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科學家15歲上中科大,40歲身兼三個院士銜,卻選擇加入美籍

2021-01-14 左岸楓史

中國人搞出的理論,首先要為中國人服務。——吳仲華

不管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要想得到發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然而近些年我國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讓他們前往海外繼續深造之後,便放棄了本國的國籍。有一位中國姑娘叫莊小威,從小成績就拔尖,15歲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40歲身兼三個院士銜,成為哈佛大學雙聘教授。有著如此成就的她卻選擇加入了美國國籍,令人不解。

極高的學習天賦

1972年,莊小威出生於江蘇南通一個高知識分子的家庭中。她的父母都是中科院的一名科學家。她的父親曾經寫過一本經典的空氣動力學著作《流體力學》。由於父母工作繁忙,沒有多餘的時間照顧她。在她出生後不久就跟隨著爺爺奶奶在老家生活。

在爺爺奶奶家待了5年之後,5歲的莊小威也到了上學的年紀,父母就將她接到了合肥中國科大。平日裡父母在工作之餘教導她讀書認字,爺爺奶奶在她三四歲的時候也曾詢問過她的父母是否要讓她上幼兒園,然而父母卻認為沒有必要上幼兒園。

在父母的一番指導之後,莊小威直接進入了科大附小二年級。雖然莊小威沒有上過幼兒園,但是在父母的指導之下,她的成績絲毫不遜色於比她大一、兩歲的同級小朋友。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的原因,莊小威的學習能力特別強,僅用了一年的學習時間,她的成績就在班級的前列。

上了初中之後,她就聽從父母的建議,經常參加一些知識競賽。她曾獲得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第一名,除此之外,在其他的競賽中她也獲得了極其優異的成績。由於成績優異,她進入了中國科大預備班,來到北京景山學校上了半年的課。

在她13歲的時候,父母為了方便照顧她讓她從北京景山學校轉入了離家比較近的蘇州中學首屆中科大少年班預備班。僅僅只學習了兩年的高中知識,她在1987年就直接參加了高考。最終憑藉著600多分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那一年她15歲。

同學眼中的小學生

進入中國科技大學之後,她發現了不一樣的知識海洋。她所學習的專業是物理學,在期末考試時她的理論力學、統計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這4門專業課獲得了滿分。她在力學方面受到了父親的影響,她父親從小就經常跟她講力學的相關知識,所以學習力學對於她來說毫不費勁。

莊小威在父母的教導之下,從小就養成了鑽研探索的精神,在學習上遇到問題之後,她第一時間不是去詢問老師,而是選擇自己想方設法獨立攻克難關,爭取做到舉一反三。雖然她的年齡很小,但是她的好成績卻也讓她成為了學校裡的小學生。

19歲的莊小威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之後,聽從老師以及父母的建議,決定赴美留學。她來到了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當時楊振宇就建議她學習實驗物理,畢竟實驗物理更具有挑戰性。莊小威也發現實驗物理更符合她內心對物理研究的想法。

當時誰也沒想到未來莊小威會有怎樣的成就,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利克分校學習了5年之後,她拿到了博士學位。生活並非一帆風順,博士畢業之後的莊小薇本來想前往史丹福大學物理系當一名助理教授,令她沒想到的是,斯坦福拒絕了她。莊小威十分難過,但她也沒有將這一次的失敗放在心上。

華人女科學家

為了繼續深造,她進入了史丹福大學成為朱棣文教授的一名博士後學生。誰也沒想到的是,她在進入史丹福大學之後,卻選擇了生物化學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當時她的博士後導師朱棣文教授,認為她的物理學已經讀到了博士,已經接觸到了世界級的物理知識,人生需要挑戰,化學生物學科交叉研究領域在未來將會成為發展的主流,對其進行研究也更加有意義。

莊小威除了在高中接觸過生物化學這兩門學科之外,上了大學以及博士期間,都從未有過多的接觸。面對周圍的眾多學霸,她就像是一個蹣跚學步的新生兒。為了能追趕上別人的腳步,她花費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跟蹤分子行為的實驗中。

做了4年的實驗之後,她進入了哈佛大學化學與生物學系擔任助理教授。邊工作的同時邊對分子進行研究,她在2003年發表了一篇單個分子特性的論文。憑藉著這一篇論文,她獲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這個獎項主要是表彰在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創造性人才,莊小威也成為了第一個獲得此榮譽的華人女科學家。

從這個華人女科學家獎中就可以得知,莊小威當時已經加入了美國國籍。莊小威曾經回應過自己加入美國國籍的原因,是因為美國給予了科學家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及舞臺。在那裡進行學術研究,相對自由,加入美國國籍主要是為了能更方便工作。

身兼三個院士

在哈佛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的第3年,34歲的她就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雙學科教授,並成立了莊小威單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同年,莊小威實驗室發明了隨機光學重建顯微法,該方法極大地促進了生物醫學的研究。

