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進入中科院的神童,因生活不能自理退學,愛情讓他的人生逆襲

2020-12-05 史筆如鋼

天才是許多人眼裡羨慕的對象,但是,如果一個天才沒有得到正確有效的培養,那麼很有可能會發生天才隕落的事。關於類似「傷仲永」的報導,近些年來已經越來越多。最讓我們熟悉的一個應該就是一個叫做魏永康的神童了。

神童魏永康

魏永康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父親臥病在床,母親只是一個普通的百貨工人。母親從小就對魏永康的教育非常看重,她將魏永康成了家裡唯一的希望。所以,在莫永康還沒有學會說話的時候,母親就天天教他識字、背誦古詩。

在母親的教導自家, 2歲的魏永康已經能夠掌握上千個漢字,4歲的時候就學完了初中的所有課程,8歲就上了當地重點高中。而且在年僅13歲的時候,就考上了湘潭大學。上了大學之後,他仍然在展現出了他神童的天賦,17歲就進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神童隕落

然而,在進入中科院之後,他的神話結束了。研究生的學習和大學的學習完全不同,在學習期間,不僅僅是看書,更重要的是從導師那裡學習經驗,做研究和項目。然而,魏永康完全沒有和導師交流,導致許多科目的成績都不理想,甚至有一科直接零分。最終中科院將其勸退,原本準備在中科院讀到博士的他,被迫從這裡退學了。

為何會造成這種局面呢?

造成這個局面,有很大的原因在魏永康的母親。從小,母親為了讓魏永康好好學習,所以除了學習之外的事,母親從來不讓他做。不僅幫他洗衣做飯,而且連飯都是母親在喂,甚至連擠牙膏和洗澡都要母親幫忙。

母親也從來不讓他出去玩,導致他從小到大沒有一個朋友,甚至已經失去了和別人交流的能力。到了大學,母親也一直陪在魏永康的身邊,照顧他的生活起居。而到了中科院之後,沒有了母親的照顧,再加上不會和人交流,導致他什麼事都做不成,最終造成了他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退學的結果。

退學後的魏永康

退學後的魏永康整天將自己關在房間,多次趁著母親不在離家出走,有一次僅僅依靠著500元走遍了16個省,直到最後身無分文被警察送回家。一個完好的家,似乎在魏永康從中科院退學之後陷入了絕境。

不過,回家之後的母親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反思,他決定對魏永康進行重新教育。母親不再逼著他學習,而是教他如何做家務,讓他學會照顧自己,甚至讓他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還漸漸教會他如何與人交流,漸漸地,魏永康也慢慢好轉。

生活進入正常軌道之後,上海的一家航空公司知道魏永康的生活,於是為他提供了一份工作。就在這個時候,魏永康遇到了他的愛情,他的人生也因為愛情發生了逆襲。

在上海工作時,他遇到了一位叫做付碧的女孩,並且對她情根深種。付碧大學畢業之後回到了深圳,而為了愛情,他也跟隨著付碧來到了深圳,並且在這裡找了一份工作。在他堅持不懈的追求下,付碧也終於接受了他。兩人結婚,還生了孩子。

而結婚生子之後的魏永康完全改變,他不僅認真工作,而且還打算再次進入學校學習。他說學習是他唯一擅長和喜歡做的事,於是在2009年,他再次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生物物理專業的研究生。他回到了他喜愛的學校,並且再次開始了新的人生。

