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神童認識5千字,會乘除法,網友看後卻擔心:第二個傷仲永?

2021-01-15 母嬰育兒寶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生聰慧,不過聰慧的孩子,畢竟在少數,大部分孩子都要按部就班的學習,經歷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

但是世界上偶爾也有一些孩子,相較於同齡人,他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吸收更多的知識,這一類孩子,被人們稱之為神童。

遼寧就有一個孩子,已經4歲半了,別看他還是個小奶娃,但是他已經掌握了五千個漢字,且學會加減乘除。

而且孩子的水平,已經遠遠超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進行數字運算的時候,孩子十分迅速的就可以得出答案,而且準確率非常高。

不僅會算,還會將這些算術,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目前為止,孩子不僅會加減乘數方面的運用,還會多位數的加減法。

數學學得好,語文也不遑多讓,不僅認識五千個漢字,且這些漢字裡面,還包括一些生僻字,和結構複雜的字,這一點令人很是刮目相看。

有網友調侃道:「小盆友,我能拜你為師嗎?你說的字,有的我都不認識!」

除此之外,他還會背古詩,儲備量高達一百多首,隨叫隨背,這一點還是比較厲害的,可見孩子的記憶力非常不錯。

4歲神童:其實沒上過學

看到萌娃掌握這麼多知識,估計家長們都想問,這上的是哪家幼兒園,哪家輔導班啊?然而實際情況是,孩子根本就「沒上學」。

萌娃3歲的時候,媽媽有送他去幼兒園的打算,但是想看一下,還是捨不得,於是便沒有送孩子去幼兒園,自己在家裡教孩子。

孩子媽在3歲的時候開始教他認字,隨後,還教了孩子閱讀、算術,孩子聰明,悟性好,理解的又快,所以可以很快的吸收新知識。

現在孩子已經4歲多了,媽媽在家裡教的挺好,所以一直也就沒送孩子去學校了,覺得不去也行。

網友擔心孩子成為「傷仲永」

孩子的機敏,媽媽的教育,圈了不少的粉絲,不少家長都在求媽媽的「教育方法」,希望讓自家孩子也跟著學。

但是,也有網友看完孩子的狀況後,對孩子表示了擔憂,害怕孩子成為了第二個傷仲永。於是,就孩子要不要接受「超前教育」吵翻了。

因為在不少家長看來,孩子就是孩子,該有孩子的生活方式,年紀這麼小的孩子不需要提前適應以後要學的正規知識結構。

因為等上學了,這些知識也是要學的,重複學習會讓孩子覺得很沒意思,說白了,不應該讓孩子接受「超前教育」。

也有不少家長現身說法,認同「反對超前教育」的觀點:

「我家孩子曾經也這麼優秀,也是我教的,可惜,孩子上小學之後我做生意,沒時間管他了,結果,因為他覺得什麼都會了,上課不聽講,搞小動作,沒有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結果上了初中,高中,後果就是泯然眾人」

「其實不一定是好事,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就這種情況,幼兒園以前認字太多,能獨立看書,上了學他覺得什麼都會,不用學都比同學厲害,等到了初中成績就不行了。」

超前教育的危害

不少家長應該都了解,幼兒園是不允許進行超前教育的,其實也意味著,超前教育,其實是存在一定弊端的。

其實從一些孩子的經歷,我們就可以明白,超前教育可能會像網友說的那樣,孩子上學之後過於自信,覺得自己什麼都會了,不認真聽講,結果就是泯然眾人。

由於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到了初中,高中的時候,成績可能還不如其他人,等到了這個時候,再想補救孩子的功課,多少就有點晚了。

再者,超前教育還會使孩子心理發生變化,從一開始的「成績領先」,到後面的「成績下滑」,這會讓孩子覺得難以接受,漸漸開始厭學。

而且,一開始人人都誇「聰明」「神童」,把孩子架的過高,孩子會迷失自己,心思也是敏感脆弱的,難以接受自己的失敗,受到嚴重的打擊。

育兒小貼士

所以,最好的學習方式,還是按照老師的授課進度開始學,避免超前教育帶來的危害,孩子如此聰明,如果可以對孩子的學習方向,進行正確的引導,那麼孩子以後一定是人才。

話說回來,你贊同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嗎?你覺得這個孩子的知識儲備,是不是神童?

