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喜分享】幼兒園為什麼要去小學化?來聽聽教育部部長怎麼說!

2020-12-06 騰訊網

日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答記者問中,再次明確提出:要綜合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

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這個問題也是很大的事情。我們現在,有一些幼兒園老師是從小學老師轉過去的,沒有學過幼兒託育,把小學的教學方法帶過去了,一些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就能學一些小學的課程,所以,好多幼兒園有小學化傾向。

應當明確,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所以要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

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幼兒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看似是領先於別人,而實際上,過早學習知識是搶跑,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在巨大的升學壓力下,很多地方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幼兒園小學化,簡單地說,就是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將幼兒置於和小學一樣的教育環境中,運用小學的教學方式,提前教授小學內容,進行小學化教學。

何為幼兒園小學化?

幼兒園「小學化」的具體表現包括幼兒園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室布置、評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小學化。

提前小學化過早學習知識是搶跑,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因為超負荷或超年齡段的學習內容和教育會給孩子心理帶來壓力,有損孩子心理健康,至少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和厭倦。

我們一起來看看幼兒園「小學化」對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幼兒園小學化危害大

違背教育和孩子成長規律

幼兒園小學化是把小學的內容提前給孩子學習,而這些內容基本都高於孩子認知、思維、動作發展的水平,這種拔苗助長的方式只能有礙於孩子發展。

造成孩子在幼兒期就開始厭學

孩子在幼兒園就應付大量的任務,諸如寫字、算術、抄寫等,沒有太多時間玩遊戲,這些經歷只能使孩子提前厭學。

奪走孩子歡樂幸福的童年

孩子的童年應該在遊戲中成長,在遊戲中學習,遊戲中充滿了他們的歡聲笑語,遊戲中瀰漫著他們的成長足跡。對孩子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成人不能因為一己私利而奪走孩子的幸福。

引起家長盲目競爭

為了「贏在起跑線上」,家長爭相把孩子送進教學味濃的幼兒園。一些幼兒園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長所好,走上幼兒教育小學化之路。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知道幼兒園教育應該給孩子什麼,而不能向老師提出違背教育規律的要求。

挫傷孩子自尊心

如果在幼兒階段過多地學習了小學知識,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會使這些兒童養成不愛動腦、不愛思考、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提前學習只能使孩子一時領先,讓孩子在學習上體會到的是一種由高峰漸漸滑向低谷的感覺,這樣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讓孩子失去幸福感

兒童教育專家盧勤痛心疾首地說:「我們很多家長和老師把仙女和王子趕出孩子童年的社會,讓他們從小就學算術和語文。早教如果沒有正確的航向,將摧殘孩子的童年。」

摧毀教育的系統性和循序漸進原則

在孩子不同的階段應該給予適合他們身心發展的內容,這叫教育的適宜性。每一階段的內容前後銜接,一起構成了大教育體系。如果提前讓孩子接受以後的內容,就會打破這個系統,產生不良的後果。

影響孩子的全面發展

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已引起政府高度關注。教育規劃綱要強調,「學前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孩子在幼兒園應該學什麼

>>>>

良好的習慣

在幼兒園裡,一日生活皆教育,老師們會在一日流程中教會孩子講衛生、懂禮貌、不偏食、不挑食、愛運動、早睡早起、有安全意識等良好的習慣,而這些習慣才是奠定孩子未來教育的基石。

>>>>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越強的人越能適應新環境,越敢於探索,也越自信。在幼兒園裡,老師會讓孩子自己動手,整理床鋪、自己進餐、穿衣、如廁等,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學習能力

3-6歲,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最佳時間,幼兒教師會用孩子最感興趣的「遊戲模式」培養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想像力等,寓教於樂,讓孩子在遊戲中習得知識,培養學習興趣和學習探索的能力,為上小學做好準備。

>>>>社交能力

對孩子來說,幼兒園是一個小社會,在跟同齡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孩子逐漸學會怎樣建立友情、怎樣保持友誼、出現矛盾時怎樣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也會學會幫助別人和感恩別人。

幼兒園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點,孩子在幼兒園所學的東西,會伴隨孩子一生。而幼兒園小學化,就相當於讓孩子跳過基礎教育階段,直達小學教育,這樣,孩子接受的教育就好比空中樓閣,沒有支撐,終會顛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幼兒園教育看似簡單,卻是孩子人生的基石!