愛情,讓這個本來隕落的天才的人生發生了逆襲。

相關焦點

  • 神童母親懺悔錄:17歲進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 神童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遭退學 母親至今餵飯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 4歲讀完初中課程,13歲考入大學後卻遭中科院退學,如今怎樣了
    究其原因,也多是因當事人身處彀中,而不自省的緣故。 在上世紀90年代,提及湖南神童魏永康,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天賦異稟的他,1歲開始識字,2歲時便能掌握一千多漢字,4歲時便已經自學初中課程,13歲時考入湖南湘潭大學成為湖南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
  • 17歲少年進中科院讀研,因生活難自理被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你死
    故事的主人公從小就被稱為「神童」,在母親盡心盡力的「伺候」之下13歲就考上了名牌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最終卻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學校勸退。主人公是一個叫魏永康的湖南孩子,他1983年出生在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庭,而且父親還是抗美援朝戰爭中負傷的退伍軍人,由於父親重傷所以其一直無法下地工作,一家的重擔就全壓在了身為百貨公司工人的母親曾學梅身上。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但被中科院勸退,母親後悔其教育方式
    父親魏炳南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傷殘軍人,因打仗負傷一直癱瘓在床。母親曾學梅是縣百貨公司的一名工人。自小天資過人的魏永康,成了這個家庭的全部希望。母親為了培養他,讓他贏在起跑線上,在魏永康剛生下來兩三個月時,曾學梅就教兒子識字,還經常讀唐詩給兒子聽。這種做法有了明顯的效果,剛滿2歲的的魏永康,就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到4歲時,他便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後來連小學也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
  •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碩士。幾年後,他被說服辭職,母親對他的愛態度...
    孩子的教育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如果有可能的話,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然後自己好好培養,把孩子教育成一位偉大的人。在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案例,母親發現自己的兒子聰明過人,就辭職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讓他可以專心學習,去贏得光明的未來。然而這件事情最後的發展,卻出人意料。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
  • 湖南神童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
    被從小譽為''神童''的魏永康就是在母親的栽培下長大的,因為魏母對他有著非常高的期望,所以在魏永康很小的時候,母親就給他的未來做了規劃,但是萬萬沒想到,這位湖南神童雖然在13歲的時候就考上了大學,但卻被中科院勸退,作為栽培人的魏母:我恨不得他死了!
  • 13歲考入大學,後卻遭到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
    《傷仲永》: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我們看到一些新聞或者一些影視作品中,有神童這樣的人的存在,他們在某些方面超出常人。
  • 比利時9歲神童退學赴美讀博,父母卻被抨擊炒作
    近日,BBC報導稱比利時9歲神童在西蒙斯在即將獲得大學學位的時候退學,轉而飛赴美國讀博,並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其實,如果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的話,西蒙斯將在12月份畢業,然後順利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大學生。在多次協商未果之後,西蒙斯的父母便給孩子辦理了退學手續。據悉,神童西蒙斯出身於醫生家庭,其智商高達145,因此他從4歲開始讀小學,6歲上中學,並用1年的時間快速完成了中學6年的課程,並於2019年3月開始上大學。當然,西蒙斯的能力也得到了其導師的認可,導師認為西蒙斯比他以前教導過的特優生還要聰明2倍之多。
  • 他被稱為「神童」,13歲讀大學,17讀研究生,卻被中科院勸退
    魏永康是一位隕落的天才,他曾經以13歲的年紀參加高考,獲得602分得好成績,成功進入湘潭大學就讀,成為當時湖南省最年輕的學士。後來他以第二名的好成績考入中國科學院碩博連讀,卻被中科院清退。惋惜之餘,背後的原因也是讓人唏噓。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父親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母親是一名普通職員。
  • 現實版「謝爾頓」,8歲讀大學,9歲讀博,父母卻因一場糾紛,差點毀了他
    此外,他還關心全球氣候變化、人類平均壽命等世界難題。很難相信這樣一位天才,只有9歲。勞倫特當這樣的神童興致勃勃地邁向星辰大海時,人生卻陷入了困境。因為父母的爭名奪利,他被迫退學了。他的明天。是改變世界的天才,還是第二個「仲永」?
  • 13歲高分考上大學 "神童"生活弱智肄業回家
    面對這樣一個普普通通,性格內向得有些過分的大男孩,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把他和「神童」這個詞聯繫起來,但是從兩歲開始到17歲,魏永康的超常智力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東方神童」的故事。   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2歲就掌握了1000多個字。4歲掌握初中文化,在小學只上了二年級和六年級,1991年10月,8歲的魏永康就跳到了縣屬重點中學,也跳過了他的童年。
  • 父母的愛,讓孩子「與世隔絕」:沒有體驗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
    背後的原因,就很可能是他嬰兒期,沒有和看護人建立起良性的連接,不願意信任別人;或是兒童期被父母包辦的事情太多,他已經失去了去感受這個世界的膽量了。心理學者武志紅也做過形象的比喻。一個1歲多的寶寶在地上玩,離他身體不遠處有個玩具。
  • 神童尹希17歲是哈佛大學的博士生,他原本是中國的一名物理學新
    有的人有錢,有的人有生活經驗,有的人有智商。我們想知道這個人是個天才,一路走來平步青雲。然而當生命的十字路口向他敞開時,他將如何選擇?「神童」在1983的一個男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後來被稱為天才兒童的「神童」。那麼他的生活是如何令人震驚的?
  •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陶哲軒(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而陶哲軒成長經歷中的每一步,也在不斷印證著他的天才之名絕非過譽——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獲銅牌、銀牌、金牌,是年級最小奧賽金牌獲得者,該記錄一直保持至今;14歲時進入澳洲的福林德斯大學就讀,兩年取得學士學位
  • 流水線上的中國人造神童夢
    1998年,寧鉑卻在《實話實說》向「神童教育」開炮:「不應拿這些孩子做實驗」,並強調自己不是神童,否定了過去媒體關於他的報導。不久,早已潛心研究宗教的寧鉑皈依佛門。 寧鉑之後,少年班神童「傷仲永」的悲劇仍在延續。
  • 神童尹希,12歲讀中科大17歲讀哈佛博士,37歲的他現狀讓人感慨
    之前一位叫尹希的神童,從小成績優異,在其他孩子追逐打鬧的時候他卻甘願留在家裡學習。因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家裡書卷氣息濃鬱,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尹希也很喜歡看書,並且酷愛物理,所以他考取了中科大的少年班,這是一種專門針對他這樣的神童而開拓的特殊教育方式。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曾經的「神童」讓人失望,小學不只看成績
    或許人生並沒有這麼簡單。 不知道是否有人記得當年的那個「神童」張炘煬,這名男孩兒在10歲的時候,就以505分的成績考入了大學,成為全國最小年齡的大學生。 你以為他的光輝歷史就此結束了?
  • 進中科院遭勸退 揭秘為什麼神童母親講出絕情之語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但像古時「傷仲永」一樣,神童魏永康並沒有在長大後依舊延續神奇。2003年7月,已經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我當時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學梅指著中科院的大樓,讓兒子跳樓,「這麼好的條件不爭氣,你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