便利。

  【學英語】

  誤區一:學英語越早越好

  如今,社會上有一種觀點認為學任何知識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學英語也是越早越好。前任世界英語教師協會TESOL主席、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英語教授劉駿日前在滬告誡家長,選擇學習環境是首要關鍵。2歲的孩子學習英語的目的應該有新理念,也就是說孩子應該感受環境,通過環境的影響,對最終的語言學習產生一種鋪墊作用,而不在於究竟能夠學到多少。作為2歲孩子,模仿能力很強,還在智力形成的過程中,學東西的方式和大一點的孩子有所不同。孩子2-3歲時,學英語更多是享受一個放鬆的環境,在輕鬆環境中較多的重複和引導,加上有吸引力的內容,會對他們形成語言學習概念產生積極影響。對稍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比如說學齡前4-6歲的孩子,學習更多集中在聽和說方面。7歲以上的孩子,語言學習要求比較全面,包括聽說讀寫都會涉及。

  誤區二:外教都能教好英語

  劉駿表示,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好的培訓學校在選擇外教時,會考慮他們從教的背景、學歷等情況,只有真正從事教育行業的外籍教師才是好老師,一個有教師證的外籍教師,收費是相當昂貴的。現在市面上有些教育機構的外教,其實是外國留學生「扮演」的,並不是語言教師。家長在選擇時,一定要了解外教的專業背景,不要盲目去報名。

  誤區三:單詞背得越多越好

  「你家寶寶現在能認識幾個英文單詞,說幾句英語啊?」網絡上經常有家長這樣詢問。劉駿坦言,不能用傳統檢驗標準來考察一個兩三歲的孩子掌握多少單詞、能說多少句話。學外語的關鍵其實是能夠用外語來思維,而這種思維必須是從小培養的。像我們好多留學生到美國去學習,學得很成功,但是他究竟能不能用英語進行思維呢?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所以他認為有必要給孩子創設一個環境。在這個環境當中,讓他養成用外語思維的習慣,看到蘋果就是「Apple」,沒有在大腦裡翻譯的過程,等習慣養成以後就會最終在智力發展健全時促成一種突破。(陳杰 )

