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剛上高一,數學考試46分、物理44分,還有救嗎?該怎麼解決?

2021-01-20 教育是一場修行

女兒上高一,考試成績數學46分,物理44分,這樣的成績想必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本人肯定很著急,也許初中升入高中的時候還是佼佼者,為什麼到了高一突然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呢?這樣的成績還有的救嗎?作為高中一線教師,下面我談談幾點看法。

一、初升高成績急劇下降這是為何?

李老師帶過多屆高中生,15年的工作經歷告訴我,很多在初中學段的天之驕子到了高中成為班級墊底的比比皆是,而且這些學生之所以出現如此巨大反差,主要是因為到了高中學習不得法造成的。

1、學習難度

高中各學科的知識,從難度上來說比初中是大多了,這一點很多剛踏入高一的孩子往往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這個學習難度不僅是從知識層面,從理解力、思維含量大小、包括內容的容量上都是初中無法比擬的。

尤其是高中的數學、物理和化學,思維含量極大,對於抽象思維能力欠缺的同學來說,一般都很頭疼,而且還無法很快扭轉。另外,即使是傳統文科政史地,也是讓很多同學抓耳撓腮,記不住,不會答題,即使會答題也不得分。

2、學習方法

據我了解不少高中生剛入學的時候,依然是抱著初中老一套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去對待高中學習。比如政史地,很多同學覺得初中平時不怎麼學習,最後突擊背誦一下就可以考個高分,但是發現,到了高中就不靈了。

這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初中那種填鴨式的,直線思維的純粹背誦到了高中就不行,高中的政史地知識也需要認真思考,思維含量也是蠻大的。如果認知上不能重新進行定位,高一學年很多學生會比較痛苦。

數理化就更不用說了,學習方法必須要跟初中來個一刀兩斷,依然固守初中那一套,高中的數理化會讓很多同學疲於應付也不出成績。

3、學習習慣

好習慣未必出成績,但是壞習慣一定出不了成績。眾所周知,初中教學安排往往側重於基礎性,淺顯。問題往往停留在表面,如回答「是什麼」上,高中則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思考,深挖背後的道理,考查為什麼和怎麼辦,透過現象找到事物的本質。

所以,初中階段的不良習慣也許可以讓一些自認為「靠耍小聰明」就可以考高分的學生,到了高中就會吃大虧,而且這種小聰明貽害無窮,如果不加注意,到了後期這種小聰明會成為進階路上的絆腳石。

二、數學、物理這麼差怎麼解決?

記住一點,會了不難,難了就不會。這是很多高中老師常說的一句話。再難的學科只要掌握學習該學科的規律和方法就不是很難。數學是這樣,物理亦如此。

這裡面可能有一些客觀因素需要注意,那就是老師的問題。實事求是地講,老師之間肯定是有差距的,能力、經驗、方法也不太一樣,這就出現了有的老師帶的班級成績很好,但是有的老師班級成績比較差。

真要是碰到厲害的老師,有經驗的老師,這是學生的運氣也是福氣。但是,畢竟這樣的老師是少數,大部分還是「平常」的老師,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無論孩子到了高中遇到什麼樣的老師,都不能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

其實,再一般的老師也比剛踏進高中的學生懂得專業知識多,有的老師是自己懂但是講不出來,這種情況下需要學生和老師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聰明的學生一定是和老師打成一片。

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只要和老師搞好關係,哪怕老師不是最厲害的那個,也不影響孩子數學、物理成績好,畢竟老師們集體備課內容是一樣的,只是每個人呈現的過程和結果不同罷了。

所以我建議:

1、爭當課代表

課代表和老師走得近,老師的性格脾氣時間久了課代表都知道,這樣的話老師很多好點子、好方法都可以近水樓臺先得到。當然,當課代表要處理好自己的學習時間和作為課代表可能會耽誤一些學習時間的關係。

2、勤於記筆記

高中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及時記筆記,老師講的好例子、典型題、易錯題都需要及時整理在筆記本上。這個習慣一定要有,各個學科我認為都需要這樣做。一開始感覺也許是沒用,到了後期你會感覺很有幫助。

3、適當補課很必要

有很多人反對補課,我不這麼看,其實補課不僅是補孩子落下的知識,更是補一種新的思維,家長朋友可能有這種感覺,孩子喜歡某某老師講課,不喜歡某某老師講課,其實這就是「合」,兩口子過日子要講「合」,老師和學生也需要合,有的孩子就適合某個老師的講課風格和思維方式,那這樣的老師如果是在補習班遇到未嘗不可補一補。

4、專門化訓練

有時候老師講是一方面,學生自己訓練也可以提高自己應試能力和思維能力。我始終相信,真正的能力不是老師講出來的,而是學生有針對性、系統性、專門性訓練出來的,能力一定是練出來的。

