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時報:本碩博連讀也是一種考驗

2021-01-21 科學網

 

●本碩博連讀對學生而言其實是一種考驗,考驗你願不願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你所選擇的這門科學。

 

●目前我國把研究生分為碩士和博士兩個單獨的階段,對於從事研究的學生來說存在兩大弊病。一是不能讓學生做一些有意義、有深度的課題,只能挑選短平快、容易畢業的課題;二是學生把大量精力和時間都浪費在考試上,碩士讀完還要花大量的時間準備考博。

 

●由於高校擴招與知識爆炸,生源檔次拉大,在總學時數量有限的情況下,整齊劃一的培養模式已不適應人才多樣化的需求。 目前,2009年全國高考錄取工作正在緊張地進行中。今年有更多「985工程」院校及「211工程」院校推出了「本碩博連讀」計劃招生,據某高校招生辦負責人介紹,被錄取為「本碩博連讀」的考生,其平均分數大概要高出該校在當地的錄取線50分。無疑,「本碩博連讀」吸引了不少高分考生。對於從上小學(有些地區甚至從入幼兒園開始)就要參加各種入學考試的青年學子而言,不用考試就可以升學,似乎是「本碩博連讀」的最大魅力,但是,對學校而言,設立「本碩博連讀」的意義不僅在此。 

 

●我們先把框架搭起來,包括工程實踐教育、國際化教育甚至於將來在所從事行業人脈關係的培養,等等,技術問題我們還在討論。  

 

●目前的制度安排,如本科生推薦免試讀研、碩士生提前免試攻博等,已經為優秀學生連續學習提供了相應的制度機制。因此,不能忽視學科間的差異性,真正的改革要實事求是,避免盲目推行的簡單化和片面性。

 

貫通培養模式

 

最早,因醫學類專業比其他學科需要更長時間的學習過程,本碩博打通培養模式多在醫學院試行。近年來,隨著研究生報考、招生人數的增多,為了在本科、碩士、博士階段對一些優秀人才進行貫通培養,同時可以吸引優秀生源,一些綜合性大學也開始招收「本碩博連讀」考生,例如:

 

200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始挑選一些特別優秀的高分考生,進校後可以本、碩、博連讀。

 

2006年,中國科技大學首次在生命科學學院招收本碩博「直通班」,本科畢業的學生如果能順利完成學業,就可以免試直接攻讀中國科大或是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的研究生,完成整個「直通班」的學業一般需要9年。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實行個性化學習,提前就業或讀研。

 

2008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創設「創新實驗班」、「基地班」,實行「2+X」的本碩博貫通培養培養模式,即本科前兩年實施學科通識教育,第二學年末實行學科專業分流,通過選拔分流的學生,配備導師,自主選擇專業及學科方向,進入五年制碩博連讀研究生階段學習;未通過選拔分流的學生,自主選擇專業,進入各相關學院,按照相應專業的教學計劃繼續學習。學生從二年級末開始實行導師制,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選專業、選學科方向、選課程等。

 

今年,北京理工大學在宇航學院、機電學院、信息與電子學院新增設的「本碩博連讀」招生,計劃招收90人。

 

今年,哈爾濱工業大學也將在新生中選拔100名左右的優秀學生進行本碩博連讀,在學校的理學院、航天學院、機電學院、材料學院4個學院進行試點。

 

……

 

據了解,「本碩博連讀」學生在學習期間實行滾動考核機制,以保持整體培養質量和綜合素質。通過考核的學生,將免試一貫完成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其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生網說明的「2+X」為目前較為通行的培養方式。

 

北京理工大學今年在上述三個學院試行「本碩博連讀」培養,從當年錄取考生中擇優遴選,學制為8~9年,實行理工結合、貫通培養,希望用一種新的模式培養未來科技戰線具有領軍人物潛質的高端人才。

 

