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參加奧賽還有用嗎? 有用!

2020-11-25 湖北教育新聞網

楚天都市報記者 郭會橋 肖楊 繪圖:劉陽

  楚天都市報記者昨日獲悉,在剛剛結束的全國中學生物理、化學、信息學等奧賽決賽中,我省成績喜人,已有近10名學生入選國家集訓隊,獲得保送北大、清華資格。2020年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 實施後,不少家長覺得讓孩子參加奧賽沒必要,真是這樣嗎?高中生奧賽獲獎對升學還有幫助嗎?記者走訪武漢市多所高中發現,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後,競賽回歸理性,但由於競賽對升學仍有幫助,加上競賽過程能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高中競賽仍受到「尖子生」的追捧。

  奧賽獲獎者有機會被保送名校

  「奧寒一般分為初賽和全國決賽,以及國家集訓隊選拔賽等。」武漢市教科院有關人士介紹,在全國聯賽初賽中排名靠前的,可代表省隊參加全國決賽;全國決賽勝出的數學前60名、其他學科前50名,組成國家集訓隊;國家集訓隊中,選拔4至6人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奧賽。按規定,對奧賽全國決賽一等獎,並進入奧賽國家集訓隊的學生,給予保送資格。

  記者了解到,在剛剛結束的全國中學生物理、化學、信息學等奧賽決賽中,我省已有近10名學生入選國家集訓隊,獲得保送北大、清華資格。全國中學生數學奧賽決賽正在進行,結果將於近日揭曉。據了解,在2020年五大學科奧賽國家集訓隊裡,我省共有18名高中生進入奧賽國家集訓隊名單,獲得高校保送資格。

  參加奧賽對升學有六大作用

  高中生參加奧賽獲獎,對升學到底有哪些幫助?對此,武漢市招考辦有關負責人解釋,根據近年招生政策,主要有六大作用。

  首先,高中生通過競賽,一旦成為奧賽國家集訓隊成員,就具備了保送資格,能被保送到清華、北大等名校。不過,進入國家集訓隊並不容易,五大學科每年全國只有260人。

  其次,奧賽獲獎有助於獲得「高校專項計劃」加分。該計劃面向農村考生,符合條件者有望通過高考加分考入清華、北大等95所名校。

  第三,競賽對參加高校的綜合評價有幫助。以南方科大為例,錄取考生時,高考、能力測試、高中學業三項成績分別佔60%、30%、10%。若考生獲數學、物理、化學奧賽國賽二等獎及以上獎項,能力測試成績按滿分計。

  第四,考中科大少年班「創新試點班」可加分。該班面向高一、高二學生,通過「創新試點班」選拔的,可被該校降至一本線或投檔線以下40分錄取。有五大學科奧賽獎項的考生報考該班,在初試環節有優惠:獲國賽三等獎的,初試加20分;獲國賽二等獎及以上的,可直接進入複試。

  第五,報考「數學英才班」,過一本線有望上清華、北大。清華「數學英才班」面向高二、高三學生,要求提供「數學相關特長及獲獎情況」等申請資料。北大「數學英才班」面向高二學生, 數學奧賽國賽一等獎可報名。若通過該班考核,高考成績達到一本線即可被清華、北大錄取。

  第六,通過「體驗營」等獲得錄取優惠。一般來說,清華的數學、物理學、化學體驗營,北大的數學、物理、化學金秋營,學生若獲相關學科初賽一等獎以上,就有資格報名。根據以往情況,在體驗營、金秋營的考核中表現優異,就能在參加「強基計劃」時佔優勢。

  過來人談經驗 必須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

  在全國中學生物理奧賽決賽中,華中師大一附中學生取得7金3銀1銅的好成績,其中劉子賢、馬英豪、趙楚三名同學進入國家集訓隊,並保送清華大學。馬英豪表示,學習物理競賽不僅僅是為了比賽,為了升學,更重要是從中得到的能力與對科學的熱愛,「未來我想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攻克基礎研究領域卡脖子技術,希望所有選擇這條路的人能夠學有所成。」

  劉子賢初三時就對物理及微積分產生了興趣,並由此走上了物理競賽之路。他表示,對競賽而言天賦固然很重要,但不拼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其次,對於考試來說,心態大於個人能力,真正學到高三的時候,大家的實力其實都差不太多,同一層次可能有許多人。這時的心態尤為重要。

