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名家長留言,訴說她女兒面臨的學習困境:
我孩子在我們這最好的高中讀書,今年剛上高一,入學成績全班第9名,經過三次月考,第9名成了22名。最近兩次周末回家,她情緒都很低落,覺得已經學不好高中,不如放棄算了。我怎麼勸導安慰她都不聽,心裡很著急!
其實,高一學生的名次變化都比較大,成績保持相對穩定的學生並不是很多,剛進高中的時候,誰不是躊躇滿志,定下三年後的大學目標,清一色都是重點大學、一流名校,但是幾次試考下來,學習遠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容易,於是狀況頻出。
就像這位入學第9目前已經下降到第22名的女生,雖然家長不斷鼓勵她、引導她,可正如一句話所說:誰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這個女生內心深處的消極導致了她的成績一降再降,從最初的滿懷希望到如今的自我懷疑,走著這條路的學生,在高一為數不少,這些學生在高一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種:不及時調整學習策略,苦苦堅持卻沒有效果,對學習開始冷落。
這類學生在初中是非常刻苦的,學習一直踏實認真,因而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順利考入重點高中。
到了高中,他們一開始就遭遇挫折,聽不懂也不會做題,不過他們會把這些問題歸咎於自己不夠用功,於是更加刻苦,但是接下來的考試卻依然退步、退步、退步。
面對這樣慘澹的現實,他們再也無法堅持了——「我學不好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自己太笨了,我沒有能力做一名出色的高中生,我——不——學——了!」於是學習態度發生大逆轉,任憑父母怎麼動員,他們都是一副無心再學的狀態。
第二種:遙遠的美好目標終究敵不過眼前的誘惑,相當多的學生走向得過且過。
有一個親戚家孩子那年上高一,由於入學成績比重點班分數線只差了8分,因此在開學伊始,他就發誓一定要在第二學期考入重點班。
然而好景不長,他的熱情只保持到第一次月考。由於月考前他過於放鬆,考得自然不夠理想,而成績更是出乎意料的差,班級11名,以這個名次為參照,他是沒有任何希望進入重點班的。
學習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就感,這人他大受挫折,開始背著家長玩手機遊戲,而且一發不可收,甚至課堂上也玩。
高一所學是高考的重點,同時也是高二內容的基礎。這些在此時放鬆自我的學生,知識能力上的缺口,即使今後再努力也很難補上。
這方面的例子實在是很多,就說這位親戚的孩子,他現在高二,語文英語考不到及格,理化在四五十分間徘徊,有時他也會拼搏,但只是一時的熱情,過後仍然會拿起手機去玩。
在高一,比起不斷進步的學生,退步的人數更多,僅一部手機和一款遊戲,就讓眾多學生丟盔棄甲,意志消沉,注意力被嚴重轉移,對學習力不從心,再到後面就直接選擇放棄。
第三種:一開始滿不在乎、掉以輕心,等到無力應對時再學卻為時已晚。
這種情況的學生,大多都比較聰明,但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們開學時對學習不上心,高中的新鮮感佔據了大部分內心,熱衷於各種活動,學習時間被嚴重擠佔,與此同時,諸如高一還早,高三衝刺就足夠上好大學的思維也時常會冒出來。
多年經驗證明,高一期中考試過後、最遲第三次月考過後,學生的兩極分化會非常嚴重。
原因在於,那些原本自認為聰明的學生,當他們發現情況不妙打算認真學的時候,學習的難度已非他們所能戰勝,幾經努力學而無果,銳氣受挫,轉而放棄,他們要麼奔向球場,要麼擁抱手機,至於學習,他們內心是拒絕的。
高考是一場需要堅持三年的馬拉松,在高一這段,需要持之以恆,而非跑跑停停,學習不可走極端,現在學不好不等於一直學不好,淺嘗輒止也不可取。
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高一學生如何避免出現上述三種情況,讓自己走好高中的第一段!
