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拼音,對幼升小和小學真那麼重要嗎?你對拼音可能存在誤解

2020-12-06 媽媽充電屋

如果你問小學生的家長,幼小銜接最應該學的是什麼?99%的家長會說拼音,拼音似乎是幼升小孩子必備的技能。

不少私立幼兒園把拼音教學當成教學,還有公立幼兒園的學生家長,讓孩子直接從大班退學,去校外上專門的幼小銜接學拼音,拼音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但拼音對4-6歲的孩子來說,實在是有點雞肋,學拼音比學英語都費勁。雖說都是字母的排列組合,但英語單詞學會了可以直接用。比如書(book),孩子看到書會想起book,看到book知道是書。可拼音呢?難道孩子想看書了,還得先用拼音拼一下sh-u-shu嗎?

拼音和漢字,也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學拼音跟學漢字也不搭嘎。學齡前的孩子,可能不太認字,但生活中會經常接觸,再不濟也能混個臉熟。同樣一本書,讓孩子看拼音去讀,他寧願把書裡的文字背下來,把漢字記住,他也不願意一個音一個音的拼讀。

拼音對學齡前的孩子沒啥用,孩子還必須在上學前掌握,是不是有點尷尬呢?拼音這種尷尬的地位,跟它的出身有關。

漢語拼音的由來

拼音是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用比較正式的說法,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布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在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由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最初的注音方式:直音和反切我國最早是沒有拼音的,給漢字注音採用的是直音或反切的方式。直音就是用同音漢字給標註,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給另一個漢字標註,一個漢字標聲母,一個漢字標韻母和聲調。比如「冬」字,可以用「都宗」表示反切注音,用「都」的聲母和「宗」的韻母和聲調給「冬」注音。

漢語拼音的演化到明朝末年有外國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為了學習漢字開始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鴉片戰爭以後,為了普及漢字,知識分子們掀起「切音字運動」。1892年,盧戇章在廈門出版《一目了然初階》,公布了他創製的「中國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變體來拼廈門音。

新中國成立後,拼音方案又幾經變更,在過去直音、反切及各種拼音方案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了現在的版本。

通過拼音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拼音並不是和漢字一起出現的,是為了學習漢字方便才「發明」的拼音。現在拼音最廣泛的應用就是打字,可這個功能孩子不會用。拼音對孩子的實用價值有限,孩子太早學拼音還容易造成不良影響。

孩子低齡學拼音的壞處

為什麼說孩子太早學拼音會造成不良影響呢?因為低齡兒童學拼音違背了認知規律。

拼音是一種抽象符號,比文字更抽象的符號。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看,孩子學習需要的是形象、有趣和整體感知。對孩子來說,聲母、韻母和介母只是一些枯燥的名詞和符號,跟他們的實際生活沒什麼聯繫。

但漢字就不一樣,孩子學會了漢字可以直接閱讀,他能很輕易理解漢字的意思,迅速跟日常語言聯繫起來。

我家孩子看動畫片認識了「金木水火土」,他在其他地方看見這些字,會自豪的說他認識這些字,還能巴拉巴拉解釋很多。但拼音就不一樣了。他在幼兒園也學拼音,可金木水火土的拼音,他學起來卻很費勁。他大概也不能理解學拼音能幹啥,拼音對他來說就是作業,遠沒有學漢字的興趣大。

在拼音學習中,拼音不但要會讀、會拼,還要會寫,不同字母在四線三格的不同位置,不同的筆畫,對稚嫩的孩子來說也是負擔。

拼音不難,只是對五六歲的孩子來說有點難,耗時耗力效果也不明顯,很容易挫敗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我說這麼多當然不是說拼音沒用,只是當孩子大一些了,比如上四五年級的時候再學拼音,就能事半功倍,迅速掌握規則了。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上心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幹的,很多事情我們無力改變,就像現在的語文教學體系。小學一年級就要學拼音,為了幼小銜接,很多孩子從幼兒園中班大班就開始學。作為家長,在孩子不得不學拼音的過程中,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放平心態,理智看待拼音學習前面說了這麼多,關於拼音的由來和孩子太早學拼音的壞處,並不是說拼音就不用學了,而是讓我們心裡明白,五六歲的孩子學拼音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孩子學不好是正常的,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讓孩子承受過重的壓力。

