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要不要學「知識」?「超前教育」的危害,會在小學全面爆發

2020-12-06 小婷老師育兒觀

《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規定禁止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的內容包括學前班、銜接班等各種形式,使小學從零起點教學。

教育部發文三令五審嚴禁幼兒園小學化,但是仍舊屢禁不止。

其實,無非是家長害怕自己的孩子真的零起點入學,但是別的孩子早就學了很多東西,然後在一年級的時候就被落下了,這不是把孩子給耽誤了嗎?

但是家長忘記了,教育是一個長達十幾年的事情。家長過於追求孩子短時間的名列前茅,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那麼危害會在小學全面爆發。

曾經有調查小組對美國田納西州一個公立學前班(教授小學知識)的孩子們進行過一次全面地、系統地評估。

最終發現,這些上了學前班的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之後,無論是學習技能還是閱讀能力都要比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好。

但是當他們進入一年級之後,情況就開始惡化了。

到了二年級的時候,這些進行「超前教育」的孩子在讀寫能力、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的測試上表現得更為糟糕。

這項研究被《紐約》雜誌報導,調查人員在雜誌中也說到:「讓這麼小的孩子就掉到枯燥的課業之中,他們比青少年更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而孩子,是沒有辦法專注卻沉浸鑽研在一個自己不喜歡,甚至有些厭煩的事情當中的。

不過,話說回來,孩子在幼兒園真的就只是玩,什麼也沒有學到嗎?對孩子的以後的學習沒有幫助嗎?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表示,是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

這當中提到兩個字——「終生」

0-5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孩子的思維以及行為習慣都會基本定型。

所有在幼兒園,孩子看似是在玩,但是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這五個領域都在得到發展。

讓孩子有對規則的尊重,對公平的堅持;對知識的嚮往,科學的信任,邏輯的認識;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自己的愛好興趣。

孩子帶著良好的學習態度、習慣,以及懷抱著對知識的渴望進入小學,這樣,孩子才會始終對學習抱有勁頭。

不是幼兒園什麼都沒教,是家長忽視了這些對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孩子在幼兒園當然不只是玩,但是也不該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而是讓孩子用玩的方式,愉快的方式去掌握他這年紀應該掌握的知識。

比如重點培養孩子的思維,而不是知識。通過遊戲、圖畫等各種方式去以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讓孩子感覺到知識從不知枯燥的,就在生活當中,像一項遊戲一樣。尤其是數學這種比較抽象的,如果不和生活相結合,一味地讓孩子做算術題,孩子是不會真的理解,並且對數學產興趣的。

為了家長更好地幫助孩子在幼兒園掌握「受益終生」的各項能力,小婷的書單是以下幾本書:

《 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德國學前啟蒙團隊編寫,暢銷德國30年。這一套遊戲書共13冊,都是通過遊戲的方式去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空間想像能力、歸納演算能力、運算能力、數學概念、圖形認知等。

讓孩子學會用數學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繪本的色彩還都是採用清新的糖果色,所以也很容易吸引孩子的視線。而且還有小貼紙,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徵。

《兒童全腦思維訓練》

這套遊戲書共4冊,分為酷玩篇、歡樂篇、奇趣篇、創想篇。每冊中包含約80個遊戲活動。

涉及天文、歷史、數學、科學、自然、實踐等多學科知識,鍛鍊孩子對事物的推理、想像、觀察能思維能力。

同時還幫助孩子做了科普,在玩中收穫了很多知識和智慧。孩子可以學到有關星球等天文知識,也可以與史前生物交朋友,了解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等。

