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考入中科大的「神童」,現在怎麼樣了?

2020-12-05 小Z老師扎馬尾

神童確實存在,誰家要是出個神童,豈不是燒了八輩子的高香?可是我並不贊成神童過早開發,「傷仲永」就是一個很好的先例。

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著索要這些東西。

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向鄰居那裡把那些東西借來給他。仲永立刻寫下了四句,並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和團結同宗族的人為主旨,給全鄉的秀才觀賞。

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並且詩的文採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有的人花錢求取仲永的詩。

方仲永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帶領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作者王安石聽到這件事很久了,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王安石叫他作詩,那時候仲永做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

又過了七年,王安石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去,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了。」王安石說: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的優勢。他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秀得多;但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後天所受的教育沒有跟上。

仲永的天資那麼好,可惜沒有受到正常的後天教育,最終成為平凡的人;可見,即便是天才,適當的後天教育也非常重要。

曾經的三大神通之一謝彥波名不虛傳,他跳過了初中和高中,直接從小學進入大學。11進入中科大少年班,15歲讀碩士,18歲師從中科院副院長周光召院士攻讀博士。讀博期間,他又去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安德森。

那麼,謝彥波的神童屬性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原來,上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彥波的爸爸驚奇地發現孩子竟然可以解高年級的數學題目。這讓彥波爸爸下定決心指導孩子提前自學,結果小彥波三年級就把初中數學學完,四年級就把高中數理化學完,五年級已經開始學習大學的解析幾何和微積分了。

謝彥波和同學們在中科大宿舍學習

他的學習穩紮穩打,在小學時參加湖南醫學院子弟學校高二的數學競賽,就拿到了第二名。後來中國科技大學開始招收少年班學生,經過測試發現,謝彥波的數學水平相當於大學一年級。於是謝彥波11歲就成為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他的年齡比別的孩子小了好幾歲。

少年得志的謝彥波果然不負眾望,15歲就開始讀碩士,18歲攻讀博士,期間又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安德森。

大家都說假以時日,謝彥波將是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如果按正常程序,謝彥波學成之後一定會大有作為,畢竟他比別的博士有近六年的年齡優勢。然而也正是因為年齡問題,他的智力發育雖然超強,但心理髮育並沒有跟上,從小和比自己大的人交往,各方面受限,這就導致他的情商較低。在美留學期間,由於與導師不合,草草收兵,回國後他以碩士身份接受了中科大物理系教師的工作。之後很快他結了婚,沒有什麼積蓄,分到了一套樓下總是有人打牌的小房子。在持續不斷的煩惱中,用了將近10年的時間,「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才結束了往日的夢想,泯然眾人矣。

少年成名,神童的故事令人唏噓。少年班的老師說,人際關係這一課,心理健康這一課,整個班級的孩子都落下了,他的問題就尤其嚴重。」汪惠迪老師說,「他們在上學時沒能養成好的心態,沒有平常心。這種缺陷不是一時的,而是終生的。」與此對應的是,一些當年的少年班成員承認,他們至今仍缺少人際關係方面的能力。「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少年班同學秦祿昌說,「一旦過了那個年齡,這一課就永遠補不上了。」

所以,神童可貴,但培養方式更重要,拔苗助長式的教育,也許並不是最合適的教育方法。不人為破壞一個人的生長規律,換一種方式,讓神童和同齡人一起按部就班讀書,身心同步發展,是不是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了呢?

