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直接加入美籍

2021-01-14 博古通文

《易傳》中有言:「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謂「三才」,即天才、地才和人才,這是根據一個人的天賦劃分的,從出生之日起就已經註定了。另外,《論語·季氏》中也提到了何謂天才:生而知之者。不得不承認,在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少數天賦異稟之人,起碼在智力層面,他們就要超出普通人許多,莊小威便是其中之一。

莊小威,1972年出生於江蘇如皋,父母在外地教書,沒時間照顧孩子,於是爺爺奶奶便承擔起了養育孫女的責任。5年後,莊小威被父母接到了中科大附小,從沒上過幼兒園的她,直接從2年級念起。其實,莊小威的父母早已看出女兒「非池中之物」,她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已經超越同齡人太多,當別的小朋友還在外面瘋玩時,她已經沉浸在書海中了。

上學後,莊小威的天賦得到進一步開發,雖說她的年紀是最小的,但成績卻是最好的,這一點,就連老師都驚嘆不已。升入初中之後,莊小威已經不再滿足於普通的學業了,她接觸了各種學科競賽,並取得了全國初中生數理化第一名的好成績。後來,莊小威被舉薦到北京讀了半年的中科大預科班,當時的一些老教授一直在暗中觀察,他們要看看這個女娃子究竟還有多少潛力。

1987年,莊小威參加了高考,沒成想,她竟以600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這個年僅15歲的女孩是當之無愧的神童。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罷了,之後的幾年,她先後取得了「四大力學」滿分的成績,把院裡的幾個物理老師嚇了一大跳。當時,莊小威已經屬於最拔尖那一掛了,但是,她仍然沒有懈怠,她就像永動機一樣,在尚未完成既定目標之前,還會不知疲倦地走下去。

1991年,莊小威從中科大畢業了,她取得了物理學學士的學位,在同齡人剛入大學的年紀,她已經擁有了一塊含金量十足的敲門磚。當然,像莊小威這樣的優秀人才,是絕對不會選擇即時就業的,她不遠千裡地來到美國,繼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1996年,莊小威拿到了物理學博士的學位證書,祖國的科學家都在翹首以盼,希望她能儘快回來,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然而,莊小威卻沒有回國,為了能更上一層樓,她又來到了史丹福大學,進行博士後階段的研究。當然,莊小威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畢業後,她直接成為了哈佛大學的助理教授,走向了人生巔峰。後來,莊小威斬獲了麥克阿瑟天才獎,她成為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華人女科學家,對於單分子的研究,很難找出比她還專業的人了。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彼時的莊小威已經入了美籍,她不是中國科學家,而是華人科學家。

2012年,莊小威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3年後,她又當選了中科院的外籍院士。本是祖國培養的神童,卻成了一名外籍院士,莊小威的「轉變」,或許正是人生的奇妙之處,大家認為呢?

