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國家發展的越來越好,我們的語言也開始被世界所認識,在2007年的時候發行了一首《中國話》,當時這首歌非常的受歡迎,很多「歪果仁」也開始學習中國話。尤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後,我們大中國的漢字就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所認識。如今更不用說,我們的漢語被很多國家列入必修的語言課,就連外國皇室的孩子也在學習漢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外國人的那些漢語教材,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在學習的,網友:看過就知道,漢語比英語難學多了!
一、 諧音教材篇
現在我們國家從幼兒園就開始給孩子灌輸英語的概念,有些家長為了薰陶孩子學習英語,經常帶孩子看英語動畫片,甚至把孩子送進早教班進行學習。為了學好英語,記住單詞我們國家可以說是發明了各種學習記憶法,比如聯想記憶,諧音記憶,短語記憶等等。而外國人是怎麼學習漢語的呢?其實有一點還是和我相似的,那就是諧音記憶。在英國和美國用的中文教材就是採用諧音的方式協助學生記憶。比如:你好嗎?,他們用膝蓋的發音「knee」來代替「你」,用「how」的發音來代替「好」,用」ma」的發音來代替「嗎」,因此外國人遇上不會讀的也用諧音標記,像極了我們記單詞在下面標漢語的樣子。
二、 情景對話篇
接下來這本教材就比較厲害了,這是韓國的漢語教材。從教材中我們可以看到韓國的教材還是比較有意思,比較貼近生活,並且語言也非常的幽默。韓國的教材是通過情景對話的方式讓學生記住一個核心短語。然後緊接著擴展聯想,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一段對話再加以聯想記住更多的詞語和短語,不得不說韓國的這個教材還是非常的有邏輯性,並且學起來更容易。
三、 翻譯教材
和中國一樣,外國人也要做翻譯,因為翻譯才是真正檢驗我們是否掌握知識的方式。我們都知道在中文中我們可以用短短的幾個字就能表達清楚意思,甚至不到百字就能繪聲繪色地描述一段故事,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文言文。而在英文中寫上百字也未必能表達清楚古詩的意境。外國人也一樣有翻譯教材,他們則和我們相反,把長長的英文翻譯成短短的漢語,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翻譯教材充滿了趣味性。
四、 圖片對話
日本的教材就非常的清晰易懂,但是沒有韓國和英國的教材那樣有趣。日本的教材充分的展現了他們中規中矩的風格,利用對話的方式,再通過圖片記憶情景。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方式,和我們國家的英語教材差不多。
現在看來其實全世界學習語言的方法都是非常相似,相對「歪果仁」來說我們還算比較幸福了,因為漢語真的是全世界最難的語言了,不僅有白話文還有文言文,古詩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小編不得不感嘆一句:「真的是苦了你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