相關焦點

  • 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神童尹希如今怎麼樣了?
    能進入這裡學習的孩子,用神童、天才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多年前一位12歲的天才少年尹希考入這裡。幸運的是他並沒有成為「方仲永」,學業和情商同樣出色,並在17歲就考入了哈佛大學讀博士;如今已是哈佛正教授的他,卻飽受爭議……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天才尹希尹希的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在其他80後還在摸魚捉蝦的時候,他的爸媽就要求他學畫畫、下圍棋了。
  • 12歲考入中科大的「物理天才」!畢業深造哈佛,如今入美國籍!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說過一些「天才神童」的學習事跡,將他們的事跡作為榜樣用來鼓勵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 今天小編小編要說的這位也是非常了不起,年僅12歲就考入了中科大,後出國深造於哈佛大學!
  • 當年立誓報國的神童尹希,拒絕北大留學哈佛,後來怎麼樣了?
    當同齡小孩還在四處亂跑嬉戲之時,五歲的尹希,已經能夠熟讀甚至背誦唐詩三百首了,這實在是個神童。7歲的時候,尹希開始上學了。他在1991年入讀小學,令人驚嘆的是,這個孩子僅用三天時間就把小學課本上的知識全部學完了。後來還有一次,尹希父親給他檢查作業時意外地發現尹希正在做中學物理相關習題,但尹希明明還是個沒有學過物理的小學生。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如今已是美國人
    而最值得令人稱道的事情,便是他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而31歲有成了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教授。這個所謂「老了」的80後,可以說是物理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8歲便能看懂微積分的「神童」與如今眾多父母因為盼著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甚至不惜相信所謂的「量子波動速度」不同。雖然尹希在小的時候便表現出驚人的天賦,但是他的母親卻是沒有刻意去挖掘他的神童天賦。
  • 還記得神童尹希嗎?13歲考入中科大,哈佛畢業就留美,不願再回國
    提起神童,相信讀者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傷仲永這個著名的神童故事,如果天生神童不經後天的培養,那麼神童終將泯然眾人。而有這樣一位中國神童卻備受誇讚,被人們認為很可能是下一位霍金,因為早在2006年,哈佛大學為了留住這位天才,甚至不惜打破了300年以來的傳統。這位神童就是尹希。尹希的父母都是高等知識分子,家裡藏書非常豐富,而他也從小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學習天賦,在很小的時候就能看懂微積分書籍,這令他的父母甚是驚訝。
  • 神童尹希:12歲考入中科大,17歲在哈佛碩博連讀,卻自稱普通人!
    一、 大家眼中的『天才神童』9歲的尹希就讀於北京八中少兒班;12歲的尹希成為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裡年齡最小的學生;17歲的尹希來到美國哈佛大學碩博連讀,研究方向為弦論和量子場論;22歲的尹希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
  • 13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31歲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不幸的是,尹Xi...
    1974年,李政道提出了辦少年班的設想,不過當時受於各種條件的限制,這個建議雖然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但是並沒有立馬實施,一直到1978年3月份中科大正式創立少年班。少年班創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為中國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選擇加入美籍?
    5年後,莊小威被父母接到了中科大附小,從沒上過幼兒園的她,直接從2年級念起。其實,莊小威的父母早已看出女兒「非池中之物」,她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已經超越同齡人太多,當別的小朋友還在外面瘋玩時,她已經沉浸在書海中了。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直接加入美籍
    5年後,莊小威被父母接到了中科大附小,從沒上過幼兒園的她,直接從2年級念起。其實,莊小威的父母早已看出女兒「非池中之物」,她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已經超越同齡人太多,當別的小朋友還在外面瘋玩時,她已經沉浸在書海中了。上學後,莊小威的天賦得到進一步開發,雖說她的年紀是最小的,但成績卻是最好的,這一點,就連老師都驚嘆不已。
  • 曾經號稱「霍金式」神童,12歲考上中科大,如今入美籍樂不思蜀
    83年出生93年,他九歲,考入了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96年,也就是他12歲那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01年,他18歲,赴哈佛大學攻讀博士08年,他25歲,受聘成為教授他被國際物理學界寄予厚望,是萬眾矚目的青年物理學家之一單看他的履歷,不禁讓人稱讚,簡直是個神童。
  •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讓哈佛大學打破慣例,卻選擇加入美國
    中科大是國內名氣很高的一所高校,在某些方面甚至能蓋過清華北大的風頭。其中中科大少年班更具有代表性,可謂是國內最厲害的少年班。很多少年班的學子如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今天分享的這位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他就是神童。
  • 中科大尹希31歲成哈佛正教授 破華人記錄(圖)
    首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尹希很年輕,1983年12月出生的他今年還未滿32歲。在尹希之前,同樣來自中科大少年班的莊小威在34歲時成為哈佛正教授。  尹希一路都是別人眼裡的「超常兒童」。據中科大官網早前的一篇採訪報導,尹希在小學二年級時,就對媽媽大學時學的微積分課本產生了濃厚興趣。
  • 神童尹希,12歲讀中科大17歲讀哈佛博士,37歲的他現狀讓人感慨
    之前一位叫尹希的神童,從小成績優異,在其他孩子追逐打鬧的時候他卻甘願留在家裡學習。因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家裡書卷氣息濃鬱,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尹希也很喜歡看書,並且酷愛物理,所以他考取了中科大的少年班,這是一種專門針對他這樣的神童而開拓的特殊教育方式。
  • 11歲從小學直接進入中科大,師從諾獎得主的謝彥波,現在怎麼樣了
    1978年3月,在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導和熱心支持下,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首個少年班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辦,當年中科大少年班就開始在全國招生,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其目的是探索中國優秀人才培養的規律,
  • 中國上世紀的3位天才神童你們知道嗎,他們現在怎麼樣了呢?
    中國上世紀的3位天才神童你們知道嗎,他們現在怎麼樣了呢?提起神童這個詞,我腦海中湧現的第一個人是初中語文課本上出現的方仲永,五歲就能識得筆墨紙硯,文章詩句信手拈來,若是家裡長輩能有些見識的話,相信他不會只存活在王安石的文章中,而是會留名千古。
  • 12歲破格被中科院錄取,哈佛大學為他改校規,神童尹希現狀如何?
    而今天我們所要說的這個故事,主人公就是曾經被美國強烈招攬的一個人才,他十二歲被中科院破格錄,哈佛大學為他更改校規,而神童尹希現在怎麼樣了呢?1983年尹曦出生於北京,在尹希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和同齡人智商不符的情況。
  • 流水線上的中國人造神童夢
    於是一些家長放棄主流教育,將孩子送進一家家有著「科學先鋒實驗特色」的培訓機構,練就包括但不限於用屁股感知顏色、1分鐘看完10萬字及蒙眼透視等「大躍進式」神功,以趕超4歲識字數千、6歲可心算一萬以內加減法、8歲精通4國語言、12歲考入大學的「早慧少年」。
  • 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2年,謝彥波、寧鉑的同學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一直到了1978年,李政道教授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先創設了少年班,中科大少年班的成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彌補10年浩劫造成的人才斷層問題。1978年3月9日,來自全國範圍內的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中國首個少年班大學生。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當時這21名少年可以說轟動了全國,他們被媒體稱之為「神童」。
  • 他14歲進入中科大,解決科學史上103年的難題,現狀如何?
    天才,在這個世界上是確實存在的,在電視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的新聞,兩年前,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曹原,當時僅只有21歲的他在科學界《自然》發表了兩篇石墨烯的論文,現在的他怎麼樣了。曹原是中國的一位天才,他14歲被中科大錄取,曹原1996年生於深圳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教授,看尹希的開掛人生
    有這樣一個人9歲,他連跳N級考進了智力超常實驗班,學著很多大學生都不一定看得懂的微積分;12歲,他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當時該校年紀最小的新生;17歲,他完成中科大的五年制本科畢業,他放棄了耶魯、哥大、芝大等多所世界名校,選擇了哈佛,他獲得了哈佛大學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赴哈佛大學碩博連讀;31歲,他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一舉創下哈佛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