相關焦點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選擇加入美籍?
    5年後,莊小威被父母接到了中科大附小,從沒上過幼兒園的她,直接從2年級念起。其實,莊小威的父母早已看出女兒「非池中之物」,她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已經超越同齡人太多,當別的小朋友還在外面瘋玩時,她已經沉浸在書海中了。
  • 女神童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國家重點培養,卻31歲加入美國國籍
    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神童1972年,莊小威出生在江蘇省南通市,她的父親莊禮賢、母親朱仁芝都是中科院的科學家,長期忙著學校的科研工作,所以後來莊小威被送到爺爺奶奶家寄養,父母只是偶爾會去看她。這種狀態持續到了5歲,她才重新回到父母身邊。
  • 此人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四大力學滿分的傳奇紀錄,哈佛雙聘教授
    莊小威是一位典型的才女,她用她成功的人生教會我們作為女人要給自己爭取屬於自己的權利和地位。天才少女莊小威出生於1972年的中國江蘇省南通市,她小的時候跟爺爺奶奶生活到五歲,後隨父母一起到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
  •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34歲與諾貝獎擦肩,揭秘天才女科學家的成長...
    華裔女科學家莊小威說到莊小威教授,她曾是中科大少年班的學生,後赴美求學,被業內評價為「有天賦的、執著的科學家」,而當我們翻開這位天才女性的人生履歷,堪稱傳奇。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歲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29歲被聘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31歲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34歲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40歲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 天才神童莊小威:祖國傾力培養,學成後她卻直接加入美籍
    為了促進本國的科學發展,中國從1872年派遣了近代第一批留學生,這些留學後學成回國後,大都成為了所學領域的佼佼者,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留學大國,每年都會有不少的優秀學子前往國外深造。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邊是留學生一去不回。
  • 15歲考入少年班,34歲差點奪得諾獎,莊小威是真正的科學家
    從小天賦異稟,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34歲時與諾貝爾獎,也僅僅是差了點兒「緣分」。不過,莊小威,無愧於「科學家」三個字。五歲時就能夠認識近1000個漢字,熟讀唐詩宋詞,甚至還因此直接完成了跳級,沒有上幼兒園,直接就讀於中科大附小的二年級。
  • 莊小威:14歲考上中科大,留學後入籍美國,也曾貢獻中國
    莊小威的頭銜很多,比如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等。除此之外,莊小威還是一位神童,是我國著力培養的學生,不過留學後入籍美國。莊小威,1972年出生於江蘇省如皋市。她的父母親均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 中國女科學家15歲上中科大,40歲身兼三個院士銜,卻選擇加入美籍
    有一位中國姑娘叫莊小威,從小成績就拔尖,15歲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40歲身兼三個院士銜,成為哈佛大學雙聘教授。有著如此成就的她卻選擇加入了美國國籍,令人不解。極高的學習天賦1972年,莊小威出生於江蘇南通一個高知識分子的家庭中。她的父母都是中科院的一名科學家。她的父親曾經寫過一本經典的空氣動力學著作《流體力學》。由於父母工作繁忙,沒有多餘的時間照顧她。
  • 中國女科學家15歲上中科大,40歲身兼三個院士銜,卻選擇加入美籍
    有一位中國姑娘叫莊小威,從小成績就拔尖,15歲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40歲身兼三個院士銜,成為哈佛大學雙聘教授。有著如此成就的她卻選擇加入了美國國籍,令人不解。極高的學習天賦1972年,莊小威出生於江蘇南通一個高知識分子的家庭中。她的父母都是中科院的一名科學家。
  • 中國女科學家15歲高考,40歲身兼3院士銜,可惜卻加入美籍
    #身兼3院士華人女科學家加入美籍#中國女科學家15歲高考,40歲身兼3院士銜,可惜卻選擇加入美籍!21世紀最可貴的就是人才,這在國內外都一樣。其中一位女科學家的經歷更說明了這個問題,更說明了中國的人才流失現狀。更讓人意外的是,她40歲就身兼3個院士頭銜。
  • 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身兼3個院士的江蘇女孩,卻成了一個美國人
    然而,一個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身兼3個院士的江蘇女孩,最後卻成了一個美國人,她一意孤行的舉動,引起了極大爭議。5年之後,父母為了莊小威的未來著想,又把她接回了身邊,手把手進行教育。一番指導之下,莊小威直接跨越了幼兒園階段,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讀起。
  •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讓哈佛大學打破慣例,卻選擇加入美國
    其中中科大少年班更具有代表性,可謂是國內最厲害的少年班。很多少年班的學子如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今天分享的這位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他就是神童。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尹希是一名十分具有天賦的神童,從小天資聰穎
  • 她是中科大少年班女天才,留學後加入美國籍,如今怎麼樣了
    真正讓人覺得遺憾的是另外一群留學生,他們是祖國全力培養的人才,結果留學外國之後,個個改換國籍,到頭來卻成為他國科學家。今天,本文講述的就是如此一位留學生,她是中科大少年班女天才,留學後加入美國籍,她就是莊小威。
  • 「少年班神童」莊小威,博士畢業才學生物卻與諾獎擦肩而過
    莊小威1972年出生於江蘇省如皋市,父母親是中科大的教授。雖然未曾正規學過拼音識字,但5歲時,莊小威就已經是科大附小的二年級生。15歲,她又憑高考600多分的狀元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在天才雲集的少年班,莊小威也完全不露怯。憑著對物理的熱愛,她對物理的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 她15歲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被譽為化學無冕之王,卻加入了美國籍
    她15歲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被譽為化學無冕之王,卻加入了美國籍莊小威有一個好的家庭,父親和母親退休前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在父母親的影響下,她打小就愛科學,喜歡物理這種嚴謹的推理之美。莊小威就已經展露出她的才華,表露出了遠超出同齡人的聰慧。在父母不在家時,她以五歲的年齡,就能自學煮飯炒菜。
  •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四大力學全部滿分,如今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34;任何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即便是被視為天才的少年,也會遇到人生路上的坎坷;她是天才少女,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並創下至今無人打破的力學奇蹟,也正因如此,她被推薦到北京景山學校,開始了為期半年的中科大少年班生活;13歲那年,她正式轉入中科大預備班,兩年之後,她以高考狀元的身份成功進入中科大少年班,這一年,她僅僅15歲。
  • 中國女科學家15歲高考,40歲身兼3院士銜,可惜卻加入美籍
    更讓人意外的是,她40歲就身兼3個院士頭銜。但可惜的是,她選擇加入了美國國籍。到底怎麼回事呢?大家一起去看看。3、4歲的時候,爺爺奶奶曾問莊小威的父母,是不是該讓孫女讀幼兒園了。但是,父母認為沒必要,所以一直待到5歲,父母才把她送到合肥的中國科大。因為工作忙,父母平時工作之餘只教她讀書認字。在父母的教導下,莊小威直接進入了二年級。學習上不只沒有落後,而且名列前茅。
  • 史上最可怕的中科大少年班,看完後忍不住感慨太牛了
    中科大少年班,起初叫「預科班」,後來改名叫「少年班」,最初由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倡導下,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於1978年創立。那麼,在外界看來如此傳奇的少年班,究竟有什麼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第一神童」,也是普通人1978年3月,21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經過精心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首批少年班學生,平均年齡僅14歲。當時不滿13歲的寧鉑被中科大破格錄取,讓很多人望塵莫及。
  • 曾經號稱「霍金式」神童,12歲考上中科大,如今入美籍樂不思蜀
    83年出生93年,他九歲,考入了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96年,也就是他12歲那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01年,他18歲,赴哈佛大學攻讀博士08年,他25歲,受聘成為教授尹希,是我國在物理學人才中的鳳毛麟角,是不可多得的少年天才。1983年,他出生在我國一個高校教授知識分子的家庭,父母才能的耳濡目染,造就了年少的尹希非凡的智力。兩三歲的他就開始了讀書和寫字,這大概就是人們說的天賦異稟。
  • 15歲考上中科大,身兼3個院士頭銜,卻選擇加入美國國籍
    美國作為現在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憑藉這個優勢它吸引了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人才,我國也有不少高材生選擇前往美國留學之後留在美國繼續發展,莊小威也是如此,他在15歲的時候就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在40歲的時候更是獲得三個院士頭銜,但是這樣一個高材生卻選擇加入了美國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