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21:12 |浙江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紀馭亞 通訊員 邊玉臣
近日,中國化學會和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分別傳來好消息:杭州第二中學高二學生李樂天入選2020年化學奧賽國家隊,將代表中國中學生參加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而該校高三學生姚前則入選2020年生物奧賽國家隊,將在今年8月代表中國中學生參加第31屆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
據了解,今年受疫情影響,國家隊的選拔賽取消,按照之前國賽的決賽成績排序,前4名入選國家隊。
5月19日,浙江記者來到杭州第二中學,與兩位高手來了一次深度對話——
李樂天:「半自動化管理」的「別人家的孩子」
李樂天是杭二中高二(13)班的一名男生。說他是「別人家的孩子」,一點不為過。去年12月,剛升入高二的他,就已經因為優異的化學競賽成績,被保送到北京大學元培學院。
已經提前鎖定名校,但李樂天一點都沒有鬆懈。自從返校開學後,他一邊備戰化學國際奧賽,一邊還抓緊學習數學、語文、英語、物理等科目的學習。「因為之前要參加競賽,集訓強度很大,學校的課程有些落下,我得趕緊追上進度。」李樂天告訴浙江新聞記者,因為爸爸媽媽是公務員,工作一直很忙,對他實行的是「半自動化管理」。即,幫助他把握大的方向,學習主要靠自己。
李樂天喜歡動腦探索,小學時,學有餘力的他就開始接觸起初中數學,有不懂的問題就去網上搜索。碰到難題,他還會主動嘗試用多種方式解題,並尋找最優解。到了初二,已經自學完初中數學、科學學科的他,又開始接觸高中的數學、物理。
但真正和化學競賽結緣,還是在高一。「當時化學競賽教練陳鈞老師來給我們上了一堂課,聽完後,我完全被化學迷住了,馬上決定要加入陳鈞老師的化學競賽團隊。」李樂天回憶,自己雖然投入化學競賽一年多就鎖定了國家隊的席位,但中途也經歷過低谷時期。去年上半年,他突然發現自己無論做什麼化學實驗都做不好,教練、隊友紛紛支招,也不見效。向來做事有毅力、專注的李樂天絲毫不洩氣,不斷加以練習,才突破了自己的瓶頸期。
而他的主教練陳鈞老師和方文斌老師告訴記者,李樂天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也很強,這是競賽頂尖高手所需要的特質。例如,去年化學決賽的實驗考試比較難,臨時加賽半小時,李樂天沒聽到加試的信息,他按自己的節奏做好,在最後10分鐘,以最短時間把實驗報告完成,根據自己的判斷,把該寫的點都準確寫到。走出實驗室上交報告,李樂天才得知還有20分鐘。而加賽半小時的對手們,還有不少因為慌張沒寫好實驗報告。
目前,李樂天已經和另外三位化學國家隊員,開始模擬國際奧賽。大家輪流出題,一起做題、討論。李樂天對自己出的那份試卷信心十足,「我的那份預備在6月初跟他們分享。因為我有杭二中化競團隊的兩位曾經入圍國家集訓隊的大神隊友做參謀,我相信我們出的試卷跟國際奧賽比,難度應該相當。」
姚前:杭二中唯一參加兩門學科奧賽的學生
姚前是杭二中高三(12)班的學生,目前同樣已被保送北京大學。有些靦腆的他,創下了一個記錄——杭二中現階段唯一一個參加化學、生物兩門競賽的學生,並且拿下生物國賽第一名和化學奧林匹克(初賽)一等獎。同時,他還參加過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也獲得了二等獎。大家覺得這樣的履歷太牛了,但姚前笑著說,只是自己兩個學科都喜歡,難以割捨,所以乾脆都參加了。「有時候,兩門學科的培訓時間會重疊,那我就需要課後自學。這也讓我有了意外發現,原來我的自學能力很不錯嘛。」
「姚前的心態很好。大家參賽當天,正趕上颱風,坐了一整天大巴,凌晨才到達,許多學生被折騰得身心俱憊,但姚前在大巴上睡了一路,比賽絲毫沒受影響。」生物競賽教練魏昌瑛說,16人的省隊選拔時,第一輪選拔,姚前排第10,第二輪16進8,他排第7。最終拿到第一,過硬的心理素質同樣幫了大忙。
而同樣是姚前主教練的陳鈞也說了一個小故事。「姚前在生物競賽之前,還在刷化學競賽的卷子,這讓魏老師有些焦慮,怕影響他生物競賽的發揮。但事實證明,姚選做到了很好的兼顧。」陳鈞笑著說,他時常觀察學生,如果發現學生心理有波動,就會及時來個心理SPA,但姚前從來不需要。
姚選的興趣愛好也很廣泛,例如每天早上起床打上一套太極拳。而為了提升鍛鍊效果,他還搞了一個創造發明:固柢機器人。機器人的底座是一個滾軸,滾軸上安放了一塊長方形的壓指板,人站在上面開動開關後,機器人就會左右來回移動,讓大家活動筋骨,放鬆身體。姚前說,站在機器人上打太極可不容易,想要維持平衡,就需要集中注意力、沉心靜氣,這款產品在同學們中間很受歡迎,已經售出了100多臺,他也已經申請了專利。
對於這兩名優秀的學生,從事競賽輔導20多年的陳鈞老師也頗為感慨。「競賽選拔是一個漫長且考驗心智的過程,沒有對學科的充分熱愛,很難坐得住冷板凳。這兩個學生確實是非常痴迷學科,而且心理素質強、韌性十足。特別隨著國家頒布強基計劃,過去的『競賽熱』將降溫,有利於競賽回歸本源。競賽不能唯金牌論,而是要更多的從學生長遠發展來考慮。」陳鈞說,接下來只有真正熱愛學科競賽且意志品質頑強的學生,才能走到最後。
15898939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