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遭退學 母親至今餵飯

2020-11-26 中國臺灣網

  

  魏永康的母親曾學梅。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他的「神跡」有:兩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四歲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八歲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但像古時「傷仲永」一樣,神童魏永康並沒有在長大後依舊延續神奇。2003年7月,已經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從此,「神童」魏永康和母親曾學梅,就陷入了命運的「漩渦」之中。

  2003年,魏永康被學校勸退時,怒氣衝衝的母親曾學梅來到北京。「我當時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學梅指著中科院的大樓,讓兒子跳樓,「這麼好的條件不爭氣,你去死!」

  「神童」兒子

  ●在冰涼的水泥地板上,1歲3個月大的魏永康寫下了七八十個不同的字。

  是什麼讓母親講出如此絕情之語?故事還要從1984年的冬天說起。

  1984年12月,湖南的天氣愈發寒冷,華容縣下起了入冬後的第一場雪。

  為了帶孩子,31歲的曾學梅把1歲6個月大的魏永康,帶到自己的單位飲食公司,「那天特別冷,飲食公司也基本沒什麼客人。」

  在幾乎所有員工都百無聊賴的時候,他們發現了曾學梅身邊僅有1歲多的永康。「你會寫字嗎?」一個員工逗著還不怎麼會走路的魏永康。正在地上爬來爬去的魏永康點了點頭。

  「嘿!你寫字,每寫一個字,就給你一粒花生米。」說著,他向永康晃了晃手中的一把花生米,順便給了永康一粒。

  嘗到又酥又香的花生米後,魏永康明白了,只要寫下字,就能得到花生米,於是他就用粉筆趴在地上寫了起來。

  從最簡單的「人」字開始,魏永康為了能夠獲得花生米使出渾身解數,在冰涼的水泥地板上寫下了七八十個不同的字,也因此,獲得了七八十粒花生米。

  當魏永康已經不會再寫其他字後,大人們沸騰了起來。這是魏永康最初的「高光」時刻。其實,曾雪梅在魏永康1歲3個月時,就開始教他寫字,到了魏永康兩歲時,他已經能夠掌握1000多個漢字。「神童」的稱呼就此傳開。

  

  魏永康獲得的獎狀。

  「名揚」全省

  ●1991年10月,年僅8歲的魏永康連跳幾級,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

  「這是他們稱呼的,我們從來沒有這麼叫過。」曾學梅說。

  儘管如此,但魏永康的「神跡」在偌大的縣城中,已傳得神乎其神,被越來越多人知曉。4歲時,他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後來,魏永康連小學也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到1991年10月,年僅8歲的魏永康連跳幾級,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

  也是從1991年開始,湖南省內的媒體發現了這個小縣城中的「神童」,並進行了報導。「華容神童」進一步升級成了「湖南神童」、「天才少年」。

  此前,曾學梅對兒子一直堅持著「默默無聞」的低調態度。但自從媒體報導之後,曾雪梅的名字,連遠在邵陽的娘家人都得知了。

  1978年恢復高考時,許多家鄉的同學、老師都來信,讓曾雪梅回去報名參加高考,但那時,曾學梅已經結婚。儘管放棄高考,她還是堅持每天學習,特別是在兒子出生之後,她開始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影響兒子。

  「牆壁」教育

  ●在魏永康床邊的牆面上,寫著「睡覺之前看此牆」。

  曾學梅學習時,喜歡將需要記住的東西寫在牆壁上,同時,她還將自己心中的想法,編成「打油詩」寫在牆壁上。

  走進魏永康的家中,除了客廳的牆壁掛著魏永康父親魏炳南的遺像,其他並沒有任何掛飾,牆壁上大多寫著四句的「打油詩」,和一些數學公式,以及一些日語和英語。

  牆壁上一人多高的位置,貼著一張書本大小的「名言警句」: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

  這句「名言警句」,是曾學梅教育兒子時經常去強調的一點,只有「知識」的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智商。

  曾雪梅說,客廳牆壁上的「打油詩」和日語、英語,都是她寫下的,老舊的牆面曾經寫滿過了一回,已被粉刷掉了。

  她的「學習」方式同樣影響到了魏永康。在魏永康曾經居住的房間內,臨近床邊的牆面上,寫著「睡覺之前看此牆」,下面則是些需要記住的公式。以此來強調自己需要記住的內容。

  魏永康在學習方面的天分和智商確實讓人嘆為觀止。從上中學以後,獲得了各類的獎狀和證書,「奧林匹克競賽化學二等獎、三等獎」、「物理學競賽二等獎」、「(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獲獎等等,令他的「神童」之名更加「名副其實」。

