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英語並不難學

2020-12-08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

俞敏洪:英語並不難學

2012-04-01 11:21

來源:新東方大愚文化

作者:俞敏洪

  任何語言都分成兩個系統,聽說系統和讀寫系統。從聽說系統的角度來說,全世界所有語言都沒有難易之分,都是由不同的發音和語調組成的一連串的聲音。當你逐漸明白這一連串的聲音是什麼意思時,你就具備了聽力能力;當你能夠把這一連串的聲音自己說出來時,你就具備了口語表達能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先天具備聽說能力,在一種語言環境中長大的人,對這種語言的反應就會相當敏銳。廣東話、上海話、四川話儘管都是中國話,但從聽說的角度來說,它們完全是不同的語音系統,互相之間很少有共通之處。所以聽懂中國某一個地方的方言,其難度並不下於學會任何一種外語。中國人絕大多數人都能夠聽懂普通話,這是近60年普通話強行普及的結果,如果當年普及的是上海話而不是北京話,那今天全國人民都聽得懂的就應該是上海話了。中國很多地方的人依然不會講普通話或者講得不標準,就是因為他們平時講得最多的依然是地方話而不是普通話。

本文選自《俞敏洪勵志套裝集》中《生命如一泓清水》一書

  從讀寫系統來說,語言是有難易之分的。世界上的文字大體來說分成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拼音文字只要會說了,學讀寫就相對容易,其拼寫形式也比較容易記憶。英語基本上是拼音文字,當你會聽說英語時,學會讀或寫就不難。例如This is a cat這句話,會聽說就基本能夠讀,再學一點拼寫規則就能夠寫出來。我女兒小時候在國外待了兩年,上幼兒園學會了一口漂亮的英文,但從來沒有學過識字。有一次,她抱著一本簡單的故事書在看,我就問她能不能讀懂。她說基本能夠讀懂,還指著一個詞alligator,對我說這是鱷魚。我發現她根據詞形就基本能夠猜出發音,進而理解意思。然而對象形文字來說,學讀寫就要難得多,因為文字的形狀和發音是完全分離的。中文就是由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如果沒有學過中文的讀寫,任何一個字你都不可能猜出來如何讀。比如「黔」字,既不讀hei,也不讀jin,而是讀qian,這需要死記硬背,和聽說能力基本上沒有關係,聽說再好沒學過你也寫不出來。中國教育死記硬背的傳統,可能和中文的書寫有很大的關係。每一個中文字就像一幅畫,小時候老師總讓我們一個字抄寫一百遍,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不寫一百遍就可能記不住,當然寫了一百遍也不一定記得住。

  把英文和中文放在一起比較,討論哪種語言更難學時,人們得出的結論基本上都是中文比英文難學。除了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區別外,英文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是句子結構完整,有明確的規則可循。而現代漢語發展了不到一百年,在句子結構和表達上受古漢語影響,潛規則多於明規則,所以常常陷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地。既然英文比中文好學,那麼又有兩個問題出現了:第一是我們從來沒有覺得中文難學過,幾乎每個人都學到了高中畢業。第二是我們從來沒有覺得英文好學過,學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還在初級階段徘徊。為什麼呢?

