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孩子,今年期末考試數學考100分,語文考99分,我一聽很高興,可是朋友卻不這樣,狠狠地批評了孩子,認為孩子沒能考雙百,我感到很驚訝,現在的孩子真的很累。現在已經臨近期末考試,大部分家長還在為孩子查缺補漏,爭取期末考試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只注重分數的家長,這麼做對嗎?我認為,分數不能代表名次。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會上學前班,所以一年級的成績普遍都偏高,有很多家長反映,考到雙百的學生是很多的。如果自己的孩子考90多分,排名會靠後,所以一二年級根本就不是看分數,而是看排名。
當然,現在教育部是嚴禁給學生發成績單的。特別是排名是不能在學生群裡發放的,涉及到個人隱私。但是對於中國家長,你想這樣可能嗎?他們強烈要求知道孩子成績怎樣,可以私信,可以單獨面談。
二、這個家長不僅注重分數,而且還痛批孩子,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不對的。
體罰孩子,這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作為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是給孩子指導好幫助孩子,特別是針對錯的題目,要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到解決辦法,避免下次再出現類似的情況。
但是我也理解這位家長的心情。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優秀,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
要想孩子有個好的成績,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一是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要注意錯題整理,要養成書寫工整等多個良好習慣。
二是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家長整天棍棒教育,那麼孩子對學習就會產生懼怕心理,哪有興趣所言。
三是作為家長也要經常反思,換位思考。
我們如果考的話,有可能也得不了雙百,所以對自己孩子要求不應該那麼苛刻。換位思考一下,當年你的成績不好的話,家長揍你是什麼心情?作為家長的我們也應該時常反思,在孩子教育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認為不應該是居高臨下,而是融洽相處。
最後我們再來分享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一個小女生,從小品學兼優,學習成績優秀,父母也是高學歷人才,而且在大學裡任教授。小女孩到高中的時候,因為某一次摸底考試不理想,父母當時挖苦女兒很厲害,女生很傷心,於是選擇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是獨生子女,父母失獨,以後有可能會選擇再生一個孩子,但是這對父母反思,以後永遠不再逼迫孩子學習了。有什麼還比生命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