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學習主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是學習的主宰者,而是學習的指導者。教師要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接受型的被動學習為探索性、發現型的主動學習,在自主學習中積極發展學生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現代信息技術一方面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另一方面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演示和瀏覽的工具,更主要的是為學生自主探索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要尊重學生個別差異,從多角度、多方位設計教學的內容,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於一體生動形象地呈現教材中的語言材料。學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來彌補教材和課堂學習的不足,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性地進行學習。
例如教學《年、月、日》時,我設計了一個網頁課件並把它連結在校園網上,這樣學生在家就可自由選擇學習,查漏補缺。課件內容包括:大、小月的認識,閏年、平年的認識,過關練習,你知道嗎等欄目,集聲像動畫於一體,學生不僅可以自主探究有關知識,還可以深化鞏固所學知識。這樣的設計尊重了學生的獨立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還培養了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另外,遠程教育網的開通和校園網的建成,使學生在教室裡不僅能聽到本班老師的講課,而且還能聽到全國各地許多名師的講課,可以極大限度的突破「唯一學習資源」的限制,豐富封閉的孤立的課堂,最大限度的擴充教學知識量,使學生跳出局限性。從而開闊視野,發散思維,聽百家言語,看百家思想。
總之,恰當地選準多媒體的運用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量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會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發揮其最大功效,既可以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又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既促進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又培養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課堂教學符合現代化教育需要,從而有效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