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學不好,高二和高三還有希望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2021-01-20 贏在高中

進入高中,老天爺似乎悄悄把學生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學習數學幾乎不費力的學生,一類是再怎麼努力,也學不好數學的學生。

有些學生,明明小學和初中數學不錯,但是到了高中,從高一開始,數學就直線下滑,最後一蹶不振,還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了其他學科的學習,有的學生從學霸,很快變成了學渣,令人可惜。

那麼,高一數學為什麼學不好?

這個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學生數學學不好數學的原因,千差萬別,總體分類,可以分成兩類:

一類是不想學的學生:這類學生,或者因為懶,不願意做題,不願意付出,或者因為有畏難,不願意動腦子,不願意學數學。

一類是不會學的學生:這類學生,天天補數學,刷數學題,成績就是不提升,甚至還會下降。

其實,高一數學學不好的原因,有多個方面,但是多數學生都是因為「不適應」而學不好數學,因為高一數學變得抽象了,不再是生活中的數學,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高中生,在初中都是通過死記硬背、刷題做題考出成績的,實際上並不明白這些公式、定理背後的秘密,只是把題目做熟了,把知識點背會了,考試套用上了而已。但是,到了高中,這種方式就不靈了,理解成了第一位的。而高一課程內容多,進度快,讓學生沒有太多時間做題,也客觀上加重了這種情況。

高一數學學不好,高二和高三還有希望嗎?如果我說沒有希望了,那麼你就不學了嗎?對,不要去問有沒有希望,只要去做,就有希望,不做,就沒有希望!

從客觀上看,高一的函數和高二的幾何,沒有太多聯繫,函數不好,不代表幾何不好,所以高二改變沒有問題;而經過高三的幾輪複習,高一理解不透的地方,高三也完全有機會。就如同我們開車去一個地方,去的時候,一邊導航一邊問路才能去,而回來的時候,一般就能記住很多路口了,如果再多走幾次,這條路就熟了,就這麼簡單。高一數學很難,但是站在高三的角度看高一數學,其實並不難。

高一數學不好,高二、高三想提高,應該怎麼做?

1、排除畏難情緒和懶做思維,不要給自己「貼標籤」

不要因為暫時學不好數學,就給自己貼上「笨」、「沒天賦」等標籤,數學需要天賦,但是高中數學,還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

我高中時候的數學,也是經常考90多分,到了高三,換了一個很有經驗,但是很「懶」的數學老師,不給我們講題,一周講三五道題,逼著我們把一本資料「肯透」,就一本資料,不會就問,問誰?找不到老師,只能問同學,問成績好的同學。就這種數學教學方式,反而讓我的數學提高到130多分。

數學這個東西,就是越怕越學不好,一開始害怕,考數學都會緊張失眠,記過兩三次考好了,有信心了,反而非常期待考試,所以這個時候,不要講天賦,就講努力,我又不打算考150分,高考考130多分,足夠了,誰讓咱是文科生呢!

2、重視基礎,狠抓「雙基」

數學學不好,十有八九都是基礎不好,課本上最基本上的公式定理都記不下來,理解不了,盲目做題,以對題的理解取代對知識點的理解,舍本求末,出力不討好。

在高一,以課本和練習冊上的基礎題為主,先做好基礎題、簡單題、中等題,放棄難題,那些老師說不用講,但是你又做錯的題,一定要搞明白,因為這些題目基本上都屬於基礎題。

對於上課聽不懂的同學,要麼及時問同學,問老師,要麼要進行補課,如果問老師也不明白,高中生的時間非常寶貴,沒有時間補課怎麼辦?這裡給大家推薦網課這種形式。

很多人對於網課還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接受,總想著去線下輔導班,或者託關係找一線老師去輔導,但是,輔導的效果如何?費用又如何?性價比高嗎?我想經過輔導的學生,都會有自己的結論。

現在很多有實力的公司,都在進軍在線教育,這在未來會是一個趨勢,比如高途課堂,就是跟誰學旗下,專注於中小學教育的K12在線教育平臺,而跟誰學是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K12在線教育公司,也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在線教育機構。

正是有這樣的實力,所以才能聘請一流的名師,高途課堂的主講名師,平均教齡11年,其中包括國家級骨幹教師,全國知名的學科帶頭人,中高考閱卷人,清華北大畢業的名師等,平均教齡11年,像高中數學的主講教師陳國棟老師,原來是全國排名前十的數學老師,所授課班級數學平均128分,2018年所帶多名學員高考數學滿分;高中數學的周帥老師,是當年的省狀元,高考數學成績150分,北京大學畢業,所帶學員有從不及格到130以上的成績。

當然,在線教育也有弊端,就是互動性不如線下輔導,為了彌補這個弊端,高途課堂採取「名師授課+雙師輔導」的在線直播雙師模式,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除此之外,網課獨特的回放功能,特別適合基礎不好的學生在周末和節假日進行自主學習,而高中生具備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

現在這個課程正處於推廣期,只需要9元, 你可以獲得(小學5節,語數英任選一門,初中16節,包含語數英物,高中16節包含語數英物)+實體書一本(包郵),好不好,聽過才知道,寒假提前規劃。不要最後匆匆忙忙報個輔導班了事。

3、「一聽就懂,一做就錯,一考就涼」怎麼辦?