  任何語言的學習,原則上一定是先從聽說學起,學習的順序也通常是聽-說-讀-寫。孩子一般在一到兩歲是聽的階段,兩到五歲是邊聽邊學說的階段,五歲以後再開始學讀和寫,同時隨著知識面的擴大,繼續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在走進學校學習書面文字以前,我們所有的日常用語和表達在聽說方面都已經達到了比較完美和敏感的狀態,到學校只是進入語言學習的讀寫過程而已。儘管學習中文讀寫的過程相對艱難,要記住每一字的寫法就更不容易,但我們要面對整整12年的語文教育,每天都在接觸中文以及與中文相關的文化,自然就能夠潛移默化、運用自如,所以我們不會覺得中文太難學。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俞敏洪力薦:初中語法專項拔高訓練,趁早列印,3年英語遙遙領先
    俞敏洪力薦:初中語法專項拔高訓練,趁早列印,3年英語遙遙領先!英語的學習和應用越來重要,無論是中考高考,還是考研考博,都將對英語的考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就連找工作,用人單位都會詢問應聘者的英語水平,所以一定要學好英語。
  • 俞敏洪上快手教英語
    近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就入駐了短視頻平臺快手。與許多知名人士用小號刷快手不同,俞敏洪(洪哥)實名入駐且認證(快手ID:1747215506)。另外,俞敏洪每天會在他的快手號上發布兩條原創內容。自從1月30日正式入駐快手,俞敏洪在快手上共發布了9個作品,內容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教英文,一類是每天給粉絲推薦好書。「大家好,我剛剛開始用快手。」
  • 俞敏洪、艾力首次音頻課 蜻蜓FM上線《俞艾新概念—你的英語駕校》
    此次與俞敏洪搭檔的艾力是俞敏洪的北大師弟,新東方的明星演講師與培訓師,曾擔任長江商學院、北大滙豐商學院EMBA英語演講培訓師、21世紀杯等大型英語比賽評委,並多次主持國際大型會議與比賽。此外,艾力還連續3年獲得新浪微博年度教育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在發刊詞中,俞敏洪笑稱:「艾力是此次課程的紅花,我是綠葉,我起到一個陪襯的作用。」性格各異的新老搭配也為該次課程增添了不少的期待。
  • 英語「踢出」高考?俞敏洪觀點遭攻擊,浙大教授鄭強觀點掌聲不斷
    主張英語的代表人物就是我們熟悉的俞敏洪,他認為,因為需要作為主要科目,學不好英語似乎對孩子們不友好,尤其是窮人家的孩子,他們受到的傷害最大,如果取消了高考英語,那麼窮人家的這些孩子需要花費更多的錢去參加英語培訓班。
  • <一日行>俞敏洪調侃雷軍英文 展示最小辦公室
    本周三晚21:20東南衛視《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新東方創始人、夢想導師俞敏洪與魯豫面對面講述創業之路,分享商業成功背後的懊惱與希望。現場展示「最小董事長辦公室」,辦公室桌椅十幾年不換,俞敏洪的「節儉」讓魯豫詫異。
  • 英語被高考「取締」?俞敏洪觀點耐人尋味,浙大教授看法符合實情
    英語要被高考「取締」?俞敏洪觀點耐人尋味,浙大教授看法符合實情!對於正在上學的孩子們而言,「英語」絕對是一門讓人頭疼的課程。事實上,不止是學生,連學生家長都為輔導孩子的英語作業「禿了頭」!正因如此,近年來關於「高考要不要取消英語考試」的討論,一舉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但對於這個問題,大家的看法都各不相同。對於那些喜歡英語這門課程的學生來說,一旦取消了它在高考中的作用,就會失去自己的「加分項」,從而在高考中失去優勢。反之,對於不喜歡學習英語這門課程的學生來說,如果取消了它在高考中的作用,就能省下許多時間去鑽研其他科目。
  • 學個英語要花多少錢?
    1989年,北京大學青年教師俞敏洪和幾個同學,利用業餘時間在校外開辦英語補習班。沒多久,北大認定此行為是打著北大旗號私自辦學,影響了教學秩序,對俞敏洪給予通報批評。1993年,從北大辭職的俞敏洪正式創辦北京新東方學校,當時恐怕沒人想到,此舉奠定了新東方成為國內英語教育培訓機構領域的「第一步」。
  • 奇葩說艾力:5000萬人聽過他的英語課,和俞敏洪因為切糕結緣
    艾力與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結緣,起源於一封郵件。2012年底,由於切糕事件,新疆人在網際網路上成為眾矢之的。艾力,新疆人,作為新東方年輕的英語老師,在自己的英語視頻節目《酷艾英語》中,普及切糕知識,並將這一事件從地域歧視升華到教育層面。
  • 看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想起他與馬雲的異同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最近出了本自傳《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講述了新東方的創業發展之路。這本書裡講了很多新東方鮮為人知的早年故事,在看到俞敏洪北大前後的那段經歷時,我忽然想到了他與馬雲的異同。相異之處當然非常明顯,一個是全球網際網路行業的頂尖巨頭,一個是國內最有名的英語培訓巨頭,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行業。相同之處也有很多,他們都是60年代出生(俞敏洪大兩歲),都參加了三次高考,都學的是外語,畢業之後都做了外語老師。當然,俞敏洪最終上的是北京大學,馬雲則是杭州師範的專科,差距不是一般的小。
  • 俞敏洪:果斷、不猶豫,選擇時考慮好這3點
