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先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最近我看一些家長群裡都在問,孩子上高一了,數學不好,怎麼辦?以前在初中的時候數學還不錯啊,為什麼上了高中一下子就不行了呢?
我不是高中數學老師,不講大道理,不照搬教學方法,只結合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跟正在上高中的學弟學妹們聊一聊我自己是怎麼學的以及我的老師是怎麼教的。
我上高一的時候數學老師特別厲害,我們班同學們的數學成績也特別厲害,有時得有一多半120分以上的同學,所以我們數學老師講題特別快,也許她怕浪費同學們的時間吧,一般題只是講一下思路,剩下的讓我們自己做。
這可苦了我這樣的數學白痴,有時我這個題還沒想明白呢,直接又下一題了。其實我初中數學也不是特別差,只是函數那塊學的不紮實,加上我那時在鄉下上的初中,過的太悠哉。剛上高中,不太適應這快節奏。
記得最差的一次數學考了34分,還沒體育考的多,被老師叫到辦公室狠狠批了一頓,那時我都覺得我的數學是沒救了,感覺那些基本初等函數都纏在一起,把我的腦子都繞成了一個球。
渾渾噩噩地過完高一,本以為從此數學就拋棄了我,沒想到轉機出現在高二,一上高二,脫離那些小函數們的苦海,感覺我終於也可以跟別人討論數學題了(之前別人討論我也聽不懂),對數學的興趣也高了,還有就是下學期我們還換了數學老師,這個老師更適合我這種基礎不好的人,因為她會把基礎講得很細,不要求拔高,也沒指望我這樣的能做難題,把簡單題作對就行了。
就這樣,高二期末考試的時候,我的數學破天荒地考了132分,這是我整個高中數學的巔峰時期。所以高一數學不好的同學千萬不要氣餒,一直堅持認真學習不放鬆,到了高二你會出現奇蹟的。
只是這種輝煌畢竟是階段性的,因為到高三的時候會綜合。進入複習階段後,我基本就把目標定在及格線,因為這對我來說是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目標定高了,幾次都達不到的話,我怕我會失去信心,從而失去動力,所以,唉,也可以理解為知足吧。
記得我們老師說過,高考有60%的基礎題,20%的中難題,20%的高難題,如果你數學不好,那就牢牢抓住60%的基礎題,保證會做的別失分,就沒問題了!
我當年高考數學106分(因為那年數學題簡單,我一般能到90多就不錯了)雖然不高,但對於我來說已經盡力了,也不會有遺憾了,最起碼把自己會做的都做對了。
所以不管是基礎題還是難題,抓住基礎是關鍵,如果難題做不了就去做基礎題,基礎題做多了,熟能生巧,一些由基礎題組成的大題也可以做出一兩問。
試問同學們你常失分的那些題是確實不會的嗎?還是計算出問題了?還是馬虎大意了?
總而言之,基礎是重中之重,不要貪多嚼不爛,先把課本例題吃透,再想提高成績的事。還有就是不要灰心,因為你努力了,不一定現在會提高,但總會在某個階段提高的,如果你不努力,是不就沒有提高的可能了?
好了,今天先分享這麼多,你們有什麼對於高中數學學習的好方法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