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四才女考上耶魯、劍橋,左起為羅欣悅、馬曉妍、周雯萍、張翼翀。記者劉莉攝
人們常說女生學習用功,但是後勁不足,到了搞學術、做科研的時候,還得男的上。不過,南大生命科學學院09級的四個女孩,卻用強勁的實力證明了:在學術的道路上,女生照樣可以一路領先。近日,四位女生憑著自身實力,分別拿到了耶魯和劍橋的錄取通知書,4-6年後她們將以世界一流名校博士的身份畢業。
「學術女」
都有科研經歷
用英文寫論文做報告
四個女孩內斂、樸素,笑容甜美,更像是鄰家女孩。記者坐在她們面前,絲毫感覺不到強大的氣場,但是翻開她們的簡介,頓時肅然起敬。
羅欣悅、周雯萍和張翼翀一起被耶魯大學BBS項目(生物科學與生物醫學項目)錄取。這意味著,在未來的五到六年時間裡,她們在耶魯碩博連讀的學費、生活費都有人買單。馬曉妍拿到的是劍橋的通知書,四年即可博士畢業,目前正在申請獎學金。
說到名校的那場面試,四位女生的科研經歷無疑是最吸引老外的地方。「拔尖人才計劃」班的羅欣悅告訴記者,她們班只有8人,大三的時候,就可以自己選導師了。她選了一位分子植物學方面的導師,經常出入實驗室,幫著老師一起做課題,對實驗技術也漸漸熟悉起來。更重要的是,她在實驗中確定了今後的學術方向:向農業、生物能源方向發展。在面試時,被問及實驗經歷、學術發展的規劃,她侃侃而談。
「我想他們看中了我在科研方面的見解和想法。」大二開始便進入實驗室的馬曉妍說。而周雯萍被面試官評價為「很有競爭力」,因為她已經擁有兩篇英文論文,還用英語做過十分鐘的實驗報告。
「活動家」
參與臨終關懷,陪伴自閉症兒
交換生導師為自己寫推薦信
雖然都是地道的「學術女」,但是四位女孩卻都不是「書呆子」,平時參加的各類社會活動可謂豐富多彩。
對於羅欣悅來說,在腫瘤醫院當「臨終關懷」志願者的體驗讓她受益匪淺。羅欣悅陪伴的是一位癌症晚期的老人,一周去一趟,每次陪老人聊聊天,在病房間串串門,差不多一個下午的時間都泡在醫院,老人每次見到她都很開心,說得沒完。張翼翀則有過一段照顧自閉症及智障人士的經歷。每次去智障學校,陪自閉症兒童畫畫、摺紙,尤其要注意安全問題,這考驗的是耐心和愛心,讓她覺得很有意義。
參加交換生項目,到國外開拓眼界,也為她們加了不少分。周雯萍大三暑假參加了澳大利亞交換生項目,受益良多。「在那裡,我被當成博士生培養,有做實驗的地方,還要做報告。導師是個德國人,親手為我寫了申請耶魯的推薦信。」馬曉妍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做過交換生,和美國學生同堂上課,英語能力突飛猛進,還能選修高年級專業課,進導師的實驗室感受一番。這次申請耶魯,美國交換生時的兩位導師都為她寫了推薦信。
「女博士是滅絕師太」
是無稽之談
「女學士是小龍女,女碩士是李莫愁,女博士是滅絕師太,女博士後是東方不敗。」對於這句流傳校園甚廣的「至理名言」,幾位「準女博士」則認為是無稽之談。
「沒有那麼誇張吧。」幾位女生不約而同地表示,其實她們和普通女孩沒什麼不同,並不是缺乏情趣、古板乏味之人,她們也有各種各樣的愛好,而且還很動感。比如文弱的羅欣悅就喜歡格鬥類運動,學過跆拳道和武術,她認為這些運動可以增強對痛苦的忍耐力。馬曉妍的愛好則是桌球和太極拳。周雯萍的愛好居然是足球,喜愛看比賽,有時還愛踢上幾球。文靜的張翼翀則喜歡音樂劇,參加了學校音樂劇社,還經常上臺演些小角色。
四個女孩中,只有張翼翀有男朋友,現在在南大讀研二。小張馬上要遠赴美國讀書,兩地分離對他們是個不小的考驗。張翼翀說,他們已經初步打算過了,男朋友在南大讀完博士,再到美國念博士後,這樣兩人就可以相聚了。另外三個女孩還沒有戀人,說到以後的姻緣,她們輕鬆地說「隨緣吧」。
「不要把我們看成『第三性』人。」幾個女孩說,雖說以後是名校博士,但也不是「高處不勝寒」,希望以後和普通女孩一樣擁有幸福的家庭。
-新聞延伸
英語好表達能力強
女生容易考上「牛」校
這四名被世界級名校錄取的高才生,清一色的都是女生,不得不令人驚嘆。聯想起前一陣子東大建築學院被哈佛錄取的五位學生中,只有一個是男生。在深造和科研這條路上,女生似乎正在以顯著的優勢超越男生。考上這些「牛」校的,為什麼都是女生呢?是巧合還是必然?
「的確有這種情況。」南大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朱愛武也發現了這一現象。她回憶了一下,學院去年一位學生去了哈佛大學,是個女生,一位學生被耶魯大學錄取,也是個女生;前年一位學生去了伯克利大學,還是女生。
朱愛武分析,其實在學院裡,優秀男生和女生的學習成績差不多,沒有明顯差異。在向耶魯推薦時,學院會參照成績、GRE或託福、科研經歷等給學生作個排名,男生在外語特別是口語方面要差一點。「其實去年我們推薦了兩個男生和三個女生申請耶魯大學,但最後只錄取了一位女生,男生主要在面試交流時口語有所欠缺,不像女生表達那麼清晰。」朱愛武說,今年學院裡一共有7個學生報耶魯大學,包括三個男生和四個女生,經過排名,本來有個男生排在第三,也因為託福、GRE成績差了一點,於是推薦的四位全是女生,成功率還挺高,有三位拿到了耶魯的錄取通知書。
「其實我們這兒優秀的男生也不少,今年學院有10個學生到香港科技大學碩博連讀,其中就有8個男生。」羅欣悅告訴記者,港校來得較早,不少男生已經提前走掉了。記者了解到,此次被耶魯、劍橋錄取的四位女生,則是心無旁騖,一門心思要衝世界名校,這和她們的底氣足、有自信有很大關聯。無一例外,她們的託福、GRE成績個個都很棒。
朱愛武說,和世界名校相比,其實國內名校更鍾愛男生,在同等條件下,也會優先錄取男生。他們普遍認為,男生更有創造力,而且在做實驗方面更方便一些,抗幹擾能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