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美國11歲小神童上大學 5歲會做初級微積分
    據《世界日報》報導,一位11歲的小神童成為美國得州基督教大學 (TCU)歷來年紀最小的學生。就像一般11歲的小男孩一樣,卡森·惠友 (Carson Huey-You)喜歡打電玩、看電影,與弟弟打鬧。他也會用鋼琴彈奏古典音樂,會講中文,更熱愛量子物理學。
  • 神童養成記:5歲做微積分放鬆身心 13歲讀碩士
    中新網4月22日電 綜合報導,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有的老人為了學習知識,不顧高齡依然求學,但同時,也有一批「神童」,他們年僅十幾歲,甚至是幾歲,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念到碩士,甚至是博士。他們有的從5歲開始就做微積分,有的13歲就攻讀碩士,有的甚至成為了世界最小的計算機專家,他們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神童又是如何養成的呢?
  • 神童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遭退學 母親至今餵飯
    「神童」兒子  ●在冰涼的水泥地板上,1歲3個月大的魏永康寫下了七八十個不同的字。  是什麼讓母親講出如此絕情之語?故事還要從1984年的冬天說起。  1984年12月,湖南的天氣愈發寒冷,華容縣下起了入冬後的第一場雪。
  • 傷仲永,17年前曾經被迷路看好的「足球神童」周了了現狀如何呢?
    足球神童周了了02年在國足龍之隊的頒獎禮上,一位6歲的可愛的小朋友在晚會表演了點跳球,當時的媒體報答稱米盧對其的表現讚賞有佳。一夜之間,足球神童周了了的名字傳遍了大江南北。可事實上,在參加龍之隊的晚會欠,周了了已經小有名氣。
  • 神童母親懺悔錄:17歲進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 4歲男童會乘除法,還識得5000字,寶媽:我這不比幼兒園教得好?
    一般來說,孩子到了三歲左右就已經可以進入幼兒園學習了,有些父母為了孩子的發展更好,找幼兒園都花費了不少心思,但也並不是所有父母都這樣想,還有一些人覺得孩子去幼兒園不僅浪費錢,而且並不一定能學到什麼知識,所以乾脆就讓孩子在家自己學。
  • 古代有名的3位神童,個個才華橫溢,卻沒有一人能夠活到成年
    在古代,擁有天賦的人,我們將其稱之為神童,而古代有名的3位神童,個個才華橫溢,卻沒有一人能夠活到成年。我們經常會說,沒有一個人是非常完美的,如果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自然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一代神童甘羅曹衝除了項橐,我國歷史上第2位神童,就是秦國的甘羅。對於甘羅,恐怕聽過的人會更多一些,12歲官拜上卿,是對這位年少英才最好的描述。短短幾個字,就足夠能夠看出來甘羅的天賦以及政治才能,因為擁有天賦,甘羅破例的早早進入官場。
  • 4歲小孩畫鯉魚,線條順暢、結構精美,網友:專家出來走兩步?
    文/靜水 最近網上有個4歲的小孩,徹底的火了。難怪網友看了這幅作品後,紛紛點讚。更有調皮的網友調侃到:「專家去哪了?你們也來露兩手吧?出來走兩步看看。」這位可愛的小神童,除了畫鯉魚外,還秀了不少國畫,比如下面這幅。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三個半月就能開口說話?幼升小「神童簡歷」折射家長集體焦慮  新華社長沙4月21日電(記者謝櫻)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折射家長集體焦慮  新華社長沙4月21日電(記者謝櫻)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由於家長急於為孩子順利升學積累優勢,「搶跑學習」「超前教育」在學齡前兒童中已經非常普遍。
  • 「3歲孩子一年認識2000字」,媽媽的4個智慧教育法是成功關鍵
    文/好奇的萌娃控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媽媽憑藉著自己,讓3歲的孩子在一年的時間裡面就認識了2000個字。聽到這個故事後,很多網友都表示震驚,紛紛好奇,到底這位母親是用了什麼方法讓孩子如此神速的認字呢?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引發集體吐槽
    「繼承了復旦碩士老媽的語言能力,三個半月我開口說話,一歲熟練表達意願,旅途中還會主動和美國的遊客用英語聊美杜莎和居裡……」「擁有清華博士老爸強大的數學基因,中班時就能進行百以內的混合運算,也知道小數、分數和負數……」「託班的時候就學會了時間管理,懂得核反應堆、鹼基配對以及RNA轉錄,和爸爸一起聽微積分學會了函數和極限,平時喜歡的遊戲是編程,會用Swift語言編寫代碼