「我們實行的是8年一貫制,是一個整體的培養計劃,沒有一個很明顯的本科碩士博士階段。」北京理工大學教務處處長仲順安介紹,該校在「本碩博連讀」生的教學計劃中準備採取一系列教學改革,如大三開始進實驗室,學生的部分課程以自學的形式完成,部分課程經導師同意可以免修。為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將開設一些雙語或全英語課程,每位學生前6年要有在國外培養的過程。他說:「我們想在高等工科教育方面作出嘗試和貢獻。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其他學校、其他專業都可以在高端人才培養方面加以借鑑。」

 

志在培育英才

 

「我們開設『本碩博連讀』班,是把本碩連讀和碩博連讀兩個政策用起來的結果,相當於把一部分保研名額給了這個班。」仲順安提到,本碩連讀實際上是 「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保研資格的應用結果,北京理工大學即有本碩試點;同時,一些有博士點院校的碩士生還可不經答辯直接讀博,也就是碩博連讀。正因如此,「本碩博連讀」需要佔用部分保研名額,目前還需要控制人數。北理工經反覆研究,將今年的「本碩博連讀」試點招生數限定為90人。

 

為什麼不少高校陸續推出「本碩博連讀」?仲順安認為,這是為了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由於高校擴招與知識爆炸,生源檔次拉大,在總學時數量有限的情況下,整齊劃一的培養模式已不適應人才多樣化的需求。仲順安介紹,北理工針對這一情況,計劃培養如下三類人才:「一是科技戰線上具有領軍人物潛質的人才,這方面我們想嘗試『本碩博連讀』的方式。二是有比較強的創新精神又有寬厚基礎的實用型人才,本科或碩士畢業後可以直接就業。三是複合型人才,具備工科背景,同時在人文社科其他學科大類有所涉獵、知識面比較寬,可以從事管理等其他工作。」

 

對於承擔「領軍人物培養」重任的「本碩博連讀」班,北理工計劃投入怎樣的師資力量?仲順安表示,對於這一問題,學校內部的觀點也還不一致。他本人認為不必配備最好的師資,有些課程,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基礎課,可請國內最好的老師擔當,但沒必要所有的課程都這樣,不希望最後辦成類似中學的「實驗班」。

 

曾擔任過十幾年研究生院副院長的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教育研究所所長秦惠民介紹,「本碩博連讀」的改革思路, 首先是由理科和醫科類相關學科於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由於這類學科、專業的性質和研究生培養過程的特點, 實行「本碩博連讀」更符合人才培養的規律和要求。如一些實驗所需的時間較長,有的完整實驗兩三年內無法完成,「一個實驗可能要做幾年,可從本科開始持續到博士階段」。一些研究項目需要連續進行,有些課程需要根據科研的需求統籌安排等等。而課程安排、實驗進展以及科研項目的完成, 又直接關係到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學位論文的水平。對這類學科、專業進行「本碩博連讀」的改革, 有利於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辦學效益, 有利於提高學位論文水平, 同時也有利於縮短獲得博士學位所需的時間。已有的一些實踐證明, 在這些學科、專業實行「本碩博連讀」是可行的和有實際意義的。

 

但是,秦惠民指出, 並不是所有的學科、專業都適合「本碩博連讀」。如在大多數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目前相對獨立的階段劃分更有利於學生的培養和訓練, 各個階段有不同的要求和標準, 分別進行有差異性的課程學習和科研訓練, 對於實現不同的培養目標和培養不同層次的人才是有益的。若進行連讀,實際上減少了各個獨立階段的科研訓練和學位論文寫作, 無益於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顯示不出優越性來。目前的制度安排,如本科生推薦免試讀研、碩士生提前免試攻博等,已經為優秀學生連續學習提供了相應的制度機制。因此,不能忽視學科間的差異性,真正的改革要實事求是,避免盲目推行的簡單化和片面性。

 

對於本碩連讀與碩博連讀,一些高校校長曾分別闡釋過其重要意義。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巖曾撰文《對力學教育的若干思考》,分析過本碩連讀的可行性,文中提到,在我國研究型大學中,可以按照六年制、本碩連讀的方式培養未來的研究型工程師。這種培養方式的基本特點,一是以本碩連讀來吸引、招收優秀高中畢業生;二是將本科生和碩士生的培養計劃打通,使學生提前學習碩士生階段的英語、數學等課程,提高學習成效;三是前2~3年可以按理科要求進行培養,保證理論基礎寬厚;四是中期適度分流,保證最終培養質量;五是第四年進入指導導師的研究團隊從事研究性學習,或安排到大型企業、研究所從事工程研究。