  1996年,13歲的魏永康以總分602分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成為當地年紀最小的少年大學生。

  

  魏永康(資料圖)。

  一路「陪讀」

  ●魏永康讀高中的時候,曾學梅還親自給他餵飯。「只有專心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

  從魏永康8歲上中學開始,曾學梅就開始了她的陪讀人生。

  1991年,在中學領導的安排下,曾學梅在學校附近租了一所小房子。在「智商」教育一路凱歌之時,曾學梅對魏永康的「情商」教育似乎並不怎麼看重,甚至完全忽視了。

  1994年,曾學梅從百貨公司下崗,這也讓她更加專注地將精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除了學習,家裡任何事情曾學梅都不讓魏永康插手,每天早晨連牙膏都要擠好,給兒子洗衣服、端飯、洗澡、洗臉,甚至為了讓兒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耽誤看書,魏永康讀高中的時候,曾學梅還親自給他餵飯。「只有專心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

  魏永康自己曾說,小時候媽媽總是把他關在家裡看書,從不允許他出去玩。只要有女生打電話給他,他媽媽都說他不在家,擔心分散他的精力。因此他養成了不愛說話的習慣,周圍的同學也漸漸疏遠了他。

  從小學到大學,魏永康的生活都是曾雪梅一手包辦。「我心想,他將來長大離開我,人這麼聰明,很快就能學會的,不曉得他已經形成習慣,改不過來了。」曾雪梅說。

  1996年9月,魏永康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湘潭大學。曾學梅強烈要求陪讀。考慮到魏永康年紀確實太小,生活尚不能自理,學校特地安排曾學梅做勤雜工補貼家用,還劃撥了一套一室一廳的住房供他們母子無償使用。

  母親陪讀的生活,也一直持續到魏永康大學畢業。

  「恨他不死」

  ●她還指著旁邊車水馬龍的道路,讓兒子去被車撞死。

  2000年5月,17歲的魏永康以總分第二的成績考進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成為碩博連讀研究生。曾學梅並沒有感到會有什麼問題。她覺得「兒子那麼聰明,很快就能學會的」。

  但事與願違,脫離了母親的照顧後,魏永康「失控」了。他完全無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熱了不知道脫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著單衣、趿著拖鞋就往外跑;房間不打掃,屋子裡臭烘烘的,襪子髒衣服到處亂扔;他經常一個人窩在寢室裡看書,卻忘了還要參加考試和撰寫畢業論文,為此他有一門功課記零分,而沒寫畢業論文也最終讓他失去了繼續攻讀博士的機會。

  2003年7月,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我當時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學梅說,當她來到北京的中科院後,指著中科院的大樓,讓兒子跳樓,還指著旁邊車水馬龍的道路,讓兒子去被車撞死。「這麼好的條件不爭氣,你去死!」

  曾雪梅咬牙切齒地罵,父親魏炳南則罵她:「孩子壓力已經那麼大了,你還這麼罵他,是火上澆油!」

  「他都這麼不爭氣了,他去死!我還管他!」曾學梅說,自此之後,她和兒子幾乎不怎麼交流了。

  「是我的錯」

  ●他後面的這一段錯都在我,全部都是我的錯。我真是太對不起他了。

  「我不怪他,只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太狠了,對他也太狠了。」如今的曾學梅老淚縱橫,她開始後悔的所作所為,如果當時能夠鼓勵兒子,或者不罵兒子那麼狠,孩子也不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魏永康離家出走了,最長的一次,整整39天,魏永康用了近500元錢,跑了16個省市,先後去了杭州、寧波、舟山、上海、鄭州、茂名、湛江等地玩,待到他去玉林玩時,魏永康把剩下的錢弄丟了,落了個身無分文的境地。

  最後,還是警察將魏永康帶回到了曾學梅的身邊。

  魏永康的這次出走正是因為挨了母親的打,「是我的錯,真的全部是我的錯,他後面的這一段錯都在我,全部都是我的錯。我真是太對不起他了。」

  曾學梅看了看客廳的牆壁上的英語、日語,告訴記者,這是她當年自學的:「將來他出國了,就可以不用帶翻譯,我都能給他做翻譯了。」

  過去的時光卻不能倒轉,她和兒子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了。「我有心結,他也有,但千錯萬錯還是我的錯。」

