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悖論

2021-01-21 正道守財經

我家小寶貝今年跨進了小學大門,然而我卻開始不安起來。因為對於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我「監控」不到了。我的意思不是說我要隨時「控制」孩子,而是孩子在學校裡面接受的教育內容和方法,是否是科學的、合理的,我失控了。

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如何去培養她,我至今還有幾個教育的問題沒有搞搞清楚。

教育悖論一:培養孩子的懷疑精神,他還會安心學習嗎

我不喜歡孩子被教育成盲從的學習機器,我一直想努力引導孩子的探索精神,培養她對眼前的新鮮事物的興趣,甚至我給她講懷疑精神,希望她能突破書本和老師的框架。然後孩子用懷疑的眼神問我,我應該是學還是不學書本的知識呢?老師的話她是聽還是不聽呢?我一琢磨,孩子目前的知識還很窄,姑且讓她就去信書吧,等她長大了再講懷疑才會突破前人框架的重要性。可是問題是,她長大時,思維方式可能已經固化,還有懷疑精神嗎?

教育悖論二:學以致用,但大部分知識可能未來並不一定會用到

按說我們應該貫徹學以致用精神,但即使你認為很多學習內容卻在未來用不上的,但你還不得不讓孩子去苦苦鑽研,反反覆覆做練習和測驗,因為考試要考。

教育悖論三:儘量把自己的認知傳遞給孩子,卻只會使孩子不會強於自己

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強。可是他給孩子的教育卻只能是在自己認知範圍內的,這種認知很可能是有偏見的或者有偏差的,他教育出的孩子只會比自己更差勁。

有的家長自以為看透國內教育的種種毒害,要麼把孩子送到封閉的私立學校,也有把孩子從小送到國外的,但你能肯定私立學校或者國外學校就一定沒有「毒害」?有一句話說「偏見會讓你離真理十萬八千裡」,你所以為自己掌握的真理其實很有可能是錯誤的。現實是,孩子成了家長的小白鼠試驗品,相當多的孩子都是在自己的家長的毒教育模式下長大成人的。

教育悖論四:家長都意識到拔苗助長的危害,但卻天天對孩子拔苗助長

當下的幼兒園的教育,大大超出了公立小學的教育,至少對孩子的知識教育超前了2年。家長明明知道公立小學的教材的科學性,但卻非得在孩子4歲起就開始強制幼兒園教孩子背三字經、學拼音和加減法。

教育悖論五:大部分孩子在教育這個領域裡,可能只是普通參與者

人分三六九等,聰明絕頂的永遠只是少數。但在孩子成人前,卻不得不面臨同樣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壓力。即使你發現孩子不是學習的料,你也得讓他在學校把18歲前的時光「浪費」完,把將來他可能永遠不會再接觸到的化學方程式背會。

教育悖論五:生存在潛規則的世俗下,如何讓孩子「高尚」地去適應

孩子的財富觀,你可能自孩子小就教育孩子不要把金錢看得重要,但孩子走上社會後,卻要面對金錢幾乎萬能的社會。為生機或事業打拼的家長,對社會的種種潛規則深惡痛絕,深受其害,但卻無法抵抗辛苦付出換來的金燦燦的鋼鏰的誘惑力和成就感,也許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自己也運用了潛規則、使用了連自己都鄙夷的小伎倆。但在教育孩子時,卻時刻把高尚看得更重,讓孩子與陰暗面絕緣。這樣教育的孩子,將來確信不會不會被社會傷害或者他產生分裂情緒?

教育悖論六:安全教育卻讓孩子無法結交到好朋友

對於孩子的安全教育,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卻是要孩子不和陌生人交談。可是朋友都是從陌生到相識到相知,如果你不敞開心扉,怎麼獲得朋友的情誼?

目前我想的問題就這些。歸根結底,家長們都是非常愛孩子,但卻用外行的教育毀滅著自己的孩子。可悲可嘆!

