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古詩文數佔比近半 必修冊以「勞動...

2021-01-21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 新民網】今天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即將於今年9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有關情況,普通高中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介紹,語文教材精選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名篇,注重題材的多樣性和體裁的覆蓋面,從古風、民歌、絕句、律詩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魏晉辭賦到唐宋明清古文,從文言小說到白話小說,均有呈現。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課文數(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詩詞33首,古文34篇。

據介紹,普通高中《語文》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冊。

教材以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責任擔當」為核心,細化出「偉大的復興」「使命與抱負」「青春激揚」等若干人文主題,作為單元組合和內容選擇的一條重要線索,發揮語文教材的鑄魂培元作用。以課程標準規定的12個學習任務群作為另一條線索,將其分解為若干學習專題,構成28個學習單元,落實語文素養的各項培養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教材在必修上冊以「勞動光榮」為主題專設一個單元,選取謳歌勞動人民、勞動模範、勞動精神的課文,引導學生了解和繼承中華民族熱愛勞動的優良傳統,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偉大、勞動崇高、勞動美麗的觀念。

語文教材還有個突出的特點是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材圍繞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以深度閱讀、讀寫結合為指向,靈活設計「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學習活動。改變過去常見的以單向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思路,注意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促進語文教與學方式的轉變。

在課文的選擇上,除了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名篇,還選取反映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作品,謳歌革命領袖的豐功偉績,讚頌革命英雄人物事跡,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的情感。其中,有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改造我們的學習》等5篇(首)文章,魯迅《拿來主義》《紀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還有《長徵勝利萬歲》《大戰中的插曲》《百合花》等多篇作品。

同時,教材注重選取反映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的作品。這些課文,有的反映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展現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如《哦,香雪》;有的謳歌時代楷模,讚頌自力更生、執著探索、忘我奉獻的寶貴精神,如《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有的反映黨在新時期的理論探索,體現出理論對實踐的巨大指導作用,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此外,教材也選入了十多篇外國文學文化經典作品,有《復活》《百年孤獨》《哈姆雷特》《致雲雀》等。對於這類作品的選取,重視文學性和思想性的統一,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進行分析,發展批判性思維,增強文化理解能力,提升文化鑑別力。(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潘子璇)