退一萬步講,就算孩子在小學一年級沒有學好拼音,也不會太影響語文學習,最多就是語文成績不好一兩年。而且拼音就是一些規則,等孩子大一些理解能力強了,很容易就學會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家長可以對孩子學拼音放任不管,理解孩子學習的難處,就能夠用更平和的心態幫助孩子,度過拼音這道坎坎。

增加學拼音的趣味性拼音之所以對孩子來說有點難,是因為它太抽象了,跟孩子的實際生活沒啥聯繫。想讓孩子學拼音更順利,我們要想辦法讓拼音更有趣味性,同時要注意控制學習進度,不要讓孩子一下子就學很多聲母韻母,增加難度。

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方法增加學拼音的趣味性,比如,讓孩子當我們的拼音老師;看到生活中的物品可以引導孩子,把它們跟字母聯繫起來,比如看到樹枝想到y,看到門想到n;用跟孩子玩組詞遊戲的方式鞏固學過的拼音;跟孩子約定每天固定10分鐘為專屬拼音時間,每個人說話都用拼音拼出來,在遊戲中讓孩子熟悉和鞏固學過的知識。

在我家的10分鐘拼音專屬時間裡,我們會說笑話,再用拼音的語音語調念出來,結果就是不忍直視,跟德雲社現場一樣笑到肚子痛。

不過於糾結孩子的書寫五六歲的孩子,手指的精細動作尚在發育中,寫字的時候出現橫不平、豎不直、出格、半圓不圓的現象很正常。雖說書寫整齊對孩子大有裨益,但在學習的初級階段不要強求孩子。

不管是拼音還是其他學習,都不要讓孩子感覺到厭煩和費力。我們要明確一點,讓孩子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孩子不排斥學習。至於書寫等其他細微問題,可以等孩子手部力量發育完整後再作要求。

對孩子要求過高,容易讓孩子失去積極性,這點我是深有體會。我家孩子不到3歲開始學英語,在培訓班只有一個跟他同齡的男孩,其他孩子都要大一兩歲。

到學英語的第3年,那個同齡的孩子就休學了,上課跟不上,對英語特別排斥。之所以在第3年爆發,是因為這個階段老師開始布置書寫作業。他媽媽要求他嚴格按老師的要求寫,但孩子總達不到,慢慢地就對英語失去了興趣。

我採取的是半放任的態度,我提前跟老師打了招呼,在書寫上不要求孩子太多,作業也只做錄視頻和讀書的部分。孩子想寫就寫,不想寫也不要求,所以孩子直到現在,還一直跟比他大的孩子一起上英語課,每天還樂呵呵的。

有一個成語叫「水到渠成」,說的就是要順應規律。對孩子也一樣,要順應孩子的認知發展,不要強求孩子做他根本做不到的事情,這樣只會讓家長和孩子都痛苦。

從事一線語文教育12年的教育學者尹建莉說,知識本身沒有優劣,任何對兒童來說可以接受的東西都是好的,問題在於成人如何把這些東西教孩子。世界上任何好東西,如果我們是用錯誤的方法讓孩子接受,結果都會導致孩子對這些東西的厭惡。