5、選科調整

現在新高考實行選科組合,比如物理不好,到了高二可以考慮放棄物理,選擇其它相對有優勢的學科,當然,數學是無法放棄的,必須靠堅持。這也是最後的辦法,儘管物理學科對將來專業影響很大,但是實在不好,也沒有必要非得選擇。

結束語: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有時候打垮一個學生的不是數學或者物理成績差,而是持續的看不到希望,這一點很關鍵。所以,為了增強信心,努力找對方法,努力做對一道題,信心慢慢地就建立起來了,一旦有了自信,一切都不是問題。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考九分,我還有救嗎?
    高一下半年回到班裡沒多久,每次物理考試就全校第一名了(兩個月物理從全校100本之後進步到全校第一)。高二時,我自學完大學天文、數學、物理等課程,物理考試成績就只能考40、50分了,因為思維更加開闊了,思考能力更強了,但高中物理的做題能力急劇下降了。腦中的高中物理體系開始混亂了。
  • 高一數學不好,還有救嗎?
    最近我看一些家長群裡都在問,孩子上高一了,數學不好,怎麼辦?以前在初中的時候數學還不錯啊,為什麼上了高中一下子就不行了呢?我不是高中數學老師,不講大道理,不照搬教學方法,只結合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跟正在上高中的學弟學妹們聊一聊我自己是怎麼學的以及我的老師是怎麼教的。
  • 高一數學不好,高三還有希望考上大學嗎?高中生該怎樣學好數學?
    在高一,對於數學的學習,往往有兩類學生。一類是學數學就跟鬧著玩似的,遇到什麼樣的題都能解出來。另一類是再怎麼努力也學不好數學的學生。很多學生小學、初中的數學成績很好,可是到了高中,數學成績直線下滑,一次不如一次。心理素質差的學生大受影響,自信心缺失,甚至開始懷疑自己不是學數學的料。
  • 高一數學學不好,高二和高三還有希望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進入高中,老天爺似乎悄悄把學生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學習數學幾乎不費力的學生,一類是再怎麼努力,也學不好數學的學生。有些學生,明明小學和初中數學不錯,但是到了高中,從高一開始,數學就直線下滑,最後一蹶不振,還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了其他學科的學習,有的學生從學霸,很快變成了學渣,令人可惜。那麼,高一數學為什麼學不好?這個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 ...數學成績一般的高中生,務必狠抓這1點,分數次次穩上130分!」
    2021新高考改革,數學不分文理,成為難度最大的科目!孩子要想上個好大學,最忌諱的就是數學偏科!  我帶過4萬多名高中生,也見證了上千名數學原本只有60、70分的高中生,最後以接近140分的成績輕鬆考入清北復交等985、211高校。
  • 我是怎樣讓一個高一數學成績30多分的孩子高考達到100多分的
    那麼,怎麼讓孩子既能認可你的教育,又能讓孩子自覺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呢?別人的孩子學習好,不是別人的孩子比你的孩子聰明,而是你的孩子沒有進入到學習狀態。那麼怎麼才是孩子學習進入狀態了呢?作為已經是大學生孩子的家長,我將我抓孩子學習數學的經驗在這裡和各位家長進行分享,希望我的經驗能為你帶來幫助。
  • 為什麼高一的學生都說數學難,但是高考又說考140分不難?
    高一新生會覺得數學比較難,其實到了高二高三不少人能考140以上,甚至滿分。這是為什麼呢? 1.剛進入高一,學的是集合,挺簡單的,所以很多人第一次月考,數學考分很高,但隨著學了後面的初等函數,他們就覺得不太適應,覺得高中數學比較難,考分也不理想,不少人只能考90分左右
  • 高二物理9.5分,你上學時最低分考了幾分?網友:個位數裡最大的
    高二物理9.5分,你上學時最低分考了幾分?網友:個位數裡最大的近日,有一名高二學生在網上公布了自己的物理分數,整張試卷寫的很滿卻只得了9.5分。這名文科生自己把分數又算了一遍,發現自己只能得9分,死活找不出來那0.5分是哪來的。
  • 初中物理考90分,到了高中只能考50分?三個原因,抓緊解決
    不少高中生都遭遇過這樣一種「尷尬」:在初中時,物理能考90分,到了高中,物理就只能考50分了。他們的學習自信被徹底擊垮,有人甚至放棄了學理科,轉而學文科。 初中物理考90分,到了高中只能考50分?原因至少有三個,要抓緊解決。
  • 台州選考你能考多少分?賦分和高一期末數據帶你控分
