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想起他與馬雲的異同

2020-12-06 商學中人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最近出了本自傳《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講述了新東方的創業發展之路。

這本書裡講了很多新東方鮮為人知的早年故事,在看到俞敏洪北大前後的那段經歷時,我忽然想到了他與馬雲的異同。

相異之處當然非常明顯,一個是全球網際網路行業的頂尖巨頭,一個是國內最有名的英語培訓巨頭,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行業。

相同之處也有很多,他們都是60年代出生(俞敏洪大兩歲),都參加了三次高考,都學的是外語,畢業之後都做了外語老師。當然,俞敏洪最終上的是北京大學,馬雲則是杭州師範的專科,差距不是一般的小。

1986年以後,國內興起了出國的熱潮,北大畢業的學生們出國的非常多。那時正在北大教書的俞敏洪也想出國深造,後來也得到了一個機會,但沒有全額獎學金,自己還得負擔一大筆費用。於是,在1989年,他開始辦英語培訓班掙外快。

但北大其實是有此類培訓班的,俞敏洪自己開個培訓班顯然有利益衝突。後來,他跟北大的領導發生了一些爭執甚至是衝突,還得了一個行政記過處分,高音喇叭播了大概一個星期。

俞敏洪本來是想留在北大的,想出國留學也是打算回來繼續在北大當老師,圖一個安逸的生活。而且當時他已經結婚了,也想圖個安穩。但被處分以後就很難待下去了。

1990年,俞敏洪向北大提交了辭職報告,用一輛三輪車從北大宿舍拉了所有家當,到外面租了一間房子住。之後,自己開英語培訓班,最初掛的是東方大學外語培訓部的牌子,想的還是多掙點錢再出國留學去。後來錢賺得越來越多,再放棄這份事業去國外留學就太划不來了,乾脆自己拿到資質建立了新東方,書寫下一個創業傳奇。

1995年,馬雲當了幾年英語老師後也辭職創業了,他還在學校時就成立了海博翻譯社,這倒和他的專業很契合。但杭州的高校數量遠不能和北京相比,出國留學的學生們顯然也少得多,馬雲沒走英語培訓這條路,而是發現了剛剛興起的網際網路行業,並堅決地投身其中。