  人到暮年

  ●我現在最怕別人問我:「你家永康怎麼樣了?」

  今年,曾學梅已經63歲,丈夫魏炳南也在2009年去世。而兒子魏永康在經歷了幾次求學失敗,已經工作了近四年時間。

  每個月,魏永康會給曾學梅打一個電話,但談話的內容卻異常簡短而且形式化,「怎麼樣?」「放心呀!」「保重呀!」基本上翻來覆去就是這幾句話。

  如今,曾雪梅已經「百病纏身」,吃的藥比飯還多,就是靠吃藥過日子。「腦萎縮、腦梗塞、慢性胃炎、雙腎囊腫、骨質增生,從頭到腳都是病。」

  由於病情的惡化,她已經很難聽清講話了,她也多了一個「外號」——聾子。

  「我現在最怕別人問我:『你家永康怎麼樣了?』」她說,每當她聽到別人這麼問她,她都會避而不答,直接找理由離開。

  而當下雨天碰到迎面而來的熟人時,她會將傘斜著擋住自己,只因怕人問起兒子魏永康的近況。

  2010年,魏永康結婚生子後,一年裡一半的時間,她生活在湖南邵陽,這是她的娘家,也是兒媳的娘家。

  魏永康的人生軌跡

  1995年,12歲,湖南省中學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三等獎。

  1995年,12歲,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嶽陽賽區一等獎。

  1995年,12歲,湖南省中學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嶽陽賽區一等獎。

  1999年,16歲,湘潭大學紀念愛因斯坦誕辰120周年物理知識搶答競賽二等獎。

  從2003年,魏永康被中科院退學後,始終都沒有找到未來的「出路」,之後的求職、求學之路則一路坎坷。

  2005年10月,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機構知道魏永康的情況後,邀請他去上班,由於生活的「不適應」,他辭去工作,此後,魏永康曾在深圳、南京等地工作,在他輾轉求職的過程中,他還曾參加過北京工業大學生物物理專業的研究生考試,但最後沒有成行。目前,魏永康已在一家公司從事軟體開發工作4年。

  繼續教育

  ●在兒媳「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的強烈要求下,她只能將自己的教育穿插在孫子的「遊戲」之間。

  「我想著把孫女接過來,我來教育她。」曾學梅說,孫子現在已經六歲,孫女也已經兩歲,她將生活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孫子、孫女身上。

  在孫子、孫女面前,曾學梅被禁止提及的一句話,就是「你爸爸在你這個歲數,已經……」將孫子、孫女的童年與兒子的童年作對比,是絕對不允許的。

  她曾經與兒媳商議,她來教孫子文化知識,而兒媳教他生活能力、做人做事。但「實驗」的效果卻並不理想。

  曾雪梅不願意在邵陽當地治病,怕增加兒子一家的負擔,所以,他一直在邵陽與華容之間奔波,「兒子、兒媳都不讓我回華容,每次都是我偷偷回的。」

  「每次到兒子家,就看到孫子的玩具又多了,而之前教的東西已忘了一半。」曾學梅說,在兒媳「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的強烈要求下,她只能將自己的教育穿插在孫子的「遊戲」之間。

  在2000年魏永康到北京上學後,曾雪梅還專門教過一個同事的孩子,儘管只教了一年多時間,但是那個孩子之後也高分考入了全國重點大學。

  但當兒子退學之後,她也開始反思教育孩子的方式。

  「我曾經寫過一本教育孩子的書,還希望能夠在永康畢業的時候發表,當時已經寫了三四萬字。」曾學梅說,在兒子退學後,她一氣之下,將她寫的那本書全都撕了。

  

  延伸閱讀

  組圖:加拿大5歲神童鋼琴演奏轟動全美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9日報導,加拿大5歲的華裔鋼琴神童Ryan Wang做客美國脫口秀節目《艾倫秀》,其不僅跟主持人艾倫談論了他獨特的音樂天賦,還教艾倫說普通話。 詳情<<

  9歲女孩8秒算出7個萬位數加減運算 被贊「神童」

  近日,蘭州一位年僅9歲的女童丁立群收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珠心算隊的錄取通知書,隨即被網友封為「神童」。其8秒搞定7個萬位數加減運算的最強大腦,更是令網友拜服。 詳情<<

  美國16歲華裔神童從哈佛休學 投身矽谷創業(圖)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休斯敦華裔學生潘暉諾15歲時就獲得了全美高中生最高獎項總統學者獎,被哈佛大學提前錄取,而今年他卻決定從哈佛大學休學,前往矽谷創業。這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 詳情<<