 

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也認為,目前我國把研究生分為碩士和博士兩個單獨的階段,對於從事研究的學生來說存在兩大弊病:一是不能讓學生做一些有意義、有深度的課題,只能挑選短平快、容易畢業的課題;二是學生把大量精力和時間都浪費在考試上,碩士讀完還要花大量的時間準備考博。基於此,廈門大學準備把碩士作為職業培訓,而研究性的研究生則走碩博連讀的途徑。

 

尚存種種質疑

 

在一些高分考生紛紛填報各校「本碩博連讀」專業時,也有不少人提出了種種質疑。

 

有人說:「有機會本碩博連讀,就等於進了保險箱,不需要三番四次地筆試、複試,不需要煞費苦心地發表論文、答辯。但是,如果讀到某個階段不想繼續讀下去了,是否可以拿到碩士學位或學士學位?」

 

也有人表示:「高考成績不能代表研究能力,高考分數高,不一定適合讀博士。」

 

還有人有這樣的擔憂:「一位大學生要在同一所大學裡學習8~9年,面對同一批教授學者,學習一脈相承的觀點,這種『近親繁殖』式教學,會不會讓博士的研究成為一潭死水?」

 

另有人提出疑問:搞科研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學制縮水,會不會變成一個博士速成班,而達不到培訓研究人才的目的?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對於這些質疑,仲順安以北理工為例給出的解釋是:「我們先把框架搭起來,包括工程實踐教育、國際化教育甚至於將來在所從事行業人脈關係的培養,等等,技術問題我們還在討論。但技術問題好解決,我對此倒不是很擔心。」

 

從北理工信息學院院長調任教務處處長的仲順安,喜歡研讀國內外各個大學的教學計劃,對上述一些疑慮也有自己的思考。例如,對於「本碩博連讀」期間是否授予學士、碩士學位,他表示:「如果我們是疊加式培養,沒有問題。但是我們沒有把這三個階段嚴格區分。」據了解,該校目前還在研究這個問題,已經開設的的「本碩博連讀」計劃分年度考核,允許部分學生流出。

 

「我們不想做成一個博士速成班,我們希望有一個完全不同於現有的本科4年加碩士2年加博士2年的速成模式,我們瞄準的是科研戰線尤其國防工業戰線上的領軍人才需要的知識結構和能力。」仲順安表示,施行本碩博連讀的3個學院老師都很重視此事,經常開會研討高端人才培養的道路該怎麼走。

 

據了解,由於「本碩博連讀」採取8年一貫制的培養方式,和普通本科相比,大一、大二基礎課的面要更寬,內容也要更深,很多專業課要在大三進實驗室後再學。這樣學生如果不適應而要分流,轉回一般的本科專業有一定困難。另外,目前的本碩博連讀都通過高考考查、錄取學生,但確實有些學生雖然高考考分很高,卻未必具備成為領軍人物的潛力。

 

仲順安也提到,第一屆招收「本碩博連讀」生,也帶有一定的冒險性質。「學生冒險,我們也冒險。大家一心想把事辦好,但不敢說究竟哪個模式好」。鑑於這一培養方式「各有利弊,需要取捨」,他準備學生一入校就跟他們講清種種利弊,使他們一進來就有一次選擇的機會。「但是允許多大比例轉專業,他們能轉到什麼專業去,仍然存在技術問題」。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選擇「本碩博連讀」,實際上是給學生們一個明顯的信號:「你願不願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你所選擇的這門科學?」他認為,無論從事哪門科學研究,沒有這種意志的人不會成為世界大家和創新型人才。據了解,「本碩博連讀」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被稱作「英才班」,目的是為所有的學生和老師都打造出一個求學和教學的「樣板」;而普通班學生如果表現非常優秀,也可以「滾動」進入該班。

 