1、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繫,僅供讀者參考。

2、本平臺致力分享有價值的內容,轉載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逐一和版權者聯繫,亦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點名整治幼兒園「小學化」,家長群沸騰了:這下可以輕鬆了
    而這種期盼積累的越來越豐富,導致本該歡聲笑語的幼兒園變成了提前為小學做準備的跑道,當一個個2.3歲的小朋友背上重重的小書包,家長心裡也不是滋味。 面對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其實教育部早就已經做出了相關政策,早在2012年就發布聲明嚴禁幼兒園傳授小學課程,但是效果可見一斑。而直到現在,關於這種現象的整改依舊「在路上」。
  • 西藏拉薩市實驗幼兒園「去小學化」工作:護佑童年 靜待花開
    為了切實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使幼兒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掘,讓幼兒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生活,2018年,教育部辦公廳頒布了《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等小學課程內容,社會教育機構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課程等內容,「小學化」教育問題得到了妥善處理。
  • 國家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那就讓孩子零基礎入學?
    關於幼兒園小學化的話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這幾年,關於「牛蛙」「雞娃」的話題也是屢屢見諸於眾多新聞和微信公眾號大咖的文章裡;那麼,國家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是不是真的就在孩子上學前讓孩子「放飛自我」什麼也不用管了?
  • 學前班不能成「小學化」溫床
    通過調查,賓曉亮發現,這些大班「輟學」的孩子大多去了一些培訓機構以幼小銜接名義舉辦的學前班。這些學前班的教學情況是怎樣的?在「入園難入園貴」依然沒有完全解決的當下,為什麼這些家長會讓孩子捨棄寶貴的幼兒園學位去上學前班呢?上學前班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真正的幼小銜接應該怎麼做?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 禁止幼兒園小學化!身份證是2014-2020年出生的孩子太吃虧!
    最近一則消息在眾多幼兒園家長群中炸開,一個關鍵詞格外扎眼「禁止小學化」。  教育部出臺新規定:禁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英語,拼音等將不作為教學內容。    可當下的現實情況讓家長慌了神,「幼兒園不教英語了,那小學跟不上咋辦啊?」
  • 為什麼不能摸死人的手?聽聽老人怎麼說!
    為什麼不能摸死人的手?聽聽老人怎麼說,漲知識了小時候我看到那些去世的人躺在棺材裡,都特別害怕,不用睜開眼睛去看。為什麼不能摸死人的手?聽聽老人怎麼說,漲知識了老人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們不能去摸死人的手。不能摸死人的手是親人離世後的四大禁忌之一。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當身邊的人離開我們後,我們會稱死者為大,一般都會歌頌他們過去的種種功勞,而不會提及到他們生前的過,都會認為他們功過於過,這是對死者最大的尊重。一些禁忌習俗我們還是得遵守的,例如不能摸死人的手。
  • 為啥幼兒園不教拼音?這是我聽過的最專業回答,你還沒被說服嗎?
    趕緊打電話給教小學語文的閨蜜,得知他們會打破幼兒園的教學習慣,給孩子們從新灌輸新的拼音知識後,我這才把心放在肚子裡,我的女兒所在的幼兒園是不教孩子這些的,可是你不教不代表別的幼兒園不教,參差不齊的水平就會誤導孩子和老師,造成進度過快的局面。為什麼不建議幼兒園教拼音呢?這是我當初選擇幼兒園的園長回答,個人感覺最專業,現在拿出來供大家分析。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為什麼國家明令禁止超前教育,還有這麼多幼兒園這麼做?到底要不要在幼兒園教孩子學拼音識字?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上小學就要吃大虧?1、為什麼國家明令禁止超前教育,還有這麼多幼兒園這麼做?2018年7月17日,我們國家教育部就發文明確禁止幼兒園教漢字拼音、識字、計算和英語等小學化的內容,不允許給孩子布置小學化的內容。對照國家的明文規定,我敢說很多幼兒園都有教授這些小學化內容,而且布置的作業明擺著是給家長布置的,很多孩子根本無法獨立完成。
  • 教育部:幼兒園「小學化」必須停止,超前教育的危害到二年級爆發
    驚嚇過度地汛汛已經喊不出聲音,後面跟著趕來地汛汛奶奶衝著女婿喊道:「不會就好好教,你們都顧著玩手機不去教,那他能學會嗎?你要再打孩子一次,就先打我。」這時旁邊圍觀的鄰居都勸著,孩子不要打太狠了,這樣他學不進去的。
  • 拼音、識字、數學,以後這些幼兒園都不教了,吃虧的是誰?
    「星期天一大早,閨蜜來了一通電話。原來她看到了教育部發文治理幼兒園小學化,規定幼兒園不能教小學內容了,什麼拼音、計算、識字統統都不許教了,感到很不爽。相比較起來,米粒在幼兒園學的算數就比較靠譜。為什麼拼音、數學都學了,一個學得很管用,一個跟沒學似的?原因就在於「小學化」。米粒幼兒園數學的教法就和拼音完全不同。