不管是孩子學習拼音、英語還是數學,都要以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為前提。讓孩子提前學不是罪過,但用不恰當的方式拔苗助長,就是在扼殺孩子創造力和思考力。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可能還在學「只求速度」的「假拼音」……
    在這之後,很多家長都跑來問我:  教學大綱淡化拼音後,孩子還需要學拼音嗎?  先學拼音還是先學英語音標,會混淆嗎?  幼兒園裡不教,名校幼升小面試要考啊!  娃可能還存在以下情況  一:急需要給孩子看一些課外閱讀物,但是孩子一直不識字,拼音學不會,書根本讀不下去,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愛讀書了!  二:基礎薄弱的孩子到最後還要家長手把手教,但是如果家長發音不準就麻煩了,口音一旦成形就非常難改了!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文|菊小醫育兒,原創好文,歡迎轉發分享。一個周末晚上帶大寶飯後散步,碰到一個跟大寶同齡的小夥伴洋洋的媽媽,就跟她聊了幾句。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的幼兒園教學內容差別還是挺大,聽說洋洋所在幼兒園都已經在學拼音了。我問洋洋的媽媽,孩子喜歡學拼音嗎?學得怎麼樣?
  • 幼升小需不需要上銜接班?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可是,前幾天我聽朋友說,她給孩子上小學報名時,發現孩子們被問了拼音、加減法方面的一些問題,還在一張表上勾了優良差等。我一聽這話,又糾結了,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報班呢?小學一年級真像有的家長說的那樣,講課特別快,默認孩子們是學過的嗎?」近日,幼兒家長李女士打來電話,反映自己在孩子幼升小問題上遇到的選擇難題。記者調查發現,幼升小銜接班現在十分火熱,很多未讓孩子上學前班的家長都選擇了銜接班。
  • 學拼音很苦惱?用這款學拼音軟體7天搞定拼音!
    進入幼升小階段,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拼音學習並不像當初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孩子經常會在拼讀或給漢字注音上栽跟頭。除了學校老師的拼音教學,很多家長都苦於自己的拼音輔導。1、孩子是否對拼音學習感到頭疼?上述的問題你都會嗎?
  • 孩子學拼音太難了?那是因為沒有找對學拼音的APP
    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漢語言文學系畢業,普通話水平二甲,卻還是教不好孩子的拼音,實在是懷疑人生……」不得不說,在輔導孩子拼音這件事上,全國的家長都一樣一樣的,微博上隨手一搜,也儘是各種心力交瘁:其實,孩子學不好拼音,還真不是孩子的錯。
  • 孩子上小學前,要不要學拼音這個問題,園長和校長「掐」起來了
    稠州幼兒園的很多孩子,畢業後會進入繡湖小學。為此,毛茹芬向省特級教師、繡湖小學總校長王鴻發問,而她也問出了很多幼教老師和家長的心聲。  「王校長,你們學校不是一直都是零起點教學嗎?怎麼希望孩子在上學前能學一些拼音?」原來,在之前的發言環節,王鴻談到了孩子學拼音的問題,毛茹芬有不同意見,「我比較贊成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 提前學拼音 在哪兒踩「剎車」
    學前該不該學拼音?教育部有關文件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堅決克服和糾正『小學化』現象」。事實上,絕大多數幼兒園特別是公辦幼兒園,都不再開設拼音課程。  前不久,筆者在南方幾所優質小學採訪。「一年級入學的新生中,有多少沒學過拼音?」有的老師答,「最多四五個」。有的老師則不以為然,「我們這裡的孩子,應該都學過拼音」。  幼兒園不教,孩子們又都學過,這是從哪兒學的?
  • 幼升小別再學拼音了,這3件事做不好,上學後語文成績就被拉開了
    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落後,不管銜接班是半年、一年還是兩個月,不上幼小銜接班就跟不上一年級的課程,尤其是語文學習,拼音要先學,孩子跟不上很痛苦,因為老師都不講拼音了。不知道家長對於語文學習有哪些誤解,總之,一年級的語文老師還是會講拼音,拼音也是教學重點。如果能學幼小銜接,先接觸和了解對於一年級的學習,是會感到輕鬆。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教育部辦公廳曾發布《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禁止幼兒園教授拼音等小學課程內容,以期達到糾正"小學化"教育環境的目的。為了讓孩子學會"拼音",家長煩惱不少現在前有政策打壓"幼兒園提前教",後有小學教育速度太快了。一邊是明文規定的減負減壓,一邊是家長擔心孩子跟不上別人的焦慮。一個小學老師教這麼多位學生,不可能會時時注意到誰掉隊了,老師精力、時間有限,也不可能因為有些同學聽不懂而放慢教學進度。老師教的知識越來越多,孩子不懂的也漸漸堆積如山。
  • 孩子在上小學前,要讓孩子提前學習拼音知識嗎,這裡有答案
