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老天爺似乎悄悄把學生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學習數學幾乎不費力的學生,一類是再怎麼努力,也學不好數學的學生。
有些學生,明明小學和初中數學不錯,但是到了高中,從高一開始,數學就直線下滑,最後一蹶不振,還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了其他學科的學習,有的學生從學霸,很快變成了學渣,令人可惜。
那麼,高一數學為什麼學不好?
這個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學生數學學不好數學的原因,千差萬別,總體分類,可以分成兩類:
一類是不想學的學生:這類學生,或者因為懶,不願意做題,不願意付出,或者因為有畏難,不願意動腦子,不願意學數學。
一類是不會學的學生:這類學生,天天補數學,刷數學題,成績就是不提升,甚至還會下降。
其實,高一數學學不好的原因,有多個方面,但是多數學生都是因為「不適應」而學不好數學,因為高一數學變得抽象了,不再是生活中的數學,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高中生,在初中都是通過死記硬背、刷題做題考出成績的,實際上並不明白這些公式、定理背後的秘密,只是把題目做熟了,把知識點背會了,考試套用上了而已。但是,到了高中,這種方式就不靈了,理解成了第一位的。而高一課程內容多,進度快,讓學生沒有太多時間做題,也客觀上加重了這種情況。
高一數學學不好,高二和高三還有希望嗎?如果我說沒有希望了,那麼你就不學了嗎?對,不要去問有沒有希望,只要去做,就有希望,不做,就沒有希望!
從客觀上看,高一的函數和高二的幾何,沒有太多聯繫,函數不好,不代表幾何不好,所以高二改變沒有問題;而經過高三的幾輪複習,高一理解不透的地方,高三也完全有機會。就如同我們開車去一個地方,去的時候,一邊導航一邊問路才能去,而回來的時候,一般就能記住很多路口了,如果再多走幾次,這條路就熟了,就這麼簡單。高一數學很難,但是站在高三的角度看高一數學,其實並不難。
高一數學不好,高二、高三想提高,應該怎麼做?
1、排除畏難情緒和懶做思維,不要給自己「貼標籤」
不要因為暫時學不好數學,就給自己貼上「笨」、「沒天賦」等標籤,數學需要天賦,但是高中數學,還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
我高中時候的數學,也是經常考90多分,到了高三,換了一個很有經驗,但是很「懶」的數學老師,不給我們講題,一周講三五道題,逼著我們把一本資料「肯透」,就一本資料,不會就問,問誰?找不到老師,只能問同學,問成績好的同學。就這種數學教學方式,反而讓我的數學提高到130多分。
數學這個東西,就是越怕越學不好,一開始害怕,考數學都會緊張失眠,記過兩三次考好了,有信心了,反而非常期待考試,所以這個時候,不要講天賦,就講努力,我又不打算考150分,高考考130多分,足夠了,誰讓咱是文科生呢!
2、重視基礎,狠抓「雙基」
數學學不好,十有八九都是基礎不好,課本上最基本上的公式定理都記不下來,理解不了,盲目做題,以對題的理解取代對知識點的理解,舍本求末,出力不討好。
在高一,以課本和練習冊上的基礎題為主,先做好基礎題、簡單題、中等題,放棄難題,那些老師說不用講,但是你又做錯的題,一定要搞明白,因為這些題目基本上都屬於基礎題。
對於上課聽不懂的同學,要麼及時問同學,問老師,要麼要進行補課,如果問老師也不明白,高中生的時間非常寶貴,沒有時間補課怎麼辦?這裡給大家推薦網課這種形式。
很多人對於網課還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接受,總想著去線下輔導班,或者託關係找一線老師去輔導,但是,輔導的效果如何?費用又如何?性價比高嗎?我想經過輔導的學生,都會有自己的結論。
現在很多有實力的公司,都在進軍在線教育,這在未來會是一個趨勢,比如高途課堂,就是跟誰學旗下,專注於中小學教育的K12在線教育平臺,而跟誰學是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K12在線教育公司,也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在線教育機構。
正是有這樣的實力,所以才能聘請一流的名師,高途課堂的主講名師,平均教齡11年,其中包括國家級骨幹教師,全國知名的學科帶頭人,中高考閱卷人,清華北大畢業的名師等,平均教齡11年,像高中數學的主講教師陳國棟老師,原來是全國排名前十的數學老師,所授課班級數學平均128分,2018年所帶多名學員高考數學滿分;高中數學的周帥老師,是當年的省狀元,高考數學成績150分,北京大學畢業,所帶學員有從不及格到130以上的成績。
當然,在線教育也有弊端,就是互動性不如線下輔導,為了彌補這個弊端,高途課堂採取「名師授課+雙師輔導」的在線直播雙師模式,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除此之外,網課獨特的回放功能,特別適合基礎不好的學生在周末和節假日進行自主學習,而高中生具備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
現在這個課程正處於推廣期,只需要9元, 你可以獲得(小學5節,語數英任選一門,初中16節,包含語數英物,高中16節包含語數英物)+實體書一本(包郵),好不好,聽過才知道,寒假提前規劃。不要最後匆匆忙忙報個輔導班了事。
3、「一聽就懂,一做就錯,一考就涼」怎麼辦?
對於那些上課能聽懂,但是課下做題做不好,考試考不好的學生,其實就是把知識學死了,只要用活就可以了。數學的基本思想就在於「構建函數」、「邏輯推導」、「數形結合」等,如果死磕課本上的公式定理,雖然能熟悉,也不一定會用,就比如我們學駕照,雖然能記住教練告訴我們的要求,但是上車之後,還是會出現問題,不能靈活運用。
這個時候,解決的方法就是:做題+總結!做題必須有一定的量,量變才有可能引發質變,但是並不所有的量變,都能引發質變,對於做過的題,尤其是錯題,要學會「看題」,對照著答案,去研究每一步是怎麼來的,出錯的原因在哪裡,總結出做題的套路,然後把一類題放在一起去做,就可能會形成一定的解題思維,也可以總結出一些套路,這對於數學比較弱的同學,還是很有幫助的。
對於數學的學習,首先要承認數學天賦的存在,這就像接受人與人不同的起跑線一樣,是客觀存在的,正確看待,才能正確定位;也要相信努力,可以改變,即使數學成績不好,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要給自己積極暗示,不畏困難,才能戰勝困難,信念的力量,有時候大於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