相關焦點

  • 新版高中語文教材設「勞動光榮」單元,古詩文佔全部選文近半
    8月27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有關工作情況。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發布會上了解到,普通高中《語文》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冊。
  • 高中語文統編新教材9月投用 魯迅5篇文章入選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7日電(冷昊陽 郎朗)伴隨著9月開學,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也將走進部分省份的高中課堂。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介紹了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有關工作情況。三科統編教材樣本 冷昊陽 攝語文教材共5冊 其中2冊為必修在發布會上,普通高中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介紹,普通高中《語文》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冊。其中,必修教材每冊8個單元,覆蓋7個學習任務群;選擇性必修教材每冊4個單元,覆蓋6個學習任務群。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怎麼教?教材編寫組解讀思路
    普通高中《語文》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冊。以課程標準規定的12個學習任務群作為另一條線索,將其分解為若干學習專題,構成28個學習單元,落實語文素養的各項培養要求。特別要說明的是,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在必修上冊以「勞動光榮」為主題專設一個單元,選取謳歌勞動人民、勞動模範、勞動精神的課文,引導學生了解和繼承中華民族熱愛勞動的優良傳統,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偉大、勞動崇高、勞動美麗的觀念。
  • 高中語文教材包括哪些重點學習內容?總主編告訴你
    三科統編教材樣本 冷昊陽 攝中新網8月27日電 普通高中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今日透露,高中語文教材的重點學習內容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國外優秀文化等。教育部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及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全覆蓋工作情況。溫儒敏介紹,高中語文此次一共編了5冊,分為必修教材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上、中、下3冊。在內容上統籌安排,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按照「整體設計,自然滲透」的思路選擇內容,設計學習任務。選文強調導向要正面,要文質兼美,深淺也比較適合,具有經典性和時代性。
  • 天津中學教材大變革!都有哪幾門課程……
    今天上午(8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教材統編情況。目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工作已經完成,今年9月秋季開學,將率先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等六省市高中起始年級使用,其他省份也將陸續全面推開。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爭議與回應
    實行三科統編的原因,教育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答覆是,「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意識形態屬性強,具有特殊重要的育人作用。三科教材由國家統一組織編寫和使用,這是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一直以來,語文教材都是公眾關注的熱點。早在2009年,郭初陽和蔡朝陽、呂棟等幾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進行了一項課題研究,後出版成《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一書。
  • 高中語文統編教材「選擇性必修」新在哪裡?總主編溫儒敏詳解十大...
    原標題:高中語文統編教材「選擇性必修」新在哪裡?總主編溫儒敏詳解十大問題 | 特別關注民小編說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選擇性必修」即將投入使用,對於這套新教材,該如何進行「學習」與「研習」?對於學生閱讀、寫作、應對考試以及最關鍵的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等關鍵問題,新教材編寫意圖和考慮是什麼?
  • 中小學"人教版"等教材被取消 科學課成必修
    中小學語文教材結束「一綱多本」 實現全國通用9月1日起,全國就讀於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將開始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結束。
  • 統編高中選擇性必修教材語文目錄
    選擇性必修上冊教材目錄第一單元1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毛澤東2 長徵勝利萬歲/楊成武*大戰中的插曲/聶榮臻3 別了,「不列顛尼亞」/周婷、楊興*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穆青、馮健、周原第二單元海明威10 *百年孤獨(節選)/加西亞馬爾克斯第四單元邏輯的力量一 發現潛藏的邏輯謬誤二 運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三 採用合理的論證方法古詩詞誦讀無衣/《詩經·秦風》春江花月夜/張若虛將進酒/李白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選擇性必修中冊教材目錄
  • 古詩文已佔浙江高中語文新教材半壁江山 六神磊磊在杭州講詩詞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變動,古詩文篇目高達67篇(首),佔全部課文數(136篇/首)的49.3%。掐指一算,古詩文已佔高中語文新教材的半壁江山。「古詩文」既然這麼重要,怎麼學呢?昨天,因解讀金庸、唐詩聞名的六神磊磊來杭州講詩詞課,現場名額瞬間秒光,可見古詩詞的熱度。昨天(9月7日),六神磊磊帶著新書《給孩子的唐詩課》現身博庫書城文二路店。
  • 滬小一生將使用全國統編語文教材 分為上下兩冊
    ●從認字上來說,統編一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從原來滬版教材的400字,減少到現在的300字,寫字表為100字,給小一新生更多的適應過度階段。  ●在一年級上的語文課本中,第一個環節就有「你說我做」的口語交際環節,在「學習準備期」設置的環節,能幫助孩子掌握語文使用規範和禮儀,認知一些簡單的漢字,培養傾聽的習慣。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詩文篇幅,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初中教材則減少課文篇目,增加了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份量」。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
  • 破解統編歷史教材的教學難題
    根據教育部要求,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步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還未進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最遲也將於2022年秋季開始使用統編版高中新教材。與以往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相比,統編高中歷史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兩冊呈現出新理念、新特點與新要求。面對新課程、新教材,一線教師如何才能教好《中外歷史綱要》?
  • 溫儒敏全面解讀統編《語文》小學教材!老師...
    溫儒敏全面解讀統編《語文》小學教材!老師、家長應該看看! 我們整理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對於統編小學《語文》教材11個方面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與各位老師分享! 本文將提出以下11個教學問題並給出相應解決方法: 1.一年級為何先認字再學拼音?
  • 教育部最新通知:一大波小學教材要更換!拿到新課本,家長這樣輔導更...
    5月7日,教育部官方網站掛出通知《教育部辦公廳關於2018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小學教材將進一步調整。此次教材變化主要涉及義務教育教學用書的變化。猿老師查看了《通知》,發現此次調整和中小學生統編教材的推進聯繫緊密。什麼是統編教材?
  • 山東各地中小學實現「課前到書」 揭秘:新編教材有啥...
    按照教育部要求,秋季學期開始,山東省義務教育全部年級和高一年級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三個科目將全部使用統編教材,記者從山東教育發布獲悉,全省中小學校實現「課前到書」,相關學科教師培訓工作正在進行。  聚焦:  多所學校新教材來了!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開始,中小學教材改版,事關所有中小學生
    近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學校和體育運動學校教學的《2019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從目錄內容上看,義務教育用書改動不大,但高中課程用書有較大幅度變動。統編教材的使用,進一步體現出教育部門對義務教育階段青少年的德育、法制的重視,尊重《歷史》發展,推進「大語文」,弘揚國家的優秀文化傳統,能夠更好的提升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質量。2、《2019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教材版本依舊分為六/三制和五/四制。
  • 9月起江蘇中小學全部用統編版教材 古詩文篇目大增
    中國江蘇網訊 2017年9月,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了全國小學一年級新生的課堂。從今年9月秋季學期開始,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3門學科將使用統編版教材。6月12日,我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印發江蘇省2019年秋季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原則與策略
    統編語文教材(以下簡稱教材)在課文中對生字詞的數量並沒有明確的限制,字詞的梯度比較大,主要強調教學識字方法和學生自主識字。本文希望通過梳理統編語文教材識字的編排,為「三區三州」語文教師有效進行識字教學提供支撐。統編語文教材強調漢字的根本地位和重要性,重視識字方法的訓練,強調學生自主識字以及在生活中的積累與應用。識字教學不是閱讀教學的附庸,但也不能同閱讀教學脫離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