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那就讓孩子零基礎入學?

2020-12-04 倆娃老母親談教育

關於幼兒園小學化的話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這幾年,關於「牛蛙」「雞娃」的話題也是屢屢見諸於眾多新聞和微信公眾號大咖的文章裡;那麼,國家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是不是真的就在孩子上學前讓孩子「放飛自我」什麼也不用管了?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先來看看國家對於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是如何規定的:

「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幼兒教育的管理、教學模式及內容偏重於小學階段,注重了知識的傳授而沒有關注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發展,直接向幼兒傳授小學階段才應該接受的具體教科書知識,它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在遊戲中的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忽視了語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身體各部分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開發。這種教育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看到了吧,被禁止的「小學化」是指禁止像學校一樣灌輸知識,讓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過早的接受功課教育,而不是某些人理解的「完全不管」

另外,關於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的通知裡面也明確提到了,幼兒園應該主要培養幼兒「語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身體各部分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開發」且要「潛移默化」的識字,那為啥既不讓小學化,還要識字和培養這麼多能力呢?

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

1、幼兒期的孩子大腦飛速成長,3-6歲的孩子起碼能夠經歷語言的飛速發展期、詞爆期、數學邏輯的關鍵培養期等階段,如果這個階段沒有對孩子的這些方面進行培養,無疑白白浪費了寶貴的高速鍛鍊大腦的時機;

2、什麼是潛移默化的識字?說的直白一些就是大量的閱讀;一個人如果能在學前養成閱讀的習慣,哪怕只是繪本等圖畫類圖書的閱讀,對於他以後的學習也是大有幫助的額,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專家都在大力提倡親子閱讀的原因;試想學校式的語文教學識字方法,對於3歲多的孩子未免太枯燥無味,但是如果能通過閱讀和日常生活讓孩子不知不覺間學到很多字的話,無論從興趣方面還是以後學習幫助上面都是非常得力的;

3、家有小學生的家長朋友們都有感觸,小學課本最開始部分確實是0基礎可以學會的,但隨著課程的深入和年級升高,學習的難度仿佛上了加速度快速的「變難了」,特別是四年級以後的教學,簡單的套用低年級的抄寫等機械化學習已經不管用了,不論數學應用題還是英語、語文的閱讀都偏向了孩子思考後的結果,這樣一來孩子思維能力的鍛鍊就越來越突出重要性;而思維這個東西不是一天兩天煉成的,趁著學前大腦高速發展期加入思維訓練,絕對是個好方法;

4、即便是小學一年級的考試,也是 採用了大量漢字作為題目來說明;如果一個孩子完全不識字,那讀題都困難,如何進行下一步學習?

所以,結合上述原因,建議家長對孩子學前教育要重視起來;倒不是要把小學東西提前教給孩子,而是要根據孩子的愛好選擇思維訓練、語言訓練的方式,同時及早開展親子閱讀,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爭取早日讓孩子獨立閱讀,這一點同時適用於中文和英文;

你對孩子的學前教育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區討論;

