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尹希:12歲考入中科大,17歲在哈佛碩博連讀,卻自稱普通人!

2020-12-05 左岸楓史

「我工作只做我覺得有趣的事情,所以基本上就跟玩兒一樣。」——尹希。

他認為自己並非天才,只是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保持初衷,不斷深度研究。並認為自己的人生並沒有可驚訝的,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天賦特長而已,將自己的潛力不斷激發,那些異於常人的特點,不斷發光,如同夜空中漫天的繁星一般,閃耀在屬於自己的人生長河

一、 大家眼中的『天才神童』

9歲的尹希就讀於北京八中少兒班;12歲的尹希成為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裡年齡最小的學生;17歲的尹希來到美國哈佛大學碩博連讀,研究方向為弦論和量子場論;22歲的尹希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留校研究工作;24歲的尹希在哈佛大學物理系先後任助理教授、副教授。

2015年9月,未滿32歲的尹希任哈佛大學正教授,他還獲得過「豪華版諾貝爾獎」之稱的「科學突破獎」,他是那年的唯一的獲獎華裔。

這些讓人瞠目結舌的榮譽,讓我們對尹希教授不得不發自內心的感嘆和佩服,羨慕他是從先天就優秀於普通大眾的人。可他卻對『神童』這個詞並不贊同,他說「我覺得神童這個詞對我來說非常怪異。稱一個人為神童,這個人好像跟其他人都不一樣,覺得你是一個在馬戲團表演的角色」。在尹希教授的眼裡,他自己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是同常人一樣生活的世人。

二、 『天才神童』的不斷成長

尹希教授在他讀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對微積分和量子力學等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訪談中尹希教授說到他當時看那些書也不是很懂,但對書籍裡面關於數理方面的知識非常感興趣。這仿佛就是當時那些貪玩小朋友們對玩具、遊戲機那種的喜歡和入迷。這是很常見的現象,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只是尹希教授的關注點更多傾注在學術知識上。

尹希教授還提到其實學習並沒有什麼特別神奇的秘訣。最關鍵最主要的東西是對自身這個學科有濃厚的興趣。如果一個人對某件事某個物體有興趣的話,你付諸實踐的時候,會覺得是一個很好玩很期待的事情,都會專注的學。但是如果你沒有興趣,如同一個有思想的機器木偶一般,會讓自己潛意識裡是被迫無奈地去學習這個東西,枯燥乏味,那麼這件事終將會以失敗告終的。

許多人揣測、認為尹希教授是一個那麼有天賦的人,學習起來肯定會比我們普通人輕鬆許多,不用像我們這般拼命努力。其實不然!尹希教授在他的學習旅程中,付諸的各種努力遠遠比我們看上去多得多。

眾所周知,遠觀尹希教授不斷獲得的學術成就和如今矗立的位置,僅僅是靠天賦和興趣是根本支撐不起尹希教授不斷上升、探索、研究的腳步的。更多的還需要靠不懈的努力和精神立場上的堅守

尹希教授在中科大學習的期間是一名異常勤奮刻苦的學生。是少年班最小且最有天賦的學生,他並沒有因此而驕傲懈怠,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的尹希教授,自律刻苦,每次上課都是第一個到教室佔座準備上課。甚至在哈佛求學期間,他的老師曾說過,尹希很任性,他研究的問題永遠是最困難的一方面。

回顧尹希教授的學習歷程,他永遠都是積極接受知識和指導,刻苦勤奮夯實基礎,發掘更深入的研究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

那麼就有人提問,人一直專研於一方學術領域的知識,會不會產生厭煩的情緒,從而對其他領域產生興趣呢。在此尹希教授坦言,在他的學習生涯中,確實對其他專業也同樣過興趣諸如計算機編程、數學等許多學科。這並沒什麼懊惱的地方,人的一生旅途那麼長,遇到能讓自己內心產生興趣的事物也是很多的

最重要還是要保持初心,堅定自己最初美好的想法。所以尹希教授在面對其他學科的『誘惑』,並沒有迷茫自己的內心,最終還是堅定地選擇了物理學。這是尹希教授他內心對物理學的堅守,保持自身的初心。尹希教授一步一步登上學術研究的峰頂,在其領域不斷發光發熱,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 充分發掘自身的天賦興趣

尹希教授講述到,在他小時候父母並沒有對他進行什麼特別的教育。在今後不斷進入的高等學府來說,對他影響更深的是中國少年班的設立和教育模式。因為少年班能大幅度給年輕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而這正是中國高等教育最缺乏的地方,也是被教育者們忽視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在尹希教授他看來,中國給予孩子們選擇自身優勢的條件極其缺少,提前讓孩子們自擇專業,可他們當時還並沒有看清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甚至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都很模稜兩可的狀態,盲目的提前選擇,讓孩子們『被迫』地接受知識教育。

