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別再學拼音了,這3件事做不好,上學後語文成績就被拉開了

2020-12-06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不少家長都開始焦慮,幼小銜接班地學習了。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落後,不管銜接班是半年、一年還是兩個月,不上幼小銜接班就跟不上一年級的課程,尤其是語文學習,拼音要先學,孩子跟不上很痛苦,因為老師都不講拼音了。不知道家長對於語文學習有哪些誤解,總之,一年級的語文老師還是會講拼音,拼音也是教學重點。

如果能學幼小銜接,先接觸和了解對於一年級的學習,是會感到輕鬆。沒有學過也沒關係,只要按照老師的要求,上了一年級一樣趕得上。作為語文老師,我經常被問到,是不是現在小學不教拼音了,只能自學?根據課程標準,並不是不教拼音,而是我們的教學大綱中,拼音作為識字工具,是服務於識字學習的。但是拼音仍然是學習的重點內容,教學的順序進行了一些調整。

所以,我們在幼小銜接中應該也以識字為主,否則到了一年級,語文成績還是會和其他優秀的學生拉開差距。那麼提前學也沒有錯,只是我們家長往往關注錯了重點,認為提前學拼音、識字就是為一年級的語文學習做準備。往往忽視了這3件事,看似和學習的聯繫不大,但是在入學後,對語文成績的影響卻很大。具體是哪3件事,小島老師想和家長朋友們好好分析一下。

01喜歡上學,喜歡語文是需要最先建立的學習態度

在進入一年級的之前,我們家長總是以拼音很難,寫字很痛苦這樣的形容來為孩子建立一個「上學後,就不能再輕鬆度過你的童年」了這樣一個學習描述。導致很多學生,怕學語文、怕學拼音,甚至怕老師。家長常把老師也形容成:如果你不好好聽講,看老師會怎麼收拾你?語文學習成了一場「歷劫」,可想而知,我們的小學生帶著這樣的學習負擔來到小學階段後,他們怎麼能把語文學好?尤其是家長還會自作主張地幫助孩子去練習閱讀,在上學前就開始的閱讀培養,究竟為語文學習打下了怎樣的基礎不得而知,但孩子反正就不愛看書了。

比起學拼音和學寫字,我們在上小學前,家長應該先為孩子建立的是學習態度。語文學習是怎麼一回事?喜歡語文學習能為我們的生活改變多少?喜歡上學才是我們在銜接階段應該告訴孩子的事。小島老師推薦于謙老師的輔導教育方法,他把上幼兒園形容成非常好玩的事,讓孩子積極主動去上幼兒園,努力表現,等到孩子在上學的過程中,是真的體會到了快樂以後,于謙老師說,你做得對,已經夠當小學生的資本了,孩子又高高興興地去上小學。所以,我們家長不要去刻意醜化或者恐嚇孩子,上學很可怕,有可怕的老師和不友好的同學。而是應該為學生去構建一個學習的世界,上學是很好玩的一個階段。這才是我們應該做好的第一件事。

02適應課堂學習,了解語文學習的形式

我們要求適齡兒童去學一年級的課程,並不是要求他們學知識,而是我們應該先讓孩子們去了解課堂,什麼是學習。很多孩子被送到銜接班,第一節課就是寫字或者是糾正坐姿,這雖然是一個常規的教學方法,但是沒辦法讓孩子去適應課堂學習,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寫字,什麼是語文學習的形式。一年級的學生,就像一張白紙,但是這張白紙到二年級階段仍然沒辦法去建立一些色彩的話,對語文學習的幫助就不大了。

在升入小學之前,我們除了培養學習習慣,更要培養孩子對課堂的適應力。銜接班裡的學生不多,但是到了真正的小學課堂,面對一個班幾十個同學,我們的學生要怎麼去適應老師和同學相處?都是要學習的內容,而且了解語文學習的形式,我們為什麼要讀課文、為什麼要學寫字、寫作業該怎麼去記錄內容,這些學習的技巧,如果掌握得好,那麼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就得心應手了。如果家長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一直強調去輔導孩子寫字,學習知識,在輔導的過程中,也會非常費勁。

