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一,對於數學的學習,往往有兩類學生。一類是學數學就跟鬧著玩似的,遇到什麼樣的題都能解出來。另一類是再怎麼努力也學不好數學的學生。很多學生小學、初中的數學成績很好,可是到了高中,數學成績直線下滑,一次不如一次。心理素質差的學生大受影響,自信心缺失,甚至開始懷疑自己不是學數學的料。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初中數學好,高中數學差,主要在於初高中數學的差異。首先,高中數學內容與初中數學差距大。初中數學淺顯易懂,高中數學難度提升了好幾個檔次;其次,高中數學進度快,導致很多學生基礎不紮實。初中一學期就學一本數學教材,而高中一學期學兩本教材,老師快節奏的學習生活讓很多學生掉隊;最後,初中數學具象,高中數學抽象,對學生的能力水平要求提高了很多。那麼,高一數學不好,高三還有希望考上大學嗎?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有的」。只要去努力、去找方法、去突破,就一定可以學好數學。一蹶不振、自我懷疑、自我放棄,只能是希望來敲門的時候你不在家。而且從客觀上看,高一的函數跟高二的幾何沒有太大關係。高一函數不好,不代表高二幾何不好。高三的時候還會進行全面系統地複習,經過知識的大量積累,方法跟能力的提升,數學成績會有很大進步。那麼,高中生該怎樣學好數學呢?
1. 做好課前預習
對於薄弱科目,同學們要做好課前預習。尤其是數學不好的學生,課前一定要進行預習。預習的時候要找準重難點,將書中的典型案例分析透徹,有不懂得地方自己先查閱資料解決或者做個標記,上課的時候重點聽。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做一下課後練習,檢查一些預習的效果。預習是非常有必要的,預習之後,上課效果要好很多。
2. 重視雙基,打牢基礎
數學學不好,很主要的原因是基礎不好。課本上的公式記不牢,定理記不準,概念理解不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高一,同學們要重點將基礎打牢。學習的時候,以課本跟練習冊為主,先做好簡單題跟中檔題,放棄難題。對於那些老師說不用講,而你又不懂得題,一定要解決,因為這些題考察的都是基礎知識。
3. 遇到問題先思考,不懂再問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懂得問題,對於不懂得題不要著急向老師同學請教,要先學會自己思考。有些題它就是紙老虎,看著難,實際很簡單,只要同學們稍微動腦思考,答題思路就有了。不懂就問是一種好習慣,但同學們一定不要錯過了這種好習慣。
4. 重視錯題,常反思複習
對於每次考試、考試中做錯的數學題,同學們不要聽老師講一遍就算完事了。錯題是薄弱知識點的集中反映,是同學們常錯、易錯的題,要重視錯題的作用。對於錯題,找到對應的知識點,然後進行專項訓練重點攻克。最後就是常反思複習,爭取以後遇到同種類型的題不會出錯。
老師有話說:數學是一門很神奇的科目,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學好它很難,學好它又很容易。常常有高一認為數學難的學生,高考的時候數學考了140+。所以,高一數學成績不好,不代表高中數學就完了,高一隻是開始,只要相信自己不放棄,找到數學學習的方法跟竅門,就一定可以讓數學成為高考當中的提分科目。大家覺得呢?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