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負擔重又怪老師和家長?其實並不是他們的錯,而是……

2021-01-16 騰飛說教育

我們理性地看待學生學習負擔重的問題,雖然老師和家長有一定的原因,但不能簡單地歸咎於老師和家長,老師和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只是扮演了迎合性的角色,學生的學業負擔加重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學校要求老師成績,老師給學生打分。

各學校對老師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說,教育成績不能比其他學校低,否則就沒有與老師相關的所有資格,比如很多學校把班級成績和老師的優秀老師的評定聯繫起來,和老師的業績聯繫起來,和獎金聯繫起來,在這些壓力下,老師也只能加油了,如果能多給學生布置作業的話,可以儘量多安排,給學生多上一節課,孩子的作業是山,

沒有不重視孩子成績的家長,學校沒有作業的話父母會慌張的,父母自己找作業給孩子做,即使知道補習費很貴,也不惜一切代價把孩子送到教育機構去補習,大家在周末的訓練機構看的話,能知道有多受歡迎,你父母有多累?

根本原因是應試教育和大學升學的希望。

孩子的學習負擔沉重並不是學校、老師和家長的責任,訓練機構也不是拿著槍指著父母,家長可以選擇不讓孩子去,為了孩子能進好學校就可以進好大學。

這些都要取得好成績才可以,那樣的話,其他的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其他的孩子在補習中家裡的孩子在玩,這些並不是父母和老師所起的作用,而是父母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只是配合現在的教育現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中、高考不是學生負擔重的最主要原因?
    主要的且更為重要的原因是非畢業班的期未『統一考試,而根源是用學生的成績來評價老師。下文簡單概括原因。這裡首先說明,為什麼要討論和辨別學生負擔重的主要原因呢?因為我們要想辦法解決學生負擔重的問題。要解決問題,搞不清產生問題的原因,是解決不了的。實際上,過來各種各樣解決學生負擔重的措施沒有效果或效果有限,正是弄不清產生學生負擔重的真正原因。
  • 高一學生學習品質下降的原因是什麼?老師、家長如何應對?
    老師座班不是為了輔導而是為了維持紀律,因為老師的安排一般未考慮是否對應學科自習,這是學習自覺性差的最好證明。3,調查一下學生就知道,很少有人做學習計劃,更沒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寫學習總結,考試反思的就鮮有人在了。機械跟著要求跑,看著隨著別人跑,胡亂應付,沒有方寸。造成高一學生學習品質下降的原因我分析主要有三個方面:1,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大環境所致。
  • 減負減掉的不是寫作業時間,家長別理解對了,才能提高孩子的成績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面對家長對減負的困惑,小島老師想和大家聊聊什麼是減負?我們的小學生在日趨激烈的學習競賽中,不堪重負,周末兩天都在補習班度過,家長也是疲於應對,不禁會質疑:難道不是減負嗎?
  • 老師如此誇獎孩子,其實是提醒你該對孩子上心了,家長莫要理解錯
    表妹一家都是老師,過節放假聚在一起,就難免會提到學生,名列前茅的孩子大都是一樣的,聰明、努力又上進,說起班裡拖後腿的那幾個孩子,表妹就無限愁容,抱怨現在的教育現狀,對家長總說好話不行,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可是說重了吧,家長就說老師是歧視他的孩子,所以怎麼說都是錯。
  • 去問問孩子負擔輕了還是重了?上海又出減負新政有家長卻不買帳
    今年的新政對作業量沒有明確的規定,更加側重質量的提升,對學校和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得使用審批過的學習類APP布置作業;不得要求或組織學生購買未經審查通過的教學資料;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不得使學生作業演變為家長作業;
  • 補課到底是老師強迫的,還是家長主動的?甩鍋沒用,拿事實說話
    現在的學生和家長,這麼熱衷於補課了嗎?我也是家長,我家兩個孩子還沒有補過文化課呢,我甚至有點焦慮了:我家的孩子們,是不是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1、補課到底是老師強迫的,還是家長主動的?這樣的費用對一般家庭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可是,輔導班那麼多,哪個裡面不是滿滿當當的學生?補課現在為什麼這麼瘋狂?網絡上有一些人說補課是被學校老師強迫的?昨天就有好幾個網友在我文章下留言這樣說。我問他們被哪個老師強迫補課了?
  • 小學老師點評作文,附上超萌表情包,老師:給學生驚喜而不是負擔
    文|文竹媽媽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老師批改作業時應該是一板一眼的,批改完之後也只是照常打上分數或者評語。隨著越來越多思想比較開明的年輕人當上了老師,越來越多的和學生們互動的模式也出現了,老師和學生可謂是「打成一片」。
  • 「家長群」內外老師和家長各執一詞,到底誰在掙扎?
    有媒體對各省教育主管部門發布的文件進行了梳理,結果發現,自2018年以來,已有至少10個省份「叫停」了家長批改學生作業的作法,有些地方還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家校關係中的脆弱一面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其實,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較量一直存在,只是他們之間的爭鬥常常「發乎情止乎禮」,公開「翻臉」的時候並不多。