2011年莊小威憑藉著在生物物理方面的貢獻,獲得了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學獎。第2年就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以及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雖然莊小威早已加入美國國籍,但她從未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在國家需要幫助的時候,她義不容辭地來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擔任講席教授。除此之外,她還努力推動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的建立,並積極與之開展合作研究。在國內組織了多次高水平的學術會議,啟發大量青年學子對科學研究的熱情,最終成為了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她在40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是身兼三個院士的生物物理學家。她在學術上的成就令人敬佩,然而她放棄中國國籍,加入美國國籍也不禁令人感慨,雖說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為何如今我國的很多優秀人才選擇加入外國國籍?這也是該反思該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中國女科學家15歲上中科大,40歲身兼三個院士銜,卻選擇加入美籍
    有一位中國姑娘叫莊小威,從小成績就拔尖,15歲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40歲身兼三個院士銜,成為哈佛大學雙聘教授。有著如此成就的她卻選擇加入了美國國籍,令人不解。極高的學習天賦1972年,莊小威出生於江蘇南通一個高知識分子的家庭中。她的父母都是中科院的一名科學家。
  • 中國女科學家15歲高考,40歲身兼3院士銜,可惜卻加入美籍
    #身兼3院士華人女科學家加入美籍#中國女科學家15歲高考,40歲身兼3院士銜,可惜卻選擇加入美籍!21世紀最可貴的就是人才,這在國內外都一樣。其中一位女科學家的經歷更說明了這個問題,更說明了中國的人才流失現狀。更讓人意外的是,她40歲就身兼3個院士頭銜。
  • 中國女科學家15歲高考,40歲身兼3院士銜,可惜卻加入美籍
    其中一位女科學家的經歷更說明了這個問題,更說明了中國的人才流失現狀。更讓人意外的是,她40歲就身兼3個院士頭銜。但可惜的是,她選擇加入了美國國籍。到底怎麼回事呢?大家一起去看看。她的父母都是中科院的科學家,就是這樣的高知識分子家庭,莊小威開始長大。父母因為工作忙,就把照顧女兒莊小威的重擔交給了爺爺奶奶。3、4歲的時候,爺爺奶奶曾問莊小威的父母,是不是該讓孫女讀幼兒園了。但是,父母認為沒必要,所以一直待到5歲,父母才把她送到合肥的中國科大。因為工作忙,父母平時工作之餘只教她讀書認字。
  • 這個中國姑娘,15歲上中科大,40歲身兼三個院士銜,卻成了美國人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超級天才,他們從小智力超群,學習能力驚人,考上最好的大學,拿著無數的獲獎證書,在某一領域成為尖端人才,這樣的人也許就在我們身邊。莊小威就是屬於這樣的一類人,她出生在中國,在15歲時就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身兼三個院士,但是最後卻選擇了美國國籍。
  • 15歲考上中科大,身兼3個院士頭銜,卻選擇加入美國國籍
    美國作為現在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憑藉這個優勢它吸引了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人才,我國也有不少高材生選擇前往美國留學之後留在美國繼續發展,莊小威也是如此,他在15歲的時候就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在40歲的時候更是獲得三個院士頭銜,但是這樣一個高材生卻選擇加入了美國國籍。
  • 15歲中科大天才少女,身兼3個院士銜,卻「曲線救國」加入美國籍
    有的人出生就帶著光環,人生道路中的每一步也都讓人讚嘆。她從小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聰明才智,15歲就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19歲又獨自出國求學進修被稱為天才少女,博士畢業後的她擁有三個院士頭銜,最終卻選擇加入美國國籍。她就是華裔科學家莊小威。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選擇加入美籍?
    《易傳》中有言:「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謂「三才」,即天才、地才和人才,這是根據一個人的天賦劃分的,從出生之日起就已經註定了。另外,《論語·季氏》中也提到了何謂天才:生而知之者。不得不承認,在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少數天賦異稟之人,起碼在智力層面,他們就要超出普通人許多,莊小威便是其中之一。
  • 女神童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國家重點培養,卻31歲加入美國國籍
    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神童1972年,莊小威出生在江蘇省南通市,她的父親莊禮賢、母親朱仁芝都是中科院的科學家,長期忙著學校的科研工作,所以後來莊小威被送到爺爺奶奶家寄養,父母只是偶爾會去看她。這種狀態持續到了5歲,她才重新回到父母身邊。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直接加入美籍
    《易傳》中有言:「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謂「三才」,即天才、地才和人才,這是根據一個人的天賦劃分的,從出生之日起就已經註定了。另外,《論語·季氏》中也提到了何謂天才:生而知之者。
  • 她15歲破格被中科院錄取,身兼三個院士赴美工作,現在發展怎樣了
    那麼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有著特別燦爛人生的人,她就是莊小威,從小出生於中國的她,不管是家人還是祖國都對她傾力培養,15歲就被中科院破格錄取、後身兼三個院士身份,卻赴美工作,並成為了美籍公民
  • 她出身中國,15歲考進中科大,四大力學得滿分,如今成美國院士