    參考同年的考試數據大致上能對自己的賦分有一個大致上的把握。 7選3: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中選3門 1. 小明同學生物成績,必考題67分,加試題25分,卷面分為92分,如果他的成績排名在當次考試的前1%,那麼按照等級賦分方案,屬於1等級,他計入高考的生物分數應該對應為100分;如果他的成績排名在當次考試的前4%,屬於3等級,對應賦分為94分,計入高考總分;如果他的成績排名在當次考試的前10%,屬於4等級,對應賦分為91分,計入高考總分
  • 物理降20分,歷史提30分,江西這個大動作釋放了什麼信號?
    物理降20分,化學降30分,歷史提30分,地理提20分,政治提10分,生物提25分,江西中考2021年發生巨大變革。 物理、化學地位下降,歷史、地理、政治、生物地位提升,這種變革對於學生與家長會造成什麼樣的切實影響?江西省這個新的大動作,到底釋放了什麼樣的信號?
  • 一年級孩子期末考試數學100分,語文99分被家長痛批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期末考試數學考100分,語文考99分,我一聽很高興,可是朋友卻不這樣,狠狠地批評了孩子,認為孩子沒能考雙百,我感到很驚訝,現在的孩子真的很累。現在已經臨近期末考試,大部分家長還在為孩子查缺補漏,爭取期末考試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高一孩子數學成績差?班主任:堅持做好這三點,不用再上補習班
    許多學生在高一的時候覺得數學很難,上課聽不懂,題目不會做,甚至這次期中考試出現了現象:初中數學很好,但是高中數學卻不及格,更有一些學生考了60分,已經出現了相當大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呢?>那麼進入高中又該如何學習數學呢?
  • 小學一年級數學考試,某個老師一個班的平均分99.6,網友:作弊!
    有一個老師,在群裡問:一年級數學期末考試,有一個老師所教的班平均成績99.6,請問這樣的成績真實嗎?問問題的這位老師,從教二十來年了,說自己怎麼努力,最多也就97.5分,感覺99.6分有點不可思議。小編也是這麼認為的。
  • 高一物理期中考試硬幹貨滿分襲來 楠叔物理
    高一物理的期中考試馬上大片來襲,很多高一的同學私信楠叔詢問能不能做一個期中考試專項複習集錦,就是那種武功心法的感覺,以便自己後期更有方向性。於是楠叔嘔心瀝血、披肝瀝膽、跋山涉水、晝夜無眠祭出高一物理期中考試最強幹貨,為你的高分助上一臂之力。1.
  • 清華錄取數學15分、物理5分、英語0分考生!對不起,你真誤會了
    只是,也有人自己考不上,卻喜歡無事生非,這不,前陣子就有流言說:清華大學就連數學15分、物理5分、英語0分的考生都錄取,根本配不上中國最高學府的美譽。那麼,整個事情的始末到底是什麼情況?原來這個說法不是單說一個人,而是指兩個人。其中一個是90年前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的錢鍾書。
  • 掌門教育優秀學員張賽琪宸:物理提升20+,高考666分圓夢天津大學
    新的班級、新的環境、新的同學都讓他無措,「不知道各位學弟學妹有沒有看過《青春豬頭少年》這部動漫,我的處境和剛步入高二時的櫻島麻衣相似,在班裡像一個透明人。」如果故事到此為止,那麼今天我們看到的就不是這個以高考666分逆襲的少年了。張賽琪宸意識到,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只要每次考試保持班裡第一我就有機會回到尖刀班。」
  • 官宣:考試時間提前!各科考試重點曝光,搶分必看!
    漳州市  高一高二年級期末考試:2021 年 1 月 30 日—2 月 1 日。>  高一、高二年級期末考試:2021年1月28日—30日  高三年級期末考試:  「通性」是概念所反映的數學基本性質。「通法」是概念所蘊含的思想方法,就是應用數學概念、定理、法則、公式等體現出的基本的數學通用性質去解決問題的通用思想方法。
  • 高中物理到底要怎麼學才能開竅?物理老師苦口婆心告訴你該怎麼學好
    很多高中生在剛接觸物理的時候,都認為高中物理好難。上課時稍不留神,沒跟上老師的節奏,從此物理與你無瓜。話說回來,高中物理怎麼學呢?下面物理君整理了一些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 這個省的中考改革,竟把物理降到70分,化學降低40分
    該來的還是來了,安徽省合肥市的中考改革,把英語的總分,從150分降到了120分,這順應了很多人的呼聲。然而,讓人看不懂的是,合肥把物理和化學的分數,一起給降低了!安徽合肥明年中考的分值分布如下:語文150 分,數學150 分,外語120 分,道德與法治80 分,歷史70分,物理70 分,化學40 分,實驗操作10 分,體育與健康60 分,總分為750分。和2019 年中考相比,分值減少的科目為英語從150 分降低為120分,物理從90 分降低為70 分,化學從60 分降低為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