  • 多讀書不能拔高成績,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學習負擔,家長們都想錯了
    收到一位家長的留言,她說,孩子上四年級了,語文基礎很差,拼音也經常錯,字也寫錯,閱讀理解更是錯上加錯。老師建議多讓孩子看書,可是孩子也不喜歡看,連漫畫都不愛看。只愛打遊戲,家長很頭疼,這可怎麼辦?雖然作為老師,我能理解家長的焦慮,但是已經到了四年級,語文基礎的差,竟然是拼音還不會,字也寫不好。
  • 負擔重身心累,老師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浙江杭州擬規定:不得強制或以與考核掛鈎等方式要求教師安裝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政務APP,關注平臺公眾號以及參與點讚投票、人物評選、問卷調查、網絡答題、線上測評等活動……教師負擔重是個老問題了。任何行業都有壓力,都有負擔,這是無可爭議的,問題在於「不合理」三字。
  • 小學生暖和(nuǎn huó)拼音被判錯,家長怒懟老師:「哪錯了?」
    可老師卻說:「題目最後問的是老師收到多少朵,這也就代表單位名稱應該放前面,這樣計算過程才會更嚴謹。」其實類似這樣較真的老師不止老董經歷過,前段時間好友姍姍給上小學的兒子輔導拼音時也遇到過這種情況。當時兒子的作業中有一題是給「暖和」寫上拼音,兒子寫的是「nuǎn huó」,卻被老師判了錯。
  • 雲南老師逼迫學生摔手機,老師被停職:根源不在於手機,而是誘惑
    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確實不應該將手機帶進學校,老師對於學生帶手機進學校的情況,應該加以糾正、指導,這無可厚非。筆者還記得自己上學的時候,如果被老師發現帶手機去學校,老師都會選擇沒收,交給學生的家長或者幫學生保管,但是你想像不到,竟然會有老師強迫學生自己將手機摔壞,並錄下視頻。
  • 小學生寫作問題:不是積累少,也不是基礎差,而是家長輔導得太多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寫作練習,從一年級入學開始,就成為每一位家長重視的學科學習內容。很多家長生怕自己孩子在語文學習上落後,一年級的孩子就開始寫日記、寫小作文。從稚氣未脫的字跡中,我們看到的不是童真,而是被迫學習的無奈感。
  • 別懷念80年代的老師了!老師沒變,是家長變了,時代變了
    現在的老師,變了嗎?許多朋友,覺得上世紀80年代的老師,是最好的老師。那個時候,老師們不收學生和家長一分錢,寧願在放學後幫孩子們補課。而現在呢?那個時候的老師,以校為家,無私奉獻,真的把自己活成了春蠶和蠟燭。而現在呢?教師已經成為了一種被眾人吐槽的對象,大家對於老師,都戴上了有色眼鏡去看。難道說,老師們真的變了嗎?看上圖網友們的評論:老師自己在家輔導孩子,居然被舉報!退休教師收個錢辦個班,也被舉報!
  • 不敢管學生不是老師的工作責任問題,而是老師不得不做的自我保護
    關於教師體罰學生的問題,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教師體罰學生的行為,主要存在於中小學階段,中小學的孩子們本來就好動頑皮,破壞能力較強,自控能力比較差,當然,他們也正處於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們的可塑空間都比較大,老師對他們的錯誤行為,及時的進行幹預和糾正,這對孩子以後的健康成長很有幫助
  • 數字8不是封口的?班主任數次強調不要亂教,家長:大學白念了
    班主任群內數次強調:數字8不是封口的小石榴的班主任發火了,原因是在群內數次強調家長不要亂教孩子寫數字8,這也讓很多家長氣憤,紛紛表示:讓輔導的是班主任,不讓輔導的也是班主任,他們這些家長得罪誰了,裡外不是人。
  • 教育部明確表示鼓勵加大體育中考分值,如何避免成為學生新負擔?
    我們也看到了不少省市已經就體育在中考中的權重做出了明顯的調整,可以說加大體育在中考中的比重已經是大勢所趨,那麼接下來我認為討論一下如何避免因此而導致給學生、家長們增加新負擔就尤為重要了。不少家長認為如果只是用考試這根指揮棒來強迫學生必須運動,並且把體育運動用考試的方式進行考查,無疑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尤其是給在體育方面沒有什麼興趣、天賦的孩子增加了額外的負擔。而即便是對那些有興趣的孩子而言,一旦一件事情變成了「應試」的時候,也會嚴重影響他們對這件事情本來的興趣。
  • 江西南昌補習班火爆的背後:老師上課不講重點,學生被迫另尋他路
    但是,「補習有價,成績無價」,面對逐年上升的競爭壓力,為了孩子的未來,很多家長並不太在乎價錢的問題:只要能大幅提升孩子成績,哪怕傾家蕩產,他們也願意報。在江西省會南昌,連年上升的分數線和稀缺的教育資源,令很多學生和家長感到焦慮,於是,他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補習班,並為此投入了大量錢和精力,不少學生光一個暑假的補習費用就已經超過一萬元。
  • 有種「家長籤字」叫小學生偷籤,老師:感覺智商有被按在地上摩擦
    哈哈哈~不過上面這些都不算啥,起碼還能寫出漢字,這位神人小學生,不光偷偷替家長籤字,籤下的字竟然還用拼音代替,孩子你是沒把老師放在眼裡嗎?而這位小學生的老師在看到學生的家長籤字以後,則表示:「感覺智商有被按在地上摩擦,真的是我教的學生嗎?」
  • 自主性學習主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是學習的主宰者,而是指導者
    自主性學習主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是學習的主宰者,而是學習的指導者。教師要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接受型的被動學習為探索性、發現型的主動學習,在自主學習中積極發展學生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