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九月,小西「晉升」為大班學生。媽媽也開始給她制定了一份「幼小銜接」計劃。
認字、寫字、數學、拼音、跳繩……都寫進了這份「計劃」中。「我們不想搶跑,但是也不能落後。」小西媽媽向學堂君吐槽,他們早早買下名校的學區房,但「過來人」家長的「現身說法」讓她無法再淡定。「大家都學了,我們不學,就會墊底!」她說,這一份幼小銜接計劃,也是無奈之舉。
去年,浙江省教育廳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確一年級新生入學後要堅持「零起點」教學,前幾天,省教育廳又發布了做好「幼小銜接」的指導意見,在指導意見中,要求避免幼兒園「小學化」,要求幼兒園不提前教拼音、寫字、計算、不提前大量識字。現在的幼兒園,的確也是這樣做的,但現實如何呢?小學零起點有沒有讓幼兒園的孩子負擔減輕?讓家長們淡定?
學堂君進行了調查。
調查 七成家長計劃讓孩子在學前識字
學堂君隨機在兩個公辦幼兒園的大班家長中進行了調查。共有45人參加了問卷調查。
有42%的家長表示,孩子「已經」在學習拼音、識字、寫字、計算中的一項或多項,而有38%的家長表示「打算」讓孩子學習拼音、識字、寫字、計算中的一項或多項,只有20%的家長「堅決支持孩子零起點讀小學」。
在打算在小學前「先學一點」的家長中,有23%的家長表示孩子目前已在校外機構上幼小銜接課程,有60%打算去讀幼小銜接的暑期班,有17%的家長打算在家裡自己教。
在「準備讓孩子在小學前掌握的內容」調查中,44%的家長準備讓孩子在小學前掌握拼音;有49%的家長準備讓孩子在學前掌握計算;打算讓孩子在學前掌握識字的比例最高,佔69%;準備讓孩子掌握寫字的比例相對低,佔36%。只有20%的家長覺得在學前沒必要學這些內容。
「孩子明年讀一年級,最讓家長擔心的事情是什麼?」,有47%的家長選擇了「小學進度太快,怕孩子跟不上」。
家長 別人在「搶跑」,我們也不能掉隊
很多家長坦言,想讓孩子「先學一點」的念頭萌生於無奈。這種焦慮,來源於親戚朋友的「實戰經驗」。
小西媽告訴學堂君,小西讀小班、中班時,她都非常淡定。「我們早早就買好了非常不錯的學區房,沒有上民辦『和別人比』的壓力,本來想幼兒園這三年都會比較輕鬆的。」今年的暑假,她和幾個孩子上了小學的朋友聊天時,卻被評價「圖樣圖森破」。有朋友告訴她,自己孩子的班裡,幾乎沒有一個是「零起點」的,「厲害」的孩子認字上千,早早能自主閱讀,一年級的語文、數學內容幾乎都掌握了,其他的孩子「20以內加減都已經很熟了」。朋友的「現身說法」讓她動搖了。「問了幾個同齡小孩,發現都有在提前學了。如果都是零起點,那我們不怕孩子學不會。現在是大部分都在學,逼得我們不得不提前學。在這樣的同學群體對比下,孩子就會顯得很『差』。我最擔心的,是什麼都不學,要在班裡墊底,孩子的自信心要遭受打擊。」
對於小西媽的糾結,成媽心有戚戚。「最近向一年級孩子家長取經,被『洗腦』要學。」成媽一直秉承的是孩子要有快樂童年,沒有報任何學科興趣班。當她發現,有孩子「搶跑」得厲害,「甚至有大班就去讀數學培訓班的」,「三觀」被刷新。「讀小學,孩子不僅要適應各種變化,還要學拼音、寫字、算術這些全新的內容,會非常累,家長也很累。如果只有我零起點,壓力肯定會很大。」成媽說,為了「孩子和自己在讀小學時不要那麼累」,她決定「屈服」——提前學習。
這種「別人跑了,我們也不能掉隊」的焦慮情緒,已經蔓延到了中班家長。有家長跟學堂君吐槽,雖然孩子仍在讀中班,已經打算正兒八經教孩子認字、寫字、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