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還有一個多月,小一新生們即將開啟正式的校園生活。日前,一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語文教材在淘寶上熱銷。記者從市教委獲悉,上海的小學新生今年確實將告別滬教版教材,使用全國統一編寫的這套新語文教材。
值得關注的是,新教材將加大漢語拼音集中教學力度,讓孩子們有更充足的漢語拼音學習時間。
三門學科 一年級和七年級使用全國統編教材
在教育部官網(www.moe.gov.cn)今年5月轉載的一則《中國教育部》新聞透露,國家統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學科教材國家級培訓班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開班。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朱之文表示,統編義務教育三科教材在理念上,突出德育為魂、能力為重、基礎為先、創新為上;在內容上,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家主權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內容。
根據計劃,三科教材將於今年秋季學期統一在全國一年級和七年級首先使用,2018年延伸至二年級和八年級,2019年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
拼音教學 從「aoe」開始教
記者在這本教材中看到,在教會孩子們認識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誦讀了「雲對雨,雪對風,花對樹,鳥對蟲,山清對水秀,柳綠對桃紅」這一首「對韻歌」之後,語文學習將進入連續13課的拼音集中教學時間。拼音教學第一課,將從「aoe」這三個單韻母開始,供零基礎孩子起步。
配合教材變化,市教委此前表示,本市也將從今年秋季新學期改進漢語拼音集中教學方式,調整課時安排。和以往相比,教學方式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階段,孩子們將集中學習單韻母,無識字、朗讀兒歌等要求;第二階段,孩子們集中學習聲母、複韻母、前鼻韻母、後鼻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及音節的拼讀,此外將有少量配合拼音學習的漢字認讀和兒歌朗讀;集中教學階段,少量漢字只要求認識,不要求書寫。為了增加孩子們小肌肉群的鍛鍊,也為了更好地鞏固所學拼音,課堂上將安排少量拼音字母的書寫練習。
由這些變化來看,家長為孩子提前報班、搶跑,實無必要。孩子們將有更充分的時間學習拼音、練習拼音,完全可以通過校內學習掌握漢語拼音。
減少識字 強調口語和閱讀
業內人士分析,新教材的識字量比起滬教版略有減少,課後的識字表為300字,寫字表則為100字。
《青蛙寫詩》《雨點兒》《明天要遠足》《烏鴉喝水》《雪地裡的小畫家》等課文短小精悍,童趣盎然。其中,也在閱讀部分收錄了《春節童謠》等充滿傳統文化特色的內容。
與此同時,新教材強調了口語交際和閱讀。在一年級上的語文課本中,設有三個「口語交際」章節,分別為「我們做朋友」「用多大的聲音」「小兔運南瓜」,幫助孩子們掌握語文使用規範和禮儀,培養傾聽的習慣。而在每單元的「語文園地」中,則設有「識字加油站」「和大人一起讀」「日積月累」等板塊,增加古詩文內容,也引導營造家庭閱讀氛圍。
【新教材部分先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