而恰好中國的少年班在招生的時候並不提前分配專業,等學生學習一兩年之後,對自身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再做選擇,尹希教授對這樣的做法很認可。

他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而教育應當提供的是試探不同道路的機會,讓學生真正能夠發展他有天賦的方面,尹希教授講述到做科學研究的工作要做到頂尖的水平,儘早地接觸不同的前端領域,準確地找到自己最有興趣的方向。中國並非有這樣的條件,很多有才能有潛力的學生在背負中式教育繁重的學業之下,隨時間一點一點地耗費了專攻自己真正有特長領域的精力和興趣。

四、 我覺得一點兒都不單調

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在研究探索的過程中,總是驚喜不斷的。

尹希教授說他在科研方面從來不覺得有壓力,從來不感覺單調,他做需要做的事情的時候會花很多時間,但是想玩兒的時候他也會整天出去玩。見過尹希教授的照片就會發現,與我們傳統意識裡面的物理學家、『書呆子』的形象有所相悖,他更像是一個充滿靈性的藝術者。

對於物理學術的研究,尹希教授是從內心深處的熱愛,熱愛物理、熱愛最初的興趣、熱愛他所堅持選擇的學術領域。

真正發自內心的喜歡和最初的興趣,最大程度上是可以抵住時間的磨練的。沒有必要盲目地信奉什麼都不做就可以獲得成功的天才。要相信自己,保持初心,堅守自己最真實的看法,付諸實踐,一步一步地向前航行,揚帆起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相關焦點