  趙楚表示,競賽學習固然緊張,但他每天都保證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鍛鍊和閱讀。就他個人來說,做這些事並不是為了勞逸結合,而是放鬆身心,他認為學習與課外活動都重要,「只有學習了,你才真正理解這個世界,才會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學習提供資本,而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了你。」

  在全國中學生化學奧賽決賽中,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二)班李遠卓獲得全國第一名,入圍國家集訓隊並保送北大。李遠卓說,他學習的秘訣就是不要「死刷題」,一定要給自己留下探究和思考的空間,而一旦把問題弄清楚,就要及時地將自己的理解記在書或筆記本上。

  該校化學奧賽金牌教練馬志俊表示,此前,一些拔尖學生選擇在競賽獲獎後,以此作為名校自主招生的敲門磚,在大學裡再選擇其他專業就讀。而強基計劃實行後,參與競賽取得一定成績的確能享受優惠政策,但必須是真心熱愛化學的孩子,這樣才能支撐著他一直從本科讀到碩博。「這也是強基計劃的培養目標,必須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什麼樣的學生適合走化學競賽道路?馬志俊教練表示,在初三時接觸化學課程就十分熱愛,並且學有餘力能去接觸一些拔高課程,可以考慮早一點接觸化學競賽。

  競賽熱度雖降低 對考清華北大仍有助力

  在第37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29)班學子魏辰軒作為湖北省代表隊成員參加比賽,最終獲得金牌,併入選國家集訓隊,直接保送清華大學。該校信息學競賽總教練、特級教師向期中表示,信息學本質還是數學建模和算法設計,所以競賽培訓中還要學好初等數論、組合數學、概率論和部分高等數學的內容,因此學生的數學都是很棒的。其次,競賽培訓的本質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養和非智力因素的提升,通過競賽培訓,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不斷挑戰難度的同時,考驗學生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

  在全國中學生化學奧賽決賽中,武鋼三中高三學生陳誠摘得金牌,籤約北大強基計劃最優惠條件。在競賽訓練中,陳誠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虛心向學長和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學習、找出和他們之間的差距,用分析、思考、質疑取代了死記硬背。同時,他還積極加入各種競賽學習群,與各省高手探討題目,加深了對化學基本概念的理解,打開了更多思路,也體會到了化學的樂趣和魅力。

  採訪中,不少家長認為,奧賽本身可以提高學習能力,不管以後升學是否加分,只要孩子有興趣,學習奧賽有好處。

  武漢市武鋼三中學科奧賽中心主任、化學奧賽金牌教練夏勝宣表示,以北大清華為代表的一流高校,對拔尖學生一直是敞開大門,尤其是強基計劃致力於創新型人才培養,「這也讓學科競賽回歸本源,通過學科競賽選拔出真正有實力,全面發展,並且特長突出的創新型人才。」

  武漢外校數學競賽教練李彬表示,對於想衝擊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說,競賽仍是一條不容忽視的途徑。兩校通過「強基計劃」、國家專項計劃、競賽保送錄職的學生佔到約40%,而這些途徑,參加過競賽的學生均有優勢。同時,從學生能力培養來說,學競賽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磨鍊他們的心態。

