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中學生朱洪賢近日獲國際生物奧賽金牌 高二時保送清華 熱心公益...

2020-11-27 四川在線

12日,剛剛落幕的第25屆國際生物奧賽傳回捷報,在61個參賽國家、241名參賽學生中,代表我國參賽的4名學生共計獲得4枚金牌,我國團體總成績排名(按照選手總分計算)世界第一。

  記者昨(14)日獲悉,綿陽中學學生朱洪賢作為我省今年唯一一名參賽學生,勇奪金牌,這也是繼2012年以來,我市獲得的第二塊國際生物奧賽金牌。

  省心兒子

  從小自主自律

  高二保送清華

  「選拔的過程十分嚴苛,很慶幸我在高中階段得到了足夠的鍛鍊。」 昨日,戴著棕色眼鏡、身著灰色T恤的朱洪賢走出南郊機場時,顯得神採奕奕。

  「得到第幾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經歷了這一過程,讓自己的興趣得到發揮。」朱洪賢告訴記者,此次競賽總共兩天,一天考理論,一天考實驗操作,每堂考試時間約有一個半至三小時。

  2013年,朱洪賢在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上拿到金牌,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保送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今年二月中旬,在國家隊選拔中,朱洪賢又在50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國家集訓隊。作為四川省今年唯一參賽選手,朱洪賢與其他省市的3位學生一起代表中國參加第25屆國際生物奧賽。

  「兒子是在寬鬆的環境下長大的,我們堅持以鼓勵為主,讓他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前途自己創造。」父親朱建華說,從上小學起,兒子的生活起居、學習、玩耍,幾乎都是自己安排,這也讓他從小養成了自主、自律學習生活的好習慣。

  痴迷生物

  自學「自診」小病小痛

  「選擇生物競賽,既是滿足兒子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別人。」朱建華告訴記者,兒子小時候並沒有在生物學方面顯現出異於常人的天賦,進入高中以後,他才漸漸對生物產生興趣。某種疾病有了新治療方法、哪些科學家又有了新成就等等,都是朱洪賢平時關注的重點。

  長期研究生物學,朱洪賢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對照自己的身體狀況研習生物知識。長期下來,身上一些常人看不出來的小病小痛,他竟然也能無師自通。

  去年6月份,朱洪賢經常感覺噁心,不想吃飯,體重也有所下降,同學們都以為是中暑的症狀。憑著豐富的生物學知識,朱洪賢認為自己可能患有胃潰瘍或者胃裡長了息肉。後來到醫院一檢查,果然被他言中,正是胃裡長了一塊小息肉。

  「這件事讓我更加堅定了研究生物學的想法,在實際生活中真的很實用。」朱洪賢對記者說。

  熱心公益

  高一開始發起成立公益協會

  除了學習,外表文靜的朱洪賢還熱衷於公益。從高一開始,朱洪賢和幾個同學一起發起名為「HELP」的公益協會,利用寒暑假到四川甘孜等地的貧困山區,幫助留守兒童。給留守兒童買書、文具的錢,都是朱洪賢和朋友們自己存下的壓歲錢。