    目前我國幼兒園並不是以教授知識為主,孩子在幼兒園中學習到的知識並不是系統知識,孩子在幼兒園中學到的主要是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科學系統知識,孩子在幼兒園接觸的還不多,例如語文的拼音,孩子在幼兒園接觸的並不多,但天津這學對學習語文這一門功課來說是很重要很基礎的,孩子上完幼兒園就要去升小學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那麼,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呢?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在小學拼音教學中,這4類孩子很常見:①完全零基礎,學拼音時家長和孩子都累;②零基礎但學習能力強,在課上學習以後稍加複習就能融會貫通;③稍微有拼音基礎的孩子,剛上小學時相對輕鬆
  • 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是謠言 拼音教改緣何屢被「誤讀」
    圖片來源:東方IC  「拼音,不就是一個識字、讀字的工具嗎?怎麼會被炒熱?誰說我們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那種說法其實都是源於家長的焦慮。」上海日新實驗小學副校長徐為說,完全可以負責任地說,沒有學過一點拼音的孩子,進入上海的任何小學,都能順利學習拼音。
  • 對於幼兒園不教拼音,小學捎帶而過,家長蜂擁補習,你怎麼看?
    分享一些個人觀點看法:一、簡單介紹一下我的情況:1、我是漢語老師,教外國人說漢語,拼音也屬於零起點留學生漢語教學的一個教學內容,我對拼音的熟悉程度較好;2、我的孩子今年幼兒園畢業,9月即將面臨小學入學,一直就讀公立幼兒園,疫情開始一直在家,6月份幼兒園復學,7月的第一周就放假了。3、孩子對標小學對拼音的考核和要求並不高,但是教學時間確實比較短,總體只有兩到三周的時間。
  • 學齡前孩子學習拼音用這些書,邊看邊玩邊學拼音
    昨天子玲給大家分享了孩子學習英語的免費網站資源,今天子玲接著來和大家聊孩子學習的事兒,今日主題:學習拼音。孩子很快就要上小學了,拼音的學習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很重要,但是幼兒園不教,小學老師又教的很快,怎麼辦?
  • 學齡前的孩子提前學拼音,有必要嗎?這4點知識你了解了嗎
    於是,玲玲的媽媽很擔心這樣下去,孩子會跟不上學習進度,她在猶豫要不要在外面給孩子報個班,讓孩子提前學習一下拼音和數學。蕭蕭媽媽卻不這麼認為,她覺得這些東西等孩子進了小學自然會學,還是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活動,提高社交能力和學習思維能力的好。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你沒看錯,這是幼升小的「神童簡歷」!
    但專家指出,「超前教育」造成孩子「領跑」只是暫時的假象,將超前於孩子發展過程的知識技能強加於還沒有完全做好能力上準備的孩子,可能會帶來「拔苗助長」,上演現代版「傷仲永」的嚴重後果。幼升小「牛娃」頻現引發集體「吐槽」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
  • 升小學,孩子拼命補拼音識字數學?有遠見的媽媽這樣做
    9月份孩子要上小學了,閨蜜苦口婆心地對我說:「親愛的 ,你一定要讓孩子提前學好拼音。我孩子去年上的一年級,別的孩子不但會識字速算,會拼音英語,寫得還賊快!我孩子現在周末都在補習拼音,補英語,我每天陪他做作業到晚上11點!快一年了,我兒子才勉強跟上,但是我兒子自信心大打折扣,目測未來是學渣無疑了!」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引發集體吐槽
    但專家指出,「超前教育」造成孩子「領跑」只是暫時的假象,將超前於孩子發展過程的知識技能強加於還沒有完全做好能力上準備的孩子,可能會帶來「拔苗助長」,上演現代版「傷仲永」的嚴重後果。幼升小「牛娃」頻現引發集體「吐槽」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
  • 不可多得的拼音學習神器,拿走不謝!
    雖然教育部之前已經明確規定幼兒園不準教拼音,可是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更好更快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節奏,要麼給孩子報幼小銜接培訓班的拼音學習,或者自己在家提前學習一些拼音,為幼升小做一些實實在在的準備。要麼一臉委屈地望著你,要麼東望望,西瞧瞧,根本對你的複讀機式灌輸法充耳不聞。然後,傳說中的陪娃學拼音「雞飛狗跳」場景就開始了。原本以為自己是一名很有耐心的媽媽,可是教拼音開始,我已經不再是我了!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但專家指出,「超前教育」造成孩子「領跑」只是暫時的假象,將超前於孩子發展過程的知識技能強加於還沒有完全做好能力上準備的孩子,可能會帶來「拔苗助長」,上演現代版「傷仲永」的嚴重後果。  幼升小「牛娃」頻現引發集體「吐槽」  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