  • 幼兒園要不要學「知識」?「超前教育」的危害,會在小學全面爆發
    《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規定禁止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的內容包括學前班、銜接班等各種形式,使小學從零起點教學。教育部發文三令五審嚴禁幼兒園小學化,但是仍舊屢禁不止。最終發現,這些上了學前班的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之後,無論是學習技能還是閱讀能力都要比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好。但是當他們進入一年級之後,情況就開始惡化了。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答中外記者問
    (本報記者 張學軍/攝)  本報北京3月16日訊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今天上午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應邀就「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一主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 為什麼農村山裡野兔越來越少?來聽聽老農怎麼說
    記得小時候家裡人經常去野外打獵,打一些野兔、野雞等等,這些野味都非常好吃,然而隨著農村發展,想要再吃到這些野味是非常難的,尤其是野兔在農村都非常少見了,那麼為什麼農村山裡面野兔越來越少呢?我們一起來聽聽老農怎麼說的。
  • 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記者走訪省城幼兒園、小學、培訓機構等多家單位探究竟「我家孩子今年9月要上小學了。最近,幼兒園班裡很多小朋友都去上了幼升小銜接班。我覺得沒必要,不打算給他報。可是,前幾天我聽朋友說,她給孩子上小學報名時,發現孩子們被問了拼音、加減法方面的一些問題,還在一張表上勾了優良差等。我一聽這話,又糾結了,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報班呢?
  •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04-29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部分民辦幼兒園學習內容達二年級水平
    政策  全市開啟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  今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五大治理任務: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小學要堅持零起點教學。
  •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超前教育危害,三年級爆發
    就在前不久,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針對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數學計算等小學的課程內容,要堅決的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銜接為名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各地要結合校外的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 教育部:避免出現幼兒體育「競技化」「專項化」「小學化」等現象丨...
    快訊  教育部強調要規範幼兒體育活動  據教育部官網,近日,有全國政協委員提交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幼兒體質健康管理的提案》《關於關注幼兒健康的提案》,教育部在公開回復時指出,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應該以體育遊戲為主要方式,避免出現幼兒體育「競技化」「專項化」「小學化」等現象。
  • 四十年前都還能登月球,為什麼現在卻不行了?聽聽專家怎麼說
    四十年前都還能登月球,為什麼現在卻不行了?聽聽專家怎麼說四十年前,也就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那個時候蘇聯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緊接著美國也跟上了。肯定會有人好奇,為什麼四十年前都還能登月球,為什麼現在卻不行了?聽聽專家怎麼說。
  • 泥鰍到底要不要去除內臟?我們來聽聽大廚是怎麼說的!
    泥鰍到底要不要去除內臟?我們來聽聽大廚是怎麼說的!內臟到底要不要去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個話題,你就到底要不要去除內臟呢,我們先來具體大廚是怎麼說的吧!我們把泥鰍買回來的時候呢,一定要記得吧,你先用清水泡著女生的,喜歡在汙水裡面活動,為了防止心裡不乾淨的問題,所以呢,我們先把它的汙水浸泡出來,然後再讓泥鰍把髒東西全都排出來之後呢,再進行製作,在選擇泥鰍大暑的時候,我們可以看一下它的口味,因為它本來就不是很大的一種生物,小的吃起來真的是一點都不過癮,但是呢,很冷大的吃起來就非常的滿足,但是他肯定沒有小的泥鰍吃起來新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