  15歲神童上清華 自稱對學習有「強迫症」

  人群中,一個消瘦的少年獨自辦理入學手續,稚氣的臉上沒有迷茫和緊張,很多人想像不到,這個清華新生,只有15歲。 詳情<<

  少年班神童今何在:牛人輩出 按常規讀書才摧殘

  之前媒體關於少年班的最後一次大討論,是在2008年。當時,南方周末刊文《寧鉑,遠去的少年天才》,講述昔日「第一神童」進入少年班後,「一面陷入自卑的痛苦,一面又不得不武裝成一個天才的樣子」,最終遁入空門。 詳情<<

相關焦點

  • 神童母親懺悔錄:17歲進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但被中科院勸退,母親後悔其教育方式
    什麼叫做神童,13歲考上985大學,名聲在當地家喻戶曉,有人曾說,「可能有人不知道當地縣委書記的名字,但這位神童的名字在我們這裡絕對是不可能沒人知道。」頭頂這麼多光環的神童,就是曾火爆全國的魏永康。一個從小就成為別人家孩子的神童,卻在考上大學後遭遇了滑鐵盧。到底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好好說一說。
  • 17歲進入中科院的神童,因生活不能自理退學,愛情讓他的人生逆襲
    最讓我們熟悉的一個應該就是一個叫做魏永康的神童了。神童魏永康魏永康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父親臥病在床,母親只是一個普通的百貨工人。母親從小就對魏永康的教育非常看重,她將魏永康成了家裡唯一的希望。所以,在莫永康還沒有學會說話的時候,母親就天天教他識字、背誦古詩。
  •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碩士。幾年後,他被說服辭職,母親對他的愛態度...
    孩子的教育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如果有可能的話,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然後自己好好培養,把孩子教育成一位偉大的人。在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案例,母親發現自己的兒子聰明過人,就辭職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讓他可以專心學習,去贏得光明的未來。然而這件事情最後的發展,卻出人意料。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
  • 他被稱為「神童」,13歲讀大學,17讀研究生,卻被中科院勸退
    魏永康是一位隕落的天才,他曾經以13歲的年紀參加高考,獲得602分得好成績,成功進入湘潭大學就讀,成為當時湖南省最年輕的學士。後來他以第二名的好成績考入中國科學院碩博連讀,卻被中科院清退。惋惜之餘,背後的原因也是讓人唏噓。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父親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母親是一名普通職員。
  • 4歲讀完初中課程,13歲考入大學後卻遭中科院退學,如今怎樣了
    在上世紀90年代,提及湖南神童魏永康,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天賦異稟的他,1歲開始識字,2歲時便能掌握一千多漢字,4歲時便已經自學初中課程,13歲時考入湖南湘潭大學成為湖南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
  • 進中科院遭勸退 揭秘為什麼神童母親講出絕情之語
    魏永康(資料圖)    魏永康家廁所的門上,都寫著「打油詩」  【進中科院遭勸退】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但像古時「傷仲永」一樣,神童魏永康並沒有在長大後依舊延續神奇。2003年7月,已經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我當時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學梅指著中科院的大樓,讓兒子跳樓,「這麼好的條件不爭氣,你去死!」
  • 湖南神童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
    被從小譽為''神童''的魏永康就是在母親的栽培下長大的,因為魏母對他有著非常高的期望,所以在魏永康很小的時候,母親就給他的未來做了規劃,但是萬萬沒想到,這位湖南神童雖然在13歲的時候就考上了大學,但卻被中科院勸退,作為栽培人的魏母:我恨不得他死了!
  • 13歲考入大學,後卻遭到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
    那個13歲就考上大學的神童,他在進入中科院之後,就因為他的能力不行,遭到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 魏永康在四歲的時候,便可以學習一些初中生才能接受的知識。他在小學的時候,就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在八歲的時候便已經進入嶽陽市的重點中學進行學習。一些家長也開始懷疑他的能力,認為他年紀如此小,不可能掌握那麼多的知識。魏永康的名字母親知道自己兒子的水平,她說自己一定會照顧好自己的兒子,也一定會讓兒子考出更好的成績。
  • 神童尹希:12歲考入中科大,17歲在哈佛碩博連讀,卻自稱普通人!