《這不是書》

一本 「變變變」的紙板玩具書,鼓勵孩子以創造性的思維去思考周圍日常的一切,以及初步構建孩子的幾何空間思維能力。

這不是書,是電腦、鋼琴、冰箱、沙發、蝴蝶、工具箱、網球場、怪獸的嘴巴……

這些看似凌亂的素材,但是其實讓孩子在高低、遠近、俯視、平視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和探索到這本書的樂趣。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幼兒園學習」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是否會在孩子三年級後全面爆發
    現在教委規定幼兒園不允許開小學化的課程,這樣做有各種原因。因為對3到6歲的孩子來說,遊戲是他們主要的生活內容。孩子在遊戲當中可以學會很多的技能,並且懂得如何與人進行社會交往。超前教育是指提前教孩子超過他們智力水平的知識。
  • 教育部:幼兒園「小學化」必須停止,超前教育的危害到二年級爆發
    你要再打孩子一次,就先打我。」這時旁邊圍觀的鄰居都勸著,孩子不要打太狠了,這樣他學不進去的。可能是旁邊人都在勸架,加深了林爸爸地煩躁感,只見他對著孩子的臉蛋就是一巴掌,瞬間把汛汛地嘴角扇出血,看著就嚇人。
  • 孩子要不要超前教育?一個實驗告訴你,危害也許10年後才知道
    文|秘籍君朋友的孩子今年馬上要上幼兒園大班了,她最近在糾結是讓孩子繼續上大班,尊重孩子自然發展,到上小學再學習知識,還是報一個幼小銜接班,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將來上學更容易適應。我們當時學習的時候就覺得很累,但是到我們的孩子出生的時候,只覺得他們更累。
  •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超前教育危害,三年級爆發
    就在前不久,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針對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數學計算等小學的課程內容,要堅決的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銜接為名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各地要結合校外的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不過,不少家長認為幼兒園沒學什麼內容,每天就是陪孩子玩,還不如提前學點東西,反正小學也得學。所以不少家長強烈建議幼兒園學校應該讓孩子提前學一些小學的知識,比如數學、語文、英語等基礎知識。為什麼國家明令禁止超前教育,還有這麼多幼兒園這麼做?到底要不要在幼兒園教孩子學拼音識字?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上小學就要吃大虧?
  • 幼兒園孩子該不該進行超前教育,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告訴我們答案
    前幾天,一位寶媽有些焦慮地問我:「我孩子今年五歲,上幼兒園大班,我看到每天晚上回家孩子都要完成幼兒園布置的作業,有時候拼音,有時候還要寫基本的數學題,我現在好焦慮,到底該不該配合幼兒園進行超前教育呢?」這位寶媽的問題應該問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和苦惱!
  • 超前教育看似有優勢,弊端卻集中在小學爆發,父母別把愛變成傷害
    琳琅滿目的學前教育機構讓李媛目不暇接,經過反覆比較後,最終決定選擇一家雙語私立幼兒園。而另一位同事佩蓉卻持相反觀點,她認為這樣的超前教育危害巨大。佩蓉覺得孩子在幼兒園期間,應該是學習生活自理能力為主,知識為輔的階段。
  • 孩子上小學前,要不要學拼音這個問題,園長和校長「掐」起來了
    孩子上小學前,養成哪些習慣?要不要學拼音,要不要教認字?如果什麼基礎都沒有,進了小學會不會跟不上?再過一個月,就是一年一度的招生季,這些問題,都是很多新生家長所糾結的。事實上,這也是很多幼教專家關注的話題。  昨天上午,義烏舉辦了一個高峰論壇,把全市200多位幼兒園園長和小學校長湊到一起,談談關於「幼小協同、科學銜接」的話題。
  • 如何看待超前教育?
    摘要:本文通過利用案例進行了對「超前教育」進行了分析,認為這種背離規律的教育會妨礙兒童的正常發展,應尊重個體發展的科學規律,適時適度的進行教育。關鍵字:提前教育;超前教育;神童;所謂「超前教育」,又稱「提前教育」,就是提前讓孩子接受系統的教育,孩子在一歲、兩歲,就開始教三、四歲的東西;還在幼兒園就開始學習小學的課程。父母無不盼望自己的孩子早成大器,因此許多父母對孩子採取了「超前教育」的措施,卻忘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在父母這種急躁的心態的驅使下,這必然導致「揠苗助長」現象的發生。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幼兒園「神童簡歷」太雷人了!
    幼兒園「搶跑學習」「超前教育」現象普遍曾戀是一位孩子的家長,最近孩子準備升小學的事情讓她極為焦慮。「帶小孩去心儀學校參觀,聽說120個招生名額4800個人搶。要想通過初試環節,就要把小孩的特長、參加過的活動、證書及獎勵一個個擺出來『競爭』。」「幼兒園裡教的東西太少了,小班只讓孩子學從1數到5,這樣怎麼去和別人競爭?」
