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幾位資深小學語文老師說,此次語文教材的變化,呈現出幾個鮮明的特徵:
●從課文選篇來看,以一年級上冊為例,安排了14篇課文,分為「自然四季」「想像」「兒童生活」「觀察」4個單元,體現出人文主題的多樣性。
●從篇目數量來看,與原先全國其他地區使用的人教版相比,篇目有所減少,難度降低,但題材豐富、體裁多樣,聯繫學生生活、關注心理成長,體現出豐富的人文內涵。
●從認字上來說,統編一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從原來滬版教材的400字,減少到現在的300字,寫字表為100字,給小一新生更多的適應過度階段。
●在一年級上的語文課本中,第一個環節就有「你說我做」的口語交際環節,在「學習準備期」設置的環節,能幫助孩子掌握語文使用規範和禮儀,認知一些簡單的漢字,培養傾聽的習慣。
●在每單元的「語文園地」中,設有「識字加油站」「日積月累」等板塊,增加古詩文內容,還有一個「和大人一起讀」的環節,加強了親子閱讀,對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閱讀興趣很有幫助,這是引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融合,也是注重傳統文化的表現。
●最後一篇課文《小蝸牛》和前面的課文都不一樣,不是全注音的,可能是編者想要讓小朋友試著一邊讀,一邊試著猜一猜,能不能用日常積累的字詞把整篇課文讀下來,這個設計很有匠心。
●新教材還加強了傳統文化浸潤的比重,插圖很有中國風特色,而且還在閱讀部分收錄了《春節童謠》等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內容。
根據教育部的統一部署,今年上海的小一新生將開始使用統編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教材。市教委表示,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將在集中教的同時,進一步改進教學方式,讓孩子們有更充足的漢語拼音學習時間。
從今年9月開始使用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關於2017年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明確,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組織編寫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簡稱統編教材),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和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上海市實行義務教育五四學制,即九年義務教育分為小學五年和初中四年。根據教育部要求,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將不再使用滬教版《語文》和《品德與社會》,而是使用統編的《語文》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此外,2017年,教育部發布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將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各編寫出版單位根據新的課程標準對現行小學科學教材進行了修訂,並增編一、二年級教材。審定通過的增編教材從2017年小學一年級開始使用,三至六年級使用現行教材。
據悉,新學期所有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出版單位為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分為上下兩冊。
這一套新教材的主編為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
拼音教學做到「零起點」
和現行教材不同,在統編教材中,當孩子誦讀了「雲對雨,雪對風,花對樹,鳥對蟲,山清對水秀,柳綠對桃紅」的「對韻歌」之後,語文學習將進入連續13課的拼音集中教學時間,統編教材將加大漢語拼音集中教學力度,讓孩子們有更充足的漢語拼音學習時間。
市教委表示,在學習拼音的第一階段,孩子們將集中學習單韻母,無識字、朗讀兒歌等要求;第二階段,孩子們集中學習聲母、複韻母、前鼻韻母、後鼻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以及音節的拼讀,此外將有少量配合拼音學習的漢字認讀和兒歌朗讀;集中教學階段學習的少量漢字只要求認識,不要求書寫。為了增加孩子們小肌肉群的鍛鍊,也為了更好地鞏固所學拼音,課堂上將安排拼音字母的書寫練習。
新教材中的拼音教學第一課,將從「aoe」這三個單韻母開始,做到「零起點」。市教委表示,通過加強漢語拼音「集中教學」,並在此階段減少漢字認讀數量,課堂中漢語拼音教、學、練的時間將大大增加,孩子們將有更充分的時間學習拼音、練習拼音,完全可以通過校內學習掌握漢語拼音,無需在假期超前學習拼音、盲目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