相關焦點

  • 信息學奧賽太原市集訓隊零基礎選拔活動通知
    (NOI)指導教練,長期致力於小學、初中、高中生數學、信息學素養提高和計算、編程思維訓練。,我們可能不再需要用紙和筆來畫自己的想法,也不再需要用摺紙剪刀膠水去做一些不能動的擺設,我們可以用計算機做任何令人驚訝的事情,而正是作為一種在當今必不可少的語言和工具,它已經越來越顯示出它獨特的魅力。
  • 「奧賽學霸」鍾子謙:連續2屆全國金牌、考進麻省理工,大陸僅3人
    2019年,麻省理工錄取的14位中國學生中,來自中國大陸高中的有3人。其中一位名叫鍾子謙,被榕城家長們譽為「學神」,獲得清華大學保送資格,是第31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2019)金牌得主,在信息學競賽領域斬獲了不少成績。
  • 信息學奧賽NOIP省一價值幾何?
    從今年自主招生政策可以看到,高校對奧賽省一等獎的高考降分分數從往年60分以內統一降至20分以內,往年奧賽成績優秀的省一等獎選手甚至可以降至一本線現在是只有國獎選手才能有這樣的機會。有54%的受訪者把升學、參加自主招生作為自己學習競賽的首要目的,也有24%的同學認為鍛鍊思維、提升能力更重要,僅有19%單純是興趣使然。
  • 2021年BBO英國生物奧賽報名開啟!
    學生們需要證明自己不僅擁有一個堅實的學術基礎,而且還有超出課堂範圍的學科興趣,尤其是具備與申請專業相關的興趣活動,從而在異常激烈的申請中脫穎而出。因此參加一些學科相關的競賽,獲得具有一定含金量的獎項,將有效提升申請成功率。2021年BBO英國生物奧賽報名開啟!
  • 無資質商業公司承辦國際奧賽收費上萬元 權威部門:屬違規可舉報
    「同樣是奧賽,為什麼我們的不在教育部的白名單上?為什麼名單上的競賽是零收費,而我們參賽要繳費幾千元?」上個月剛剛參加完2020年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中國區選拔的高中生林安安(化名)想不通。8月20日,教育部公布2020-2021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共35項競賽進入名單。
  • 平和女孩國際哲學奧賽摘銀 給中學生的哲學課 應該怎麼開?
    中學生有必要接觸哲學嗎?給中學生的哲學課怎麼上?一起來看看平和的做法。 平和女孩在哲奧賽上摘銀 提到奧林匹克競賽,人們的第一反應是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實際上,文科也有奧林匹克,國際哲學奧林匹克競賽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項目,由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誕生於1993年,國際上大約有50個國家參與。
  • 升學有優勢,信息學奧賽的好處遠不止這些
    競賽及相關活動遵循開放性原則,有條件和興趣的學生都可以在業餘時間自願參加,比賽對邏輯、數學、程序設計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 信息學奧賽的評價,不滿足於解決問題,還要考量解決的效率。不同解決策略的得分一定是不一樣的。這種評價方式,培訓和鍛鍊的就是學生的效率意識和全局規劃意識。而這些素養,不正是當今社會優秀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嗎?!
  • 高中生來浙大參加公益光學夏令營吧
    > 高中生來浙大參加公益光學夏令營吧
  • 國際數學奧賽中國時隔4年再奪冠,美國隊獲獎照片卻讓中國人笑了
    當然,美國隊也不是全是華裔,看最後的領獎臺上,還是有一位白人小哥參賽的。 成了競賽的正規軍後,袁祉禎的數學競賽之路像是開了掛:高一第一次參加中國奧數就獲得了銀牌,高二獲得國家冬令營資格,進入國家集訓隊!
  • 獲奧賽金牌保送北大
    初中進入青大附中,這個青春期的少年開始用自己的特長「出風頭」,比如畫結構式,在家自建化學實驗室,培育晶體,還曾把自己培育的形狀好看的晶體當作禮物送給朋友,想不到「學霸」還是個有創意的小暖男。初二開始,李原寧第一次知道了化學奧賽。那年暑假,他在一次遊學活動裡認識了一位同樣是化學狂熱愛好者的學長,學長給他介紹做競賽的「前輩」,拉他進奧賽選手群。
  • 高中生用rap背《阿房宮賦》走紅
    【高中生用rap背阿房宮賦】近日,海口市第一中學高三學生李文杰用rap形式背誦《阿房宮賦》走紅。李文杰介紹,自己很喜歡說唱,當時覺得單單背書太呆了,就套了一個flow直接唱出來了,但是節奏有點亂,打算大學去學習說唱。
  • 20年中國高中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題出爐