    一、 大家眼中的『天才神童』9歲的尹希就讀於北京八中少兒班;12歲的尹希成為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裡年齡最小的學生;17歲的尹希來到美國哈佛大學碩博連讀,研究方向為弦論和量子場論;22歲的尹希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
  • 13歲高分考上大學 "神童"生活弱智肄業回家
    面對這樣一個普普通通,性格內向得有些過分的大男孩,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把他和「神童」這個詞聯繫起來,但是從兩歲開始到17歲,魏永康的超常智力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東方神童」的故事。   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2歲就掌握了1000多個字。4歲掌握初中文化,在小學只上了二年級和六年級,1991年10月,8歲的魏永康就跳到了縣屬重點中學,也跳過了他的童年。
  • 17歲少年進中科院讀研,因生活難自理被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你死
    故事的主人公從小就被稱為「神童」,在母親盡心盡力的「伺候」之下13歲就考上了名牌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最終卻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學校勸退。主人公是一個叫魏永康的湖南孩子,他1983年出生在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庭,而且父親還是抗美援朝戰爭中負傷的退伍軍人,由於父親重傷所以其一直無法下地工作,一家的重擔就全壓在了身為百貨公司工人的母親曾學梅身上。
  • 又是自殺博士,又是碩博連讀學子,南京大學17萬撫恤金背後的故事
    各大高校的招生宣講團前往各地進行招募優秀生源,然而著名學府南京大學卻遭遇難題,一名自殺博士的家屬堵在了南京大學的校門口,引發自殺博士家屬堵門拉橫幅的原因,主要是家屬希望得到一個孩子自殺的真相,因為家屬從警方領會孩子的遺物,其中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內沒有任何的信息,警方給出的解釋是手機被人撿走後,已經格式化使用了,而筆記本中為何也沒有任何的信息,警方並沒有給出任何的解釋,因此家屬才會做出過激的行為,最後校方和家屬見面商談後,17
  • 「男主臉」醫生火了:17歲上中山大學本碩博連讀,25歲成博士男神
    【17歲上985,25歲博士畢業——徐曄的學霸路】徐曄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時,是在今年春節期間國家衛健委拍攝推出的《中國醫生》節目中。一身白大褂、眉目健朗俊逸的徐曄很快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甚至有觀眾懷疑,看起來這麼年輕,應該不是醫生,而是實習生吧?但而當人們深入了解這位年紀輕輕、外貌出眾的90後青年醫生時,更是為他的優秀感到驚嘆不已。
  • 中國「軍醫大學」從4所變為3所,考上畢業包分配,可本碩博連讀
    它已經改變了原本軍校的屬性,考上畢業就不再包分配了;其實雖然南方醫科大學不再是一所軍醫大學,被劃分為地方所屬,但是它依舊是南方一所實力強悍的醫科大學,雖然非985、211工程建設高校和非「雙一流」建設高校,但是南方醫科大學也是國內綜合實力排名靠前的一所醫科大學,值得報考。
  • 比利時9歲神童退學赴美讀博,父母卻被抨擊炒作
    近日,BBC報導稱比利時9歲神童在西蒙斯在即將獲得大學學位的時候退學,轉而飛赴美國讀博,並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其實,如果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的話,西蒙斯將在12月份畢業,然後順利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大學生。在多次協商未果之後,西蒙斯的父母便給孩子辦理了退學手續。據悉,神童西蒙斯出身於醫生家庭,其智商高達145,因此他從4歲開始讀小學,6歲上中學,並用1年的時間快速完成了中學6年的課程,並於2019年3月開始上大學。當然,西蒙斯的能力也得到了其導師的認可,導師認為西蒙斯比他以前教導過的特優生還要聰明2倍之多。
  • 海南大學2020年碩博連讀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辦法
    二、碩博連讀招生專業、要求及名額 1.我校碩博連讀招生專業和招生導師以《海南大學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公布的為準。 2.學生申請的碩博連讀專業必須與在讀的碩士專業相同或相近,不得跨學科門類申請碩博連讀。 3.我校錄取的碩博連讀博士生為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學制4年。
  • 科學時報:本碩博連讀也是一種考驗
    今年有更多「985工程」院校及「211工程」院校推出了「本碩博連讀」計劃招生,據某高校招生辦負責人介紹,被錄取為「本碩博連讀」的考生,其平均分數大概要高出該校在當地的錄取線50分。無疑,「本碩博連讀」吸引了不少高分考生。
  • 從川大到清華後,天才王垠3次中途退學博士學位,與谷歌微軟鬧翻
    清華大學第一個退學的保送博士 王垠自小就是個學霸,成績不用多說,常常在班上名列前茅,是遠近聞名的天才神童。在大家都對他寄予厚望,本以為他能輕鬆考上清華北大的時候,王垠卻在高考時發揮失常,只能與夢想和抱負擦肩而過,以高分考入985院校——四川大學計算機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