03建立閱讀的習慣,保持朗讀的學習方法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閱讀很重要,家長們都能了解。但是朗讀在低年級的學習過程中,也很重要,對語文啟蒙階段的學習,朗讀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對語感、對文字的把握、對關注度的提高,朗讀都是幫了大忙的。朗讀做不好,孩子缺乏對語文學習的感知力,上學後語文成績就被拉開了。別的同學能理解老師講的內容,你理解不了,因為缺乏了朗讀的練習,語文學習的效率也不高。一系列的結果導向,讓我們家長才明白,原來朗讀這麼重要。

孩子的成長發展是有規律的,尊重規律的前提下,進行輔導和培養,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尤其是在學習過程中,過早地去拔高對學習沒有任何幫助。幼小銜接的問題,在於習慣的培養,而不是學習的培養,學習的培養教給老師,習慣的培養教給家長,分工有序,我們才能對孩子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負責。關於在幼小銜接中必須做的3件事,你同意這個理念嗎?歡迎留言或評論。

相關焦點

  • 孩子學拼音,對幼升小和小學真那麼重要嗎?你對拼音可能存在誤解
    如果你問小學生的家長,幼小銜接最應該學的是什麼?99%的家長會說拼音,拼音似乎是幼升小孩子必備的技能。不少私立幼兒園把拼音教學當成教學,還有公立幼兒園的學生家長,讓孩子直接從大班退學,去校外上專門的幼小銜接學拼音,拼音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 幼升小需不需要上銜接班?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當年,老大就沒有上學前班,從大班直接升入小學後,孩子的學習也沒有受到影響。「其實,當時我也為老大上不上學前班困擾過,不過,孩子爸爸立場比較堅定,認為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年齡的事,順其自然最好,後來我也就打消了讓孩子上學前班的念頭。」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洋洋的媽媽回答說,她家洋洋根本就不會,教了拼音怎麼寫還是不會!我當時就告訴她,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寫拼音那才奇了怪了!不會讀、寫拼音很正常,本來這就是超綱內容。不過,不少家長認為幼兒園沒學什麼內容,每天就是陪孩子玩,還不如提前學點東西,反正小學也得學。所以不少家長強烈建議幼兒園學校應該讓孩子提前學一些小學的知識,比如數學、語文、英語等基礎知識。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引發集體吐槽
    「我們也知道孩子太小、壓力太大,但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只能順應規則,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曾戀說。「現在不少小學確實存在『課堂不學課後學』的怪圈。很多知識孩子已經學會了,他們對課堂毫無興趣,但考試起來分數高,家長還對此洋洋得意,課餘後繼續把孩子送到培訓班去『超前教育』。」長沙市一位小學老師告訴記者。
  • 拼音、識字、數學,以後這些幼兒園都不教了,吃虧的是誰?
    做語文試題需要孩子對文字、邏輯、甚至生活環境都有合情合理的把握。而語文沒有簡單明了的規律可遁,越往後學內容越繁複,主觀性越強,靠得是理解力和感受力。學好語文需要一種綜合能力,這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難點。再怎麼零起點,閱讀能力也不能為零,良好的語文水平就是從大量閱讀中來的,上了學再補至少還要兩、三年的功夫。而且,你想孩子成績拔尖的話,語文就一定要強。
  • 學拼音很苦惱?用這款學拼音軟體7天搞定拼音!
    拼音學習是小朋友語文入門的關鍵,打好拼音基礎,對小朋友日後的語文學習至關重要。各位家長朋友應該都深知這個道理,但是不是苦惱於不知道如何讓孩子有效地學拼音呢?進入幼升小階段,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拼音學習並不像當初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孩子經常會在拼讀或給漢字注音上栽跟頭。除了學校老師的拼音教學,很多家長都苦於自己的拼音輔導。1、孩子是否對拼音學習感到頭疼?上述的問題你都會嗎?
  • 你的孩子可能還在學「只求速度」的「假拼音」……
    在這之後,很多家長都跑來問我:  教學大綱淡化拼音後,孩子還需要學拼音嗎?  先學拼音還是先學英語音標,會混淆嗎?  我們為什麼要學拼音?  就拿朋友班上的孩子做例子,她是三年級學生,朋友講課語速較快,在上課前都會特別督促孩子:記筆記時遇到不會的字就先用拼音標註,課後再查字典。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你沒看錯,這是幼升小的「神童簡歷」!