如何面對起初的成績落差?
高中課業學習和初中有很大的差別,也許你初中成績很好,但是到了高中開始學習的時候成績卻不盡如人意。
一方面是因為學習內容和初中有一定程度上的脫節且難度更大,另一方面是因為經過中考的篩選,高中相比初中更加「高手雲集」,班裡的學生更加優秀自然你就不會和以前一樣非常突出。
這是很多學生開學都會遇到的問題,成績排名的落差會給很多人帶來失落感和挫敗感,覺得高中非常難、非常苦。
高中學習和初中學習最大的差別在哪?
高中與初中最大的差別在於學習的自主性。
我們從小學開始由父母督促寫作業、檢查作業到初中自己獨立完成作業,這些都是我們學會自主學習的過程,到了高中,學習的自主性變的更為重要。
作為高中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是最最基礎的要求,但是這還遠遠不夠,你必須學會規劃自己的學習。
比如,你需要知道自己的學習問題在哪,要通過怎樣的方法能夠彌補自己的缺點,如何解決偏科的問題,如何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等等。
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你不斷總結經驗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也就是所謂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的核心是什麼?
每個人的特點不盡相同,有人擅長文字、有人對數字敏感、也有人圖形感好,所以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學習方法,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但是總會有人的方法效率差,有人的方法效率高,這樣正是學霸和學渣的差別所在。
那麼學霸的學習方法有沒有可供借鑑之處呢?有,總結起來出來就是兩點:一,會總結;二,能舉一反三。
會總結是指能夠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進行知識點的歸納梳理,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分析,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都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是認識自己,同樣,這一點看起來很容易其實真的能夠做到也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在總結的基礎上,再進行舉一反三,研究透一道題從而會做一類題,這是最省時省力的方法。
也許在初中你認真完成作業再背會知識點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在高中如果你依然按照死記硬背的方法可就真的是事倍功半了,學會舉一反三是很重要的技能,可以說是必殺技。
各科學習有什麼從高一就要開始注意的?
初中數學和高中數學的區別
1. 高中數學內容抽象性、理論性更強,尤其是在高一代數中,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論性很強的函數,使一些初中數學很好的學生難以適應。
2.高中數學的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進,初中數學要簡單些,按一定步驟就可解決,而高中數學的解題更複雜,要求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
3. 知識內容有所增加,學生在同樣時間內掌握知識的工作量要明顯增多。
怎樣適應:
1. 別有依賴心理。初中數學學習中,教師會列出中考各類型題目進行反覆練習,學生易養成依賴老師、套用模式的習慣。
到高中這種模式就完全轉變了,況且初中數學家長還可以稍加輔導,但到了高中,大多數家長知識水平已無法跟上,這時候,能靠的只有自己。
2. 不能思想鬆懈。如果用初中方法學習高中數學,沒有在思想上重視,方法上改變,即使是拔尖的學生也很容易跟不上。
高一是高中三年中最關鍵、打基礎的階段,一旦跟不上就很難趕上。所以,高中學習,一天都不能鬆懈。
初中語文與高中語文的區別
1. 選文上的區別:
初中語文的選文較簡短,到高中不僅長度加長,深度也明顯增加,有時甚至要從哲學、人生的角度來解讀,因此不能再以初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須在個性化體驗、感悟和審美上加強。
2. 文言文的區別:
初中的文言文大多為淺顯的、有哲理性、有情節的小故事、寓言、短詩、散文,而高中的文言文則是長篇人物傳記和論述文章等,需要有較強的閱讀和翻譯能力。
3. 作文的區別:
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不少於五六百字,而高考作文要求在800字以上。從中可以明顯看出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在思維廣度和深度上的區別。據了解,現在高考中常出現犯思維幼稚病的作文,就是沒有很好地適應。要想高考作文得高分,必須學會觀察生活,學會思考,學會成長,對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揚棄。
怎樣適應:
1. 擴大課外閱讀。不是讓你直接將高中教材拿來讀,而是希望大家有計劃地讀一些高中教學大綱規定的參考書目上的課外閱讀。
