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品質包含的內容較多,本文針對的主要是三個方面:刻苦、自覺、有計劃性。
筆者是一名物理老師,目前正從事高一教學,對高一學生學習品質下降的現狀感觸深刻。簡單列舉幾個方面:
1,選科分班,偏文的學生佔了絕大多數比例。年級1600名學生,選偏文學科(政、史、地三科選二科以上)的學生達1200人。理科相對文科難度大,作業量大,學生畏難避累的情緒明顯,刻苦精神顯然較差。
各科老師均反映上交作業的情況很差。一是不按時,二是上交量小,三是有抄襲現象,很清楚就是偷懶怕累。
2,晚自習每節課都安排了老師座班。老師座班不是為了輔導而是為了維持紀律,因為老師的安排一般未考慮是否對應學科自習,這是學習自覺性差的最好證明。
3,調查一下學生就知道,很少有人做學習計劃,更沒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寫學習總結,考試反思的就鮮有人在了。機械跟著要求跑,看著隨著別人跑,胡亂應付,沒有方寸。
造成高一學生學習品質下降的原因我分析主要有三個方面:
1,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大環境所致。這幾年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偏片倡導「快樂學習」,「自由發展」,讓學生覺得學習不應該是難事,也不會是難事,快快樂樂、輕輕鬆鬆就可以學好,不用刻苦,更不用吃苦。現在看我們的中小學教育教學確實走得偏了點。
2,新冠疫情的影響。去年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學校封校,不得不採取線上教學的形式。這種形式的教學弊端很多,其中最嚴重的還是對學生學習習慣與作風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教師很難監管到位,家長又不能監管到位,學生的自由散慢的作風開始滋生,時間一長學習的自覺性就差下來了。現在的高一學生當時正處在初中畢業的關鍵期,正是刻苦,自覺性品質塑造的關鍵時候。
3,各科老師為追求學科成績與榮譽,不注重協調合作,過度搶佔時間,加重學科任務,學生負擔較重,根本無暇思考與計劃。即便自己有計劃也難於落實,計劃性學習的品質也就慢慢退化了。
作為老師和家長如何應對呢?我建議幾點:
1,糾正「快樂學習"、「自由發展」的思潮,強化學習本身的艱苦性,刻苦努力的重要性。學習尤其是高中學習客觀上是有難度的,輕鬆學好不可能,快樂學好更不可能。人的先天條件差別不大,能否成才成事,主要看後天努力奮鬥的程度,尤其現在學生考大學更是如此。本科應該是家長和學生較為普遍、較為中意的目標,而本科的分數線基本在及格線,750分總分只要能考到450分以上考本科問題就不大,學生只要能刻苦,肯努力考到及格分應該容易。
另外有針對性安排一些活動,讓學生通過相當的努力付出達到目標。
2,老師、家長一方面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另一方面要定規矩,落實規矩。一步步引導督促學生達到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的狀態。
3,老師要強化計劃性學習的重要性,並指導學生怎麼做計劃,怎麼去執行計劃。各科老師要加強合作協調,留給學生更多自我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幫助學生落實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