歡迎關注我@倆娃老母親談教育

相關焦點

  • 禁止幼兒園小學化!身份證是2014-2020年出生的孩子太吃虧!
    最近一則消息在眾多幼兒園家長群中炸開,一個關鍵詞格外扎眼「禁止小學化」。  教育部出臺新規定:禁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英語,拼音等將不作為教學內容。    可當下的現實情況讓家長慌了神,「幼兒園不教英語了,那小學跟不上咋辦啊?」
  • 【雲喜分享】幼兒園為什麼要去小學化?來聽聽教育部部長怎麼說!
    我們現在,有一些幼兒園老師是從小學老師轉過去的,沒有學過幼兒託育,把小學的教學方法帶過去了,一些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就能學一些小學的課程,所以,好多幼兒園有小學化傾向。應當明確,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所以要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
  • 教育部點名整治幼兒園「小學化」,家長群沸騰了:這下可以輕鬆了
    簡單介紹一下,顧名思義就是將幼兒園與小學進行相互融合,變成既不像幼兒園,又不像小學的地方。 而在這種小學化的幼兒園當中,並不只是讓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長,養成每天規律的吃飯,睡覺的好習慣,而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各項小學才能接觸到的科目,比如英語、數學、拼音等等。雖然說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如此繁重的學業壓力並不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應該承擔的。
  • 西藏拉薩市實驗幼兒園「去小學化」工作:護佑童年 靜待花開
    為了讓孩子多掌握一些知識和技能,很多家長都為孩子報讀了各類培訓班,孩子除了上學,一部分時間還用在了上補習班。  為了切實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使幼兒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掘,讓幼兒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生活,2018年,教育部辦公廳頒布了《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等小學課程內容,社會教育機構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課程等內容,「小學化」教育問題得到了妥善處理。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的幼兒園教學內容差別還是挺大,聽說洋洋所在幼兒園都已經在學拼音了。我問洋洋的媽媽,孩子喜歡學拼音嗎?學得怎麼樣?洋洋的媽媽回答說,她家洋洋根本就不會,教了拼音怎麼寫還是不會!我當時就告訴她,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寫拼音那才奇了怪了!不會讀、寫拼音很正常,本來這就是超綱內容。
  •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超前教育危害,三年級爆發
    就在前不久,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針對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數學計算等小學的課程內容,要堅決的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銜接為名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各地要結合校外的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 學前班不能成「小學化」溫床
    功利的成人視角讓幼小銜接走偏毋庸置疑,學前班對學齡前兒童提前教授小學知識,就是典型的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近年來,教育行政部門三令五申、嚴查幼兒園「小學化」,成效顯著,大多數幼兒園不再提前教小學課程知識。
  • 北京部分民辦幼兒園學習內容達二年級水平
    政策  全市開啟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  今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五大治理任務: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小學要堅持零起點教學。
  • 拼音、識字、數學,以後這些幼兒園都不教了,吃虧的是誰?
    原來她看到了教育部發文治理幼兒園小學化,規定幼兒園不能教小學內容了,什麼拼音、計算、識字統統都不許教了,感到很不爽。在電話那頭,她用一種炸裂的聲調告訴我:他們家小寶馬上就要入園了,大寶念幼兒園的時候什麼都學了,可上了小學還是連滾帶爬的,可把他們整慘了。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是否會在孩子三年級後全面爆發
    現在教委規定幼兒園不允許開小學化的課程,這樣做有各種原因。因為對3到6歲的孩子來說,遊戲是他們主要的生活內容。孩子在遊戲當中可以學會很多的技能,並且懂得如何與人進行社會交往。超前教育是指提前教孩子超過他們智力水平的知識。
  • 為啥幼兒園不教拼音?這是我聽過的最專業回答,你還沒被說服嗎?
    趕緊打電話給教小學語文的閨蜜,得知他們會打破幼兒園的教學習慣,給孩子們從新灌輸新的拼音知識後,我這才把心放在肚子裡,我的女兒所在的幼兒園是不教孩子這些的,可是你不教不代表別的幼兒園不教,參差不齊的水平就會誤導孩子和老師,造成進度過快的局面。為什麼不建議幼兒園教拼音呢?這是我當初選擇幼兒園的園長回答,個人感覺最專業,現在拿出來供大家分析。
  • 幼兒園不教知識,孩子上小學跟不上咋辦?快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
    幼兒園不教知識,孩子上小學跟不上咋辦?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堅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自從幼兒園不能教拼音之後,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跟不上。因為只有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會教,還有一些孩子會上拼音補習班。
  • 海青鎮幼兒園要求背誦《笠翁對韻》教育局已勒令停止
    背這樣的5句還行,5章太誇張了,又不是什麼國學堂,私塾幼兒園之類的,而且幼兒園這個年齡段生活用語都是白話文,突然引進文言文,除了死記硬背,還怎麼讓孩子記得住呢,死記硬背就是折磨孩子了,也是折磨家長。」信網聯繫到了青島西海岸新區海青鎮中心幼兒園,據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有這回事,但老師初衷是為了讓孩子了解更多的國學知識,並不是惡意的,而且投訴的家長群消息截取的內容比較片面,造成了惡意傳播。據我們了解,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已經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給孩子講了四句古文,只是讓家長在家裡給孩子滲透一點,而可能有個別家長不理解,但有的家長也很支持。
  • 幼兒園要不要學「知識」?「超前教育」的危害,會在小學全面爆發
    《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規定禁止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的內容包括學前班、銜接班等各種形式,使小學從零起點教學。教育部發文三令五審嚴禁幼兒園小學化,但是仍舊屢禁不止。最終發現,這些上了學前班的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之後,無論是學習技能還是閱讀能力都要比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好。但是當他們進入一年級之後,情況就開始惡化了。
  • 中產拽著孩子跑,教育競賽從高端幼兒園開始丨穀雨數據
    」 一年級才開始學習「ABC」和「1+1」已經變成過去式,將孩子送入高端幼兒園的中產父母們,早早就開始了與同齡人之間的競賽。 入學難VS入學貴 在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的當下,幼兒園的擇校,逐漸變成了某些家庭的頭等大事。
  • 教育部:幼兒園「小學化」必須停止,超前教育的危害到二年級爆發
    驚嚇過度地汛汛已經喊不出聲音,後面跟著趕來地汛汛奶奶衝著女婿喊道:「不會就好好教,你們都顧著玩手機不去教,那他能學會嗎?你要再打孩子一次,就先打我。」這時旁邊圍觀的鄰居都勸著,孩子不要打太狠了,這樣他學不進去的。
  • 幼兒園普惠新浪潮|看圖豆教育如何抓住幼小銜接市場
    從2017年五月國家出臺方案 把普惠幼兒園定為一項重要的國家級幼教政策時起,已經過去將近兩年,各地幼兒園和早教機構也大都經歷了一段迷茫和探索時期。 同時對於家長來說, 他們也經歷一個觀望期—— 幼兒園要去小學化,但 他們對幼小銜接教育的需求卻並未因此減少。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教育部辦公廳曾發布《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禁止幼兒園教授拼音等小學課程內容,以期達到糾正"小學化"教育環境的目的。有些家長覺得很好,小孩子就應該有小孩子的樣子,不用急著長大,填鴨式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筋疲力盡且受益甚微;另一些家長覺得此舉很不妥:幼兒園不教這些小學知識,孩子過得很輕鬆愉快。問題是:上了小學,孩子要在小學短短的一個半月內掌握拼音,萬一孩子進度跟不上,孩子容易產生厭學心理不說,家長不也得為孩子的事忙得累死累活?
  • 國內幼兒園業務難擴張,紅黃藍開始收購海外幼兒園
    曾經捲入虐待學童案的紅黃藍幼兒園,2 月 10 日以 1.25 億元收購了新加坡的 1 家民營兒童教育集團 70%股權,教育業務擴展到海外。紅黃藍此前是在國內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經營連鎖幼兒園的公司,成立於 1998 年,在 2017 年成為第一家獨立上市的幼兒園。