編輯:侯冬華】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漢語不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最難的語言竟然是鄰國的它?
    網絡上一度流傳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行,漢語被認為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在實際教學中,據美國外交學院的統計,以母語為英語者,至少需要學滿2200個小時,漢語才能達到精通水平。
  • 俞敏洪:英語並不難學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俞敏洪:英語並不難學 2012-04-01 11:21 來源:新東方大愚文化
  • 外國人的漢語教材,不會讀用諧音標記,網友:漢語比英語難學多了
    如今更不用說,我們的漢語被很多國家列入必修的語言課,就連外國皇室的孩子也在學習漢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外國人的那些漢語教材,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在學習的,網友:看過就知道,漢語比英語難學多了!一、 諧音教材篇現在我們國家從幼兒園就開始給孩子灌輸英語的概念,有些家長為了薰陶孩子學習英語,經常帶孩子看英語動畫片,甚至把孩子送進早教班進行學習。為了學好英語,記住單詞我們國家可以說是發明了各種學習記憶法,比如聯想記憶,諧音記憶,短語記憶等等。而外國人是怎麼學習漢語的呢?其實有一點還是和我相似的,那就是諧音記憶。
  • 外國人說起中文來,連中國人都怕|普通話|日語|漢語|英語|母語_網易...
    中國人學外語難是出了名的,不少人學了十幾年還是啞巴英語。不過反過來,外國人要學中文也不太簡單。「泥嚎,窩是歪果仁」似乎成了形容外國人奇怪中文口音的專屬名詞。外國人說中文到底有多搞笑?為什麼外國人學漢語這麼難?
  • 漢語的使用人口是世界第一,為何「世界普通話」卻是英語?
    寫在前面:漢語的使用人口是世界第一,為何「世界普通話」卻是英語?世界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哪一種?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人的回答一定是:英語。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人都學習英語,是因為很多國家的人都學習英語。
  • 港媒:美精英階層熱衷讓孩子學漢語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導 港媒稱,儘管近年來美國的漢語浸入式學校越來越受歡迎,但各種族、各社會階層的美國家長越來越多地選擇走可以被稱為「伊萬卡·川普路線」的道路:僱用說漢語的保姆以提高孩子的普通話水平。
  • 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英語?還是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英語?
    初中高中的英語讓你覺得都差不多,就是每堂課都學些新的單詞的使用方法,你會把課文讀熟,跟之前學過的內容越來越熟,跟新學的內容也慢慢混熟。有時你會覺得這比語文簡單些,因為英文的課文沒有那麼難,通常比較直白,不會問特別深奧的問題。上了大學,你留給英語的時間變少了很多,以至於很多人都說四級就是高考英語的水平,但是你仍然擔心自己過不了。
  • 方言、普通話、英語,孩子究竟要學哪一個?
    奶奶說蘇北方言,外公外婆都是蘇南人,說蘇南的方言;而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原因,長期說普通話,彼此之間都能交流。小夢就是在這樣一種語言環境中長大的。她認為就是因為所處的語言環境太複雜了,容易造成語言學習上的混亂,不知道該聽誰的,學誰的。所以她到了十八個月才開口說話。現在她會說蘇南的方言,能聽懂蘇北話,但不會說,工作中常用的還是普通話。
  • 方言·普通話·英語
    只是漢語就有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七大方言,印歐語系語言方言有三百多種之多。人類多樣性的語言,是人類豐富多彩的多樣文化的重要成分,但多樣化同時也為不同區域的人的交流形成了障礙。隨著交通和通信的不斷發展,世界仿佛變得越來越小,人們為了交流方便,不斷有小語種被淘汰。
  • 漢語被稱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沒有之一
    漢語被稱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沒有之一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崇尚國際化,中國也走向國際,跟國際接軌。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語言,除了漢語就是英語,從小學就開始學習,以至於現在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有的家長甚至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培養他們學習英語,這也是早教的重要課程。可今天小編要說的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是什麼?可能覺得英語日語等等很多外語都非常難學。但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最難學的語言竟然是漢語。
  • 中國人學日語和日本人學漢語,到底哪個更難?
    但是大家還是會好奇,中國人學日語和日本人學漢語,這兩者誰更難一些呢?但是根據大家的集體反饋,當然還是日本人學中文難一些,因為我們漢語是公認的難學,語言體系很複雜!另外還有同音不同字,同字不同義,同義不同詞等問題,更是難為了一批日本人。
  • 科學家:孩子3歲以前開始學英語最好,過了7歲就晚了!
    所以,千方百計送孩子到雙語幼兒園,但又擔心幼兒園英語老師發音不標準;不惜重金要給孩子找一對一的外教或是專業幼兒英語培訓機構的;還有對自己英語功底特別自信的,要在家自己教孩子學;也有到處問哪套幼兒英語視頻較好?要給孩子看動畫片學英語的。
  • 英語難學,考試成績不理想?當你看完外國人的中文試卷就淡定了
    不得不說,漢語真的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其中的博大精深不是一年兩年能夠搞懂的,外國學生想要學好漢語,不僅要學拼音、漢字、組詞、造句、作文等等,還要學習繁體字,學習繁體字造的句子!同樣一個字還有兩種寫法,還不同於英語的大小寫,筆者表示自己要心疼學漢語的外國朋友一下。
  • 無意識地遵循漢語語法,英語語法可能是孩子學英語最大的阻礙了!
    英語語法怎麼學?也許從我們開始學習說話的時候,我們就無意識地遵循漢語語法規則。雖然我們可能無法去描述漢語語法,但我們不自覺地知道了漢語語法,因為我們處在漢語環境中。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語法學習成為英語無法避開的難題,然而,英語語法是一套完整的語言知識體系。
  • 經濟學人 | 為什麼學漢語的人越來越少了?
    經濟學人 | 為什麼學漢語的人越來越少了?精彩回顧:經濟學人 | 高考是擋在窮人面前的一堵牆嗎?
  • 為什麼說中文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看完恍然大悟!
    據統計,世界上共計有6300餘種語言,但是最難學的是哪種呢?據美國外交學院的排行,中文被劃至最難的第 5 級——母語為英語者至少要學滿 2200 小時才能達到「精通」水平。一般來說學中文的外國人,最容易被吐槽的就是中文發音了,因為相比外國人比較常見的拉丁語系來說,中文的拼音發音是有四個音調,相比英語,學習英語書寫時面對的任務:26個字母(包括大小寫,再加上一些書寫方式和變體,還有引號,分號,破折號,括號等等)從左到右,水平書寫。
  • 英語比日語難學?只要聽懂了,就是小菜一碟!
    英語難學,究竟難在哪裡?最近跟一個日語老師聊天,他說中國學生學日語比英語要簡單得多,因為日語裡頭有漢字,零基礎的人稍微學一下,就可以很輕鬆讀懂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英語卻不然,如果不懂,就真的看不懂,猜都沒得猜。」
  • 該不該取消英語?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講漢語,闡明3點
    不信的朋友可以找這段視頻看看,全程講漢語,並且帶著浙江紹興方言。不僅沒有影響講解效果,而且那些專家個個像小學生一樣認真聽講,有些聽不懂的自帶翻譯。美國人能聽得懂紹興普通話嗎?這要在以前,估計人們想都不敢想。80多歲的鐘南山院士多次與美國專家交流時,都是一口流利的英語,論文高產者高福院士出國留多年,與美國同行溝通使用的語言首當其衝用英語。
  • 中國說普通話最不標準的3個地方,是因為他們覺得普通話太難學
    中國說普通話最不標準的3個地方,是因為他們覺得普通話太難學大家都知道普通話是我國官方的語言但是我國各個地區文化差異大,也形成了各自的方言是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各地都推廣普通話也成為了一種風潮現在有一些方言文化比較濃厚的地區
  • 英語能夠傳播到世界各地,為什麼漢語就不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和漢字對應的就是英語的單詞了(漢字以及詞都對應英語詞,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和字母對應的是漢字的筆畫(都只表形不表意),和詞根詞綴對應的是漢字的部首偏旁(有形也有意義),而且字看得懂連起來不知道什麼意思這已經不是語言意義上的難了,而是表達內容的難,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事物用漢語表達的結果是看見字,然後不知道說了什麼,那麼英語就是只能看見一串串字母,連詞根詞綴這些都沒辦法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