  如今,隨著公益團隊的壯大,協會裡已經有三十多名成員,每到寒暑假,大家仍然繼續著這條公益之路。

  說到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朱洪賢有許多的憧憬。他說,以後將會繼續生物科研之路,「很多人問我以後會不會當醫生,但是我不想,因為當醫生能救的人畢竟有限,但是搞科研卻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高一學生獲信息學奧賽金牌保送北大 小學自製遊戲
    原標題:廣大附中高一學生彭博獲信息學奧賽金牌保送北大 愛看全英讀物,小學自製遊戲近日,第37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2020)落下帷幕。據NOI官網消息,50名學生獲得金牌併入選國家集訓隊。這50名學生中有4名學生來自廣東,其中廣州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廣大附中」)學生彭博名列其中,且是廣東學生中的唯一一名高一學生。目前,彭博入選IOI(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2021國家集訓隊,並已被保送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圖靈班」。
  • 成都學霸獲國際生物奧賽金牌 每天學13個小時
    這也是時隔六年,成都學生再次獲得國際奧賽金牌。這塊金牌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茅傲嶽在競賽的道路上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昨日晚上10點30分,載譽歸來的茅傲嶽接受了記者採訪。國際奧賽 智力和體力的巔峰對決在7月23日晚上,茅傲嶽獲得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的消息就已傳到了成都七中,老師同學們沸騰了。
  • 獲奧賽金牌保送北大
    11月17日晚,在浙江杭州舉行的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上,他以山東省第一的優異成績獲得競賽金牌,並進入國家集訓隊,保送北京大學。「比賽前大概做了300套題,看我刷的這些題就知道,我並不是那種天才型選手。」對自己的成績,李原寧很低調,或許因為這樣的大場面,他已經不是頭一回經歷了。
  • 國際物理奧賽金牌得主獻「攻略」: 深入研究中學、大學教材
    「在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場上,中國隊已經連續『衛冕』多年了」。這是在今年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拿下物理金牌的學生薛澤洋說的唯一一句「霸氣外露」的話。大多數時候,他總是謙遜、明朗地一笑,覺得自己所獲得的一切,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在本月剛剛結束的第49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以下簡稱:奧賽)中,中國隊5名選手全部獲得金牌,團體總分收穫第一。
  • 高中生參加奧賽還有用嗎? 有用!
    武漢市教科院有關人士介紹,在全國聯賽初賽中排名靠前的,可代表省隊參加全國決賽;全國決賽勝出的數學前60名、其他學科前50名,組成國家集訓隊;國家集訓隊中,選拔4至6人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奧賽。按規定,對奧賽全國決賽一等獎,並進入奧賽國家集訓隊的學生,給予保送資格。
  • 湖南16歲高二少年勇奪國際生物奧賽世界第一
    湖南師大附中迎來國際奧賽第32金↑彭凌峰與校長謝永紅在校園合影。通訊員 蘇曉玲 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23日訊(記者 餘蓉)接觸生物競賽不到一年,入選湖南省代表隊;高一時,獲得全國生物學競賽決賽第一名並保送清華大學;進入高二,以選拔考試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光榮入選生物奧賽國家代表隊。
  • 兩次獲國際數學奧賽金牌的韋東奕,10年前被保送北大,現在怎樣
    當然,能進入這所大學的學生,勢必會受到其他人的羨慕。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北京大學的數學學科位居全國第一位,而且北大的數學辦學歷史也已經延續了百餘年,從1913年開始招生,北京大學的高等數學教育在我國的高等教育歷史上,成為最先開創者。
  • 奧林匹克競賽獲冠軍,能保送清華北大嗎?答案很現實
    這兩天中國隊在奧賽奪冠再次刷爆了朋友圈。在英國巴斯舉辦的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和美國隊以227分並列第一名,這次奪冠是中國繼2014年後再度獲得團隊冠軍。6位選手全部來自知名高中,其中高一學生2人,高二學生3人和高三學生1人,其中有四人已被保送清華和北大,另外兩人已進入預保送名單。很多網友提問說,只要是在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名次,都能被保送清華或北大嗎?我相信這也是很多學生和家長非常關係的話題,今天在這裡統一給大家回復。
  • 成功解剖鯽魚獲生物奧賽金獎 高二女生拿到清華通行證
    第27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簡稱「生物奧賽」)前天在長沙一中閉幕,獲得金獎的前50名學生進入國家集訓隊,從而獲得保送資格,廈門一中高二學生顏瑞儀就是其中之一,她被保送清華大學協和醫學院(八年直博),也就是說,八年後,她順利完成學業,就是博士。  17歲的顏瑞儀下月讀高三,她說,一次考試只能代表那個時候的狀態。