    幼升小「牛娃」頻現引發集體「吐槽」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文章中提到某名校幼升小報名人數8000多人,經過網選、機考、面試三輪,最終只錄取60人,競爭激烈程度令人咋舌。名校光環之下,不少家長精心撰寫了「牛娃簡歷」,希望為孩子爭得一張「入場券」。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詩文篇幅,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初中教材則減少課文篇目,增加了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份量」。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折射家長集體焦慮  新華社長沙4月21日電(記者謝櫻)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由於家長急於為孩子順利升學積累優勢,「搶跑學習」「超前教育」在學齡前兒童中已經非常普遍。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牛娃」頻現引發集體「吐槽」  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文章中提到某名校幼升小報名人數8000多人,經過網選、機考、面試三輪,最終只錄取60人,競爭激烈程度令人咋舌。名校光環之下,不少家長精心撰寫了「牛娃簡歷」,希望為孩子爭得一張「入場券」。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
  • 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老師家長怎麼辦?
    超過140萬人正在關注8月23日 哈爾濱小到中雨轉雷陣雨 16℃~23℃4-5級轉3-4級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語文教材三大革新1打破常規,先從漢字學起過去一年級剛入學的時候,孩子們先學會拼音,才開始識字。而這回的教材「大換血」,順序完全倒置:把拼音學習推後個把月,先認一些漢字,再學拼音,而且邊學拼音邊認字。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共安排了2個識字單元、2個漢語拼音單元和4個課文單元。
  • 語文期末考試3大題型,避免複習做無用功,了解出題模式最重要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對於很多一年級家長來說,第一次大型考試,必是和學生一起認真對待。老師總結的各類複習知識點,考試的題型和內容,家長都會輔導學生認真複習。想要語文在小學階段一直保持優異的成績,就需要把握好基礎,只有對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類歸納,才能認知不足,提高學習的效率。
  • 提前學拼音 在哪兒踩「剎車」
  • 一年級語文期中考試拼音複習,老師:拼音這關必須過
    一年級語文在這段時間學習的主要內容就是拼音,所以在本次的期中考試中拼音所佔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因此,要在本次的語文考試中奪得高分,拼音這關是必須要過的,語文老師表示:得拼音者才能拿高分。那麼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拼音到底學了些什麼呢?同學們有沒有自己去總結出拼音的內容呢?
  • 孩子學拼音太難了?那是因為沒有找對學拼音的APP
    許多孩子在小學入學前都沒有拼音的基礎,導致入學後常常出現學習能力慢,跟不上學習節奏,識字能力也受到影響,逐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前幾天,大學班級群裡的一位老同學在群裡吐槽道:「最近在教我家孩子學拼音,我快要吐血了!
  • 家長是理工科專業,孩子的語文成績就差?老師:和家長沒關係
    這一類家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輔導孩子學習上挺自信,英語、數學早期啟蒙教育都做得非常好。但是因為專業的限制,很多家長的共同困惑是:我們學理工科的,文科不好,從小語文成績也算不上優異,怕孩子的語文也學不好,自己教不了。每當聽到家長這樣說,我都會告訴他們:別擔心,孩子的語文成績差,和家長是理工科專業沒關係。
  • 告別「玩中學」 幼升小如何良好銜接?
    每到這段時間,處在畢業班尤其是幼升小的孩子家長,都有些「畢業焦慮」——擔心孩子下半年升入小學不適應小學教學節奏,跟不上進度。許多家長聽聞進入小學課程講得快,並且課堂氛圍也和幼兒園大相逕庭,因此在寒假給孩子報名幼升小銜接班,提前讓孩子學完一年級的知識,希望可以「一馬平川」順利升入小學。但是家長們在重視知識層面的銜接時,往往忽視了孩子心理上的銜接。
  • 學生再努力也會有考不好的科目,家長不可不知
    上學的時候總是有一些科目怎麼也考也考不好,隨著時間的推遲,很多學生因為個別科目考不好,於是就放棄好好學習,對成績名次也不抱希望,特別是高中的時候,有些科目簡直神難。所以針對那些弱項的科目,早點知道,早點解決,不至於跟不上的時候再去解決。所以身為孩子的家長們,最好是早點知道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