    #中國隊蟬聯國際數學奧賽冠軍2020年中國高中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題出爐!評論或者私信回復「資料」有驚喜哦導論: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即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全國成績最好的約30名選手以及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和中國西部數學奧林匹克的前兩名,組成參加當年IMO的中國國家集訓隊。
  • 華南師大附中勇奪第12屆國際天文與天體物理奧賽金牌!
    截至目前,華附天文社成員,已經榮獲共7枚國際天文奧賽金牌。科普時間:國際三大天文奧賽三大賽事主要包括:國際天文學奧林匹克競賽(IAO)、國際天文與天體物理奧林匹克競賽(IOAA)、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天文學奧林匹克競賽(APAO)。相對而言,IOAA是業界公認的級別最高、難度最大、競爭最激烈的天文奧賽。
  • 國際物理奧賽金牌得主獻「攻略」: 深入研究中學、大學教材
    一開始,薛澤洋學的是數學奧賽,讀初三時,他從數學班轉到了物理班。總喜歡把「隨意」掛在嘴邊的薛澤洋在「轉班」這件事情上考慮得卻相當縝密。薛澤洋說,家中有長輩是學物理的,從小耳濡目染,喜歡擺弄一些機器,「對物理有種天然的親近感」。同時,他還有「戰略」上的考慮:「開學時,發現學數學的牛人已經很多了,如果我再去學的話,也不一定能競爭過他們。」
  • 湖南省唯一入選物理奧賽選手!湖南師大附中學子榮獲物理奧賽金牌
    他也是湖南省唯一入選本屆國際中學物理奧賽中國國家隊的學生。截至目前,湖南師大附中的學生參加國際中學物理奧賽共獲得國際金牌8枚,亞洲金牌10枚。近40位同學獲得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高考降分錄取資格,其中彭凌峰和陳俊豪兩位同學分別入選生物奧賽國家代表隊和物理奧賽國家代表隊。湖南師大附中五大學科競賽總成績全國中學生五大學科競賽是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平臺,為學有興趣、學有餘力、學有特長、綜合素質全面的中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 杭二中2名學生入選化學和生物國際奧賽國家隊 他們有啥共同點
    ,將代表中國中學生參加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而該校高三學生姚前則入選2020年生物奧賽國家隊,將在今年8月代表中國中學生參加第31屆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自從返校開學後,他一邊備戰化學國際奧賽,一邊還抓緊學習數學、語文、英語、物理等科目的學習。「因為之前要參加競賽,集訓強度很大,學校的課程有些落下,我得趕緊追上進度。」李樂天告訴浙江新聞記者,因為爸爸媽媽是公務員,工作一直很忙,對他實行的是「半自動化管理」。即,幫助他把握大的方向,學習主要靠自己。李樂天喜歡動腦探索,小學時,學有餘力的他就開始接觸起初中數學,有不懂的問題就去網上搜索。
  • 用日語代替英語參加高考,有哪些優缺點?
    最近高考日語越來越火了,許多英語學不好的孩子,聽說高考日語要求低,便打起了用日語參加高考的念頭。那麼這條路真的可行嗎?用日語高考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呢?今天跟老師一起來看看吧。什麼人適合用日語參加高考?還有藝術類的同學,在文化課上沒有優勢,用日語代替英語也更容易考上理想的大學。用日語參加高考有哪些優勢?因為日語考生人數少,題目難度也相對較低。日語高考卷要求考生達到N3水平即可,對詞彙量要求也不高。
  • 「軒轅十四隊」歷史首次參加全國中學生天文知識競賽
    一年以後,從我教的第一撥學生中有一位同學進入了2011年的奧賽決賽,他叫李廷霖,當時是進步小學5年級的學生。奧賽決賽分高年組和低年組兩個組別,基本上對應著高中生和初中生,小學生並不鼓勵參賽,但也不拒絕小學生參賽,所以李廷霖同學成為了我個人教出的第一個學生進入了那一年的決賽。
  • 鹿晨輝將成為第一個站在奧賽健美項目舞臺上的中國人!
    中國健美如今發展飛速,健體的吳龍、古典選手陳康、女子形體選手牟叢都已經獲得IFBB職業卡,其中吳龍已經兩次徵戰奧賽舞臺,而傳統健美項目中國內和奧賽水平差距較大,如今鹿晨輝獲得黃金賽的冠軍再次拉小了這一差距!也可以說鹿晨輝將成為第一個站在奧賽傳統健美項目舞臺上的中國人!
  • 強基來了,學習競賽有何意義?聽杭州學軍中學奧賽金牌教練怎麼說?
    以2019屆部分參加過競賽的學生高考成績為例,可以看到學軍學生是在綜合成績優秀的前提下,參加競賽——陳同學:高考總分712分(選考政史技),參加一年數學競賽馬同學:高考總分712分(選考物化生),參加兩年生物競賽,獲生物聯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