  • 全部保送清華、北大!成都七中生物競賽3人獲得金牌進入國家集訓隊!
    七中選手佔四川入圍國家集訓隊的四分之三! 莫濱瑞同學獲全國第4名,保送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陳睿其同學獲全國第5名,保送清華大學協和醫學院; 全國前十名七中選手獨佔其二!
  • 再獲第一!2020國際數學奧賽,中國獲5金1銀,隊員保送清華北大
    通過競賽獲得保送資格,是不是一條很好的升學途徑?曾經獲獎的那些奧賽選手現在又在哪裡?咱們先從國際數學奧賽的性質開始說起吧。 本次IMO中國6名選手獲得5金1銀,來自重慶巴蜀中學的李金珉,得到了所有選手中唯一的滿分。中國隊成績最高的三名選手,也在所有選手中排在前三位。俄羅斯和美國分列選手總成績的二、三位。
  • 兩位杭州學霸代表中國隊閃耀國際生物奧賽
    )中,來自全球各國的選手完成了本次競賽的所有考試。4位代表中國參加第31屆國際生物學奧賽學生合影。其中左一為姚前,右一為邵承駿本端記者了解到,這支金牌戰隊裡有2名杭州選手。趕緊來認識下他們——杭二中唯一參加兩門學科奧賽的學霸姚前 所在學校:杭二中濱江校區曾在第28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中獲得金牌,以全國第1名入選集訓隊、國家隊,現已保送北京大學。
  •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 他被保送清華大學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 初雪的清華園很美,成都學生李瀚奕已經在園子裡上了兩周多的課。第3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金牌獲得者,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三一班的李瀚奕,憑藉總分全國前50的成績,被選拔進入國家物理奧賽集訓隊,保送清華大學智班。
  • 「奧賽學霸」鍾子謙:連續2屆全國金牌、考進麻省理工,大陸僅3人
    近年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非常重視從其他方面在全國搜羅人才,尤其是在各種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甚至為了能夠獲得這樣的學生,也是想盡了辦法。相比較大學人才流失問題,高中拔尖人才流失也不容小覷。據悉,2019年,麻省理工(MIT)在9291位申請的學生中錄取了687人,這些優秀人才是來自全球各地的500所高中。可見,麻省理工已經實現了在世界範圍內吸引人才,可見其影響力不凡。2019年,麻省理工錄取的14位中國學生中,來自中國大陸高中的有3人。
  • 生物全國第一還是個「發明家」!杭州二中2學子入選國際奧賽國家隊
    繼幾周前李樂天(主教練:陳鈞和方文斌)入選2020年化學奧賽國家隊後,生物競賽又傳來好消息——姚前(主教練:魏昌瑛)入選2020年生物奧賽國家隊。據悉化學和生物奧賽國家隊每年都僅有4名隊員入選,含金量很高。目前兩位學生都已被保送北京大學。
  • 長沙學子拿到一塊化學奧賽金牌,他的優秀在於有「三寶」……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31日訊(全媒體記者 嶽霞 實習生 楊川墨)長沙伢子又拿到一塊金牌!在法國巴黎剛剛結束的第51屆國際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IChO)中,長沙市一中楊景程榮獲金牌。今日上午,記者在長沙市一中校園見到了這位載譽歸來的一中學子。一米八七的個子,乾淨帥氣,外型跟熱播劇《親愛的熱愛的》男主角相似而被迷妹們稱「小李現」。
  • 金牌教練、種子選手雲集 這所學校接軌新高考成績耀目
    長期從事長郡中學高中理科實驗班化學教學和高中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培訓,善於激發學生熱情和競賽鬥志,專長於化學奧賽培訓、自主招生優生培訓和尖子生培訓,為長郡教育的輝煌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奧賽培訓中,將十餘名學子送入湖南省化學奧賽代表隊,並首次把長郡學子培養為國家化學奧賽集訓隊成員。同時,所培養奧賽隊員獲十餘人次國家級一等獎(金牌)、省級一等獎(金牌)。
  • 清華保送生分享:我是如何通過生物競賽考上清華的
    原標題:清華保送生分享:我是如何通過生物競賽考上清華的 進入清華北大的途徑一般有保送、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全國統一高考等形式,這其中全國統一高考是根據高考裸分是否達到投檔線來決定是否錄取;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運動隊
  • 湖南29人保送清華北大!除「四大名校」,「黑馬...
    2019年通過五大學科奧賽保送清華、北大的湖南學生人數達29人,位居全國第二,這些學生分別來自長郡中學、雅禮中學、湖南師大附中和長沙市一中、師大二附中五所學校。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學霸」多才多藝入選國家隊保送清華年僅17歲的黃奕遠是雅禮中學1603班的高三學生,因入選2019年生物競賽國家代表隊,去年暑假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錄取。
  • 武漢高三學生斬獲全國生物奧賽金牌
    長江網10月16日訊(記者楊楓)近日,第29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在重慶閉幕,華師一附中5名省隊選手參賽,最終喜獲兩枚金牌、三枚銀牌,其中高三學生石子昂獲得金牌並進入國家集訓隊,保送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