 

 


相關焦點

  • 教育時評:教育改革何時走出「悖論」?
    原標題:教育時評:教育改革何時走出「悖論」? 最近,一家智庫總結出中國教育改革的十大悖論,包括一方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推動學生學習減負,另一方面依舊高舉高考指揮棒不動搖;一方面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卻用唯一答案和統一思想禁錮學生的獨立性思考和審辯式思維。
  • 青愛終身名譽會長——顧明遠:這些悖論破解了,中國教育才會更健康...
    儘管大家都希望教育越辦越好,但教育領域還存在許多悖論。 悖論之一 近年來教育形勢大好,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均有較大進展。但一些有條件的家庭仍然願意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學習,特別是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每年以兩位數的比例增長,而且出國孩子年齡越來越小。
  • 華應龍的「悖論」
    我一直感覺他就是海安教育界在北京的辦事處,他曾不止一次為家鄉的教育找我幫忙。華應龍十分重視與朋友的感情。在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溫文爾雅、循循善誘的華應龍。他幹工作不馬虎,處朋友真性情。對提攜、幫助過他的人,更是充滿感激之情。當然,最重要的是華應龍對數學的一往情深。他曾經寫過一本書,書名很霸氣,叫《我就是數學——華應龍教育隨筆》。
  • 用「囚徒困境悖論」來分析教育現狀
    「燒錢式」教育對教育公平和素質教育的損害,究竟有多大?英文1. 2萬元;邏輯數學1.4萬元;舞蹈7000元;看圖說話1.1萬元;繪畫6000元……一年各類補課就要5萬元。北京21世紀教育學院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在北京,小學四年級、五年級的學生中,有92%報讀過各種補習班。「關鍵在於小升初沒有統一考試,大家才會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所謂『大比拼』趨之若鶩。」
  • 【GET2016】南京大學王自強:以學生為中心,破解科技與教育的悖論
    【GET2016】南京大學王自強:以學生為中心,破解科技與教育的悖論 作者:Captain上校 發布時間:
  • 三好網何強:「先做大,再做強」是網際網路教育最大的悖論
    作為一名「教育老兵」,何強認為,網際網路教育圈最大的悖論就是「先做大,再做強」。網際網路教育圈最大的悖論——先做大,再做強對於所有教育圈的創業者來說,做大市場和做強產品是每天抓耳撓腮思考的兩個問題。「實際上你看在線教育創業,現在最核心的決勝點就是兩個,一個是流量獲取和轉化,另一個是教師管理和教學質量控制。」但何強認為,相對於打磨內容,現在很多公司更注重燒錢到流量平臺上做廣告,將搶佔市場和研磨產品的重要性和發展順序本末倒置,他表示,網際網路教育圈最大的悖論就是先做大再做強。
  • 勿為情節置悖論
    如果因為設情節而致悖論,形成了悖論情節或曰情節悖論,那就走入歧途了。遺憾的是,我國當今的大型電視連續劇群體,因為普遍貪大求長,情節問題真的成問題了。  關於這個問題,還是讓現實來說話吧!  有一部大型電視連續劇,是寫冀中抗戰的。劇中一位抗戰幹部被日偽俘獲了。為營救他,其他的英雄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將漢奸翻譯官的父親抓獲作為人質,交換被俘的抗日幹部。
  • 阿拉巴馬悖論:「真理就是謬誤」
    我所受到的教育一直是數學展示了真理,也知道在天文學、哲學和幾何學及所有其他學科中,總有些問題需要推測,而數學如同《啟示錄》的聲音一樣,它開口時總是說:『上帝是這樣說的。』但是,這裡有個新的數學體系表明,真理就是謬誤。」米爾斯所說的問題是眾議院一直面臨的同題:每個州應該分配多少個代表?國會代表按比例分配的數學聽起來像是採用簡單的、人們擁護的一人一票的方法。
  • 古代悖論解釋:關於人與烏龜賽跑的悖論
    有一個有趣的科學悖論,就是說如果烏龜先跑,人再也追不上烏龜的這個悖論。我們追不上烏龜這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都會這樣想。烏龜速度那麼慢,人的速度要比烏龜的速度快的多,我們怎麼可能追不上烏龜?但是這個悖論是這樣解釋的:烏龜先跑,假如烏龜跑到60米。
  • 時間悖論