對於那些上課能聽懂,但是課下做題做不好,考試考不好的學生,其實就是把知識學死了,只要用活就可以了。數學的基本思想就在於「構建函數」、「邏輯推導」、「數形結合」等,如果死磕課本上的公式定理,雖然能熟悉,也不一定會用,就比如我們學駕照,雖然能記住教練告訴我們的要求,但是上車之後,還是會出現問題,不能靈活運用。

這個時候,解決的方法就是:做題+總結!做題必須有一定的量,量變才有可能引發質變,但是並不所有的量變,都能引發質變,對於做過的題,尤其是錯題,要學會「看題」,對照著答案,去研究每一步是怎麼來的,出錯的原因在哪裡,總結出做題的套路,然後把一類題放在一起去做,就可能會形成一定的解題思維,也可以總結出一些套路,這對於數學比較弱的同學,還是很有幫助的。

對於數學的學習,首先要承認數學天賦的存在,這就像接受人與人不同的起跑線一樣,是客觀存在的,正確看待,才能正確定位;也要相信努力,可以改變,即使數學成績不好,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要給自己積極暗示,不畏困難,才能戰勝困難,信念的力量,有時候大於天賦!

相關焦點

  • 高一數學不好,高三還有希望考上大學嗎?高中生該怎樣學好數學?
    在高一,對於數學的學習,往往有兩類學生。一類是學數學就跟鬧著玩似的,遇到什麼樣的題都能解出來。另一類是再怎麼努力也學不好數學的學生。很多學生小學、初中的數學成績很好,可是到了高中,數學成績直線下滑,一次不如一次。心理素質差的學生大受影響,自信心缺失,甚至開始懷疑自己不是學數學的料。
  • 很多人高一成績不好,為什麼高二突然「開竅」了,聽聽老師怎麼說
    跟很多考上大學的學生交流,都提到一點:高一成績不太好,但是到了高二突然「開竅」了,才考上了大學,所以決定寫一篇文章,送個那些高一階段經歷過挫折和迷茫的學生和家長。第一,高一階段,為什麼很多學生成績「不好」了?高一階段,「成績不好了」成為很多人共同的感受,其實這裡面,有人是真不好了,有人是假不好了。
  • 高一數學不好,還有救嗎?
    最近我看一些家長群裡都在問,孩子上高一了,數學不好,怎麼辦?以前在初中的時候數學還不錯啊,為什麼上了高中一下子就不行了呢?我不是高中數學老師,不講大道理,不照搬教學方法,只結合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跟正在上高中的學弟學妹們聊一聊我自己是怎麼學的以及我的老師是怎麼教的。
  • 高二努力還來得及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很多同學高一時對待學習馬馬虎虎,面對考試,題目認識他,他不認識題目,一年的時間稀裡糊塗就過來了。於是又把希望寄托在了高二,但是心裡卻又忐忑:高二努力還來得及嗎?我想,應該有不少同學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今天,我們就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發光熱帶魚肯定來得及,我高一就沒怎麼學習,高二一時半會又跟不上,直到高二下學期才進入狀態。想想那會英語實在太渣了,想學也不知道從哪開始。
  • 英語學不好和用不到,應該降為副科,你認同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英語學不好和用不到,應該降為副科,你認同嗎?聽聽老師怎麼說當前高中科目設置情況當前,普通高中課程文化課包含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9大課程。其中語數英是主科,高考分值佔比大,學生學習時間長。比如數學,一周一般6節課或者7節課,高考數學150分。其餘6科被稱為副科。
  • 老教師揭秘:高一依靠老師,高二看潛力,高三看自己,什麼意思?
    到底怎麼提分,每個人都在研究,都在關注,但是有老師卻說:高一成績要看老師,高二主要看潛力,高三拼的是自己!以前沒有把這就話放在心上,後來越品越有道理!那麼你知道這話什麼意思麼?高一依靠老師:高一是師傅領進門的階段,雖然以後的修行要靠你自己,但是前期還是要讓老師給你立規矩!高一,不管是節奏、學習習慣都沒有適應,心也散的厲害,這個時候老師的關鍵性就體現了出來。
  • 孩子才上高一,數學課就完全聽不懂了,該怎麼辦?聽聽老師怎麼說
    高中三年裡,最為關鍵的一年是高三,將會直接決定同學們能否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但事實上高一這一年才是最為重要的一學年。如果孩子在高一能夠打好基礎的話,等到高二和高三年級時,學習起來將會非常輕鬆,尤其是對於數學課來說更是如此。
  • 高一數學沒有學好,高二就學不會?家長不要被孩子的藉口蒙蔽了
    最近很多家長來信,說自己的孩子跟自己說,自己高一的時候就沒有把數學學好,現在高二或者高三再去學習就來不及了。真的是這樣的嗎?到底高一的數學能不能決定你的未來兩年的數學基礎?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在找藉口欺騙作為家長的我們呢?這次課程咱們來給大家一一解答。