人生命運各不同,數十年後的今天,俞敏洪和馬雲這兩位英語老師都很成功。

相關焦點

  • 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回憶鹹魚翻身的歷程,比電影精彩
    就是自稱「土鱉」的俞敏洪。俞敏洪因創辦新東方培訓學校,幫助學生出國深造而被稱為留學教父。回憶「鹹魚翻身」的歷程,俞敏洪寫了自稱「比電影更精彩」的《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俞敏洪是肩負著使命感和責任感寫這本書的,他說:「希望我的這些感悟和思考,能夠對所有成長中的年輕人,但也不僅限於年輕人,有所幫助。」在《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這本書中,俞敏洪完成的講述了新東方的創業發展之路,從0到1,再從1到N的創業歷程。
  • 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
    昨天用一天時間讀完了俞敏洪的《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俞敏洪親述新東方創業發展之路》這本書。這本書完整、深刻的講述了俞敏洪帶領新東方從0到1,從1到N的過程與思考。讀完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創業、管理等方面有一個全新的思考。
  • 俞敏洪自述,多次走「在崩潰的邊緣」,那些創業者的至暗時刻
    《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自述,以第一人稱角度講述俞敏洪從三十歲創立新東方至今二十多年來的人生經歷,從一人講英語課到管理市值近千億人民幣的上市公司,大眾對他的經歷頗為好奇,更多的人是從前些年大火的電影《中國合伙人》中了解他的故事的。
  • 讀《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有感
    我是很喜歡俞敏洪的,大學時看了他的很多視頻,俞敏洪,馬雲,史玉柱儼然是青年時代的人生導師。俞敏洪的人生像是一個中國夢,我們從中看到了我們自己,從農村出來,也不算聰明,高考三次上了北大,然後創業新東方,有的只有堅持,在同學心目中最沒有出息的人,最後成了屌絲逆襲的典範,成了同學中最成功的人,你我的心中何嘗不懷有這樣的夢想。
  • 曾走在崩潰邊緣的俞敏洪,靠3點從絕望中尋找希望
    在他2019年出的書《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裡,俞敏洪提到了幫助自己逆襲的3個因素: 俞敏洪認為如果自己一直待在農村,就只會是一個離不開農村的農民了。 而在農村的環境裡,他不可能成為超越農村環境的個體。 俞敏洪的敢於改變,倒是使我想起了「股神」巴菲特1995年第一次來中國的其中一幕。
  • 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俞敏洪)十三條經驗一個質疑一個問題
    我個人頗喜歡看成功人士寫的自傳,縱有美化,但亦會有少許乾貨溢出。最近看了俞敏洪這本自傳,書名為《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很形象的形容了他的創業過程。俞大智若愚,優秀但不出彩,出身草根,從底層創業,幾乎可以說把創業者能踩的坑都踩了一遍,沒有崩潰沒有離析,應該歸功於他偏軟的性格和包容的思想。
  • 《我曾走在崩潰的我邊緣》裡每一個人的崩潰
    《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大佬朋友第一次在我面稱讚這本書一定要讀的時候,我大腦給我信息反饋是:「哦,這是大佬們要讀的書,和我沒關係。而且一聽名字就不適合我。」第二次聽見這本書名時,它成了我的必讀,更成了我現在坐在這絞盡腦汁寫復盤的書。真是應了那句「人生無常,世事難料。」
  • 好書推薦:俞敏洪的《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
    沒有看這本書之前,自己對於「新東方」和「俞敏洪」三個字都很陌生,概念是模糊的。糊糊塗塗中,只知道俞老師是非常勵志的人,具體做了哪些事,有哪些影響我是完全不清楚的。看完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俞老師奮鬥的一生,勵志的一生。
  • 《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創業從來都是喜憂參半的堅持和不斷開拓...
    #每周讀懂一本書#曉曉 2020年第17本(3月份第3本)《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閱讀時間2020年3月10-17日。 這本書是我今年閱讀時間最長的一本,大概用了8天才讀完,雖然這本書的頁數確實有點多,大概相當於兩本書,但讀這麼長時間的主要原因卻不是因為字數多,而是感覺自己進入了讀書疲倦期。
  • 《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你的朋友圈裡藏著你的未來
    回憶「鹹魚翻身」的歷程,俞敏洪寫了自稱「比電影更精彩」的《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俞敏洪是肩負著使命感和責任感寫這本書的,他說:「希望我的這些感悟和思考,能夠對所有成長中的年輕人,但也不僅限於年輕人,有所幫助。」