實際上,胡海巖針對本碩連讀的優勢和問題的這一分析,對「本碩博連讀」來說也完全適用:「它的主要的優點是:兼顧了研究工程師對知識結構既寬又厚的要求;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要有充裕的保送研究生指標,要有對部分學生中期分流的妥善辦法。前者需要得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後者則需要學校進行合理的培養模式設計。」

 

《科學時報》 (2009-7-28 B1 大學周刊)

相關焦點

  • 醫學類本碩博連讀好不好?看看你的分數夠了沒
    醫學類「本碩博連讀」,一共分兩種:一種是本科畢業後直接攻讀博士學位,時間4-6年或更長;另一種是將本科、碩士和博士三個階段打通,統一安排,一般學制是8年或9年。八年制是本碩博連讀,出來是博士學位。八年制招生規模小,招生數少,國內這16所高校能夠「本碩博連讀」招生,所以,如果你的分數夠高,那麼這個八年制畢業後還是相當有優勢的,不論從競爭優勢上還是職業生涯上,都是非常值得的。那麼在浙江都有哪些院校招生八年制的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 海南大學2020年碩博連讀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辦法
    為改善博士研究生的生源結構,進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培養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2020年我校將繼續招收碩博連讀博士研究生,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一、申請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願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 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21年碩博連讀實施細則
    為了做好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21年碩博連讀選拔考核工作,根據《內蒙古大學碩博連讀實施辦法(試行)》精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和特點,制定本實施細則。一、組織辦法1.成立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
  • 2021年山東財經大學「碩博連讀」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年山東財經大學「碩博連讀」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中山大學本碩博連讀,顏值竟如此之高!
    醫護人員是我們所有人的希望,他們竭盡全力挽留病人於水深火熱之中,這群醫生,他們也有家人,也有朋友,他們也是別人的父母,別人的孩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著尊敬和心疼的心,關注著每一位醫護人員的信息。此時,由國家衛健委組織拍攝的一部關於醫生的紀錄片《中國醫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中國「軍醫大學」從4所變為3所,考上畢業包分配,可本碩博連讀
    它已經改變了原本軍校的屬性,考上畢業就不再包分配了;其實雖然南方醫科大學不再是一所軍醫大學,被劃分為地方所屬,但是它依舊是南方一所實力強悍的醫科大學,雖然非985、211工程建設高校和非「雙一流」建設高校,但是南方醫科大學也是國內綜合實力排名靠前的一所醫科大學,值得報考。
  • 又是自殺博士,又是碩博連讀學子,南京大學17萬撫恤金背後的故事
    從記者對家屬的採訪來看,南京大學跳江自殺的博士段某和2019年2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殺的博士劉某一樣,他們都是從小的學霸,同樣選擇碩博連讀!碩博連讀就是深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碩博連讀建議的文章,由於身邊太多碩博連讀最後連碩士學位都拿不到的例子,因此基本不建議那些對科研沒興趣,缺乏韌性的學子選擇碩博連讀,因為目前中國高等教育模式下,碩博連讀就是深坑。南京大學自殺博士相比中科大自殺博士,中科大自殺的博士從小更是各種的學霸,然而選擇了碩博連讀卻最後選擇絕路。
  • 全國有哪些大學,開設臨床醫學本博連讀(八年制)?
    該八年制本博連讀分兩個階段完成,前4年在竺可楨學院完成非醫本科專業學習,達到要求後進入後4年醫學階段,完成學業可獲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M.D)。本博連讀畢業後可以無縫銜接本校的「臨床醫學博士後項目」。
  • 90後女科學家,四年完成清華大學碩博連讀,解決多個世界級難題
    保送清華碩博連讀大四畢業之際,白蕊希望能繼續留在武漢大學搞生物學研究,但她的老師都希望她能去我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深造。因為憑藉白蕊的優異成績保送清華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在很多老師看來白蕊在生物學方面的天賦非常高,去清華大學她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 他高考被中山大學錄取,本碩博連讀8年制,現成為「網紅醫生」