    本文我們見到回顧一些有關時空的悖論,看看我們能否找出電影中存在的明顯bug,呵呵。祖父悖論例子1:A回到過去,在A的祖父結婚前殺死祖父。既然A的祖父已死,就不會有A的父親;沒有A的父親,也不會有A。既然A不存在,就不可能回到過去,殺死A的祖父。時間是一條發展中的線,你所做任何事情都存在因果關係。
  • 芝諾的悖論
    手指真理與謬誤大門的芝諾芝諾被柏拉圖(Plato)筆下的蘇格拉底(Socrates)揶揄為巴門尼德第二,他最為後世所知的是一系列悖論(也叫做佯謬)。悖論一詞的英文paradox出現於16世紀,源自拉丁文的paradoxum,後者又源自希臘文的παράδοξος,意為有悖於正統、出乎定見之外等。
  • 祖父悖論:一種關於時間旅行的悖論
    祖父悖論又稱為「外祖母悖論」,是一種時間旅行的悖論,科幻故事中常見的主題。 霍金對「外祖母悖論"的評價   霍金把「外祖母悖論」的結論置放在「不能干預物理律」,既不能干預歷史的層面上,應該說是不錯的。但他不明白一個更為深層的理論,那就是順向的邏輯順序的物理衍生並不是理論上的邏輯定義。
  • 數學中的悖論
    數學悖論作為悖論的一種,主要發生在數學研究中。按照悖論的廣義定義,所有數學規範中發生的無法解決的認識矛盾,這種認識矛盾可以在新的數學規範中得到解決。           在古希臘時代,克裡特島的哲學家埃庇米尼得斯(約公元前6世紀)發現的「說謊者悖論」可以算作人們最早發現的悖論。公元前4世紀的歐布裡德將其修改為「強化了的說謊者悖論」。
  • 教育悖論:用不美好的手段追逐美好的結果
    真是搞不懂,現在的教育怎麼變得這麼索然無味了?大家都累。家長、孩子、老師,沒有一個是輕鬆的。教育的本質是喚醒,喚醒個體對一切美好事物、情感、感受的追求。可現在,無論是施教者還是受教育者,大家似乎離美好越來越遠了。單說孩子吧,他們越來越累,基本上成為共識了。作為家長、教師關注的重心,孩子們確實壓力山大。
  • 亂說:理髮師悖論(羅素悖論)
    >:由羅素發現的一個集合論悖論,其基本思想是:對於任意一個集合A,A要麼是自身的元素,即A∈A;A要麼不是自身的元素,即AA。(百度百科)理髮師悖論:某個城市中有一位理髮師,他這樣說:「本人的理髮技藝高超,本人只為本城所有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 理髮師到底給不給自己理髮?給自己理髮,違背了,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這一基本原則。
  • 說謊者悖論
    說謊者悖論我正在說的這句話是謊話。」這也許是最簡單的一個悖論,但卻仍然是無解的悖論。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哲學家歐幾裡得提出的這個悖論,至今還在繼續困擾著哲學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因為,如果你說它是真話,那麼按照話的內容分析,它就應該是一句謊話;反過來,如果你說它是謊話,由於他說自己在說一句謊話,當然它就應該是一句真話了。那麼,這句話到底是真話還是謊話呢?這就是著名的說謊者悖論。
  • 悖論的本質
    悖論是一種因為自己描述自己而導致的矛盾,而真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矛盾的,矛盾只存在於命題與命題之間,而不存在於事物之間(無矛盾原理),因此真實世界中不存在悖論,例如無堅不摧的矛和堅不可摧的盾事實上不可能同時存在。
  • 理髮師悖論及其他
    理髮師悖論(Barber paradox)是羅素用來比喻羅素悖論的一個通俗說法,是由伯特蘭·羅素在1901年提出的。羅素悖論的出現是由於樸素集合論對於集合的不加限制的定義。由於當時集合論已成為數學理論的基礎,這一悖論的出現直接導致了一場數學危機,也引發了眾多的數學家對這一問題的補救,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公理化集合論。
  • 悖論與冰山理論
    在第一章中,我們將享受破解一些著名悖論的樂趣,無需用到任何科學。隨後我們將繼續探討我所挑選的九則悖論。每敘述一則,我將抽絲剝繭揭開其奧秘,並說明如何破解它,解釋其基本邏輯,顯示其謬誤以及它何以不再是真正的問題。這些悖論都很有趣,不但有知識的精華在其中,也有解決之道等著我們發掘。
  • 語義悖論解析
    悖論問題是兩千多年來哲學界和邏輯學界致力於解決的大難題。但是一直眾說紛紜,沒有多大進展。筆者試圖對悖論進行具體的語言邏輯分析,並自以為自己的方法已經大大推進了悖論的研究。限於篇幅,下面只作簡要介紹。  廣義地說,悖論即荒謬的、違背常理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