  • 流水線上的中國人造神童夢
    於是一些家長放棄主流教育,將孩子送進一家家有著「科學先鋒實驗特色」的培訓機構,練就包括但不限於用屁股感知顏色、1分鐘看完10萬字及蒙眼透視等「大躍進式」神功,以趕超4歲識字數千、6歲可心算一萬以內加減法、8歲精通4國語言、12歲考入大學的「早慧少年」。
  • 比利時9歲神童退學赴美讀博,父母卻被抨擊炒作
    近日,BBC報導稱比利時9歲神童在西蒙斯在即將獲得大學學位的時候退學,轉而飛赴美國讀博,並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其實,如果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的話,西蒙斯將在12月份畢業,然後順利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大學生。據悉,神童西蒙斯出身於醫生家庭,其智商高達145,因此他從4歲開始讀小學,6歲上中學,並用1年的時間快速完成了中學6年的課程,並於2019年3月開始上大學。當然,西蒙斯的能力也得到了其導師的認可,導師認為西蒙斯比他以前教導過的特優生還要聰明2倍之多。目前,西蒙斯的攻讀方向是電氣工程和醫學,因為他的目標是延長人類壽命,並研發人造器官。
  • 11歲考入中科大的「神童」,現在怎麼樣了?
    神童確實存在,誰家要是出個神童,豈不是燒了八輩子的高香?可是我並不贊成神童過早開發,「傷仲永」就是一個很好的先例。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11進入中科大少年班,15歲讀碩士,18歲師從中科院副院長周光召院士攻讀博士。讀博期間,他又去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安德森。那麼,謝彥波的神童屬性是怎麼被發現的呢?原來,上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彥波的爸爸驚奇地發現孩子竟然可以解高年級的數學題目。
  • 他7個月能寫字,5歲就能解微積分,智商分數全世界罕見
    他們被大家稱之為「神童」,「天才」。雖然愛迪生說過,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九的汗水,但其實現實中,那些天賦強的,靈感卓越的人,確實往往能夠在某一方更容易做出突破和成就。歷史中的神童級人物也是不少見的,比如8歲的曹衝,放到如今也不過只是個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卻能夠解決大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
  • 被譽為「神童」的尹希,出人頭地後棄國歸美,成哈佛終身教授!
    有一點必須要說的就是,這些萬裡挑一的人才,要麼從小就是「神童」,要麼就是媲美神童的存在。其實在古代就有神童的說法,像曹操之子曹衝,就是一位智力超群的神童。在過去沒有地磅等現代稱重工具的前提下,曹衝能夠想出用船稱出大象的重量,令滿朝文武大臣驚訝,可惜曹衝短命,年僅13歲就夭折了。
  • 如何學好三年級數學—乘除法篇
    筆算乘除法的重要性,在加減運算後,是整個小學數學的又一重要基礎,如果不能完全準確掌握,搭建數學大廈將不切實際。現對這一階段學習做一些方法總結,和家長孩子們共同提高這部分學習成績。一、弄明白達標及所需要基礎知識:1.學習完乘除法後,作業的達標標準是什麼。請看下面兩幅圖:2.學習這部分課程需要牢固記憶的基礎知識有萬以內的加減法,乘法口訣表。
  • 中國物理神童12歲考進中科大,卻轉身加入美國國籍,理由令人感慨
    大家還記得北宋王安石寫的那篇《傷仲永》嗎?主要描述了一個名叫傷仲永的神童因後天父親不叫他學習,而被淪為父親的賺錢工具,最後成為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而今天我們說的這位神童叫尹希,生於1983年,12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001年赴美攻讀物理學博士
  • 印度1歲女孩因身體過胖,被父母堅稱「神童」轉世,網友:這是病
    文|小海豚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出生後,父母最關心的事,莫過於孩子的健康問題。所以,很多父母會重視孩子的餵養;無論是母乳的餵養、奶粉的選擇,還是輔食的添加,可以說非常的用心和細緻。在公園裡、小區裡,常常會聽到寶媽們在一起議論:「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