    俞敏洪曾說:選擇是要果斷、不猶豫,但要考慮好這3件事:1.做選擇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向外看,而是向內看這是很多人在做很多事情時都存在的一個誤區。你都不學習,也不堅持自己的選擇,沒有收穫也是理所應當的啊!你總覺得為什麼人家買一張彩票都能中個幾千萬的大獎,可你不知道人家為了中獎,一張號堅持買了10年,那是怎樣一種堅持和毅力呢?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那麼多偶然的爆發,都是在做足了堅持和努力之後才可能會發生的必然事件。
  • 俞敏洪:一隻悲欣交集的駱駝
    英語考試中,俞敏洪如有神助,120分鐘的考試,他40分鐘就做完交卷了。走出考場時,在外守候的英語老師覺得他把高考當兒戲,氣得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怒斥他辜負了老師的期望。但高考成績出來後,俞敏洪英語95(滿分100),總分387。這個分數已經超過了往年北大的錄取線。老師建議俞敏洪報北京大學,但俞敏洪不敢冒險,最後老師硬是親手幫他在志願欄寫下了「北京大學」四個字。
  • 普通話英語滬語孩子學話無所適從 漢語不難學
    普通話英語滬語孩子學話無所適從 漢語不難學 2008年10月29日 10:50 來源:解放網-新聞晨報 發表評論 孩子該什麼時候學英語?不會講上海話怎麼辦?同時學說英語、普通話和上海話,將來會不會讓孩子講出來的話變成不倫不類的「洋涇浜」?   圍繞著一大堆問題,多位語言學和教育學專家指出:學語言要循序漸進,創造學習環境、讓孩子耳濡目染是一個捷徑。值得重視的是,學好規範的普通話非常重要,會讓孩子一輩子受益。
  • 解鎖「俞敏洪單詞記憶法」:應用前綴後綴,舉一反三,高效記憶
    談及英語學習界的大佬,大家腦海裡想到的一定有俞敏洪老師。確實,這位溫文爾雅的老師在英語界的造詣可謂頗深!上大學時,俞老師為了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儘管住院一年,但在這一年裡竟也記憶了1萬個英語單詞,平均下來每天記憶27個單詞,關鍵是背完之後,長時間內只要多複習,基本不會忘記。
  • 英語很難學?學習方向不對,只能是白費力
    英語是每一個中國學生都必須要學的科目。高考之前,英語和語文、數學一起被列為三大主科,大學時期也必須修完英語(一)到英語(四)才可以順利畢業。可以說,英語充斥了整個學生生涯,而如何學好英語也隨之成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 英語難學?你張開嘴學英語了沒?堅持+把學過的英語用在日常生活中
    用的少是最大的原因,學英語一定要用起來,無論我們是去應試,還是面對面的去跟別人交流,只是在書本上學英語才導致人們越來越難學好英語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總結過,就是我們在英語課上學的東西,除了考試的時候用一用,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是很少用到的,甚至是幾乎用不到的,我們學了那麼多年的英語,見了外國人我們會脫口而出的跟他說一聲hello嗎?學英語,我們得主動去學,不管是對課本,還是對聽力和口語的交流,我們都要拿出來一種精神,就是我要主動的去攻克英語的難點。
  • 學習《新概念英語》就是背背背?NO!揭秘俞敏洪英語厲害的真相
    其實,俞敏洪老師曾經傳授過一些秘訣,能讓我們在學習教材時,超越枯燥的局限,達到真正學習英語的目的。今天,我們就來拆解一下在背誦新概念時的需要掌握四個標準。(1) 閱讀+再現對於新概念的課文,難道只有反覆地閱讀,才能最終掌握嗎? 其實學習者不妨嘗試一下,反覆閱讀和課文腦海再現相結合的方法。
  • 英語難學,考試成績不理想?當你看完外國人的中文試卷就淡定了
    正在這個緊張時期,有一位高二的學生在留言裡問我,怎麼樣才能學好英語?為什麼每次考試英語時,自己考得都不理想。不要慌,相信筆者,當你看完外國人的中文試卷就淡定了。關於作文:在國內,學生每天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英語,一個高中生大約每天要花2小時學英語,高中三年算下來就要花費2160個小時在學英語上。
  • 英語比日語難學?只要聽懂了,就是小菜一碟!
    英語難學,究竟難在哪裡?最近跟一個日語老師聊天,他說中國學生學日語比英語要簡單得多,因為日語裡頭有漢字,零基礎的人稍微學一下,就可以很輕鬆讀懂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英語卻不然,如果不懂,就真的看不懂,猜都沒得猜。」
  • 新東方俞敏洪對話英語佔老師:高考英語,熟練運用語言得高分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連續對話語文、數學、英語、物理老師,探討在高考延期的情況下,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提高高考成績。 俞同學的英語老師給學生準備了300句完整結構的語句,並告訴同學們,如果能在高考之前搞懂,成績還能提高一些。 可俞同學並不相信,「我已經背過40篇課文,也是滾瓜爛熟,但英語成績還是穩穩地不上升啊!」
  • 鄭強主張降低英語的地位,俞敏洪主張降低難度,哪一個才是出路?
    那麼,未來英語的」出路「在哪裡?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兩個專家的看法,很有代表性。浙大教授鄭強反對」過度「重視英語的現狀,他一陣見血地指出:20年來,我們過度重視英語的地位,是民族極度不自信的突出表現!他主張降低英語的地位,英語的學習,不在於早晚,而要看用得到用不到,鄭強教授精通英語、德語和日語,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參加高考時,他做了2個小時的英語試卷,只得了29分,這並不影響他今天的英語方面的成就,至於德語和日語,那更和中小學學習沒有任何關係。幸虧當時英語不計入總分,否則真是鄭強教授所說的」埋沒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