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學習主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是學習的主宰者,而是指導者

2021-01-13 豔玲帶你兜娛樂圈

自主性學習主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是學習的主宰者,而是學習的指導者。教師要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接受型的被動學習為探索性、發現型的主動學習,在自主學習中積極發展學生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現代信息技術一方面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另一方面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演示和瀏覽的工具,更主要的是為學生自主探索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要尊重學生個別差異,從多角度、多方位設計教學的內容,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於一體生動形象地呈現教材中的語言材料。學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來彌補教材和課堂學習的不足,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性地進行學習。

例如教學《年、月、日》時,我設計了一個網頁課件並把它連結在校園網上,這樣學生在家就可自由選擇學習,查漏補缺。課件內容包括:大、小月的認識,閏年、平年的認識,過關練習,你知道嗎等欄目,集聲像動畫於一體,學生不僅可以自主探究有關知識,還可以深化鞏固所學知識。這樣的設計尊重了學生的獨立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還培養了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另外,遠程教育網的開通和校園網的建成,使學生在教室裡不僅能聽到本班老師的講課,而且還能聽到全國各地許多名師的講課,可以極大限度的突破「唯一學習資源」的限制,豐富封閉的孤立的課堂,最大限度的擴充教學知識量,使學生跳出局限性。從而開闊視野,發散思維,聽百家言語,看百家思想。

總之,恰當地選準多媒體的運用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量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會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發揮其最大功效,既可以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又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既促進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又培養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課堂教學符合現代化教育需要,從而有效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創新型人才。