  • 高一高二學習,高三複習,高中數學知識點:集合部分(可收藏)
    咱們來看一下高中數學的第一章第一節:集合這是我們進入高中之後,最開始學習的知識,它會在接下來的三年一直陪伴著我們,直到我們高中畢業,甚至在大學的時候也會用到它。對這部分集合,我們需要掌握的有,首先是集合的含義與表示,還有集合間的基本關係,還有集合的基本運算。
  • 高中物理重要知識點總結(表格版),高一、高二、高三都能用
    把握好高三的複習衝刺,是你快速趕超他人的關鍵!有些人高三了,還是沒有找到正確的複習方法,結果只能是白費力氣,成績沒有一點點起色。也有很多同學,高一、高二的時候沒有學好。靠著高三用正確的複習方法和答題技巧技巧,逆襲高考物理,成績從三四十分,逆襲到了七八十分。不管大家之前的基礎怎麼樣,仔細看這篇文章,一樣可以。
  • <乾貨>高中數學必會公式概念大全,高一高二高三都要收藏!
    高中數學的公式很重要,但是數學的概念和公式不能靠死記硬背,必須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會運用才可以。百分教育給大家整理了高中數學必會公式概念大全,希望高一高二高三的小夥伴都能收藏,做題的時候忘記了拿出來看看,時刻鞏固。
  • 高中化學學什麼?三年最全知識總結,高二會考、高三高考都需要!
    高中化學學什麼?三年最全知識總結,高二會考、高三高考都需要!幫你系統總結課本知識!對於理科生而言,高中化學相伴三年,那高中化學學什麼呢?以人教版教材為例,除了高一學習必修1和必修2,另外高二還要學習選修2(化學與技術)、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其中選修4是全國各省市高考都會考的內容,而選修2、3、5則是分地區學習,高考也只是選考其中之一。現在3月即將結束,距離高二會考和高三高考的時間不多了,在第二輪複習裡,各科目的大綱應該清晰掌握好。
  • 高中數學從高一到高三的700頁基礎經典知識點總結大全
    曾高一到高三帶過一個女學霸,她的數學從高一到高二以來,不怎麼行,能夠考到80來分就很高了!但是,上了高三以後,特別是一模後,幾乎都是在120來分!大大的提高了她整體成績排名!後來,問了她的一些學習做法!
  • 高一到高三,高考數學基礎知識手冊(最全整理),建議列印!
    高考數學是一門拉分很嚴重的科目!其實,在大部分人眼中,數學是一門極端的學科,好的學生特別好,差的學生特別差。之所以產生這麼大的差距,其實數學是一門方法和技巧很強的學科,只要捅破這層「窗戶紙」,你也能學好高中數學!
  • 合肥兩名高中生被北大預錄取 分別是一中高二年級陳懌陽、高三年級...
    35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在湖北武漢落幕,合肥一中有6人進入安徽省代表隊,分別是高三年級的程銳誠、操熙霖、費天澤、任建宇和高二年級的陳懌陽、何天浚,這次國賽中,合肥一中的六位同學全部獲獎,取得了三人金牌、三人銀牌的優異成績。
  • 高考物理要求這麼多,高一高二到底怎麼學物理?
    共有五項:1.理解能力:要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確切含義,理解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以及簡單應用;能夠清楚認識概念和規律的文字表達形式和數學表達形式;能夠鑑別各種似是而非的概念規律;能夠理解相關知識的區別和聯繫。
  • 高一是老師,高二變朋友,高三做父母
    究竟應該如何做,其實和高中三年不同的特點有關,高一是老師,高二是朋友,高三才是父母。如果能夠做到這些,一定能夠靜待花開。,一時間會非常難以適應,因為和初中的課程相比,高中的學習內容不僅在量方面會增加很多。
  • 2020上海高中大事件,高一高二高三都要看!
    、高二、高三的學生和家長需要注意的考試時間。,開學之後可能會面臨學校期中考,在家和網課的學習成果會得到一個檢驗。 7月11日-13日,信息合格考,需要同學們注意的是,只有地理、生物合格考(至少一門)通過的同學,才可以參加高二的等級考;所以計劃在高二參加等級考的同學們,需要早早準備起來了。
  • 高一數學篇:兩角和與差的餘弦公式(必修1)
    必修1--第82課時:兩角和與差的餘弦公式
  • 高一就被北大預錄取 都是信息學競賽的尖子生
    浙江在線07月25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沈蒙和)當無數高三畢業生還在填報高考志願,等待錄取通知時,杭城有5位高一學生已經被北京大學預錄取了。  這5位讓人羨慕嫉妒恨的高一學生,4位來自學軍中學,1位來自杭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