  • 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對比《中國合伙人》中那些更真實的創業經歷
    《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這本書,就是俞敏洪老師所寫的關於新東方從創業初期到現在的真實經歷。但學校發現俞敏洪私自辦學卻是真的,不過當時沒有直接開除俞敏洪,而是給了處分。他的處分被貼在北大整整一個月,還用高音喇叭播了一個星期。被處分的俞敏洪,基本失去了所有的福利待遇,而且在北大的工資還很低。思前想後,俞敏洪決定主動離開北大,自己辦學。
  • 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新東方大事記與經驗教訓,《中國...
    書中作者總結的經驗教訓我認為還是比較誠懇深刻的,不避諱自己的缺點和失誤。   讀後感覺新東方多次度過危機,多虧了作者比較厚道,多次出讓自己的利益來息事寧人。   另外,俞敏洪雖然讀書很多,但是非常清楚自己讀的以人文社科為主,理工科思維比較欠缺,我認為這一點也比較難得。
  • 馬雲,雷軍,俞敏洪,劉強東,郭廣昌等談高考,為什麼要讀大學?
    馬雲: 不一定要讀名校,但考大學是非常必要的眾所周知,馬雲經歷了三次高考,甚至有一次數學只拿到了一分。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是在他高一的時候,由於他選擇了英語專業,數學不算分,所以拿到卷子後直接打勾,運氣比較差,只得了1分。經歷兩次失敗後他才拿到了杭州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 他的一句「我等你」,把我從崩潰的邊緣拉回來
    高考結束後,男孩給女孩發簡訊說:「對不起,我不能陪你走下去了。」原來,男孩考砸了,因為他在考試的時候一直想的是她,想到的是和她的點點滴滴,直到最後,他才清醒過來,可是,一切都已經遲了。女孩臨走的時候,男孩去火車站送女孩男孩說:「我一直在你身旁從未走遠。」就這樣,女孩在男孩的注視下離開了。上了大學之後,女孩遇到了一個對她瘋狂的男生,男生不顧一切的追她,但是女孩並沒有答應。一天,男生當著大家的面單膝下跪手捧玫瑰向女孩表白,女孩被感動到了,就答應了男生的請求,成為他的女朋友。
  • 我曾徘徊在崩潰邊緣
    內容看了個大概,突然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要寫文章,自己為什麼要做很多事情走到現在。我居然找不到一個理由來支撐我做的事情。趴在桌上我想了好多事情,都是負面的、自卑的。那一刻我感受到心中的小我在不斷的縮小、縮小。
  • 俞敏洪:一隻悲欣交集的駱駝
    俞敏洪的助理來了,說俞老師管王強要公章(當時新東方的公章歸王強管)。王強立馬就懵了,心想我寫了這麼令人感動的信給你,而你卻這麼對我。他越想越心酸,一拍桌子就走了,一邊走一邊委屈地想,我要回美國,以後再也不回來了。而實際上,俞敏洪當時根本就沒有讀到信,只是因為其他事情要蓋章,結果造成了一個大烏龍。讀到信以後才發現,大錯已經釀成。當晚,新東方在翠宮飯店緊急召開董事會。
  • 上遊•文薈丨當高考成績出爐 · 名人故事丨馬雲數學曾得1分...
    馬雲數學曾得1分1982年,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裡的第一次高考。他的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著:北京大學。當年,他的數學成績是——1分。心灰意冷的馬雲和表弟去賓館應聘服務生,讓老闆給拒了。通過找關係,才做了一份給出版社送書的活兒。19歲那年,他再次走進高考考場,數學成績19分!馬雲又開始了一遍打工一邊複習的日子。到了20歲那年,他參加了第三次高考。這次,數學考了79分,但總分數比本科線還是差5分。
  • IT大佬的高考:馬雲考北大 數學就1分
    馬雲:豪氣沖天要考北大數學成績就1分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裡的第一次高考。不過馬雲並沒因數學不好而退縮,反而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因為在他的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著:北京大學。當那年的高考成績出來以後,馬雲也算創造了個小奇蹟,他的數學成績是——1分。
  • <一日行>俞敏洪調侃雷軍英文 展示最小辦公室
    走進新東方英語課堂,俞敏洪、魯豫兩位GRE高分得主分享自己的考試心得,俞敏洪還現場點評馬雲、劉強東、雷軍的英文水平來,調侃雷軍發布會英文演講:換成我打死也不上臺。引得臺下大笑不斷。  魯豫現身新東方引騷動 俞敏洪展示最小董事長辦公室  採訪當日,魯豫來到位於北京海澱的新東方總部,剛進辦公大樓,主持人魯豫就在眾人中引起了不小的騷動,一位激動的女員工對著魯豫直呼:哇,女神。
  • 馬雲數學1分,白巖松成績倒數……高考不可怕,這些故事給娃力量
    「穩」是當時白巖松的一大特點,不盲目,第一件事是制定計劃:我把語文書、歷史書、地理書等所有需要複習的書全都釘在一起,然後計算著日子,在高考前,每天需要看多少頁。一旦定下計劃,無條件,無理由,無藉口必須執行。真正做到了今日事今日畢,不完成那是絕對不睡覺的,當然我有熬夜的能力,這是看球賽培養的超級能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