相關焦點

  • 英語教師成長之我見
    然而,一些學校恰恰缺乏高水平高技能的英語教師,教師資格的考試和教師招聘為那些有相應水平和能力的準老師提供了機會成就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英語教師,為中國的英語教學貢獻一分自己的力量。要想成為一名英語教師,要通過教師資格的考試和由各個學校組織的教師招聘考試。
  • 教師即時性和臨場感對學生情感學習、認知和動機的影響——基於在線學習情境的思考
    此外,它還被認為是影響學生動機、學生學習參與度以及學習成果的重要因素[11,12,13]。溝通交流領域的Moore的交易距離理論[14,15]和溝通即時性[16]等兩個研究領域為教師即時互動提供了理論研究框架。交易距離理論認為通信工具為在線環境中的學習者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提供了可能與促進機制。
  •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認知學習理論流派認為:學習不是在外部環境的支配下被動的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學習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當有機體當前的學習依賴於他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時,學習受主體的預期所引導,而不是受習慣所支配。
  • 小學高年級美術,教師要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高年級的學生心智已經逐漸成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內心清楚哪些是重要,哪些是次要,對於繁重的課業,他們會選擇更專注於語數英。而當他們知道自己要上的是美術課時,也是相當興奮的,不是興奮於上課內容,而是興奮於美術不用考試,可以輕鬆四十分鐘,因而他們的心態也是遊戲心態。
  •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一二三四」)
    他主張學習的目的在於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因此,他的理論常被稱為認知—結構論或認知發現說。1.學習觀(1)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 教師招聘-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具體表現在:知識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徵,只是一種假設;任何知識不是所有情境,要在具體的情境中,對知識進行再創造;同樣的知識,不同學生有不同的理解。(二)學生觀學生觀強調學生經驗具有豐富性、差異性。這就要求老師要看到學生的潛能。同時每一個學生的已有經驗不同,都是獨特的個體,因此需要在學生已有經驗上「生長」出新的經驗。
  • 作為學習者的教師——邱志傑訪談
    反之,學生只要有了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即使課程有一些缺陷,即使教師因年輕而經驗不足,或因年老而知識結構老化,也都攔不住學生成才。所以,喚起主動學習的願望,應該是教育最核心的東西。有了願望,學生就回去琢磨方法,尋找資源,就會自己用功。    由於前期中學時代的填鴨式教育和應試教育,批判性思維培養得不夠,中國的學生在這方面是有缺陷的。
  • (教師、學生、家長適用)
    一、複習課應遵循三條原則 1.自主性原則 在複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複習全過程,特別是要讓學生參與歸納、整理的過程,不要用教師的歸納代替學生的整理。
  • 2016教師資格證考試每日一練(9.14)
    本文為大家提供2016教師資格證考試每日一練(9.14)。希望能讓考生們一舉攻克教師資格考試,輕鬆拿證!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網。 【每日一練】1.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規定了男女同校的學制是( )。
  • 特級教師說| 朱開群:基於深度學習的「深度教學」
    「深度學習」與傳統的外部灌輸、被動接受、知識符號的「淺層學習」相比具有明顯特徵:1.強化情感驅動的「非認知學習」與傳統的片面強調知識技能的「認知型學習」相比,「深度學習」把「非認知學習」放到突出的位置。如自我管理、時間管理、自主性、適應性、執行力等等。
  • 學生課堂上的無意學習,來源於「求知熱情」
    然而,一項更近距離的觀察發現學生並不總是學那些教師教學計劃中的內容,在某些時候,學生們的學習內容是教師們計劃之外的、並非有意識讓他們學習的(馬歇爾和沃特金斯2001)。在學校中,學生學習那些教師計劃之外的知識在教育領域當中並不是一件新鮮事。 雖然無意學習是一個相當令人熟悉的現象(馬歇爾和沃特金斯2001),但科學教育領域中關於這個現象的研究非常少。
  • 在綜合實踐中學習語文——統編教材中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簡說
    就語文綜合性學習來說,它是語文課程中一種相對獨立的教學形態,與傳統的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等教學形態並立。在教材中,「相對獨立」體現為獨立安排的內容序列和獨立設置的教學板塊;在教學中,「相對獨立」體現為它有獨立的教學目標、 教學時間和教學方式。語文綜合性學習並不是全新的事物,教師常常組織的語文知識競賽、名人故事會等教學活動,包括一些主題班會,其實都帶有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色彩。
  • 提出「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心理學中關於「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馬斯洛、康布斯、羅傑斯 ,那他們有對於「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具體闡述是怎樣的呢?他們對「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呢,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吧!馬斯洛的學習理論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被譽為「人本心理學之父」。他認為,學生本身生而就有內發的成長潛力。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知識,而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由選擇,並給學生提供輔導。教師輔導得當,學生會因學習而成長,輔導不當,學生反倒因輔導兒萎縮。
  • 2016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每日一練(9.9)
    2016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每日一練(9.9) 2016下半年甘肅省中小學教師資格筆試公告已於8月29日發布,此次考試報名方式為網上報名,報名時間為9月6日-9月12日,筆試時間為11月5日
  • 教師在教學過程安排上,注意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
    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的最基本階段。因此,在現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創新精神的培養不是一門學科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依賴於各學科的共同努力。只有通過多學科教師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是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
  • 解讀|新課標選課走班背景下高中教師教學轉變及其應對
    這一轉變從理念到實踐皆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僅灌輸知識,而是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前提、以學生的發展水平為出發點,通過教學促進學生的優勢發展,幫助學生彰顯自身的生命價值。這一要求意味著教師不僅要根據學科發展學生的認識屬性,更為重要的是,在學科教學中還要兼顧學生的德育、美育等。也即是說,教師要從一個「單純」的學科教學者走向融各種職責於一身的學科教育者。
  • 【芥末翻】學生課堂上的無意學習,來源於「求知熱情」
    在學校中,學生學習那些教師計劃之外的知識在教育領域當中並不是一件新鮮事。       雖然無意學習是一個相當令人熟悉的現象(馬歇爾和沃特金斯2001),但科學教育領域中關於這個現象的研究非常少。這是因為大多數的科學教育研究傾向於關注學生是否學習教師想要他們學習的東西、計劃性教學效率和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 四個方面掌握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布魯納主張學習的目的在於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因此,他的理論常被稱為認知—結構論或認知發現說,對於他的學說,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認知。「一實質」: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 格式塔學習理論—頓悟
    主張應該研究人的經驗及行為,強調經驗與行為的整體性,認為整體並不是部分的簡單相加。格式塔學派代表人物苛勒把格式塔原理應用到發展心理學,並且研究了頓悟學習,認為學習是一種完整的過程,是學習者對情景的重新分析之後得到的。苛勒所做實驗中最有名的是大猩猩取香蕉實驗。苛勒將大猩猩帶到一間房子裡,房頂上懸掛著香蕉,房內還有幾個箱子。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學備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學習的基本理論有四大流派: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