    在大多數觀眾對徐曄的顏值沉醉的時候,徐曄醫生帥氣的外表下,也有著實實在在的內在,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的存在方式,一直以來都是班級裡的尖子生,也是人人稱讚的好學生,徐曄高考,考進了中山大學的臨床學,這也是國內醫科大學中名列前茅的學校,臨床醫學最火爆的專業,可想而知錄取的分數線也是非常高的,徐曄直接考進了本碩博連讀的8年制,這能力也是學霸中的學霸。
  • 清華碩博連讀4年畢業,科研新星白蕊: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得主
    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範圍內每年評選5位為科學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女性,授予「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白蕊作為施一公的五大弟子之一,2020年獲得了該獎項。白蕊2019年從清華大學博士畢業,別人用最少5年半的時間完成碩博連讀學業,而她只用了4年時間,比別人早一年半畢業,畢業時獲得了清華大學特等獎,在碩博期間在世界頂級刊物《科學》、《細胞》中發表了8篇論文,是繼顏寧、萬蕊雪之後的施一公教授的又一得意門生。
  • 成都理工大學畢業生,胡志剛獲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光學碩博連讀
    胡志剛,地球物理學院應用物理學2016級學生,2017年校級優秀學生,2018年校級優秀團員,獲得國家獎學金、數學建模國際賽二等獎、四川省大學生普通物理知識競賽決賽一等獎、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三等獎、西南地區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一等獎(第一排名),2019年校級優秀學生幹部、校級優秀團員、四川省優秀畢業生、成都理工大學第十屆十佳大學生獲得者;現已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光學碩博連讀擬錄取
  • 本碩博銜接培養打造醫學研究領軍人才,溫醫大基礎醫學專業今年招收...
    作為學校重點建設專業,學校將實施「基礎醫學卓越計劃2.0」,打造本碩博銜接培養,全方位的基礎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3 「三化一制」+本碩博銜接培養 學制:五年 學位:醫學學士 培養特色
  • 廣東廣金專本連讀含金量有沒有用
    廣東廣金專本連讀含金量有沒有用廣東學院專本連讀用不用填志願啊?如何報名?廣東學院專本連讀多少錢?專本連讀,如果是機構的,會告訴你幾千塊錢就包拿證,近鬧的比較多的新聞的也是這些機構,幾千塊錢拿證包過,但是前提是要買各種教材,各種視頻課。
  • 本碩博連讀,34歲登上麻省理工重量級榜單,他研發"超薄皮膚"轟動國際!
    本科就讀於電子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2009年畢業後繼續在學院攻讀光學工程碩士學位,導師為於軍勝教授,碩博連讀期間通過電子科技大學"優秀博士生出國培養計劃"選拔,派至美國西北大學進行聯合培養,2015年獲得電子科技大學光學工程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為博士後研究助理分別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和西北大學開展研究。
  • 「男主臉」醫生火了:17歲上中山大學本碩博連讀,25歲成博士男神
    眾所周知,醫學專業一直以來都是熱門報考方向,整體分數線本就居高不下;更不用說全國鼎鼎有名的中山大學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專業了,可見徐曄有多麼優秀;而更令人佩服的是,徐曄考上的專業是本碩博連讀8年,這就意味著他若能順利畢業,25歲就已是一位高學歷的醫學博士,前途不可估量。
  • 神童母親懺悔錄:17歲進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 環球時報:科學崇拜也是一種迷信
    原標題:劉仰:科學崇拜也是一種迷信 民主與科學是近代中國兩個重要概念。一百多年來,伴隨實踐和了解,人們開始意識到民主的兩面性、局限性,對民主的盲目崇拜和迷信已受到反思。但對科學,這種反思是不夠的。 很多人把科學籠統地當成絕對真理,崇拜科學導致對科學的迷信屢屢出現負面效應,但我們對科學崇拜的負面影響還沒有足夠意識。
  • 女博士不是滅絕師太 南大四才女耶魯劍橋讀碩博
    不過,南大生命科學學院09級的四個女孩,卻用強勁的實力證明了:在學術的道路上,女生照樣可以一路領先。近日,四位女生憑著自身實力,分別拿到了耶魯和劍橋的錄取通知書,4-6年後她們將以世界一流名校博士的身份畢業。
  • 神童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遭退學 母親至今餵飯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