  • 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神童尹希如今怎麼樣了?
    能進入這裡學習的孩子,用神童、天才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多年前一位12歲的天才少年尹希考入這裡。幸運的是他並沒有成為「方仲永」,學業和情商同樣出色,並在17歲就考入了哈佛大學讀博士;如今已是哈佛正教授的他,卻飽受爭議……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天才尹希尹希的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在其他80後還在摸魚捉蝦的時候,他的爸媽就要求他學畫畫、下圍棋了。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教授,看尹希的開掛人生
    有這樣一個人9歲,他連跳N級考進了智力超常實驗班,學著很多大學生都不一定看得懂的微積分;12歲,他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當時該校年紀最小的新生;17歲,他完成中科大的五年制本科畢業,他放棄了耶魯、哥大、芝大等多所世界名校,選擇了哈佛,他獲得了哈佛大學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赴哈佛大學碩博連讀;31歲,他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一舉創下哈佛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的記錄。
  • 神童成為哈佛教授,尹希坦言:沒有回國的打算,原因讓中國人羞愧
    物理神童留學美國在這個大時代的背景之下,湖南的天才神童——尹希,踏上了留美求學之路。說道尹希,可能大家都認識了,9歲考入國家特設的北京八中天才少年班;12歲,通過高考考入了中科大天才少年實驗班;17歲,考入哈佛進行碩博連讀;24歲,被哈佛破格錄取為助教及副教授;31歲,成為哈佛曆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
  • 12歲上中科大,17歲哈佛讀博,31歲哈佛教授——物理學家尹希
    尹希當時比較有興趣的是爸爸大學時候的量子力學課本。雖然實際上當時並不是看得很懂,但他對課本裡的薛丁格方程還有各種波函數都非常有興趣。1993年,尹希9歲半,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當時是全班三十多個孩子裡倒數第二小的。
  • 神童尹希,12歲讀中科大17歲讀哈佛博士,37歲的他現狀讓人感慨
    之前一位叫尹希的神童,從小成績優異,在其他孩子追逐打鬧的時候他卻甘願留在家裡學習。因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家裡書卷氣息濃鬱,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尹希也很喜歡看書,並且酷愛物理,所以他考取了中科大的少年班,這是一種專門針對他這樣的神童而開拓的特殊教育方式。
  • 中科大尹希31歲成哈佛正教授 破華人記錄(圖)
    新華網北京9月18號電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9月初,美國哈佛大學物理系網頁上發布了一條一句話消息「尹希晉升到正教授」,這短短一句話背後的信息量可大得很。  首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尹希很年輕,1983年12月出生的他今年還未滿32歲。在尹希之前,同樣來自中科大少年班的莊小威在34歲時成為哈佛正教授。
  • 12歲考入中科大的「物理天才」!畢業深造哈佛,如今入美國籍!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說過一些「天才神童」的學習事跡,將他們的事跡作為榜樣用來鼓勵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 今天小編小編要說的這位也是非常了不起,年僅12歲就考入了中科大,後出國深造於哈佛大學!
  • 當年立誓報國的神童尹希,拒絕北大留學哈佛,後來怎麼樣了?
    當同齡小孩還在四處亂跑嬉戲之時,五歲的尹希,已經能夠熟讀甚至背誦唐詩三百首了,這實在是個神童。7歲的時候,尹希開始上學了。他在1991年入讀小學,令人驚嘆的是,這個孩子僅用三天時間就把小學課本上的知識全部學完了。後來還有一次,尹希父親給他檢查作業時意外地發現尹希正在做中學物理相關習題,但尹希明明還是個沒有學過物理的小學生。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如今已是美國人
    這個人就是尹希。一個從小就戴著天才光環的人。而最值得令人稱道的事情,便是他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而31歲有成了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教授。這個所謂「老了」的80後,可以說是物理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8歲便能看懂微積分的「神童」與如今眾多父母因為盼著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甚至不惜相信所謂的「量子波動速度」不同。
  • 神童尹希17歲哈佛讀博,本是我國物理新星,卻娶美國媳婦入美國籍
    他只在實驗裡學習了三年便參加了高考,當時 年僅12歲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績進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少年班」是中國科技大學特別建造的,專門為像尹希這樣的,我們所說的「神童」而設立的。1996年9月6日,《人民日報》第四版也刊登了這則新聞,從那時候起,尹希便被寄予眾望,所有人都在關注他的成長。 在當年高考結束後,尹希清楚的知道進入中科大並不是他的最終目的,他準備出國留學,去哈佛大學找到能給自己研究的實驗室。
  • 尹希:12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31歲時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
    智湖有個問題:「為什麼【神童】長大之後反而不那麼優秀?」其中一個答案是這樣的:「因為那些長大後還優秀的神童你沒機會再見到。」這個答案很容易讓我想起這樣一個人,他的名字是尹希。那年尹希12歲,他以572分的成績考入了難度高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中國科技大學初級班,他成了學校裡最年輕的學生。從此,他成了人們所說的「神童」。
  • 還記得神童尹希嗎?13歲考入中科大,哈佛畢業就留美,不願再回國
    而有這樣一位中國神童卻備受誇讚,被人們認為很可能是下一位霍金,因為早在2006年,哈佛大學為了留住這位天才,甚至不惜打破了300年以來的傳統。這位神童就是尹希。尹希的父母都是高等知識分子,家裡藏書非常豐富,而他也從小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學習天賦,在很小的時候就能看懂微積分書籍,這令他的父母甚是驚訝。
  •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讓哈佛大學打破慣例,卻選擇加入美國
    中科大是國內名氣很高的一所高校,在某些方面甚至能蓋過清華北大的風頭。其中中科大少年班更具有代表性,可謂是國內最厲害的少年班。很多少年班的學子如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今天分享的這位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他就是神童。
  • 神童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遭退學 母親至今餵飯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 12歲破格被中科院錄取,哈佛大學為他改校規,神童尹希現狀如何?
    而今天我們所要說的這個故事,主人公就是曾經被美國強烈招攬的一個人才,他十二歲被中科院破格錄,哈佛大學為他更改校規,而神童尹希現在怎麼樣了呢?1983年尹曦出生於北京,在尹希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和同齡人智商不符的情況。
  • 12歲考上中科大,24歲當教授的尹希,加入美國國籍後怎樣了?
    不同於其他小孩的童年消磨在北京的胡同小巷裡,尹希打小便表現出對學習的超強天賦。文能背誦詩詞歌賦、理能超前學習物理題,這樣一個「天才」實在是讓人感到驚訝。尹希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把小學的知識在短短幾天內就學完了,尹希的家人意識到尹希的超高學習天賦,於是讓他報考了了有「天才班」之稱的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而當時的尹希僅僅只有九歲半。
  • 13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31歲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不幸的是,尹Xi...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位從中科大少年班畢業的天才少年。據環球網報導,他的名字叫做尹希。1983年12月出生,13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了哈佛的正教授,通過這一點也能夠看出他的實力究竟有多強。不過讓我們感到可惜的是這位天才少年卻自願加入了美籍。
  • 從路人甲到17歲考入哈佛碩博連讀,學霸自述:不是天才,多做3點
    現在父母都將孩子的成績當作一切,殊不知成績不是最重要的,尹希在小學時就是典型的學渣,11歲那年的學習,才讓他得到了迅速的成長,短短幾周就成了班級的第一名,12歲時考進中街大學,17歲便考上了哈佛大學,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
  • 神童母親懺悔錄:17歲進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 神童尹希17歲是哈佛大學的博士生,他原本是中國的一名物理學新
    八歲的時候,我開始在書櫃裡讀大學的微積分課本,還在實驗室裡努力尋找神奇變化的原理。在別人眼裡還不到十歲的小「神童」進入北京第八中學實驗班,雖然他是尚小,但在時間裡的一兩年裡,他從全班16名上升到了第一名。實驗只學了三年,他就參加了高考,當時,年僅12歲的尹希以572分的成績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初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