  • 超前教育愈演愈烈 小學生補物理2歲娃學英語
    原標題:小學生補物理2歲娃學英語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抱著這種心態的家長,恨不得讓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直接學完小學課程。近日,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今年暑假,「超前教育」愈演愈烈。  兩歲孩子背唐詩學英語  「每天睡覺前都會讓孩子背幾首唐詩,現在已經會背30多首。」家住江岸的薛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剛剛兩歲,已經將《唐詩三百首》背了一部分,識字近三百個。「孩子在家每天都會背《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學認字、拼地圖、聽兒歌。」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堅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自從幼兒園不能教拼音之後,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跟不上。因為只有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會教,還有一些孩子會上拼音補習班。
  • 4歲神童認識5千字,會乘除法,網友看後卻擔心:第二個傷仲永?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生聰慧,不過聰慧的孩子,畢竟在少數,大部分孩子都要按部就班的學習,經歷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但是世界上偶爾也有一些孩子,相較於同齡人,他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吸收更多的知識,這一類孩子,被人們稱之為神童。
  • 【雲喜分享】幼兒園為什麼要去小學化?來聽聽教育部部長怎麼說!
    我們現在,有一些幼兒園老師是從小學老師轉過去的,沒有學過幼兒託育,把小學的教學方法帶過去了,一些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就能學一些小學的課程,所以,好多幼兒園有小學化傾向。應當明確,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所以要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
  • 轉給家長:孩子退園上學前班危害很大
    在幼兒園,孩子學到很多知識,會拼音又會算術。到小學一兩年級,因為是之前就學過的知識,對孩子來說沒有難度,學起來也很輕鬆,以至孩子誤以為學習很簡單。結果到了小學3年紀後,學習難度提高,越學越難,越難越跟不上,越考成績越差。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引發集體吐槽
    幼兒園「搶跑學習」「超前教育」現象普遍曾戀是一位孩子的家長,最近孩子準備升小學的事情讓她極為焦慮。「帶小孩去心儀學校參觀,聽說120個招生名額4800個人搶。要想通過初試環節,就要把小孩的特長、參加過的活動、證書及獎勵一個個擺出來『競爭』。」「幼兒園裡教的東西太少了,小班只讓孩子學從1數到5,這樣怎麼去和別人競爭?」
  • 小學到底幾歲上合適,幾個問題要注意,千萬不要錯過關鍵時期
    知識儲備是否合格從出生時的白紙到後來的密密麻麻,這是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寶寶會從周圍的行為舉止一點點學習,形成自己的知識儲備系統。針對我國小學設立的主要科目,語數外是最主要的,在決定送孩子去上小學時應該注意孩子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是否合格,如果孩子「一無所知」,送到學校無法跟上老師的進度,很有可能過早產生厭學情緒和自卑感,同時對後面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你沒看錯,這是幼升小的「神童簡歷」!
    幼兒園「搶跑學習」「超前教育」現象普遍曾戀是一位孩子的家長,最近孩子準備升小學的事情讓她極為焦慮。「帶小孩去心儀學校參觀,聽說120個招生名額4800個人搶。要想通過初試環節,就要把小孩的特長、參加過的活動、證書及獎勵一個個擺出來『競爭』。」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資料圖:幼兒園內的孩子們。 張淵 攝  幼兒園「搶跑學習」「超前教育」現象普遍  曾戀是一位孩子的家長,最近孩子準備升小學的事情讓她極為焦慮。「帶小孩去心儀學校參觀,聽說120個招生名額4800個人搶。要想通過初試環節,就要把小孩的特長、參加過的活動、證書及獎勵一個個擺出來『競爭』。」
  • 教育的悖論
    教育悖論一:培養孩子的懷疑精神,他還會安心學習嗎我不喜歡孩子被教育成盲從的學習機器,我一直想努力引導孩子的探索精神,培養她對眼前的新鮮事物的興趣,甚至我給她講懷疑精神,希望她能突破書本和老師的框架。然後孩子用懷疑的眼神問我,我應該是學還是不學書本的知識呢?老師的話她是聽還是不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