    一個出生於中國科研世家的天才,15歲即考進中科大少年班,成就之高身兼三個院士,而立之年卻成為了美國人,她就是華裔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很快她便被推薦到北京上中科大預備班,半年以後又轉入了蘇州中學的中科大預備班,當時她才十二三歲,教她的老師回憶說,莊小威特別專心、勤奮,求知慾極強,「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勁頭」。15歲那年參加高考,她不出意料地考出了600多分,幾乎是以狀元成績考進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34歲與諾貝獎擦肩,揭秘天才女科學家的成長...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歲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29歲被聘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31歲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34歲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40歲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首屆22個學生是全國招生,雖然只有十二三歲,卻是百裡挑一的智力超群。班裡男生比較多,女生只有5個,莊小威就是其中之一。她上課非常專心,學習特別刻苦用功,求知慾強,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勁頭。」圖片來源自網絡15歲時,她以高考600多分的成績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 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身兼3個院士的江蘇女孩,卻成了一個美國人
    中國有句俗語叫「身在曹營心在漢」,三國中與這個典故相關的,一共有三個人,他們分別是關羽、徐庶、荀彧。 然而,一個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身兼3個院士的江蘇女孩,最後卻成了一個美國人,她一意孤行的舉動,引起了極大爭議。
  • 她15歲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被譽為化學無冕之王,卻加入了美國籍
    江蘇省如皋市,一個小天才的誕生帶個了一個家庭無數的歡聲笑語。莊小威的父母從來不期望自己的女兒有多大的成就,只希望她平安喜樂一生。沒想到的是年僅46歲的她,就已經是享譽全球科學家。她15歲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被譽為化學無冕之王,卻加入了美國籍莊小威有一個好的家庭,父親和母親退休前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在父母親的影響下,她打小就愛科學,喜歡物理這種嚴謹的推理之美。莊小威就已經展露出她的才華,表露出了遠超出同齡人的聰慧。在父母不在家時,她以五歲的年齡,就能自學煮飯炒菜。
  • 中國天才25歲成哈佛博士,中美德三國爭搶,深思熟慮後加入美籍
    歲的年紀取得世界名校哈佛的工程科學博士學位時,祖國自然非常歡迎他回歸為國出力,但優秀的人才總是很「搶手」,美、德同時也向他表示出意願,而他深思熟慮後選擇加入美籍,不免讓同胞感到失望,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
  • 中國天才25歲成哈佛博士,中美德三國爭搶,他深思熟慮加入美籍
    ,他在中國讀書、成長,隨後赴美留學,當他以25歲的年紀取得世界名校哈佛的工程科學博士學位時,祖國自然非常歡迎他回歸為國出力,但優秀的人才總是很「搶手」,美、德同時也向他表示出意願,而他深思熟慮後選擇加入美籍,不免讓同胞感到失望,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
  • 她是祖國傾力培養的神童,15歲進中科大29歲當教授,現已是美國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如今咱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是越來越好,許多有條件的家庭也選擇把孩子送出國讀書,以開闊孩子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將來好為祖國做貢獻。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其中一部分人在看到了國外燈紅酒綠的生活後,便選擇永遠留在了那裡。
  • 此人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四大力學滿分的傳奇紀錄,哈佛雙聘教授
    考察之後總結原因大概有三個,女子有才易不貞,女子有才命途多舛,女子有才導致政治統治的不穩定。我想這大概是說女子有才就會有錢又有權,會導致很多很多其他的問題出現。所以從古流傳至今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窮人家庭會選擇讓女兒輟學來幫扶兒子上學,他們總說,女孩上學沒有用,將來反正都要嫁人。
  • 楊振寧的傳奇人生:82歲迎娶24歲嬌妻,和前妻的3個兒女都成棟梁
    幾乎整整一個世紀的人生,他以中國學子的身份揚名海外,以美籍華人的身份積極推動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晚年正式重新加入中國國籍。這位已然是耄耋之年的著名物理學家堪稱傳奇的一生有兩段十分有爭議性的經歷,加入美籍、重新入中國籍,兩段婚姻、以82歲高齡迎娶24歲嬌妻,與前妻育有三個兒女的他,現在又是怎麼樣呢?
  • 15歲考入中科大,身為3個院士的莊小威又獲大獎,網友:與我何幹
    她出生於江蘇如皋,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5歲那年才被接到父母身邊。父母發現這小女孩太有天賦,就沒送她上幼兒園,直接送去上小學。學校一測試,一年級就別上了,直接上二年級吧。15歲那年參加高考,以600多分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從中科大畢業後赴美留學,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拿下物理學博士學位。其後留在美國從事博士後研究和在幾家大學及研究機構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