2. 注意生活積累。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當你說話、作文、看書和與人交往時,都是學語文的機會,因此要對周邊生活仔細觀察,一定要關心時政。養成記日記的習慣,對作文技法和內容的積累很有好處。
初中英語和高中英語的區別
1. 課本的作用不同。高中英語的課文只是給你一個範本,大量的學習要靠課外閱讀,要將課外的泛讀和課內的精讀相配合,進行自主學習。同語文一樣,英語成績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用出來的。
2. 好奇心減少。初中學生剛接觸英語,比較好奇,上課時經常表現踴躍,紛紛舉手回答問題,但到了高中後,很多同學不肯在課堂上直接表露。
怎樣適應:
可以讀讀單詞量在500至800字左右或800至1000字的英語小說,要注意最好是每頁只有五六個生詞,從簡單的先入手,水平相宜,從而親近英語,培養語感。也可以看看各大衛視的英語類節目等,因為這些節目有字幕、圖像,比較適合同學們學習。
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的區別
目標不同: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主要要求同學們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生產及國防中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以要求同學們「知其然」為主;
高中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同學們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還要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新。
怎樣適應:
學習初中化學時,同學們一般採用記憶、重現、簡單模仿等學習方法,這些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是不適應高中注重能力及創新的要求的。學習高中化學,必須要從本質上去理解所學內容,並能推陳出新、融會貫通。
對於初中化學沒有學好的同學,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高中化學學習所需的重要初中化學知識之複習、鞏固、提高(克服「落差」),高中、初中化學都未明確學習的同一知識點之間的銜接(避免「遺漏」),高一化學將學習到的一些重難點知識(適當「超前」)。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區別
在高中的時候,覺得最難的科目就是物理。回想原因,可能高中物理的第一學期就是一道坎,它表現在:
1. 從初中到高中知識的銜接看,物理跨度太大,銜接不是很好。
2. 從知識的層次看,初中大部分知識都是要求感覺、了解、知道;而高中大部分都是要求感悟、理解、明白。
3. 從學生實驗層次看,初中階段大多數實驗都是教材(或教師)擬好的實驗方案,學生只要按照方案動手做一做,再觀察物理現象,或記錄數據,得出結論;而高中階段大多數實驗都是空白的,需要學生導出實驗原理,再根據實驗原理自己擬定方案,然後動手,觀察與記錄數據,由現象與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還要分析實驗誤差的原因。
4. 從數學層次來看,初中階段主要運用物理公式求解,而高中階段要求不僅會運用物理公式,同時還要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
怎樣適應:
1. 培養物理學習興趣。同學平時可以下意識地將自己的日常生活與物理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激發自身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通過探究生活中彩虹、七彩泡泡等各種各樣的有趣事項的真實本質,加強物理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2. 學會轉化。在學習時,同學可以將高中抽象化的知識先轉變為形象化、具體化的知識,然後再進行理解和分析。例如,學習彈力、摩擦力等抽象性極強的力學知識時,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或實驗等各種方式,將這些力形象化,具體化。
如何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只要你上學一天就避免不了有厭學的時候,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畢竟學習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特別是隨著學習任務加重,學習的疲倦感也就愈發強烈。
給自己的找到一個目標是非常好方法,定一個你最想去的大學為目標,如果沒有明確的大學作為目標,就以自己在班級和年級的名次作為目標,把學習當做一次遊戲競賽激發自己的鬥志。
適時的休息、自我調整也是有必要的,但不要以此為藉口沉迷遊戲、小說等。有一個自己的愛好作為調節,運動類的最好,比如打籃球、羽毛球等等,既能鍛鍊身體也能放鬆身心,當然也可以是音樂、畫畫、手工等等。
高中三年真的一晃而過,請你一定要珍惜,從踏進高中校園的那一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